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王夫人李紈婆媳二人雖無對話,但二人關係僵硬一看便知

2020-08-28 愛上紅樓ai

《紅樓夢》中,王夫人和兒媳婦李紈曾幾次三番的一起出現在小說場景中,特別是侍候賈母的家宴上,二人經常一起當差;王夫人李紈在一起的機會並不少,但在曹雪芹寫的前八十回中,二人卻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免不得叫人疑惑:二人明明有很多時間有接觸,為什麼不曾說過話?想來李紈也是金陵十二釵之一,論起來李紈在小說中也是大有作用的,她與婆婆王夫人的對話理應是重要的,作者又為什麼不寫她們二人的對話?


曹雪芹將貴族生活描寫的淋漓盡致,但總有他照顧不到的地方,若是作者將賈府中所有人,所有事都事無巨細的描寫,那小說就沒有現在的成就了,作者寫《紅樓夢》,是該強調強調,該藏則藏,若是不重要,索性也就不寫了,曹雪芹關於寫《紅樓夢》的態度,在賈母讓惜春畫大觀園那一處寫的很清楚。薛寶釵向惜春建議如何作畫時,說道:

你就照樣兒往紙上一畫,是必不能討好的。這要看紙的地步遠近,該多該少,分主分賓,該添的要添,該減的要減,該藏的要藏,該露的要露。

李紈作為金陵十二釵之一,在小說中也是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王夫人又是榮國府中的一條大鱷,因而李紈與王夫人的對話並不能算作不重要的,必不能減去,作者之所以沒寫二人的對話,則是把二人的關係當「該藏」的一部分來處理,二人雖沒有對話,但從細枝末節中卻可以看出二人的關係:


在第五十一回中,晴雯生病了,按照榮國府慣例,下人生病了應該搬出去住,以免傳染給府內的公子姑娘們,可是賈寶玉捨不得讓晴雯出去。由於觀園內公子姑娘們的事情都是由李紈管理,故而在晴雯生病一事就得稟報給李紈,於是賈寶玉就拍了個老嬤嬤去向李紈稟報:


老嬤嬤去了半日,來回說:「大奶奶知道了,說兩劑藥吃好了便罷,若不好時,還是出去為是。如今時氣不好,恐粘帶了別人事小,姑娘們的身子要緊的。」晴雯在暖閣裡,只管咳嗽,聽了這話,氣的喊道:「我那裡就害瘟病了,只怕過了人!我離了這裡,看你們這一輩子都別頭疼腦熱的。」說著,便真要起來。寶玉忙按住他,笑道:「別生氣,這原是她的責任,唯恐太太知道了說他不是,白說一句。」



李紈回答的很委婉,聽到晴雯生病的消息,並沒有立馬趕晴雯出府,而是讓晴雯「吃兩劑藥」之後還不好時再出去,這是照顧賈寶玉的請求,而後賈寶玉說的「唯恐太太知道了說她一句」則是一條很重要的信息:就算李紈照顧賈寶玉,沒有立刻趕晴雯出去,但是她也不敢讓生病的晴雯一直留在園中,賈寶玉之所以能立馬反反應到「唯恐太太知道了說她一句」上來,就說明他曾經聽到過王夫人說李紈的不愉快之事,而且聽到了不是一次兩次。和這段相對應的是第四十九回:


賈寶玉和史湘雲突發奇想,去偏僻處搞生鹿肉來吃,這時李嬸過來問李紈:「怎麼一個帶玉的哥兒和那一個掛金麒麟的姐兒,那樣乾淨清秀,又不少吃的,他兩在那商議著要吃生肉呢,說得有來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接著,曹雪芹便寫道:

李紈等忙出來找他兩個說道:「你們兩個要吃生的,我送你們到老太太那裡吃去。哪怕吃一隻生鹿,撐病了不與我相干。這麼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禍呢。」

李紈首先想到「替我作禍呢」和前面寶玉說的那句「唯恐太太知道了說她不是」相呼應,正好就說明了平日裡王夫人經常教訓李紈,所以李紈才讓賈寶玉和史湘雲到老太太面前吃去,在老太太面前吃撐了,吃壞了,就不關她的事了,王夫人也教訓不到她頭上來。


賈寶玉和李紈的這兩句話正好說明了王夫人平日裡對李紈的態度更多的是教訓,再者,王夫人本就不喜歡李紈和李紈的兒子賈蓉

當王熙鳳說家裡經濟情況緊張要裁員時,王夫人首先想到的是賈蓉的奶母比較多餘「賈蓉年紀也大了,不需要奶了,不如將賈蓉的奶母趕出去吧。」

在古代,貴族孩子的奶母是要陪孩子,一直到老去,林黛玉進賈府時,其奶母王嬤嬤雖然年事已高,也是依舊帶在身邊的,與賈蓉有的一比的是,賈寶玉年紀比賈蓉大,有四個引教嬤嬤,也沒見把她們趕出去的。


小說中,王夫人與李紈婆媳二人雖無一句對話,但曹雪芹並沒有將此事減去,賈寶玉和李紈的話,恰好就說明了王夫人對李紈的態度:王夫人經常教訓李紈。再者,王夫人不僅對李紈態度僵硬,對自己的孫子賈蓉也是漠不關心,可見,李紈母子二人在王夫人的心目中地位何等之低。


【文/愛上紅樓】

別忘了關注:愛上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相關焦點

  • 榮國府大少奶奶李紈,和婆婆王夫人從來沒有說過話,這是為什麼?
    最奇怪的當屬王夫人和李紈這對婆媳了,翻遍《紅樓夢》,就沒見這婆媳倆說過一句話。難道是這婆媳倆關係實在太差,已經差到了互相連話都不說了?至李守中繼承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國子監祭酒是什麼官兒,就類似於現在的大學校長,再負責一部分教育部的工作。曹公點出李紈的父親是「名宦」,以什麼方面出名?自然是以才華出名,會讀書。
  • 王夫人為什麼對李紈那麼冷漠?她們是互相看不起的一對婆媳
    對詩書禮儀以及女德的崇敬,當然就是對王夫人這種武將權臣家裡走出來的兒媳婦的否定。所以,要想王夫人喜歡李紈,確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這不僅僅是她個人的榮辱,也牽涉到整個家族的榮辱。但是兒媳婦李紈知禮守節,而且兒子賈珠又不在了,王夫人縱然不喜歡她,但是也不好為難她,於是就只能冷漠相待了。這是其一。
  • 冷淡,因為無法割捨的愛——王夫人與李紈
    王夫人與李紈的婆媳關係,安穩平淡,既沒有風波衝突,也沒有真情互動,雙方恪守婆、媳之道,令人覺得寡淡甚至有些冷漠。仔細推敲,這種關係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因為畢竟維繫這兩個女人之間的關鍵人物過世了。王夫人長子賈珠,是個青年才俊。紅樓夢裡最開始提到賈珠這個人物是在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 王夫人對兒媳李紈究竟有多差?你看看李紈怎麼當眾控訴她的
    曾有人說,《紅樓夢》裡最細思極恐的一件事是,就是整整前面八十回,王熙鳳都沒和薛寶釵說過一句話。事實上在第二十九回,王熙鳳邀薛寶釵等人去清虛觀看戲時,是過對話的。反而真正沒有對話的兩個人,是王夫人和李紈這一對婆媳。故事開始時,賈珠就已經去世了。
  • 賈母和王夫人婆媳關係不好?那是你沒見過這一對更出名不和婆媳
    紅樓夢中的婆媳關係有很多種:鳳姐和邢夫人面和心不和、王夫人和李紈界限分明、薛姨媽和夏金桂勢如水火......最典型的要數賈母和王夫人這一對。論起來,他們倒不是最糟糕的一對婆媳:平日裡相處還比較和睦,賈母不攬權,王夫人面上孝順,
  • 賈母與王夫人之間的婆媳關係,並沒有人們說的那麼糟糕
    現實中,婆媳關係融洽的不在少數。只是因為「婆媳」之間存在許多微妙的可能性,這才讓它成為了眾多女性關注的焦點。《紅樓夢》作為中國經典小說,展現了好幾段婆媳關係。其中,最令人想一探究竟的,莫過於賈母與王夫人這對婆媳了。似乎這對住在一起、天天碰面的婆媳就應該是不兼容的。那麼,她倆之間真的就這麼水火不容、暗中鬥爭嗎?
  • 邢夫人鳳姐婆媳不和,不僅因為下人挑唆,賈母偏心才是主要原因
    榮國府裡,邢夫人雖是大太太,但她膝下無子,比不上王夫人既生了貴妃賈元春,又生了榮國府的寵兒賈寶玉,在榮國府的地位自然要比王夫人差一點,王熙鳳嫁給賈璉之後,王夫人和王熙鳳二人管理著榮國府大小事務除了二人在榮國府的地位不相當之外,還有一些因素使二人關係更加惡化:一方面是下人挑起的嫌隙
  • 李紈和王熙鳳,誰更適合為繼任者?王夫人對她們做了該做的事
    這是不待見李紈嗎?到了大觀園,還給李紈安排了一個職務,帶著姑娘們學習,其實就是起頭帶著玩兒。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當權者表面上和你關係很普通,很淡然,其實是在保護你。會讓別人不會防範你,可以活得更自在。但私下裡,待你不薄。賈母、王夫人對待李紈就是這樣的!
  • 自古婆媳難相處,為什麼鳳姐能打理好榮府卻處理不好婆媳關係?
    《紅樓夢》中的婆媳有很多,如賈母和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和秦可卿、邢夫人和王熙鳳、王夫人和李紈。她們中有的面和心不善、有的相敬如賓、也有相互關心,但是這些婆媳之中,關係最為緊張的莫過於邢夫人和鳳姐。一、出身差異邢夫人是賈赦的填房,不僅無兒無女,而且娘家條件也一般。
  • 《紅樓夢》中的李紈其人其事
    李紈是《紅樓夢》中的人物,字宮裁,號稻香老人,金陵十二釵之一。李紈,父李守中,朝廷重要官吏。公公,賈政,婆婆,王夫人。賈母,王夫人之所以安排李紈入住大觀園,其原因不處看中了李紈的穩重性格,年齡又稍長於眾姐妹,起一個領導和核心的作用。李紈也沒辜負賈母,王夫人的重託,把大觀園管理得平安無事,風生水起,促使詩社朝氣蓬勃,興旺發達,大觀園遂成了眾姐妹的淨土和樂園。
  • 王夫人給林黛玉換的鮑太醫,為什麼被賈母很快換掉?不止是藥不好
    第二十八回這一段王夫人與林黛玉的對話,是二人自第三回後的又一次對話,到第四十回王夫人與她又說了一句「我們不喝茶」後,就再也沒有交流。整個《紅樓夢》八十回,一共就這三次對話。二,既然是「試試」,代表王夫人並無印證這鮑太醫一定有效
  • 王熙鳳生病後,王夫人立馬調整榮國府管理層,背後蘊藏玄機
    「鳳姐兒因年內年外操勞太過,一時不及檢點,便小月了,不能理事」。這是事情的因由。順便感慨一句,操勞過度看來總是不好的,非但大病一場,喪失了管理權力,而且還把「好容易懷了一個哥兒」(《紅樓夢》第六十一回)給弄沒了——要知道這件事對鳳姐多麼重要。
  • 許多人都"活成"了王夫人,選擇給自己加上了"枷鎖"
    可人到中年為家事所累,原本活力四射的王夫人被磨平稜角,期期艾艾、無趣木訥,看似無欲無求青燈古佛,實際要求萬事皆在自己的掌控中,夫妻關係名存實亡,婆媳關係戰戰兢兢,母子關係岌岌可危,她就是被愛子賈寶玉暗嘲為&34;的王夫人。
  • 李紈說不喜歡妙玉為人,其實這是李紈的障眼法,她和妙玉私交不錯
    還有宗教作為金陵十二釵之一,書中雖沒寫李紈的容貌,但以賈府的財勢,李紈至少在中人之姿以上,才能嫁給賈珠。珠雖夭亡,倖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通詩讀書者。至李守中承繼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
  • 《紅樓夢》主要人物與清泰陵神器的關係。
    看《紅樓夢》內容,此詩假寶玉()雍正之口,是諷雍正愛自我吹噓。第二十三回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對話。寶玉急了,向前攔住說道:「好妹妹,千萬饒我這一遭,原是我說錯了。若有心欺侮你,明兒我掉進池子裡,教個癩頭黿吞了去,變個大王八,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在你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碑去。」
  • 《紅樓夢》中最涼薄之人:得賈母優待,明哲保身,比王熙鳳還精明
    《紅樓夢》中之人,有如鳳姐草菅人命、貪圖錢財;有如賈珍罔顧人倫、貪圖美色;有如寶玉一心只在脂粉堆裡……千人千面,各有各的性格和命運。兒子高中,她也被封為了誥命夫人。但是《紅樓夢》中給她的判詞卻是: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更有曲曰: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腰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
  • 賈府抄家,王夫人的結局如何:慘死,比晴雯死得更慘
    紅樓夢裡賈母年紀最大,輩份最高,即是史家嫡女,又是一品國公夫人,身份顯貴,賈府地位最高的女性當然是賈母。排在第二位是邢夫人,別看賈赦夫妻不受賈母待見,被趕到小偏院住著,可是身份地位在那兒擺著:賈赦是一品將軍,邢夫人是一品將軍夫人,在家族裡舉足輕重。賈珍是「世襲三品爵」,因而尤氏是「誥命三品淑人」。
  • 為什麼她的姓名是李紈?
    李紈是榮國府長孫賈珠之妻。賈珠夭亡,倖存一子,取名賈蘭。李家也是金陵名宦之家,李紈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標準的節婦,是婦德婦功的化身。 李紈卻從小被父親要求少讀書,不以學問為能,嚴格要求「女子無才便有德」,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她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罷,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
  • 清心寡欲的李紈,為何討厭妙玉?因為她曾是自己的情敵
    惜春遁入空門應是在作品的結尾部分,前八十回書僅是暗示其最終將出家為尼;而妙玉一出場便已是一位出家修行十多年的尼姑了。既與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沒有任何血緣和親屬關係,又是一位身入空門、帶髮修行的僧尼,卻被作者堂而皇之地請進賈府的大觀園,並載入太虛幻境薄命司金陵十二釵正冊。作者如此構思,合乎邏輯的解釋只有一個,即妙玉曾經,或是將在後四十回裡,與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發生某種關係。
  • 《紅樓夢》裡趙姨娘為什麼不請馬道婆害王夫人?而是王熙鳳寶玉?
    《紅樓夢》裡趙姨娘為什麼不讓馬道婆害王夫人?而是王熙鳳寶玉?王夫人是榮國府的女主子,鳳姐和寶玉的靠山,有了王夫人,他們才可以「肆無忌憚」地享受著榮府的榮耀,真的要搶班奪權,為賈環創造美好的未來,趙姨娘就應該對付王夫人嘛。何況馬道婆的法子,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如果操作得當,根本就沒她什麼事。可為什麼趙姨娘不害王夫人?  趙姨娘雖蠢,但並沒有蠢到底,只是犯的時候才讓人覺得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