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神醫和徒弟

2020-08-22 作家林華玉

神醫和徒弟

   林華玉

明朝末年,魯東南日照縣有一個名醫,叫李長順,他出身於中醫世家,醫術高超,醫好了不少患者的疑難病症,李長順治癒的患者中,有官員,有富商,有社會名流,當然,還有數不清的平民百姓。



李長順藥鋪上有一塊匾額,上面是四個隸書大字「當代華佗」,那是李長順給一位名叫王鐸的秀才治好疑難病後,王鐸為了感謝他,送給他的,後來王鐸中了進士,做了內閣大學士,他的書法也隨著職位的提高名揚四海,李長順的名氣自然也隨之有了巨大提高。

李長順名聲在外,前來找他治病的患者排起了長龍。

  但是李長順漸漸的老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李長順膝下沒有兒女,只有一個帶了十幾年的徒弟叫陳大有。陳大有二十多歲,他頭腦靈活,學東西一看就會,對李長順老兩口也很好,百依百順的,李長順一直把他當兒子看待,現在自己老了,眼看著幹不動了,他就想把衣缽傳給自己的徒弟,於是再有患者前來,他就有意讓陳大有坐堂,但是患者都只相信李長順的醫術,根本不信任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李長順也沒有辦法,他總不能辜負患者的信任呀,只得依舊自己坐堂。

  陳大有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人,他覺得這樣老是活在師傅的陰影下,就像一棵大樹下生活在一株小草,毫無前途可言,就有些心灰意冷,整日唉聲嘆氣的,李長順見他這樣,就說了他幾句,陳大有一反常態,與師傅吵了起來,李長順一氣之下,就把陳大有趕出來門,陳大有出去之後就自立門戶,開了一家中醫診所,但是生意卻很慘澹。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天,李長順正在給一個患者診脈,忽然間大叫一聲,接著就倒在地上,身邊的人忙把送到本縣一個名醫那裡,那名醫經過診脈,斷定李長順是中風,就給他開了湯藥,但服用後卻沒有效果,家人又把李長順送到另一個名醫那裡,那名醫也診斷李長順為中風,開了藥,但李長順還是沒有醒過來。



  李長順老妻沒法子,就去求陳大有,陳大有和李長順雖然吵過,畢竟他還是自己的恩師,接到師母的求救,陳大有帶上藥箱就出門了。給師傅診脈之後,他對師母說自己能使師傅站起來,師母答應讓陳大有試試,陳大有提出一個條件,如果自己能治好師傅,他要師傅將那塊「當代華佗」的匾額傳給自己,師母答應了。

  因為是名人,陳大有要為神醫治病的消息引起了當地民眾的關注,很多好事者上門,看看陳大有到底是有真才實學還是吹牛皮。

陳大有擅長針灸。只見他從藥箱裡取出幾根長長的銀針,照準師傅的一個穴位就扎了下去,身邊的人驚喜地發現,李長順的指頭微微顫動了一下;陳大有接著又在另一個穴位處扎了一針,卻見李長順的腦袋活動了一下……

就這樣,陳大有給師傅連扎數天,果如他所言,李長順竟然奇蹟般的站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他終於痊癒了。

李長順痊癒後,兌現諾言,那那塊書有「當代華佗」的匾額給了陳大有,陳大有當天就把它懸掛在了自家的藥鋪上面。

李長順是公認的神醫,能治百病,但是這次初出茅廬的陳大有卻治好了神醫的病,那他豈不是神醫中的神醫?這個消息傳開,陳大有的名聲頓時大振,患者差一點塞破了他家診所大門。



這天,一隊兵丁護送著兩頂轎子來到了陳大有的診所,兵丁首先將裡邊前來看病的人趕了出來,接著一位身穿官服的人從轎子裡走出來,進了陳大有的藥鋪。

陳大有哪見過這個架勢,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敢抬頭,那官員問:「你叫陳大有?」陳大有趕忙答應,那官員說:「聽說你醫術高強,我家裡有一個病人,久治不愈,你速速隨我去給他診治!」陳大有不敢怠慢,趕緊帶上藥箱,上了另一頂轎子,任轎夫把他不知道抬到哪裡去。

大約走了半個時辰,轎夫停住了腳,有人掀開轎簾,說:「陳大夫,到地方了,請下轎吧!」

陳大有下了轎,見自己站在一座大宅院前邊。早已下轎的官員一揮手,上來一人,將他身上搜了三遍,確定沒有帶暗器後,那官員就帶著陳大有進了大宅院。

陳大有見到了那病人,他四十多歲,面黃肌瘦,正躺在一張大床上,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下面站著數名皮白肉嫩的男子和數名年輕美麗的女子,陳大有知道這病人肯定不是一般官員,這心裡更加忐忑了。

陳大有上前給病人切脈,確定他是風寒內侵,發汗不暢,這樣時間久了,導致頭暈眼花,身體乏力,就開了一些發汗的藥,那官員聽陳大有說病人病因,又看了藥方,一臉疑慮地說:「實不相瞞,其他醫生也是這麼說,也開了各種發汗的藥,但病人就是不出汗,你這藥有用嗎?」陳大有說:「此類病症,我已看過無數,服用此藥悉數痊癒,可放心服用!」

那官員親自出門,去藥房抓藥了。

官員抓藥回來後,命人將藥煎了,待藥稍涼,就讓病人服下。

陳大有開完藥後,想離開這裡,那官員說要等到病人好轉後才能離開,他命人將陳大有請進一間屋子裡,好飯好茶伺候著,就是不讓出屋,其實就是軟禁。

那病人服藥後,就昏昏而睡,誰知到了半夜,他不但沒有發汗,還渾身抽搐昏了過去,那官員大怒,說陳大有是蓄意弒君,要砍他的頭。

弒君?這麼說來,自己診治的人竟然是當今皇帝崇禎?



那個病人還真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他做皇帝之後,決定做一個明君,於是在剷除魏忠賢閹黨之後,接下來就決定整頓一下吏治。

崇禎皇帝選擇了微服出行,因為這樣才能更好的從老百姓嘴中得知真實的情況,誰知剛到山東省青州府,身體一向虛弱的他感染風寒,與他一起微服私訪的戶部尚書侯若谷想通知地方官前來探駕,崇禎不肯,說魏忠賢雖除,但他作惡幾十載,餘黨不可能一下就清除乾淨,一旦自己微服私訪在民間的消息傳開,他的餘黨上門尋仇,那就憑這幾個護衛,哪能抵擋得了。

侯若谷只好自己到處尋覓民間醫生,豈料找了好幾個,都沒有治好皇帝的病,他聽說日照縣有個叫陳大有的神醫,就親自去請了過來,沒想到越治越毀,竟然昏迷不醒。

陳大有嚇得屁滾尿流,連連叩頭求饒,侯若谷說:「皇上如果駕崩,連我的命都不保,更何況你?」絕望的陳大有忽然想起一人,他說:「大人,我知道一人肯定能治皇上的病。」侯若谷問:「何人?」陳大有說:「我的師傅李長順,他的醫術高我千等萬等!」

侯若谷不敢怠慢,腳不沾地地去請來了李長順。

李長順來到皇上榻前,此時的皇上已經幾天水米沒打牙,奄奄一息了,李長順上前給皇上切了脈,點點頭,一旁的侯若谷忙問:「皇上身體怎麼樣?」李長順說:「能治!」

李長順拿出了一包中空銀針,找準了幾個穴位就給皇上插上了,只見一股股的濁氣就從那些空中緩緩排出,過了足足一個時辰,濁氣慢慢停止排放,皇上就睜開了雙眼。

李長順舒了一口氣,又讓人去附近藥鋪抓了一些藥,親自煎了後給皇上服用。

當天半夜,崇禎皇帝就從床上起來了,喊叫著肚子餓,侯若谷喜出望外,趕緊命人熬了稀粥讓皇上喝。

李長順治好了崇禎的病,崇禎龍顏大悅,想留李長順做貼身御醫,李長順卻不領情,崇禎問為什麼,李長順直言說:「草民留在皇上身邊,只能給皇上一個人服務,而草民的志向卻是為普天下的老百姓治病。所以還請皇上收回成命。」這句話並不順耳,但崇禎還算是一個明君,自然不會為此事生氣,他讚嘆道:「李愛卿醫術高超,醫德高尚,扁鵲、華佗之流尚不能比。」

崇禎賞賜了李長順很多銀子,李長順一錢也沒要,說山西大旱,他願意將這些銀子捐助災民,崇禎更加感動,就親書「大明德醫」的條幅送給李長順。

李長順帶著陳大有回了家,一路上,陳大有說盡了感激師傅的話,李長順並沒有回答什麼,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兩人來到李長順家門前,李長順忽然踉蹌一下,接著就倒在地上,人事不省,陳大有趕緊把師傅放平,給他切脈,這心裡就有數了,他從藥箱中拿出銀針,就要給師傅下針。

「住手!」隨著一聲高叫,師母出現在陳大有面前,陳大有說:「師母,師傅犯了和以前一樣的病,我要給他治療!」師母沒有回答他,她讓陳大有背起李長順,進了屋裡邊,放在床上,從藥箱中取出一粒小紅藥丸,讓陳大有撬開李長順的嘴巴,給他放進嘴裡,接著用溫水給他灌了下去。

不一會,李長順發出嗯的一聲,醒了過來,師母和陳大有都鬆了一口氣。

陳大有問師母:「您剛才給師傅餵的是什麼藥?這麼有效,為什麼上一次師傅犯病,您不給他服用呢?」師母嘆了一口氣,就跟他說了起來。

原來,陳大有和李長順吵架後,自立門戶,沒有幾個人找他看病,李長順心中著急,就想出了一個幫助他的法子。他服用了一種自己配製的藥,這種藥內含曼陀羅,服用後會昏厥,醫生切脈並切不出是中毒,卻像是中風的脈象,因為事前李長順已經此事告知老妻,讓陳大有前來診治。

果然,陳大有切脈後認定他是中風,就用針灸方法給李長順治療,事實上,李長順的老妻在陳大有到來前,就在李長順的舌頭底下埋了一顆能解曼陀羅毒的藥丸,陳大有給李長順扎針時,那解藥正好使上勁,在別人看來,還以為真的是陳大有的針灸神奇呢!

師母最後說:「這次,你師父是真的中風了,你用上一次的針灸方法根本沒有,幸好,我有祖傳治療中風的藥丸,你師父才逃過一劫!」

陳大有撲通一聲給師父師母跪下了,聲淚俱下,說:「徒兒不孝,讓您二老操心了!」

陳大有回到李長順身邊,侍奉他痊癒後,繼續跟著他學習醫術,最終成為一代名醫。

相關焦點

  • 70歲老神醫收下28歲女徒弟,5年後老神醫去世,原因竟是這?
    70歲老神醫收下28歲女徒弟,5年後老神醫去世,原因竟是這?正文: 待最後一菜上盤後,轉身之際不經意間看到了屋門一旁滑動的衣角,彭素月眸中閃過亮光。手下更是勤快的把所有菜都端了出去,擺到外邊的桌上,整整擺了一桌。 老大夫早已被飯香勾回了神,此時盯著滿桌的菜兩眼發亮,只是礙於面子才沒有撲上去。
  • 民間故事——神醫的偏方
    小太監馬上納頭便拜,高呼:「神醫,真神醫也!」乾隆皇帝是何等聰明之人,情知格格病根子是過分溺愛所致,下令皇后嚴加管教。朱阿根對症下藥有功,當殿書寫了「御前神醫」的題字,獎黃馬褂一件,黃金500兩,用數百御林軍送神醫回鄉。
  • 民間故事:華佗投師
    古時候,各行各業的師傅收徒弟,髒活累活、掃地做飯都要徒弟做,但這個老郎中不是這樣,他收徒弟有自己的方式,還在書房門前貼了一副對聯:不倒尿,看水穿石悟訣竅莫洗衣,見病如親學功夫誰要來投師,都要到書房門口考一下這幅對聯
  • 故事:徒弟心眼多,勝過魯班祖師爺(民間故事)
    有關魯班的傳說也是千千萬萬,數不勝數,今天就和大家說一段,你一定沒聽說過的魯班傳說故事。話說古時候,有一座大山高達千丈,要想到山那頭,可謂危險重重,交通極為不便。話說秦始皇當了皇帝,決定在天下修建四通八達的馳道,實現他四海一統的雄心壯志。別處都修得好好的,唯獨修到這座大山,卻修了大半年也沒修出一條小路。
  • 民間故事:「磕巴李」學醫,拜師無門,孫郎中教十年,山中遇奇遇
    儘管李浩源說話磕巴,但找他看病的人卻絡繹不絕,因為他醫術高明,這些年治好了很多疑難雜症,所以大家又在他的外號前面加了兩個字,叫他「神醫磕巴李」。這些年「神醫磕巴李」的名頭越叫越響,在鎮江府如果你問李浩源是誰,可能有人不知道,但你要說「神醫磕巴李」,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孟三爺的徒弟(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3期■陳德鴻孫興的接骨手藝是和孟三爺學的。於是便都知道了孫興是孟三爺的徒弟,也都想看看他的本事,卻一直沒有機會,畢竟,誰也不會故意把自己的骨頭弄折。誰也沒想到,第一個來找孫興的是飼養員老李頭。老李頭說:「隊裡有頭騾子斷了一條前腿,聽說你是孟三爺的徒弟,能給人接骨,不知能不能給牲口接?」「能,咋不能呢!」孫興滿口答應,心裡卻有點發酸,沒想到自己的第一個病人竟然是頭騾子。
  • 神醫麻武(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7期■許世禮山西有座山,叫饅頭山,山下有個鎮,叫泰安鎮,鎮裡有條街,叫麻武街。這條街原來不叫麻武街,叫白事街,因大部分商鋪賣喪葬用品而得名。後來出了個麻武就改成了麻武街。麻武是神醫,這事傳到了縣衙門,縣太爺差人叫來麻武,他想讓太太變得貌美如花,讓自己也變得英俊一點。麻武滿足了他們的要求,不過麻武告訴縣太爺:「變美可以,但是病從心生,人臉通心,如果心地不好,慢慢還會變醜,而且更醜,想不再變醜,就不能做違背良心的事。」縣太爺和太太被麻武治療後,真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太太年輕了十幾歲,越看越覺得比原來美多了。
  • 故事:神醫蜈蚣(民間故事)
    哈尼族有個著名的接骨醫生,配製了一種接骨的草藥,醫治骨折有意想不到的療效,止痛、止血、消炎,藥到病除,他被人們譽為接骨「神醫其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天正午,這個哈尼族醫生在山路邊的一棵大樹下休息,突然間他看到一條20多釐米長的大蜈蚣爬過來,它瞪著小眼,兩排長足在蠕動,搖頭擺尾,令人生畏。他擔心蜈蚣來刺螫,就拔出長刀,輕輕砍下去,把它斬成兩截。因為蜈蚣的每一節都有神經節,所以蜈蚣被斬成兩截後,神經節還會分別起作用,斷體在不停地掙扎和蠕動著。過了一會兒,他發現另一條蜈蚣爬過來了。
  • 神醫傳奇,砒霜救人一命
    唯一的遺憾就是後繼乏人,自己的兩個兒子對從醫毫無興趣,大學畢業後都去高校教書了,張仁安經嚴格考察後先後收過五個弟子,幾個徒弟的人品無可挑剔,且都勤奮好學,經過幾年的培養,雖然都可獨擋一面,行醫坐診也沒問題,但在張仁安的心裡,他們都差了那麼一點點,無法繼承他的衣缽。
  • 安道全穿越到現在也是神醫,宋江奄奄一息能救活,臉上刺字能抹掉
    水滸中神醫安道全醫術高超,是梁山中的保護神。他的醫術到底有多麼高,咱們來聊一下。安道全其實是個大帥哥安道全是當時名醫,曾經在全國針灸比賽中奪得冠軍,成為御醫,後來給新晉封的郭美人看病,因郭美人病情過於複雜,併發症太多,醫治無效去世,這本來是正常的病倒,安道全並沒有過錯,但還是被貶到民間
  • 《海王女配保命日常「穿書」》鹹魚酥的團寵日常》徒弟他人面獸心
    ……半年後,神醫沈瀾用力將臨子期抵在了藥柜上,眼眸如漆,森冷又陰寒,「你躲到地獄,我也能把你揪出來。」臨子期看著被自己活生生弄黑化了的某神醫:哦後,完了。臨子期語錄:我雖然搶別人青梅竹馬,跟近身侍衛搞曖昧,跟皇帝哥哥不清不楚,還惹了個要命的病嬌神醫,但是我真的是個好女孩。
  • 推薦一本古言神醫類型精品好書,女主很強,男主很寵,超級好看!
    作品:《盛世醫妃》作者:鳳輕(大神)作品狀態:289萬字(完本)作品類型:古代宮鬥穿越神醫 說到底,這就是一個面癱冷酷腹黑男和偽善奸詐神醫女,在一起結伴禍害人間的故事。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看起來讓人揪心不已,不過還好,所有的困難都可以化解,而所有的危機,都不會真正危及生命。也許這就是看爽文的好處吧,不用擔心男女主真真正正會死,因為他們都有不死的主角光環。
  • 暖心故事:師傅和徒弟
    就這樣,他又一次認了個徒弟。徒弟不愛說話,能吃苦,幹活非常勤快。維修時,他指哪徒弟就幹那,從不頂嘴。口渴時,徒弟會及時端上一杯茶。漸漸地,他開始喜歡上這個徒弟。兩年之後,徒弟已成了機修班一名骨幹。這天,師傅從山溝溝的老家休假返礦後,沒有看見徒弟。
  • 走進神秘湘西――沅陵草醫梁世超及徒弟故事――作者青銅
    這裡人傑地靈,出過不少人材,特別是由於山高地險,民間中草藥流行,沅陵草醫層出不窮。近年最優秀有很多,常被坊間傳道的就有梁世超及徒弟救人治病故事。這是一種民間土方法,梁世超自稱屬祖傳秘藉,不能外傳。這種治療法,就是當病人六神無主的時侯,梁世超就外出到河灘上,或是附近山坳下,城角邊,隨便找到什麼藤草往自己口裡一嚼,再回到病人那用白酒呷兩口,有時也用水。然後就噴到病人患處,你是肚痛就噴肚子上,你是頭痛就噴頭上,你是腰痛就噴腰上,保管你經他一噴,一個時晨就會止痛。然後梁世超就坐診把脈看病,望聞問診,幾日之內藥到病除,真是非常神奇。
  • 三國演義珍藏版單行本小人書連環畫《華佗》神醫
    三國演義單行本小人書連環畫《華佗》,神醫華佗的故事,喜歡的朋友們記得關注我,我每天更新一部小人書,連環畫,還有視頻版的。三國演義單行本小人書連環畫《華佗》,神醫華佗的故事,喜歡的朋友們記得關注我,我每天更新一部小人書,連環畫,還有視頻版的。
  • 珍藏古言寵文《三救姻緣(強推)》《無心神醫》《神醫爹爹》
    《無心神醫》紫影劍主角:藍若遙,樂小步藍若瑤,一個可以讓人起死回生的神醫,貌比潘安,但是他無色、無欲、無感、無傷的 江湖人稱無心神醫。毒王迷戀神醫,各種追求,無心的神醫也漸漸把「小妖怪」放在了心裡……《神醫爹爹》君莫憂主角
  • 神醫王三味
    於是父母轉為地下,偷偷去民間尋訪,這期間我見過許多所謂的杏壇高手、懸壺濟世的沿襲世家,服用過無數靈丹妙藥,外加祖傳秘方,那些藥甚至敗壞了我嬌貴的胃,一度讓我面黃肌瘦,而令人可憎的哮喘仍頑固地潛伏在我的體內,不住地嘲諷,我經常聽見它們得意的笑聲。終於,他們不知道從哪兒打聽到了一位神醫,名叫王三味,據說他的祖上是努爾哈赤的後代,曾做過御醫,專治哮喘,通過他的手,治癒了數不清的男女老少。
  • 故事:一代神醫(民間故事)
    清朝辰光,蘇州有個很有名氣的中醫聖手叫葉天士,他專治疑難雜症,當地百姓稱他為「一代神醫」。一天,葉天士正在家中給人診病,忽然有個人慌慌張張地奪門而入,說是有人得了個怪病,想請葉醫生前去瞧瞧。原來,來人是崑山石牌鎮上一富商人家的幫傭。
  • 故事:蓮蓬鬼話:白狐化神醫
    據說有一隻白狐在巍峨的青雲山上,歷經千年苦修,終於化為人形,千年時間,白狐看到了山下青雲村的滄海桑田和那村民的生老病死就在老者說完這話,剛才服下那藥丸的村民,竟慢慢的挪開捂在肚子上的手,滿臉激動的站了起來,還不確定的拍了拍肚子才歡呼雀躍道:「我肚子竟然不痛了,真的不痛了,太神奇了,真是神醫啊!」
  • 師傅流汗徒弟就要死了(民間故事)
    師徒倆到了東家,吃早餐時,師傅就交待:「徒弟啊,我們在東家做工,早餐的魚是不能動的,要晚餐才能動筷子,這表示有剩有餘,晚餐這盤魚吃個乾乾淨淨,就叫如魚得水!」財寶說記住了。早餐吃完了開始做工,師傅教徒弟用鑿子打眼,冬天裡外面北風呼呼吹,但徒弟卻滿頭大汗,再抬頭看看師傅,師傅依舊穿著棉襖不緊不慢地在打墨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