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之間,隱秘的角落若隱若現: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2020-08-20 蘇南向北

很多時候,大人以為小孩啥都不懂;

殊不知,小孩早已從大人那學會了虛偽,

用自己看似的天真和單純,把大人騙得團團轉。

前段時間,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火,我也一口氣把它追完了。看過原著紫金陳寫的《壞小孩》,確實越到後面改動越大,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搬上螢屏的電視劇題材,還是要回歸正能量和正向教育的主旋律。原著《壞小孩》的結局更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陰暗面,原生家庭給孩子成長帶來的難以扭轉的負面影響。

關於電視劇版《隱秘的角落》隱藏的諸多彩蛋,尤其是一些細思極恐的片段,網上已經有很多大神級人物給出了非常具細的分析與解讀,這裡我就不再班門弄斧了。這一次,我主要還是從比較普世價值觀的角度出發,給大家講講《隱秘的角落》給我留下的一個深刻印象的點。

嚴良與朱朝陽

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朱朝陽生日那天,嚴良和普普在一個雜貨便利店裡閒逛,準備給朱朝陽買一個東西做生日禮物。普普覺得朱朝陽喜歡讀書,學習成績也那麼好,就提議送一支鋼筆。嚴良把鋼筆拿起來,看看了貼紙上的標價,23.5元。這對當前居無定所、無人撫養的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支出,他們也沒那麼多錢。

這時,普普就說「看看還有沒有便宜一點的」,嚴良定在那許久,左顧右盼了一會兒,內心估計湧現了非常複雜的糾結想法,最終還是悄悄把那支鋼筆塞進了褲袋裡,準備和普普離開。

當時正在搬運箱裝玻璃瓶汽水的工人,把貨物放到門口就不打算再給店主搬進貨倉裡面,奈何店主大媽懇求來懇求去也不答應,因為害怕貨車停留太久被抄罰單,於是工人們都急匆匆走了。

店主大媽正愁著該怎麼辦時,嚴良連忙把鋼筆從褲袋裡掏出來,對著大媽說:「阿姨,我幫你搬吧,我不要錢,就希望你能把這鋼筆給我。」阿姨當下沒其他更好的辦法便答應了他。

就是這一幕,完成了一個未成年少年的善良心性的進化之旅。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一個人的品行性格,都是日積月累而慢慢造就的,但這些都只是蓄勢之能,並不能成為關鍵點,只要最終定性的那一步沒走好,那前面再好的鋪墊也會功虧一簣。

劇中,嚴良是從福利院跑出來的十來歲的少年,沒受過正規的教育,父親因為犯罪進了監獄,母親更是不知所蹤,生活沒受到任何的約束和大人的引導,成天在街頭流浪晃蕩,沒有明晰的生活方向或追求。這是一個未成年少年最易走錯的年紀,可謂是「善惡之間,一步之遙」。

但內心深處最起碼的是非觀和良知,還是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嚴良把鋼筆拿了出來,通過勞動來正當交易。這裡也是作者給未成年人的一個警惕和忠告,因為劇中是剛好有了搬東西這個勞動力需求,才使得嚴良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懸崖勒馬,避免了自己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但現實生活中,像這種「需要搬運的勞動力「的及時雨能出現的概率是不多的,或者說非常偶然的。倘若沒有搬運的需要,嚴良當時走出店門,那一念之間就開始走向魔鬼的道路了。要知道,「變壞的次數永遠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開了個壞頭,那漫漫人生等待你的,將是越來越黑暗的道路。

因此,千萬不要讓自己有」把鋼筆偷偷塞進口袋「的那一刻,哪怕存在這種想法,也不要驚慌,更無須自我懷疑。每個人心中都有魔鬼與天使,有惡念、邪念、壞的想法或主意,都不是問題,這是一個人思緒自由生長的現象,關鍵是我們要懂得運用自己的意志和認知去判斷和評定,最終做出最符合善良的行動。

不過,倘若我們真的「偷偷放進口袋了」,也不要太過驚恐或慌亂,你還沒真正變壞或給社會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只要勇於止損,把錯誤的行為及時修正,通過「搬運貨物」來彌補自己的過錯,咱們還是有機會回歸正途的。

劇中朱朝陽的人性走向,就沒這麼順利跨越這道魔障了,或者說朱朝陽有多次機會走回正途,但他內心魔鬼的力量太多強大,最終還是把他引向了隱秘的角落,越走越深,越走越黑暗。

在《隱秘的角落》最後一集,朱朝陽打開了普普此前給他寫的一封信,信裡隱約提到少年宮的事情,普普說「朱晶晶墜樓那件事,自己從未和任何人說起過,也會幫朱朝陽永遠保守秘密。但還是希望朱朝陽有勇氣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這樣才能真正重新開始」。

其實,這時候普普的這封信,扮演的就是天使的角色,指明了一條光明正途給朱朝陽,讓朱朝陽可以迷途知返,改邪歸正。朱朝陽也再次把警察帶到了少年宮朱晶晶墜樓的那個屋子裡面,就在大家都期待朱朝陽可以把真相說出來的時候,朱朝陽臉部表情的變化在慢慢告訴我們:「魔鬼還是戰勝了天使!」果不其然,在警察詢問朱朝陽「朱晶晶是怎麼摔下去時」,此時劇中插入了之前朱晶晶墜亡時普普說的一句話「她快摔下去了」,接著朱朝陽說「朱晶晶是踩空摔下去的,自己沒來得及拉她一把」,然後看著窗外,全劇終。

至此,朱朝陽也徹底完成了自己人性黑化的進化之旅,在邪惡的路上漸行漸遠,再無回頭。

生活沒有彩排

有些東西一次也碰不得

我有一個很好的大學哥們,名叫維子(化名)。大學時候,我們真的是無話不談,掏家底的那種。

沒有深交時,我一直以為他是個家境很好、家庭很幸福的男生,平時陽光爽朗,總是聚會的熱場王,K歌也是一絕。但慢慢地走入他的內心之後才發現,原來他也有一個傷痕累累的家,以及那段不堪回首的少年記憶。

小學時候,維子的家境非常好。媽媽一心打理家庭,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爸爸在外做皮革生意,一個月平均下來能掙個二三十萬。在90年代那會兒,一個人有二十幾萬的收入,那是相當不錯了。放到現在來說,怎麼著都是十幾二十倍起算。

維子的媽媽讀書不多,也沒什麼理財頭腦,丈夫掙的錢她就放家裡,既不會存銀行做定期理財,也不會想到投資樓市或商鋪之類的。丈夫掙的錢一沓一沓往家送,她就一摞一摞鎖柜子裡。維子那時經常看到爸爸應酬完客戶醉成一攤爛泥般被人送回來,然後媽媽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從小不愁吃不愁穿,維子要什麼家裡都會給。有時在學校拿了個少先隊員或踢足球拿了隊伍的最佳前鋒,回到家爸爸知道了,都會一百塊一百塊地獎勵他。那個時候,好多家庭的孩子每個月都沒有幾十塊的零用錢,而維子卻總可以拿著百元紅鈔,請小夥伴去遊戲機室或網吧打遊戲。

這樣的好日子一直持續到初二。維子記得那天放學回家,爸爸是被警察扣著手扣帶走的,雖然用衣服裹著手部。維子沒哭沒鬧,就在一旁呆呆地看著。而媽媽卻難掩淚水,不停地用手巾擦拭著眼淚。

自那以後,家境一落千丈。因為父親攤上了賭博,時不時一把錢一把錢地從家裡拿,維子媽媽沒在意。半年光景,家裡的積蓄就剩不到二十萬了。

如果說賭博不能碰,碰了也還可以有戒掉的時候,那維子父親真正被絆倒的就是一碰就完蛋的毒品。

那時維子去監獄探望父親,問起父親怎麼會染上毒品,父親百般後悔下跟維子說出了真相。

那是一次酒局,是合作生意的夥伴組的,過去都是合力一起在全國各地做皮革服裝生意的「好兄弟」,走南闖北好多年了。大家喝得差不多時,一個生意夥伴拿出了一小包白粉末,說吸一口特別爽,尤其是喝過酒之後。維子父親剛開始完全不想碰,但大家都在勸說,說什麼「我大哥這些年上天下海的什麼大風大浪沒經歷過,難道還有什麼可以嚇得退咱大哥的」,其他的人都在應聲吆喝,「對呀,大哥,這粉末就是一好玩的玩意兒,圖個痛快罷了,難不成還能讓大哥你上癮去了」……

維子父親迷迷糊糊的狀態下,心頭一念:「也是,我是什麼人,還能被這一點白粉末給幹倒了。反正也就是吸一口。」之後就是大家都可想而知的結局了。

從維子初二到大一,五年時間裡,父親從進監獄到放出來,從再次吸毒到進監獄,再出來再進去,一共有三次了。家裡人對維子父親是徹底放棄了,但維子媽媽表面是痛恨父親毀了一家人的生活,但夫妻幾十年的感情也是放不下,還是守著這個家,伺候好公公婆婆。

大三時,坐了三次牢的父親終於又放出來了。看到父親不再年輕的肩膀,都已經瘦骨嶙峋了,維子心裡真的是又痛又恨,百感交集。

如今,維子的父親已經55歲了,吸毒兼坐牢這麼些年,相較於同齡人更顯憔悴,可謂真真正正步入老年人的生活。想重新做人好像也沒有什麼機會了,更別說東山再起了。三次入獄,也讓他在父老鄉親面前顏面丟盡,最慘的是他的老婆,維子的媽媽,大半個青春年華就這樣搭進去了,「福禍相倚相伏,滄桑了歲月,數不盡人心惆悵,道不穿世事無常」。

最後

一次走錯,斷不送可能不只是自己的前程,還有整個家庭的幸福。

請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更不要狂妄自大、自詡不凡。這世上最經不起誘惑的,就是人心;最能扛得住事兒的,也是人心。關鍵就看你站在哪一端天平上使勁。

每天流轉於網際網路的新聞成千上萬,多少都是出於第一次的漫不經心或心存僥倖,才釀成了慘劇。

一次酒後醉駕,奪走了多少人的無辜性命!

一次違章駕駛,斷送了多少人的美好前程!

2020,現如今已經過去了一半還多,人們的生活還在慢慢地恢復當中。

每天,太陽照常升起,普照大地,但還有許許多多隱秘的角落,需要我們去驅散灰塵,讓陽光重新照射進來。

人生沒有彩排,善惡之間,好壞之間,也就一步之遙。魔鬼與天使,此起彼伏,相剋相生。

我們一定要秉持最起碼的正義和意志,時時刻刻督促自己,走好每一步。

手起塵落之間,天堂與地獄隱約閃爍,我們要做的,就是看清前路,步步為營。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善惡只在一念間(張東升篇)
    改編自紫金陳原著小說《壞小孩》的熱播劇《隱秘的角落》,火了一個梗「一起去爬山」,追過劇的人以後會不會再也不敢隨便約人一起去爬山了?經過改編的張東升少了原著中的腹黑,甚至有時候還有些小可愛,電梯中懟熊孩子的情節恐怕許多人看了都會感覺舒暢。
  • 《他人即地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他人即地獄》是我最近看的一部韓國電視劇,一共十集,一集一個小時左右。該劇是根據韓國小說《驚悚考試院》改編,講述了從鄉下初到首爾工作的年輕人尹宗宇租住在考試院,意外遭遇了他人製造的地獄的驚悚故事。電視劇將「驚悚考試院」這個名字改為「他人即地獄」,真是個妙舉。「他人即地獄」原本是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在其戲劇《間隔》(又稱《禁閉》)中的一句臺詞。具體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指與他人關係惡化時,他人即地獄;二是指一個人的判斷太依賴別人時,他人即地獄,即一個人喪失自我主觀意識,處於被環境的支配下,這個人即淪為「他人」。
  • 《隱秘的角落》—善惡一念間
    本文作者 | 無憂花費了幾天時間看完了最近熱播的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而在經過改編的電視劇中,我們所看到的人和人之間多了很多善意和溫情。這也讓作為觀眾的我們,在明明知道他們做的是錯、是惡的時候,內心還是忍不住充滿了同情,甚至有些心疼。01你們有沒有特別害怕失去的東西?
  • 敵友只在一念之間
    最後的結局,多麼美好:鄰裡之間禮尚往來,其樂融融。 很難想像,如果針鋒相對,得理不饒人,最後會發展到怎樣的程度。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是敵是友,僅僅取決於一念之間,取決於一個決定。 面對一切人事物,讓我們也事先決定想要的結果吧,至於採取什麼行動,可以變化萬端,但萬變不離其宗:為我們想要的結果服務。 心對了,一切就對了。
  • 人生最難把控的是一念之間
    孩子雖然毫髮無損,但在我只是想著,搶那幾分鐘的一念之間。並沒有意識到平靜的生活中,也時刻孕育著危險,低估了危險的存在。幸運不會時時眷顧,人要有正確的生活觀念,在生活中也要充滿理性。有時小事不小,也許人生就此改變。生活就是由無數個小小的偶然轉變成了必然。因此不要有貪念,也不要涉險,更不要放縱,限制慾念。人生才能幸福安康美好。
  •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 賭徒的三年真實網賭經歷(一)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做過賭徒的人能夠真心體會。先寫到這裡,凌晨三點了,兄弟,老哥,一肚子的話,點顆煙,在這有些微涼的夜裡狠狠的吸進第一口,撕扯著喉嚨吸進肺裡,此刻,我們不需多言......五味雜陳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朱朝陽面對著隱秘角落其實有更好的選擇
    這是6月熱播劇《隱秘的角落》的「隱秘梗」,估計現在有人叫你爬山,你或許還會機警地問下對方是不是數學老師。《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推理之王」紫金陳《壞小孩》,書中講述了上門女婿張東升隱忍數年,精心謀劃,將出軌妻子全家連環殺害。可是卻被三個小孩發現了,最後反而被一個十四歲的小孩朱朝陽所設計殺害,「朝陽」最後升華為「東升」的故事。
  • 《隱秘的角落》:想得到愛卻換來了惡
    《隱秘的角落》在這個夏季給我們帶來了絲絲寒意。這部劇是根據網絡小說《壞小孩》改編的。據書評來看,在書中,主演的三個小孩,比劇中要壞。03善惡之間到底有多遠?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這就是善惡之間的距離。
  • 願我們心中都沒有《隱秘的角落》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林朝陽說:我很希望在那個夏天沒有開門放你們進來。他生長在父母因父母出軌離異的單親家庭,跟著要強且有控制欲的母親長大,學習優秀,思維嚴密,如果一直當好小孩,他會長成一個好大人,但是如果當壞小孩,他一定會長成一個壞得非常專業的大人。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 深度解讀分析《隱秘的角落》帶你看懂每個細節,人性善惡一念之間
    12集劇情三天就一口氣播完,一點不妨礙網絡劇《隱秘的角落》引發的關注度和熱議度 。朱朝陽時間管理大師成為全民熟稔的「網絡梗」看了秦昊的《隱秘的角落》後,我果斷地拒絕了所有爬山請求。所以他才故意給了空複製卡,藉此激化張東升與普普嚴良之間的矛盾。非常完美的一次借刀殺人。
  • 隱秘的角落,怕光
    在沒有看《隱秘的角落》之前,微信群裡有人問:一起去爬山嗎?您看我還有機會嗎? 我會覺得這是稀鬆平常的邀約,看完《隱秘的角落》後,再品味這兩句話,足以讓人脊背發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隱秘的角落。在外因和內因的作用下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陽光、陰鬱,全在父母的一念之間
    在同事的強烈安利下,一天時間,追完了《隱秘的角落》,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9分的國產劇被章子怡評價說可以跟美劇和英劇抗衡。人與人之間,信任是最難得的。朱永平聽了王瑤的話去試探朱朝陽,他嘴上說著相信朝陽,卻實際還是對朝陽產生了懷疑,朝陽知道了爸爸的錄音,滿嘴謊言,甚至攻心,說得爸爸抬不起頭。
  • 《灼人的秘密》:逾越道德雷池,一念地獄,一念天堂
    男爵:道德的淪喪,只在一念之間他知道:「意志的磁針最後一次在渴望官能享受和徹底斷絕慾念之間顫動著。一個女人面臨著一個危險的決斷:是為了她自己的命運,還是為了孩子的命運,是做女人還是做母親。男爵對這一切都一目了然,他感到他已經覺察到她的這種危險的動搖了。她談話當中總是忘記提及她丈夫,實際上心裡對她孩子也了解得非常之少。她杏仁般的雙眸裡有一種百無聊賴的影子,在傷感的面紗下,半遮半露地掩飾著她的情慾。」
  • 「一念之間」到底有多重要?讓《西遊記》中的他來告訴你!
    近段時間在家避瘟,看了不少的電視劇,發現好幾部電視劇都反覆提到一句話:一念之間!仔細想想,人生很多情況下不就是一念之間嗎?特別是遇見大事,需要抉擇的時候。就是因為二者有「一念之間」的差異。確實,一念之間可翻天覆地,一念之間可滄海桑天,一念之間可噴雲吐霧,一念之間可雲消霧散。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隱秘的角落》中孩子的成熟超出你的想像
    《隱秘的角落》已經全部播完了,事後,也許所有人想起張東升狠毒陰險的手段,仍會感到毛骨悚然,一個代課教師,平時為人謙和有禮,殺起人來卻連眼睛都不眨一下。他那張始終不會喜形於色的表情,會給你一種隨時都要「動手」的感覺,那張臉讓人恐懼。待放下手機,仔細品味之餘,這三個孩子的成熟和冷靜同樣也叫人心驚,兩個初中生,一個四五歲的女孩,哪一個做起事來都那麼老辣縝密。
  • 「一念地獄」
    劇照《一念天堂》「姑娘,我們三天沒吃飯了
  • 《隱秘的角落》那些隱秘的溫暖和正義,可惜朱朝陽和張東升看不到
    這個月最熱門的網劇大概就是《隱秘的角落》了,話題度滿滿。關於那些壞小孩,惡大人的話題已經很多了,這裡想盤點一下,那些隱秘的溫暖。也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帳,也許永遠也算不清了。正如那句話所說:所有的孩子都在等父母一個「抱歉」,但是所有的父母都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而大部分時候,妥協的總是父母那方。
  • 《羅生門》人性的善與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決定
    這也體現了一個觀點:人的善與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這或許也不難看出家丁的荒誕行為。而這部作品最想要傳達的,還是夾雜著的某些現實意義。當我們衝出教條,面對一系列審視,當我們看到那些疾苦之人,便會心生同情,而當他們一旦走出疾苦的生活,擺脫了這樣的生活,我們的內心,便又會滋生出不一樣的感受。所謂人性的複雜,便是在這裡。
  • 《隱秘盛開》:隱秘的角落裡不僅有惡之果,更有愛之花在悄然怒放
    最近,《隱秘的角落》火了,因為它刺痛了每個人的心底深處。善惡總在一念之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個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好人和壞人。那麼愛呢?愛情是否有好壞?
  • 《悲慘世界》:善惡一念之間,底層人物該如何面對人間冷暖?
    一:一念之間是善是惡1:一個底層人物的善與惡冉阿讓在這個世界來說,就是普通最普通的人。而什麼是普通人呢?有善有惡,就是普通人。冉阿讓就是普通人的代表,他身上具有典型意義的人性,善和惡。19世紀馬克思恩格斯更無法理解,如果這樣文學大師筆下的悲慘世界,就是現代人的自私,僅僅只是看到自己的生活,也只關心自己的生活,卻看不見生活在自己身邊大多數的人的生活,即便看見了,或許只會膚淺的寒暄,好關心,轉眼之間可能就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