不止甜寵、治癒!《以家人之名》爆火居然因為它?

2020-09-09 竹西筆記

作者:竹西

試問2020年夏天,還有哪個女孩不想成為李尖尖?

不僅有一個超暖心的絕世好爸,還能被兩個顏值爆表的哥哥寵上天,一路無憂無慮沒煩惱,仿佛全世界的溫柔和愛意都給了她。

最最讓人羨慕的是,李尖尖真就像自己說的,是只「幸福小米蟲」,在家裡有爸爸燒好菜,難過時有哥哥做蛋糕,劇裡輪番出鏡的糖醋排骨、鍋包肉、甜餈粑……讓每個追劇的吃貨都能獲得超額滿足!

惹得網友紛紛大呼:「怪不得幾個孩子長得好,原來是夥食一直在線啊!」



的確,回看《以家人之名》,會發現很多劇情的發展,都和美食脫不開關係。

小凌霄受到尖尖的美食誘惑,成為李家餐桌上的「蹭飯一哥」;子秋知道妹妹喜歡甜食,後來做了蛋糕師;賀梅因為「不放蔥」的暖心細節,對李爸再次心動……

似乎所有幸福的瞬間,都離不開背後一口溫熱的感動。

也難怪有人建議把《以家人之名》改成 《以美食之名》了。

這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因美食際會,因美食相親,朝夕共處,一桌,兩爸,三餐,四季,吃出了滋味,過出了趣味,也活出了人情味。


2.

在李家3個孩子的眼裡,李爸一直是個很忙碌的人。

他每天都要在凌晨3點半起床,去麵館裡和面、燉排骨、炸花生酥豆,一直忙到早上7點,還要回家給孩子做早餐,長此以往,還落下了肩疼腰疼的毛病。

但儘管如此,李爸卻少有怨言。

他享受做菜的過程,對身邊的人也始終親切友善,樓上來了新鄰居,他張羅著給搬行李;有熟人來麵館吃飯,他也會熱情地給添上幾道小菜。

給仨孩子做的早餐更是豐盛至極:煎雞蛋、餈粑、熱豆漿……李爸總能把看似平凡的每一天,過得熱氣騰騰。


有人說:「廚房,最能看出一個家庭的溫度。聞著飯菜香長大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更懂得愛與分享。」

在爸爸的「言傳身教」下,女兒尖尖打小就是個樂天派。

儘管母親早逝,但她每天的生活快樂又充實,一隻冰淇凌,或者一集動畫片,就能笑呵呵地開心很久。

李爸常說:「這孩子莫名其妙的樂觀,不知道隨了誰。」

其實,這何嘗不是他自己實力演繹的呢?

因為有了爸爸給的愛和安全感,李尖尖仿佛天生自帶光芒,向內能溫暖自己,向外,也能照亮旁人。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小凌霄剛剛搬到了樓上的時候,因為家庭矛盾,總是孤零零地坐在走廊,只有尖尖,主動邀請他到家裡吃飯。

然而,有次尖尖去給凌霄送核桃,無意中勾起了凌霄因為妹妹吃核桃死亡的傷心往事,核桃被打翻,尖尖也被推倒在地。

尋常的孩子,遇到這樣的事大都會哭鼻子吧?

但尖尖卻沒有因此翻臉,她的第一反應是:

「哥哥不喜歡核桃,下次送別的好了!」

即使不理解凌霄的苦衷,但她卻願意相信,對方本身並沒有惡意,也願意讓對方感受到,這世界上還有更多的溫暖和善意。

看到對待小哥子秋也是這樣,看到對方被閒言碎語中傷,躲被窩裡哭時,尖尖會為他遞上剝好的糖,安慰「你不是拖油瓶」。

也正是尖尖的熱情,慢慢打消了2位哥哥的心理包袱,三兄妹一起成長,一起變好。

很多人的內心深處難免有難以觸及的隱痛,但美食卻能作為一種奇妙的載體,讓人在嗅覺味覺打開的瞬間,找回缺失的溫度和幸福。

人間煙火氣,最撫慰凡人心。

所謂治癒,也不過如此。


3.

有人說: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許多陪你吃飯的人,但最幸運的,還是遇到願意為你做飯的人。」

一蔬一飯,作為每天不可或缺的東西,不僅能解口腹之慾,更承載著煙火人間裡最動人的心意。

《以家人之名》的賀子秋,就是因為尖尖愛吃甜食,長大後做了一名蛋糕師。

且不說尖尖有沒有和他走到最後,但光是這份細膩的小心思,就足夠讓人回憶時倍感溫暖。

想起前段時間,張若昀就因為在微博上秀廚藝,火上了熱搜。

微博裡的他,一改從前瀟灑公子哥的形象,搖身一變成「順義張師傅」,粉蒸肉、刀削麵、凍豆腐……不斷嘗試新菜品,饞得網友們直呼:「想去張若昀家蹭飯!」


張若昀為什麼瘋狂曬美食呢?

其實,這只是他秀恩愛的一種方式罷了。

很多人都對去年張若昀唐藝昕的浪漫婚禮記憶猶新,其實在這之前,兩人已經談了9年的戀愛,感情十分甜蜜。最近唐藝昕還生下了女兒「小櫻桃」,作為新晉奶爸的張若昀,自然擔負起了照顧妻女的職責。

「組廚精準投餵」、「弄點小吃」、「獨門原創驢肉法棍!」

大家即使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美食背後這對小夫妻的滿滿幸福。

電影《美食,祈禱與戀愛》有這樣一句話:

「這世上,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日本的巨星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結婚近40年來,每天都會給家人準備早飯。

而三浦友和無論每天有多忙,都會爭取回家吃飯,因為:「要不要回家吃飯,這對做飯和等你回家吃飯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褪去了「全民偶像」的光環,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把愛情落實到了柴米油鹽這樣實在的細節裡,並隨著歲月的漫長打磨,愈發顯現出真情的可貴。


有記者曾問過三浦友和:「如果有來世,還會不會選擇山口百惠?」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會!」

他和她近半生的愛情,都融入到了那在平凡不過的一飯一蔬之間,和相濡以沫的陪伴裡。



「久處識人心,平淡見真情。」

這世間最動人的誓言,不過有人陪你立黃昏,也有人陪你粥可溫。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 用愛治癒童年
    或是兄弟姐妹一起分享玩具的快樂最近一部主打親情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裡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就是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大哥凌霄:妹妹意外去世,爸媽每天爭吵不停,最終爸媽離婚;小哥賀子秋:爸爸不知所蹤,媽媽借了錢遠走高飛,被李海潮好心收養;妹妹李尖尖:媽媽孕期因肺動脈高壓去世,父女倆經營一家麵館相依為命;於是,就是這樣三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性格迥異的爸爸
  • 《以家人之名》:用愛治癒傷痛
    湖南衛視播出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便是一部聚焦90後原生家庭,展現跨血緣親情的現實題材力作。不同的是,原生家庭之困只是該劇的戲劇動因和表現外殼,其內核主要展現一個「非血緣家庭」裡孩子們的成長和救贖,以愛治癒傷痛的故事,既直視了生活的痛楚,也點燃了生活的希望。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了彼此新的家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三兄妹,相互扶持,共同成長。
  • 《以家人之名》:超越血緣的親情陪伴,治癒童年之殤
    大概是現在各種題材的電視劇越來越多,導致我們的欣賞閾值也越來越高,很久沒有一部電視劇能如此戳中我的心,《以家人之名如果是曾經,你告訴我,家人之間可以無關血緣,我很難認可。中國人最重血緣,它仿佛有一種無形的魔咒,桎梏著我們。好像不管是倫理道德層面,還是基因遺傳層面,我們都無法輕易捨棄它。
  • 《以家人之名》熱播,原生家庭之傷痛,該如何治癒?
    以家人之名青春 | 治癒 | 成長★★★★★最近,大家都被這部劇刷了屏《以家人之名》——作為一部青春成長治癒劇,除了雞飛狗跳無釐頭的搞笑,更多的是藏在細節裡讓你感動地稀裡譁啦的成長與溫暖。《以家人之名》頻頻上熱搜,不僅收穫了大家的歡笑與眼淚,也引起了大家對於原生家庭的關注與熱議,引發了人們關於對孩子的「愛」、對家庭責任的思考。
  • 《以家人之名》:有人治癒,我們終將以德報怨
    以家人之名簡直是包羅世間萬象,它竟然把情感中的「自私」和「惡」都表現了出來。然後盡顯人心的善良和純愛。全劇終,所有人其樂融融。凌霄和尖尖終於「剷除」了阻礙,領了結婚證成為了一家人。最後因為凌霄藏了一張妹妹的照片徹底的打散了這個家!最讓人心寒的是那句「我不要了,給你吧」就把凌霄撇下了。
  • 《以家人之名》,透過婚姻看心理凌霄的迴避型人格是怎麼被治癒的
    最近,一部反映重組家庭中情感糾葛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爆火銀屏,在豆瓣上更是給出了8.6的高分。電視劇大團圓的結局讓人很是欣慰。父母真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更是孩子成長的港灣,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明月出走、家人團聚,三小無猜童年終被治癒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近期,《以家人之名》通過溫暖的筆觸,講述了一個關於「原生家庭」的故事,小女孩李尖尖,二兒子賀子秋,長子凌霄,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因為種種際遇,被迫湊在一塊長大,從最初的劍拔弩張,發展到血脈相融,在當下的影視劇選本中,本身就令人眼前一亮。
  • 《以家人之名》爆火:對孩子而言,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
    文/當歸尾《以家人之名》自開播以來,話題和熱度不斷,深受觀眾的喜愛,尤其是前面幾集以親情為主打劇情,更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這部劇顛覆了大家對傳統家庭劇的認知,李海潮這一角色塑造的極為成功,深深刻畫了一個勤勞、善良、憨厚、為孩子無私奉獻的父親形象。他的妻子不幸死於肺動脈高壓,他一個大男人又當爹都又當媽,照顧女兒尖尖。
  • 《以家人之名》文案超暖
    授權轉自公眾號:廣告文案圈(ID:copyquan)作者:Burning素材來源於網絡最初關注到《以家人之名》這部劇,是因為網上爆火的cut。《以家人之名》帶有《請回答1988》懷舊風格的家庭生活劇,日常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句文案都帶著溫暖。什麼是家人?
  • 《以家人之名》戳中上億人淚點:原生家庭的悲哀,唯愛可治癒
    最近開播的熱劇《以家人之名》頻上熱搜,讓我們繼《隱秘的角落》之後再次聚焦「原生家庭」這個話題。《以家人之名》講述的是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在機緣巧合之下成了兄妹。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小妹李尖尖,這三個孩子在兩個爸爸的養育下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的故事。可就是這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成一片,甚至有網友評論說:「這部劇重新定義了家人的意義」。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不喜歡賀子秋是因為他
    《以家人之名》賀子秋喜歡自己的妹妹李尖尖 《以家人之名》是由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講述了三個原本陌生的孩子,共同由兩個爸爸撫養長大的故事,劇情溫暖治癒。凌霄是凌和平的兒子,當年因餵妹妹核桃導致妹妹意外去世,母親因此性情大變,經常責罵凌霄,父母離婚後被母親殘忍拋棄,之後凌霄父親因為工作繁忙無力照顧凌霄,就將他託付給了李海潮,讓凌霄拜了李海潮做乾爹,這才與李尖尖成為了兄妹。
  • 《以家人之名》人物大和解,網友:這才是原生家庭的治癒良藥
    《以家人之名》就是一部討論原生家庭與孩子的成長和命運之間關係的電視劇,這部劇的熱播也體現了人們對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關注度。說《以家人之名》是治癒良藥,那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她不想有一個這樣的家庭,不想自己的孩子受自己受過的苦。後來她遇到一個很不錯的男人,對她非常貼心。可是兩口子每次有矛盾,她都忍不住大吵大鬧。面對無奈的丈夫,她十分鐘自責,回想自己剛剛歇斯底裡的樣子,像極了那時的父母。最終,她也不願意生小孩,因為她不相信自己會是個好母親,她怕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缺乏耐心,會傷害孩子。她對我說,就讓這種壞脾氣在我這裡終結吧。
  • 以家人之名:劇情狗血?註定爛尾?讓人討厭的唐燦意外成點睛之筆
    一向和李尖尖齊明月水火不容的唐燦居然成了她們的閨蜜?兩位大哥留學歸來後,居然紛紛向李尖尖表白,難道李海潮辛辛苦苦養的姑娘就要被用同樣精力養出來的兒子給收割了?《以家人之名》劇情播到這裡,真的是讓人難以理解。哇,不管是凌霄還是賀子秋還是李海潮,真的太大度了,不過兩個孩子還能理解,賀梅怎麼就那麼容易洗白了?以前的不告而別,現在的理直氣壯,就那麼一筆勾銷了?
  • 《以家人之名》:凌霄得病,不僅是因為一個糟糕的媽,還因為爸爸
    《以家人之名》預告片中,凌霄的精神出現了問題,而且越來越嚴重。估計接下來,尖尖要開啟治癒之旅了,因為他的傷,只有尖尖才能治得好。因為他們兩個人滿滿的愛,才讓他一點點走出原生家庭的沼澤,不斷自我救贖。因為有海潮全心全意地照顧,所以凌霄才能健健康康長那麼大,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陳婷出事了。
  • 《以家人之名》成為凌霄病源的陳婷可恨又可憐,根本無人來治癒她
    《以家人之名》播出至今,好多聲音說凌霄的現在是陳婷導致。陳婷就好像是病源,天生天長得讓人窒息。但是陳婷的媽媽、哥哥、丈夫……家庭家人對她來說是愛、力量和治癒嗎?如果不是,她有去治癒的力氣嗎?而父親,因為他們要工作,所以不著家裡事自然不會犯錯。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原生家庭,究竟會怎樣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近爆火的國產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局,一個關於家庭的故事,也就此結束。其實《以家人之名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有多痛有一句話說:「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來治癒童年。」凌霄沉默孤僻、賀子秋自卑敏感,這些都是因為家庭生活環境導致的性格缺陷。
  • 《以家人之名》熱播,直面原生家庭的愛與痛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 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因為它想探討的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細細品味劇情,你就會發現,幾個孩子的舉止間,都有家庭帶給他們抹不去的烙印。以家人之名,或好或壞,這才是造成他們性格巨大差異的根本原因。01.
  • 《以家人之名》強行圓滿挽回高評分,真相背後刺痛2.9億人傷疤
    房子不是家,別墅不是家,真正的家是:有最愛的伴侶,有可愛的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朝夕相伴。房子再大,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也只是空房一座罷了。家人,也不一定要血脈相連,只要心中有愛,彼此互相溫暖,便是最親的親人,因為世間太寒涼,我們終其一生做出的努力,不過是想有人與自己,三餐四季,盡享餐前的生活嗎?
  • 《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的原生家庭,確實讓我羨慕了
    我們每個人的性格、行為模式很大程度上受我們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影響,因為原生家庭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初最原始的體驗,它對每個人的性格、人格形成起著關鍵作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李尖尖這個角色善良活潑,圈粉無數。
  • 以家人之名迎來高虐劇情,九年沒見面,尖尖怒言你們影響我生活了
    以家人之名一經開播就迎來了一眾好評,李爸尖尖的善良不僅治癒了凌霄和子秋,也治癒了很多觀眾,一家五口生活過得也是美滋滋,可這一切卻被突然出現的凌霄媽和子秋爸徹底打斷了。最新的劇情裡,凌霄和子秋同時決定出國,尖尖爆哭&34;,而凌霄則安慰道&34;好端端的,大哥小哥怎麼都要出國了?先說小哥子秋,親爸不斷騷擾李家平靜的生活,李爸也因為勞累過度進了醫院,從小就懂事的子秋決定出國讀書,減輕李爸的負擔,也可以讓李家恢復以往的平靜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