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在廠裡維修工的崗位上一幹就是三十多年。機器哪個螺絲壞了、鬆了,僅憑機器的轉動聲他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再過兩年多,他就要退休了。在退休之前,為廠裡再培養幾名合格的機修人員,是他給自己人生規劃的又一航標。
一天,廠長把他叫進辦公室,指著一名剛進廠的年輕職工對他說,這是小蔡,技校剛畢業,有維修的基礎,以後你就當他的師傅,讓他跟你學維修吧。
就這樣,他又一次認了個徒弟。
徒弟不愛說話,能吃苦,幹活非常勤快。維修時,他指哪徒弟就幹那,從不頂嘴。口渴時,徒弟會及時端上一杯茶。漸漸地,他開始喜歡上這個徒弟。兩年之後,徒弟已成了機修班一名骨幹。
這天,師傅從山溝溝的老家休假返礦後,沒有看見徒弟。
廠長說,小蔡的母親病了,他請了長假。
那天,他按照徒弟到礦時登記的家庭地址,去找徒弟。
進了村,跨進老屋,一位頭髮斑白的婦女躺在床上。她的背後墊著被子,徒弟正在給她餵藥。
他的腳步聲驚醒了徒弟。幾句寒暄過後,徒弟把他引到屋外的院子中央。坐在兩條小板凳上,師徒倆開始了長談。
徒弟含著淚說,媽這次得的是偏癱,生活不能自理,醫生說還有癌症,已到了晚期,在人世間已沒有多長時日了。爸去世的早,家裡也沒有其他人。
幾天之後,師傅再次邁進了徒弟的老屋。和師傅一起來的還有單位的工會主席。
工會主席從口袋掏出一個圓鼓鼓的信封對徒弟說,領導聽說你家的情況後,發動職工捐了款。這是職工的心意。
手握 「愛心」捐助款,淚水悄然滑下了徒弟的面頰……
幾個月之後,徒弟的母親安詳地離開了人世間。在處理完母親的後事後,徒弟返回了單位繼續上班。靠著敬業和勤勞,不久,徒弟升為維修班的班長。
又過了幾個月,師傅到了退休的年齡。
那天是師傅離別單位的日子。在單位舉行的歡送會上,師傅和徒弟都喝了好多酒。
在濃濃的氛圍中,徒弟端起酒杯對師傅說:「沒有你的傾心相授,我不可能取得進步。沒有企業這個家,我就像沒有親人。」
師傅接過酒杯對徒弟說:「師傅知道你從小是個孤兒,是鄰居把你養大的,你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師傅還知道,好多單位高薪聘請你,你都沒去。師傅為有你這樣的徒弟感到自豪。」
說完,師傅端起酒杯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