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一念之間,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自律

2020-10-05 閱讀時代雜誌

那日下班後,等地鐵時,手裡的玻璃水杯不留神脫了手,啪地摔到了站臺上。

正是下班高峰期,周圍擠滿等車的乘客,隨著響聲清脆,玻璃碎片四濺,很多人下意識發出一聲驚呼。

我也被自己不小心製造的意外驚了一下,脫口說了聲「對不起」,便飛快蹲下身來撿散落在站臺上的玻璃碎片。我知道自己一個大意闖禍了,人頭攢動的公共場所,且不知崩起的碎片是否傷到旁人,一時心裡既著急又充滿歉意。

驚呼聲平息後,有那麼一下子周遭突然間寂靜無聲,然後,我聽到兩個女孩差不多異口同聲地說:「姐姐,別撿了,讓保潔來打掃吧。」跟著又有人七嘴八舌地這般勸我。

杯子碎得厲害,參差鋒利的碎片很容易扎傷人,這樣置之不顧終究不妥,於是抬頭說了聲「謝謝」,我繼續蹲在那裡找尋著玻璃碎片,仔細地把它們一片片撿起來,小心地捧著。

而方才站在我左側的男孩,突然一言不發地蹲下來,幫著我一起撿拾。

男孩高高大大,穿一件簡單的白色運動T恤,配深藍牛仔褲,耳朵裡塞著藍牙耳機,背著個碩大的雙肩包。因為戴著防護口罩,我看不到他的面容,只感覺到他滿滿的青春朝氣。

「謝謝。」我朝他輕輕微笑。

他也笑了一下,依舊不吭聲。

地鐵工作人員走了過來,溫和地說:「別撿了,已經通知了保潔,馬上過來,你們別傷到手。」

我和那男孩不約而同站起身,走到不遠處的垃圾箱前,把手裡的碎片丟進去。

地鐵列車在這個時候駛過來停靠站臺,男孩矯健地跨了上去。

我沒有他那般敏捷,站在那裡看著地鐵門輕輕合上,男孩和其他乘客一起,在我眼前溫馨遠去。


一場小意外溫馨收場,不過是因為我在事情發生後第一時間,沒有選擇不管不問、掉頭離開,而是本能地為自己所犯的錯去承擔。

是一念之間做了一個正確選擇。否則,後來短短幾分鐘發生的一切,也許會截然不同吧?

我會被指責,甚至會成為一個負面教材,家長可以現場以我為例教育孩子遵守公共道德。

而那些當時不發聲的,也許轉頭便會發一條批評的朋友圈——就像我經常看到的,大家對公共場所一些人與事的指責,比如碰倒了路邊的自行車揚長而去,比如地鐵裡吃東西,比如大街上隨意丟垃圾,比如高空拋物……

都是日常發生在身邊的事,而當事人的態度和舉止,則會惹怒陌生的旁觀者。

幸好這一次,我在一念之間沒有犯錯。


我也曾是被惹怒的旁觀者。記得一次在影院,前排一對小情侶從開播起便嘰嘰喳喳評論劇情,聲音之大,完全不顧及其他觀影者。

有人忍不住抗議,勸阻了幾句。那兩個人不僅不聽勸,還挑釁般變本加厲地邊說邊笑個不停。直到犯了眾怒,被大家集體討伐,強烈要求他們二人離開。

那一次我也加入了其中,事後還發了朋友圈,指責這種沒有素養的行為。

當然,我也時常會遇到令人感動的小事。

比如走在路口,偶爾會碰到有年輕人攙扶腿腳不便的陌生老人慢慢走過馬路;比如小區門口,有居民拿東西過多不方便掏出門卡時,保安師傅都會快步過來把門打開;比如人行道上,總有人會一言不發,默默把前面一些人隨手丟棄的垃圾撿起來,丟進路邊的垃圾箱。

沒有圍觀者,也沒有評判者。行色匆匆中來不及點讚後面的撿拾者,可他們的舉動總會不經意落入我們眼中,讓心頭蕩過一絲暖意。

……

隨時出現在生活中的畫面裡,我們都是當事人,也是旁觀者。但往往旁觀時清醒自知,看得到是非,評得出對錯;當事時,卻常常困於下意識的一念之間。

而那一個下意識映襯的,卻正是我們的素養。

管好一念之間,也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自律。


來源:《品讀》2020年第10期、半月談

作者:喵公子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帳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敵友只在一念之間
    一個牧場主人養了許多羊,他的鄰居是個獵戶,院子裡養了一群兇猛的獵狗,這些獵狗經常跳過柵欄,襲擊牧場的小羊羔。 牧場主人幾次請獵戶把狗關好,但獵戶不以為然,口頭上答應,但是沒過幾天,他家的獵狗又跳進牧場橫衝直撞,咬傷了好幾隻小羊。
  • 人生最難把控的是一念之間
    孩子雖然毫髮無損,但在我只是想著,搶那幾分鐘的一念之間。並沒有意識到平靜的生活中,也時刻孕育著危險,低估了危險的存在。幸運不會時時眷顧,人要有正確的生活觀念,在生活中也要充滿理性。有時小事不小,也許人生就此改變。生活就是由無數個小小的偶然轉變成了必然。因此不要有貪念,也不要涉險,更不要放縱,限制慾念。人生才能幸福安康美好。
  • 自毀前程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年輕人要節制
    仔細觀察看這些美女,感覺她們,好像都戰戰兢兢的,十分小心怕出錯的樣子,也不敢亂看,彼此之間也不敢說話。單說這位張淵,以前招了一位北方讀書人 馮伯起 為館賓(私塾老師),對待他特別好,專門在宅院西邊準備一處房子給他,還讓他接來妻子一同入住。說有一回元宵節,張家是張燈結彩布置的很亮堂華美,張淵本人因去參加官府的宴會沒在家,說長姬(相當於現代的領班)領著一幫美妾,來到這位 馮伯起 的家,看望他妻子。其中一個小丫鬟,看見床鋪非常之華雅,她就躺在床上了。
  • 「一念之間」到底有多重要?讓《西遊記》中的他來告訴你!
    近段時間在家避瘟,看了不少的電視劇,發現好幾部電視劇都反覆提到一句話:一念之間!仔細想想,人生很多情況下不就是一念之間嗎?特別是遇見大事,需要抉擇的時候。但是金池長老則不同,他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好收藏袈裟,而且憑著多年的努力收羅了不少的袈裟。
  • 善惡之間,隱秘的角落若隱若現: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店主大媽正愁著該怎麼辦時,嚴良連忙把鋼筆從褲袋裡掏出來,對著大媽說:「阿姨,我幫你搬吧,我不要錢,就希望你能把這鋼筆給我。」阿姨當下沒其他更好的辦法便答應了他。這是一個未成年少年最易走錯的年紀,可謂是「善惡之間,一步之遙」。但內心深處最起碼的是非觀和良知,還是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嚴良把鋼筆拿了出來,通過勞動來正當交易。這裡也是作者給未成年人的一個警惕和忠告,因為劇中是剛好有了搬東西這個勞動力需求,才使得嚴良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懸崖勒馬,避免了自己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 《悲慘世界》:善惡一念之間,底層人物該如何面對人間冷暖?
    ,好心卻得不到好報,社會卻將黑墨潑向他的臉龐,可謂令人心寒。一:一念之間是善是惡1:一個底層人物的善與惡冉阿讓在這個世界來說,就是普通最普通的人。而什麼是普通人呢?有善有惡,就是普通人。冉阿讓就是普通人的代表,他身上具有典型意義的人性,善和惡。
  • 一念得見光明,一念或入深淵
    她為廣平王解釋這兩句話的意思說,昨日棄我而去的人,是我該忘記的人!今日煩憂我內心的人,才是我該珍惜的人!正應了那句話,你心裡嚮往的意中人,在你身邊,你卻熟若無睹。真正對你好的人,對你再好也感動不了你,因你看不到她的好。相愛的人,不要為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能夠忍心離你而去的人,總歸不是屬於你的,是你該忘記的那些人。
  • 《羅生門》人性的善與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決定
    當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卻發現樓上傳來了聲響,於是他小心翼翼的爬上樓梯,借著微弱的光,他看到一個老婦人,正在從死人頭上,拔下頭髮。嫉惡如仇的他看到此情此景,非常憤怒,便開始以正義的姿態入審視他,當得知老婦人是為了做假髮維持生計。它早已忘記了先前做強盜的想法,更是覺得那是一種屈辱。
  • 一念永恆,李青候知道了白小純的秘密才去管他?小烏龜誰管得了?
    本來就是一個吃貨,當初在村裡就偷吃雞,搞得鄰裡鄉親生活不得安寧,現在靈溪宗也是如此,各大峰的靈尾雞被白小純吃得成為了瀕臨物種,真的是和這「雞」槓上了?嘻嘻,我白小純一出手,靈溪宗的靈尾雞分分鐘灰飛煙滅。
  • 享受自律的控制感&偶爾體驗一番放縱感
    剛放暑假的時候,大寶就透露給我一個信息,說是我喜歡的那個南派三叔的盜墓懸疑劇《重啟》挺好看的。站在她這個美術生的角度看,場景、道具,畫面算是良心製作,符合我的口味,裡面還有我喜歡的明星。當時我的心就有點痒痒,但是沒馬上看。 前天吃晚飯的時候,看了第一集,果然不錯,甚合我意。不過想到手頭還有好幾個未完成的任務,陪二寶,整理筆記,雖然很想繼續,但還是剎住了車。
  • 聊齋故事新編:成佛入魔一念之間,關公賜予孝子神力
    成佛入魔一念之間某寺院有個高僧俗姓陳,講述他還未出家時遇到的一件怪事。有次自己在山中迷了路,眼看天色已晚恰好發現有座破廟,於是進去住宿一晚。半夜忽然進來個和尚與他說話,剛與他互相對視就覺得神志恍惚,一會兒覺得血脈倒流肌膚欲裂,肝腸似火燒渾身如刀絞,這樣難受半天逐漸又清醒過來。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陽光、陰鬱,全在父母的一念之間
    朝陽看到的也不是背叛,是媽媽將疼愛他的爸爸,推出了家門,推給了另外一個家庭,剝奪了他的父愛。婚姻失敗的周春紅,把所有的希望和愛全部給兒子,全心培養他,希望他成績優異,啪啪地打朱永平的臉。她為了孩子犧牲了很多,這麼多年,情願偷情也不願結婚,不想給朝陽壓力,她也努力想做一個好媽媽,在兒子跟爸爸慶生完回來,還想著親手給兒子做一碗長壽麵,當兒子說還可以吃得下的時候,她臉上樂開了花。可她的愛又太霸道和自私,她只希望朝陽去做她認為對的事情,周春紅對朱朝陽的控制欲太強,婚姻的失敗,讓她變得太歇斯底裡。
  • 小說:許一念,我問你這孩子到底是不是我的?
    我記得那天是懷孕的第兩百天,我想著再過幾個月,孩子就要出生了,是男孩還是女孩,該取個什麼名字呢?「砰」的一聲,房門被一腳踹開。門外是慕向北還有薛溫暖,兩人看我的眼神都很是不善。一個是厭惡。一個是同情。慕向北直衝我而來,質問我,「這孩子是誰的?」
  • 解憂故事:自律自愛努力——每天清晨的自省
    你適當的思考——自律自愛努力,不是詞彙,而是行動。你自己預想的是,早睡早起,不說做頓豐盛的早餐,至少別再隨便吃片麵包講究對付;再好好倒飭一下自己,別再只刷個牙洗個臉,防曬霜都不塗就出門溜達。你在心裡跟自己爭辯了一下,我也不是故意晚睡,就是加了班,洗好躺倒睡覺的時候已經超過時間。又隨手刷了一下手機,可不就熬夜了。你心想,算了,明天開始再這樣做。
  • 《食罪者》第三部|人心最難揣測,天使VS魔鬼,僅在一念之間
    天使,魔鬼,也許僅在一念之間。在這部書中,關於主角丁潛的主線劇情也終於浮出水面,第一、二部有關於丁潛女友案子的星星點點,在這部中也終於有了串聯,讓我們對這個案子有了一個完整的了解。不過國產懸疑劇拍的越來越好,是離不開好作者在創作上的努力。宇塵可能對行李箱處理屍體的方法情有獨鍾,這部依舊在行李箱裡放屍體,高智商犯罪肯定有些執念,就是屍體分屍後整整齊齊擺放在行李箱中,把自己覺得完美的部位留在行李箱外。喜歡讀懸疑的人其實內心都有些小黑暗,這種情節設定,會讓讀者感覺犯罪者其實也蠻酷的。
  • 生命該有的樣子
    生命該有的樣子 那年,我去湘西旅遊。在一個小山村裡,我看見一位面目安祥的老人,坐在一棵老槐樹下,微眯著眼睛在打盹。不遠處的小河裡,有兩隻鴨子正悠然地劃著水。我告訴他:「我從皖南來,一個非常遠的地方。」 沒想到,他語氣平淡地說:「喔,那地方不錯,我年輕時去過。」 我有些驚訝,看他貌似足不出戶的樣子,竟然去過數千裡以外都的皖南? 老人平靜地告訴我:「年輕的時候,心思總是放在外邊,哪裡沒去過就往哪跑,所以也就去過一些地方。現在老了,待在家裡,才發現自己生活的這個小山村,其實也挺好的。」
  • 《二十不惑》:20歲的成年人是不是不該覺得窮就可以借錢不還?
    最近大火的《二十不惑》,今天看了第一集,就對其中一個女主角姜小果討債的遭遇感到十分不惑,感覺這裡面的20歲青少年,除了女主角姜小果之外,其它人的三觀都有點奇怪,20歲的成年人不該有這種偏差吧。話說,姜小果為了去參加同學會想換個好點的手機,於是想到找隔壁宿舍的同學王薇討回之前跟她借了好久沒還的300元,當晚同學也十分爽快地答應了她4000元的助學金一發下來就還她。
  • 平凡的榮耀孫弈秋:成年人最不堪一擊的痛不是工作糟心,而是這個
    因為大部分人都是從底層幹過來的,有的即將經歷,有的正在經歷職場小白期。而有的雖然比較幸運地通過考驗,告別職場小菜鳥的稱號,但看到類似的劇情,還是會有些許感概。豆大的汗珠、顫抖的雙手、磨磨蹭蹭、慌慌張張翻著筆記的樣子,這一切都無比精確又形象地刻畫著一個職場菜鳥的形象。
  • 《陳情令》之魏無羨:成年人,有義務照顧好自己
    瑟瑟是我的一個女友。在外貿行業,風生水起,並她一直精緻地愛自己,定期去瑜伽班。班上新來了一個女子青,她們還算聊得來。一來二去,那女子對她有了很深的依戀。竟然開始巨額得傾訴,甚至吐露一些深度纏繞的內心過往。瑟瑟被青「揀選」為內心的「依靠」了。瑟瑟開始有不適感,滿心滿眼的不自在。甚至開始後悔當日裡與她走得太近了。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成年人的世界,從麻煩別人開始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那他死了嗎?他為什麼要去死?帶著這份好奇心我點開了這部電影。 所以成年人的世界,麻煩別人有時候也是一種社交方式。被需要是一種幸福每個星期買一束花去妻子的墓地,對著冰冷的墓碑絮叨生活瑣碎,維護房間原本的陳設,衣櫃裡仍然保留著妻子的衣物,一個固執、刻板的老男人執著的以這種方式懷念著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