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和徒弟
林華玉
明朝末年,魯東南日照縣有一個名醫,叫李長順,他出身於中醫世家,醫術高超,醫好了不少患者的疑難病症,李長順治癒的患者中,有官員,有富商,有社會名流,當然,還有數不清的平民百姓。
李長順藥鋪上有一塊匾額,上面是四個隸書大字「當代華佗」,那是李長順給一位名叫王鐸的秀才治好疑難病後,王鐸為了感謝他,送給他的,後來王鐸中了進士,做了內閣大學士,他的書法也隨著職位的提高名揚四海,李長順的名氣自然也隨之有了巨大提高。
李長順名聲在外,前來找他治病的患者排起了長龍。
但是李長順漸漸的老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李長順膝下沒有兒女,只有一個帶了十幾年的徒弟叫陳大有。陳大有二十多歲,他頭腦靈活,學東西一看就會,對李長順老兩口也很好,百依百順的,李長順一直把他當兒子看待,現在自己老了,眼看著幹不動了,他就想把衣缽傳給自己的徒弟,於是再有患者前來,他就有意讓陳大有坐堂,但是患者都只相信李長順的醫術,根本不信任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李長順也沒有辦法,他總不能辜負患者的信任呀,只得依舊自己坐堂。
陳大有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人,他覺得這樣老是活在師傅的陰影下,就像一棵大樹下生活在一株小草,毫無前途可言,就有些心灰意冷,整日唉聲嘆氣的,李長順見他這樣,就說了他幾句,陳大有一反常態,與師傅吵了起來,李長順一氣之下,就把陳大有趕出來門,陳大有出去之後就自立門戶,開了一家中醫診所,但是生意卻很慘澹。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天,李長順正在給一個患者診脈,忽然間大叫一聲,接著就倒在地上,身邊的人忙把送到本縣一個名醫那裡,那名醫經過診脈,斷定李長順是中風,就給他開了湯藥,但服用後卻沒有效果,家人又把李長順送到另一個名醫那裡,那名醫也診斷李長順為中風,開了藥,但李長順還是沒有醒過來。
李長順老妻沒法子,就去求陳大有,陳大有和李長順雖然吵過,畢竟他還是自己的恩師,接到師母的求救,陳大有帶上藥箱就出門了。給師傅診脈之後,他對師母說自己能使師傅站起來,師母答應讓陳大有試試,陳大有提出一個條件,如果自己能治好師傅,他要師傅將那塊「當代華佗」的匾額傳給自己,師母答應了。
因為是名人,陳大有要為神醫治病的消息引起了當地民眾的關注,很多好事者上門,看看陳大有到底是有真才實學還是吹牛皮。
陳大有擅長針灸。只見他從藥箱裡取出幾根長長的銀針,照準師傅的一個穴位就扎了下去,身邊的人驚喜地發現,李長順的指頭微微顫動了一下;陳大有接著又在另一個穴位處扎了一針,卻見李長順的腦袋活動了一下……
就這樣,陳大有給師傅連扎數天,果如他所言,李長順竟然奇蹟般的站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他終於痊癒了。
李長順痊癒後,兌現諾言,那那塊書有「當代華佗」的匾額給了陳大有,陳大有當天就把它懸掛在了自家的藥鋪上面。
李長順是公認的神醫,能治百病,但是這次初出茅廬的陳大有卻治好了神醫的病,那他豈不是神醫中的神醫?這個消息傳開,陳大有的名聲頓時大振,患者差一點塞破了他家診所大門。
這天,一隊兵丁護送著兩頂轎子來到了陳大有的診所,兵丁首先將裡邊前來看病的人趕了出來,接著一位身穿官服的人從轎子裡走出來,進了陳大有的藥鋪。
陳大有哪見過這個架勢,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敢抬頭,那官員問:「你叫陳大有?」陳大有趕忙答應,那官員說:「聽說你醫術高強,我家裡有一個病人,久治不愈,你速速隨我去給他診治!」陳大有不敢怠慢,趕緊帶上藥箱,上了另一頂轎子,任轎夫把他不知道抬到哪裡去。
大約走了半個時辰,轎夫停住了腳,有人掀開轎簾,說:「陳大夫,到地方了,請下轎吧!」
陳大有下了轎,見自己站在一座大宅院前邊。早已下轎的官員一揮手,上來一人,將他身上搜了三遍,確定沒有帶暗器後,那官員就帶著陳大有進了大宅院。
陳大有見到了那病人,他四十多歲,面黃肌瘦,正躺在一張大床上,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下面站著數名皮白肉嫩的男子和數名年輕美麗的女子,陳大有知道這病人肯定不是一般官員,這心裡更加忐忑了。
陳大有上前給病人切脈,確定他是風寒內侵,發汗不暢,這樣時間久了,導致頭暈眼花,身體乏力,就開了一些發汗的藥,那官員聽陳大有說病人病因,又看了藥方,一臉疑慮地說:「實不相瞞,其他醫生也是這麼說,也開了各種發汗的藥,但病人就是不出汗,你這藥有用嗎?」陳大有說:「此類病症,我已看過無數,服用此藥悉數痊癒,可放心服用!」
那官員親自出門,去藥房抓藥了。
官員抓藥回來後,命人將藥煎了,待藥稍涼,就讓病人服下。
陳大有開完藥後,想離開這裡,那官員說要等到病人好轉後才能離開,他命人將陳大有請進一間屋子裡,好飯好茶伺候著,就是不讓出屋,其實就是軟禁。
那病人服藥後,就昏昏而睡,誰知到了半夜,他不但沒有發汗,還渾身抽搐昏了過去,那官員大怒,說陳大有是蓄意弒君,要砍他的頭。
弒君?這麼說來,自己診治的人竟然是當今皇帝崇禎?
那個病人還真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他做皇帝之後,決定做一個明君,於是在剷除魏忠賢閹黨之後,接下來就決定整頓一下吏治。
崇禎皇帝選擇了微服出行,因為這樣才能更好的從老百姓嘴中得知真實的情況,誰知剛到山東省青州府,身體一向虛弱的他感染風寒,與他一起微服私訪的戶部尚書侯若谷想通知地方官前來探駕,崇禎不肯,說魏忠賢雖除,但他作惡幾十載,餘黨不可能一下就清除乾淨,一旦自己微服私訪在民間的消息傳開,他的餘黨上門尋仇,那就憑這幾個護衛,哪能抵擋得了。
侯若谷只好自己到處尋覓民間醫生,豈料找了好幾個,都沒有治好皇帝的病,他聽說日照縣有個叫陳大有的神醫,就親自去請了過來,沒想到越治越毀,竟然昏迷不醒。
陳大有嚇得屁滾尿流,連連叩頭求饒,侯若谷說:「皇上如果駕崩,連我的命都不保,更何況你?」絕望的陳大有忽然想起一人,他說:「大人,我知道一人肯定能治皇上的病。」侯若谷問:「何人?」陳大有說:「我的師傅李長順,他的醫術高我千等萬等!」
侯若谷不敢怠慢,腳不沾地地去請來了李長順。
李長順來到皇上榻前,此時的皇上已經幾天水米沒打牙,奄奄一息了,李長順上前給皇上切了脈,點點頭,一旁的侯若谷忙問:「皇上身體怎麼樣?」李長順說:「能治!」
李長順拿出了一包中空銀針,找準了幾個穴位就給皇上插上了,只見一股股的濁氣就從那些空中緩緩排出,過了足足一個時辰,濁氣慢慢停止排放,皇上就睜開了雙眼。
李長順舒了一口氣,又讓人去附近藥鋪抓了一些藥,親自煎了後給皇上服用。
當天半夜,崇禎皇帝就從床上起來了,喊叫著肚子餓,侯若谷喜出望外,趕緊命人熬了稀粥讓皇上喝。
李長順治好了崇禎的病,崇禎龍顏大悅,想留李長順做貼身御醫,李長順卻不領情,崇禎問為什麼,李長順直言說:「草民留在皇上身邊,只能給皇上一個人服務,而草民的志向卻是為普天下的老百姓治病。所以還請皇上收回成命。」這句話並不順耳,但崇禎還算是一個明君,自然不會為此事生氣,他讚嘆道:「李愛卿醫術高超,醫德高尚,扁鵲、華佗之流尚不能比。」
崇禎賞賜了李長順很多銀子,李長順一錢也沒要,說山西大旱,他願意將這些銀子捐助災民,崇禎更加感動,就親書「大明德醫」的條幅送給李長順。
李長順帶著陳大有回了家,一路上,陳大有說盡了感激師傅的話,李長順並沒有回答什麼,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兩人來到李長順家門前,李長順忽然踉蹌一下,接著就倒在地上,人事不省,陳大有趕緊把師傅放平,給他切脈,這心裡就有數了,他從藥箱中拿出銀針,就要給師傅下針。
「住手!」隨著一聲高叫,師母出現在陳大有面前,陳大有說:「師母,師傅犯了和以前一樣的病,我要給他治療!」師母沒有回答他,她讓陳大有背起李長順,進了屋裡邊,放在床上,從藥箱中取出一粒小紅藥丸,讓陳大有撬開李長順的嘴巴,給他放進嘴裡,接著用溫水給他灌了下去。
不一會,李長順發出嗯的一聲,醒了過來,師母和陳大有都鬆了一口氣。
陳大有問師母:「您剛才給師傅餵的是什麼藥?這麼有效,為什麼上一次師傅犯病,您不給他服用呢?」師母嘆了一口氣,就跟他說了起來。
原來,陳大有和李長順吵架後,自立門戶,沒有幾個人找他看病,李長順心中著急,就想出了一個幫助他的法子。他服用了一種自己配製的藥,這種藥內含曼陀羅,服用後會昏厥,醫生切脈並切不出是中毒,卻像是中風的脈象,因為事前李長順已經此事告知老妻,讓陳大有前來診治。
果然,陳大有切脈後認定他是中風,就用針灸方法給李長順治療,事實上,李長順的老妻在陳大有到來前,就在李長順的舌頭底下埋了一顆能解曼陀羅毒的藥丸,陳大有給李長順扎針時,那解藥正好使上勁,在別人看來,還以為真的是陳大有的針灸神奇呢!
師母最後說:「這次,你師父是真的中風了,你用上一次的針灸方法根本沒有,幸好,我有祖傳治療中風的藥丸,你師父才逃過一劫!」
陳大有撲通一聲給師父師母跪下了,聲淚俱下,說:「徒兒不孝,讓您二老操心了!」
陳大有回到李長順身邊,侍奉他痊癒後,繼續跟著他學習醫術,最終成為一代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