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王夫人和兒媳婦李紈曾幾次三番的一起出現在小說場景中,特別是侍候賈母的家宴上,二人經常一起當差;王夫人李紈在一起的機會並不少,但在曹雪芹寫的前八十回中,二人卻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免不得叫人疑惑:二人明明有很多時間有接觸,為什麼不曾說過話?想來李紈也是金陵十二釵之一,論起來李紈在小說中也是大有作用的,她與婆婆王夫人的對話理應是重要的,作者又為什麼不寫她們二人的對話?
曹雪芹將貴族生活描寫的淋漓盡致,但總有他照顧不到的地方,若是作者將賈府中所有人,所有事都事無巨細的描寫,那小說就沒有現在的成就了,作者寫《紅樓夢》,是該強調強調,該藏則藏,若是不重要,索性也就不寫了,曹雪芹關於寫《紅樓夢》的態度,在賈母讓惜春畫大觀園那一處寫的很清楚。薛寶釵向惜春建議如何作畫時,說道:
你就照樣兒往紙上一畫,是必不能討好的。這要看紙的地步遠近,該多該少,分主分賓,該添的要添,該減的要減,該藏的要藏,該露的要露。
李紈作為金陵十二釵之一,在小說中也是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王夫人又是榮國府中的一條大鱷,因而李紈與王夫人的對話並不能算作不重要的,必不能減去,作者之所以沒寫二人的對話,則是把二人的關係當「該藏」的一部分來處理,二人雖沒有對話,但從細枝末節中卻可以看出二人的關係:
在第五十一回中,晴雯生病了,按照榮國府慣例,下人生病了應該搬出去住,以免傳染給府內的公子姑娘們,可是賈寶玉捨不得讓晴雯出去。由於大觀園內公子姑娘們的事情都是由李紈管理,故而在晴雯生病一事就得稟報給李紈,於是賈寶玉就拍了個老嬤嬤去向李紈稟報:
老嬤嬤去了半日,來回說:「大奶奶知道了,說兩劑藥吃好了便罷,若不好時,還是出去為是。如今時氣不好,恐粘帶了別人事小,姑娘們的身子要緊的。」晴雯在暖閣裡,只管咳嗽,聽了這話,氣的喊道:「我那裡就害瘟病了,只怕過了人!我離了這裡,看你們這一輩子都別頭疼腦熱的。」說著,便真要起來。寶玉忙按住他,笑道:「別生氣,這原是她的責任,唯恐太太知道了說他不是,白說一句。」
李紈回答的很委婉,聽到晴雯生病的消息,並沒有立馬趕晴雯出府,而是讓晴雯「吃兩劑藥」之後還不好時再出去,這是照顧賈寶玉的請求,而後賈寶玉說的「唯恐太太知道了說她一句」則是一條很重要的信息:就算李紈照顧賈寶玉,沒有立刻趕晴雯出去,但是她也不敢讓生病的晴雯一直留在園中,賈寶玉之所以能立馬反反應到「唯恐太太知道了說她一句」上來,就說明他曾經聽到過王夫人說李紈的不愉快之事,而且聽到了不是一次兩次。和這段相對應的是第四十九回:
賈寶玉和史湘雲突發奇想,去偏僻處搞生鹿肉來吃,這時李嬸過來問李紈:「怎麼一個帶玉的哥兒和那一個掛金麒麟的姐兒,那樣乾淨清秀,又不少吃的,他兩在那商議著要吃生肉呢,說得有來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接著,曹雪芹便寫道:
李紈等忙出來找他兩個說道:「你們兩個要吃生的,我送你們到老太太那裡吃去。哪怕吃一隻生鹿,撐病了不與我相干。這麼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禍呢。」
李紈首先想到「替我作禍呢」和前面寶玉說的那句「唯恐太太知道了說她不是」相呼應,正好就說明了平日裡王夫人經常教訓李紈,所以李紈才讓賈寶玉和史湘雲到老太太面前吃去,在老太太面前吃撐了,吃壞了,就不關她的事了,王夫人也教訓不到她頭上來。
賈寶玉和李紈的這兩句話正好說明了王夫人平日裡對李紈的態度更多的是教訓,再者,王夫人本就不喜歡李紈和李紈的兒子賈蓉:
當王熙鳳說家裡經濟情況緊張要裁員時,王夫人首先想到的是賈蓉的奶母比較多餘「賈蓉年紀也大了,不需要奶了,不如將賈蓉的奶母趕出去吧。」
在古代,貴族孩子的奶母是要陪孩子,一直到老去,林黛玉進賈府時,其奶母王嬤嬤雖然年事已高,也是依舊帶在身邊的,與賈蓉有的一比的是,賈寶玉年紀比賈蓉大,有四個引教嬤嬤,也沒見把她們趕出去的。
小說中,王夫人與李紈婆媳二人雖無一句對話,但曹雪芹並沒有將此事減去,賈寶玉和李紈的話,恰好就說明了王夫人對李紈的態度:王夫人經常教訓李紈。再者,王夫人不僅對李紈態度僵硬,對自己的孫子賈蓉也是漠不關心,可見,李紈母子二人在王夫人的心目中地位何等之低。
【文/愛上紅樓】
別忘了關注:愛上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