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間」到底有多重要?讓《西遊記》中的他來告訴你!

2020-09-05 靈星資訊臺


近段時間在家避瘟,看了不少的電視劇,發現好幾部電視劇都反覆提到一句話:一念之間


仔細想想,人生很多情況下不就是一念之間嗎?


特別是遇見大事,需要抉擇的時候。


在西遊記裡面也有一個被一念之差所誤導的人,他就是觀音禪寺的金池長老


按說作為一個和尚,應該清心寡欲看破紅塵。但是金池長老則不同,他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好收藏袈裟,而且憑著多年的努力收羅了不少的袈裟。



本來以為就是收藏界的大亨了,沒想到唐僧師徒一來,悟空亮出來了錦襴袈裟,老和尚才知道世上真正的寶貝是什麼樣子的?


說實話,真有點坐井觀天、葉公好龍的感覺。


自己辛苦一生所得到的所有東西,竟然不如一個行腳僧人所擁有的一件袈裟珍貴。

  • 可以這麼說,錦斕袈裟的出現深深地刺激了金池長老的內心,更是激起來了他的虛榮貪婪之心。


於是乎,作為一個修行多年的和尚,竟然生出來了要將他人之物據為己有的想法。


更有甚者,竟然還有了暗害唐僧師徒一了百了的做法。




這個和尚多麼的利慾薰心,哪像一個盾入空門的和尚?倒像是一個打家劫舍的強盜。

不過他比強盜還要狠,強盜是明火執仗跟你索要錢財,金池長老是背地裡殺人,不留痕跡。

企圖一把大火了事的他沒想到唐僧暗中有神靈護佑,豈是能隨便傷害的?


不要說這個,他的徒弟也是個不好惹的。

雖然他活了200年,他也沒有想到唐僧的徒弟竟然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


這可真是魯班門前玩斧子,關公門前耍大刀了。


金池長老估計到死也沒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失敗?袈裟又被誰偷去了?本來是燒別人的火,怎麼反倒成燒自己了?


我想,死之前的金池老和尚的腦中肯定是一大堆疑問,但是劫數已至,他只能帶著問題去西方極樂世界了。(但願他夠資格)




金池長老雖然沒想明白,但是我們可以來解釋一下。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很清楚了,原著當中借著唐僧之口說了一番話:


一念之差,招之殺身之禍;居心不良,終盡玩火自焚!



從這句話裡就可以得知,真正害死金池長老的不是那場大火,而是他內心的貪念


作為一個出家人,遵守清規戒律是必須的,否則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出家人。


佛家認為,人有「五毒」,即「貪嗔痴慢疑」

修行者必須要戒除五毒。


而這個金池長老呢,幾乎是一個五毒俱全的存在。

這樣的一個和尚,怎麼能做一個寺院的主持呢?這豈不是要把這個寺院裡面別的和尚都給帶到溝裡去了嗎?


難怪孫悟空見到觀音的時候說了那麼句話:

「你既受了人間香火,怎麼找了個貪心的長老作院主?又找了個黑臉的妖精做鄰居?


由此可見,悟空發現了真相。


菩薩一看情勢不對,趕緊出手相助,並且親身來到黑風山幫助悟空尋回袈裟。

就在去妖洞的路上,悟空打死了兩個前來為黑風大王拜壽的妖精。

悟空拿來了凌虛子的丹盤,心生一計,要菩薩配合演出。


菩薩隨即變成了凌虛子,悟空見了之後說了一句話:「是菩薩變妖精,還是妖精變菩薩?」

觀音菩薩聽了趕緊說道:「菩薩妖精,妖精菩薩。若論本來,還屬無有。」



兩個人的對話雖然很短,但是卻暗藏著一個道理:菩薩和妖精本來的差別不大,但為什麼世上還會有菩薩和妖精之分呢?

就是因為二者有「一念之間」的差異。


確實,一念之間可翻天覆地,一念之間可滄海桑天,一念之間可噴雲吐霧,一念之間可雲消霧散。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是一念之間;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念之間;

殺富濟貧,周濟百姓是一念之間;

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其實也是一念之間。


佛曰: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由此可見,為人一世,一念之間太重要了。


再說的比較通俗點,其實就是個「選擇」的問題,關鍵看你歷經人、事、物的時候,是好的多還是壞的多?是善的多還是惡的多?

好壞、善惡、黑白,全都在人的一念之間!


相關焦點

  • 修仙五個等級有何不同?《西遊記》告訴你
    可是諸位道友,看了半天,什么元嬰期金丹期渡劫期、什麼混元大羅金仙、無極太上聖人混沌天聖人,你真的都搞得明白嗎?搞不明白就對了,其實他們只是借鑑了古人流傳下來的一些有關各路神仙成仙得道的故事元素!我們今天就來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好好解釋一下喜歡當神仙的古人們,所認為的修仙到底幾個等級,有啥區別甚至為啥還有人修鬼仙這樣的問題?
  • 修仙的五個等級有何不同?《西遊記》告訴你
    其實作者他只是借鑑了古人流傳下來的,一些有關於各路神仙成仙成道的故事元素,加上自己的創造。那我們今天就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好好的解釋一下,喜歡當神仙的古人們所認為的修仙到底有幾個等級。於是乎人們有一日靈光一閃,既然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那我們普通人類怎麼就不能成為女媧娘娘那樣的神仙呢?從此之後,各種修煉之法層出不窮,成神仙的途徑也是五花八門,神仙也是越來越多了。
  • 《西遊記後傳》到底有多牛掰
    /孫悟空的版本何其多要演出新意打破六老師的魔咒可著實不易這個版本的猴哥是武行格鬥暴力猴主打李小龍直踢人家是「李三腳」他是左邊三腳,右邊三腳,九腳,十二腳死亡循環「我還沒出力,你就倒了」在我腦海裡又不斷複製黏貼這引發了我的一個世紀迷思——《西遊記後傳》的鬼畜明明很雷但兒時的我們為什麼還屁顛兒屁顛兒追著看?除了鬼畜,這部劇還講了什麼?
  • 敵友只在一念之間
    一個牧場主人養了許多羊,他的鄰居是個獵戶,院子裡養了一群兇猛的獵狗,這些獵狗經常跳過柵欄,襲擊牧場的小羊羔。 牧場主人幾次請獵戶把狗關好,但獵戶不以為然,口頭上答應,但是沒過幾天,他家的獵狗又跳進牧場橫衝直撞,咬傷了好幾隻小羊。
  • 小說:許一念,我問你這孩子到底是不是我的?
    他的話太冷了,比我們重逢時,說的第一句還要冷,我警惕了起來,下意識護住了腹部,「你什麼意思?」他揚起手,狠狠給了我一個耳光,「許一念,我問你這孩子到底是不是我的?」大概是過了幾個月的好日子,我忘記了,我和他之間還隔著數條人命,這才是我們應該有的日常,而不是曾經的那樣,他會將頭埋在我肚子上,聽孩子的動靜。
  • 「 原創首發 」《西遊記》裡告訴你的學習的真理
    再一次的落難讓唐僧十分不解,向孫悟空詢問緣由,:「悟空,我等既已立地成佛,為何駕馭不羈,跌落塵埃啊」而一向古靈精怪的孫悟空,說出以下十分有哲理的話,:「師傅,你不知道,凡事一切皆有定數!定數,指的是一定的氣數;定命,在數理家看來,人世的禍福皆由天命或某種不可知的力量所決定,什麼事都有一個定數。理解這個詞,理解這個蘊含的哲理,對我們的教學又有什麼幫助?經常有學生問我:「老師,為什麼我背了這麼多英語單詞,考試還是考不好?」「老師,這種題型我做了很多,為什麼還是拿不到高分或滿分?」
  • 在電視版《西遊記》中被嚴重弱化的玉皇大帝,到底有多強呢?
    《西遊記》,準確的說是來源於央視版《西遊記》電視劇。我們去判斷《西遊記》當中眾神的實力,很大程度上只能通過其地位去判斷。因為在現在很多的小說當中,也是如此的,掌門是最強的,要是有更強的那肯定是太上長老。由此去推斷佛教當中如來佛是最強的,如果說還有更強的那只能是燃燈古佛了。但是這種判斷方法是否存在問題呢?
  • 讀痞子蔡的《國語推行員》:與初戀表白到底有多重要?
    也許曾經他因為這本小說火過一陣,但現在也許只能算是個小眾的作家。用二十年前的對話方式,說著和二十年前差不多的故事;就像基本上每本小說的前言或後記中都會講到的一樣:他的寫作風格可能一直沒有變,但他寫他的,歡或不喜歡,你隨意。
  • 人生最難把控的是一念之間
    中間有幾步,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太嚇人了。孩子離車的軲轆近的可怕!司機看我們太執著了,車還剛啟動,並沒有駛離公交站。又給我們停車了,我和孩子趕緊上了車。剛才只顧著趕車,沒有看清車次。就問了句,這是"南環"嗎?司機師傅說是"二路",這並不是我們要乘坐的車,是下一趟。我跟司機師傅道了歉,急忙下了車。我們來到站臺上,心有餘悸。為什麼非要爭搶那幾分鐘?
  • 小說:一念,你為什麼在這
    哦,忘了告訴你,生下來的是個女孩,我看了一眼,眼睛大大的,特別像你,孩子剛生出來那會,還哭來著,是慕向北嫌棄她吵,活活把她給悶死了,哈哈!」從前看電視,那些演員動不動吐血,我覺得挺狗血的,可是,原來,人真的會吐血,被活活氣的,我噴出的血,滴落在碗裡,讓碗裡的東西更加紅豔了。即便猜想那碗裡絕對不是我的孩子,可是我也清楚——孩子肯定是死了。
  • 西遊記中,赤腳大仙的地位到底有多高?看他腰間一物就明白
    在《西遊記》中,人們比較喜歡孫悟空二郎神一樣的武將,因為齊天大聖孫悟空能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他與妖怪的打鬥場面十分經典,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赤腳大仙經常下凡為人們排憂解難,是人間的保護神但赤腳大仙在人間就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他不會像孫悟空一樣一棒子打死所有的妖怪,他對心中還尚存善念的妖怪會耐心勸導,網開一面,對於不知悔改,為非作歹的妖怪也會加以制服,妖怪們知道他的大名,也很少有妖怪明目張胆的欺負人了,赤腳大仙還經常為人做善事,幾乎是有求必應,如此為民排憂解難的神仙,人們怎能不喜歡他呢?
  • 《西遊記》中那些特殊的妖怪
    黃袍怪是《西遊記》所有妖怪中十分特殊的一個,甚至可以說是最特殊的一個。他既不是草根出身,也沒有神仙或佛老那樣的主人,他本身就是一個神仙,是上天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  其實,奎木狼下界為妖的現象可以說明一點,神仙和妖怪,其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 菜根譚馭心術:惡魔和聖賢之間距離到底有多遠?
    ——《菜根譚》記得當年讀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的時候,裡面有一個場景至今使我記憶猶新:小說中一個人物叫風波惡,他是慕容復的一個家臣,但其人光明磊落,是位武功極佳的英雄好漢,與慕容復之行事陰險毒辣迥然而異。有一天,他走在一座獨木橋上,偏偏對面走過來一個挑著糞擔的鄉下人,兩人狹路相逢,卻均不肯先退回去,於是兩人一直僵持乾耗下去。
  • 好書推薦| 《簡愛》:讀好書有多重要,讓這個女孩來告訴你
    在書中,她塑造了一個敢愛敢恨、勇於追求自己幸福的女性形象——簡 · 愛。「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賜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於離開我,就象我現在難於離開你一樣。上帝沒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相信一定有不少人都聽過簡 · 愛的這段獨白,很多女性更是將這段話作為激勵自己獨立的座右銘。
  • 善惡之間,隱秘的角落若隱若現: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嚴良與朱朝陽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朱朝陽生日那天,嚴良和普普在一個雜貨便利店裡閒逛店主大媽正愁著該怎麼辦時,嚴良連忙把鋼筆從褲袋裡掏出來,對著大媽說:「阿姨,我幫你搬吧,我不要錢,就希望你能把這鋼筆給我。」阿姨當下沒其他更好的辦法便答應了他。
  • 天官:花城為何在送謝憐項鍊的時候,並沒有告訴他這有多重要?
    在《天官賜福》裡,花城和謝憐之間的故事是讓大家印象非常深刻的,兩個人的故事線發展可以說佔據了整個故事非常重要的篇幅。而花城還把自己的一條項鍊送給了謝憐,而這條項鍊就是對於鬼來說最重要的骨灰。可是花城在送的時候卻並沒有過多的言語,甚至沒有說這條鏈子究竟有多麼的重要,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讓圓子來和大家一起一探究竟吧!
  • 《西遊記》裡四大靈猴有哪些?他們之間的關係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他也是西遊記裡第一個出場的重要人物,是九竅靈石吸收了千萬年天地精華孕育而生。有人認為孫悟空本身是無變化能力的,所有的法術是跟著菩提老祖所學,但筆者認為菩提老祖只是激發了孫悟空內在的變化潛能,《西遊記》裡也寫到,閻王親自翻生死簿,看到孫悟空陽壽三百四十二歲,這也是他絕非凡類的一個證據。
  • 一念永恆:無敵天下與長生很難選?白小純告訴你,一切都不如長生
    這部動畫就是一念永恆,一念永恆的原著作者是網文作家耳根,曾經耳根說過要寫完「神魔妖鬼仙」五部小說,很多人都說一念永恆就是這五部中的第四部——「鬼」。具體真假現在還沒有定論,不過一念永恆的確是耳根作品的一個轉折點。
  • 自以為熟讀西遊記,但是有一事不明,向大家求教
    自以為我熟讀西遊記,很少有疑惑的地方。但是有一事不明,向大家求教!不明之處在西遊記第八十七回《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之後。 為方便大家討論,我再簡述一遍。 說是唐僧四人到得天竺外郡,名叫「鳳仙郡」。書中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四人到了鳳仙郡,孫悟空看到那方面姓很苦,一問原因,原來是三年沒下雨。於是唐僧發慈悲,孫悟空想顯本身,想給他們下雨。
  • 管好一念之間,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自律
    :「姐姐,別撿了,讓保潔來打掃吧。」是一念之間做了一個正確選擇。否則,後來短短幾分鐘發生的一切,也許會截然不同吧?我會被指責,甚至會成為一個負面教材,家長可以現場以我為例教育孩子遵守公共道德。幸好這一次,我在一念之間沒有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