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淡,因為無法割捨的愛——王夫人與李紈

2020-07-16 紅樓夢邊人

王夫人與李紈的婆媳關係,安穩平淡,既沒有風波衝突,也沒有真情互動,雙方恪守婆、媳之道,令人覺得寡淡甚至有些冷漠。仔細推敲,這種關係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因為畢竟維繫這兩個女人之間的關鍵人物過世了。

王夫人長子賈珠,是個青年才俊。紅樓夢裡最開始提到賈珠這個人物是在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冷子興和賈雨村演說榮國府的時候說到: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頭胎生的公子,名喚賈珠,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冷淡,因為無法割捨的愛——王夫人與李紈

這裡的「進學」,是指科舉制度中,中了秀才。秀才是日後功名的起點,賈珠小小年紀便取得了秀才的資格,可見是個讀書的材料。賈家是詩禮簪纓之族,讓子弟科舉入仕,是中規中矩的家庭教育規劃,因此長子賈珠可以說寄託著整個家光宗耀祖的期待。可惜他早亡,丟下年輕的妻子李紈和兒子賈蘭。

李紈出生在仕宦書禮之家,她天性善良,知書識禮,性格賢淑,而且還育有一子賈蘭。李紈真實的性格王夫人並不了解,而作為寡婦在婆婆面前最得體的表現就是清心守寡、端莊肅穆,好好教育兒子,這些李紈都做到了。一個家庭的希望就在孩子,李紈呈現在整個家族面前最有力量的事實,就是賈蘭這個小小少年有一顆讀書上進的心。

冷淡,因為無法割捨的愛——王夫人與李紈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子之痛之於父母,是最痛的。它就像個無法癒合的傷口,最好不去觸動它。在「寶玉挨打」一章,這個傷口被揭開了一下,我們看到王夫人內心的痛。

寶玉因為不好好讀書被賈政責打,王夫人一把抱住賈政的板子,她叫著逝去的兒子賈珠的名字痛哭道:「若有你活著,便死一百個我也不管了。」此時別人只是同情王夫人,而李紈禁不住也放聲哭了。賈政再硬的心腸,那淚珠更似滾瓜一般滾了下來。與賈珠相比,賈寶玉十三四歲還只知道逃學、往姑娘堆裡瞎混。王夫接著哭道:「你替珠兒早死了,留著珠兒,免你父親生氣,我也不白操這半世的心了。這會子你倘或有個好歹,丟下我,叫我靠那一個!」這話好像是對寶玉說的,其實是直抒胸臆,把平時壓抑在內心的痛,直抒胸臆表達了出來。這話也戳到了賈政的軟肋,打寶玉的板子才住了手。

賈珠和賈寶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好學上進,一個卻厭惡仕途經濟之學,因此賈珠和賈寶玉於賈政夫婦而言,就像好學生與壞學生。由此可見賈珠在王夫人夫婦心目中的位置,他們是多麼的可惜這個早夭的孩子啊!

冷淡,因為無法割捨的愛——王夫人與李紈

有的紅學家揣測,「正因為王夫人對賈珠的要求太嚴,期望值太高,導致了賈珠英才早逝,而這個結果成了王夫人心上的一個結,使她再也不敢把同樣的手段運用到賈寶玉身上,因為兒子無論怎樣的成才,如果最後的結局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倒不如讓兒子健康平安的生長」。

王夫人與李紈之間的淡漠也和二人的性格有關係,王夫人、李紈性情都很沉穩。李紈安於守寡的身份,她生活簡樸,不愛虛榮,基本上過著一種恬淡平和的日子。正因為她平時沒有那種「安富尊榮」的享受,所以在賈府被抄家後當賈家生活陷入困境中時,她也沒有象別人表現得那樣難以忍受貧困。就連賈母都稱讚她:「倒是珠兒媳婦還好,她有的時候是這麼苦,沒有的時候也這麼著,帶著蘭兒靜靜的過日子。」一個世宦千金、公府奶奶,能夠如此恬淡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大起大落,恐怕也只有李紈了。

賈珠去世,成為王夫人心中不可觸碰的傷痛,她一看到李紈,恐怕就會想起自己的兒子賈珠,因此她對於李紈並不親近。反過來,如果李紈整日在王夫人面前像鳳姐一樣呈口舌之利,談笑風生,就不是守寡的做派了。我的兒子你的丈夫死了,難道你還這樣開心?因此李紈在長輩面前都很安靜,只有在姐妹們中間偶爾才會有真情的流露。

冷淡,因為無法割捨的愛——王夫人與李紈

雖然王夫人、李紈看起來相敬如賓,並不親近,但卻是互相顧惜的。王熙鳳曾經抱怨李紈的收入和賈母、王夫人比肩,說道「老太太、太太罷了,原是老封君。你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銀子。老太太、太太還說你寡婦失業的,可憐,不夠用,又有個小子,足的又添了十兩,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給你園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終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兒。」

李紈在經濟上的享受到的優待,自然離不開王夫人這個當家人的照顧。有些事,並不能只看表面現象。這對婆媳的關係,看起來冷淡,而冷淡的原因,卻是因有一份對那個逝去的人無法割捨的愛呀!

相關焦點

  • 王夫人對兒媳李紈究竟有多差?你看看李紈怎麼當眾控訴她的
    在一般人看來,賈珠去世後,李紈一個年輕守節、獨自拉扯孩子的寡婦,最應得到婆婆王夫人的憐憫和支持。可是從李紈在賈府的畏首畏尾、小心翼翼來看,這一對婆媳的關係,似乎極為緊張。凡此種種,都可以看到李紈無論何時,用害怕會遭到問責,而能問責她的也只有王夫人。所以連賈寶玉都知道這些寡嫂最擔心的不過是挨「太太說他不是」罷了。可是,李紈為何那麼怕王夫人呢?這不僅僅是王夫人單純的在「公事」上對她嚴苛,更因為李紈知道,王夫人對她們孤兒寡母,有著難以意會的敵意。
  • 王夫人為什麼對李紈那麼冷漠?她們是互相看不起的一對婆媳
    王夫人為什麼對李紈異常冷漠?1:李紈是王夫人的對立面,王夫人怎麼可能喜歡得起來?所以,王夫人對李紈的冷漠疏離後面,折射出的是王夫人與婆婆賈母之間的婆媳關係一直以來都是緊張的,是明爭暗鬥的。這是其二。而王夫人呢,則是直接的冷漠以對。王夫人對李紈的冷漠態度,是無法更改的結果。
  • 榮國府大少奶奶李紈,和婆婆王夫人從來沒有說過話,這是為什麼?
    事實顯然並非如此,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中就寫「進入後房門,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見王夫人來了,方安設桌椅.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既然如此,總要說幾句話吧。以封建社會的傳統來說,賈珠是王夫人的長子並且早逝,作為長孫的賈蘭應該頗受到王夫人的重視和喜愛,畢竟隔代親嘛。而且想想這個小孩出生沒多久父親就去世了,多可憐哪。可是王夫人對賈蘭的態度極為冷淡,簡直不像親孫子,估計是「恨屋及烏」,不喜歡李紈,連帶著李紈生的孩子也不喜歡。賈府的姑娘少爺們,奶媽都一直到他們長大成人了才退休,可是王夫人卻在第七十八回裡說:「蘭小子也大了,用不著奶子了。」
  • 李紈和王熙鳳,誰更適合為繼任者?王夫人對她們做了該做的事
    賈政過來,主動問起來,婆子把賈蘭帶過來,賈母摟在身邊坐下,王夫人對賈蘭也沒什麼表示。這一點更加證明了王夫人對賈蘭很生疏?王熙鳳把李紈的收入明細一股腦兒的倒出來。賈母,王夫人給李紈的月例為十兩銀子,王熙鳳一個月才五兩銀子。李紈還有田地租子可以收,一年有四五百兩銀子。賈母、王夫人待李紈很差嗎?錢是可以證明一些情感的!李紈是王夫人的媳婦,兒媳和婆婆的矛盾自古有之,要王夫人多待見李紈?何況,兒子又去世了,王夫人和李紈的話題很少,但王夫人做事不會給人留下把柄,她為李紈安排一份好差事,安排好吃穿用度,這就足夠了。
  • 紅樓夢:王夫人李紈婆媳二人雖無對話,但二人關係僵硬一看便知
    《紅樓夢》中,王夫人和兒媳婦李紈曾幾次三番的一起出現在小說場景中,特別是侍候賈母的家宴上,二人經常一起當差;王夫人李紈在一起的機會並不少,但在曹雪芹寫的前八十回中,二人卻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免不得叫人疑惑:二人明明有很多時間有接觸,為什麼不曾說過話?
  • 清心寡欲的李紈,為何討厭妙玉?因為她曾是自己的情敵
    請注意,王夫人親自下帖子,用轎子把妙玉「抬進」賈府,這在書中僅此一例。妙玉的身世撲朔迷離;關於妙玉的身世,作者在第十七回是這樣交代的:大觀園建成之際,通過林之孝家的交待了妙玉的身世,王夫人聽了,還命人下貼子請了過來。後世紅學研究,一般認為作者此處用春秋筆法,似有難言之隱。
  • 小氣又不積德的李紈
    二十來歲的少婦,從此因為孀居的身份,只能侍親養子、陪侍小姑們針黹誦讀,原來當家的繼承權已被剝奪。賈母憐惜,每月給她雙倍月錢,而且她還有田地可以收租。榮國府的規矩是「寡婦奶奶不管事兒,只需要清靜守節」就可以。 李紈的曲子是: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 也須要陰騭積兒孫。
  • 《紅樓夢》中的李紈其人其事
    李紈是《紅樓夢》中的人物,字宮裁,號稻香老人,金陵十二釵之一。李紈,父李守中,朝廷重要官吏。公公,賈政,婆婆,王夫人。賈母,王夫人之所以安排李紈入住大觀園,其原因不處看中了李紈的穩重性格,年齡又稍長於眾姐妹,起一個領導和核心的作用。李紈也沒辜負賈母,王夫人的重託,把大觀園管理得平安無事,風生水起,促使詩社朝氣蓬勃,興旺發達,大觀園遂成了眾姐妹的淨土和樂園。
  • 周瑞家的為什麼說王夫人「事多心煩」?
    回想王熙鳳因為小產身體虛弱,不得不靜養,可以說因病暫時離職,讓賈探春管家。賈母當年也是管家的一把好手,只是後來兒孫滿堂,用不著她親力親為了。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來,作為豪門的太太、奶奶是有責任管理好家政的,除非你生病了或者有接班人了,可是王夫人並非屬於這二種情況,而是「事多心煩」。
  • 王夫人的好兒子——賈珠,究竟是怎麼死的
    曾經的那個學霸賈珠是什麼,是學霸,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娶親,人家國子監祭酒李家,肯把女兒相嫁,遙想當年,李紈出嫁了,若不是他才情過人,李家感覺此子有前程,如何會把女兒嫁到賈府,人家要個好女婿。那個學霸,曾是明星一樣的耀眼過吧,給了賈政希望,給了王夫人驕傲和幻想,或可完成賈政的心願,以科舉入仕途,沒準能出個探花郎兒子,那才是喜氣洋洋,他也有過期望吧。王夫人得意吧,有子萬事足,也許當年默許元春入宮,也是希望,她能相助兄長吧。可是,一場繁華夢散,新婚燕爾、意氣風發的大學霸,賈珠怎麼忽然就死了?
  • 王夫人:我怎麼可能不疼賈蘭?我只是討厭我婆婆的作派而已
    紅樓夢裡有個奇怪的現象,王夫人不僅與自己守寡的兒媳沒有多少交集,與自己的孫子也形同路人,沒有說過幾句話,大過年的,孫子沒有來吃飯都不知道,查抄大觀園,別人的奴才不管,李紈母子只有不到十人的奴才,她竟然說賈蘭的奶娘太妖俏,蘭小子大了,不用奶娘,乾脆辭了算了。所以很多人認為王夫人為人冷漠,對賈蘭漠不關心,甚至不喜歡賈蘭,這還真冤枉王夫人了。
  • 王夫人「佛口蛇心」?從當時的背景看,她的行為其實再正常不過
    王夫人在文中做過多少「壞事」呢?,還是為讓王夫人很不爽,明著不能反抗婆婆,背地裡可以盡情使絆子,王夫人的所作所為其實並不過分。至於賈蘭,王夫人對嫡孫子其實不錯,補給李紈母子的銀子就是賈母和王夫人的主意日常不會心肝肉那樣的矯情肉麻是因為,王夫人和賈蘭之間隔了四十多歲,她將來根本指望不上孫子,又同李紈合不來,所以間接也冷落了賈蘭。
  • 賈母支持鳳姐管家,是因為她早把王夫人的心思看透了
    很大程度上在於這位老人家早看透了王夫人的心思,借力打力。一、王家向賈家的滲透王熙鳳的婚姻其實比她兩個姑媽都好,因為賈璉的身份在那兒放著。可惜十幾年後,賈珠暴死打亂了王夫人全盤計劃。人一旦嘗過權力的滋味就難放下。王夫人是典型的王家女,利字當頭,她要防止邢夫人再掌權,防止與自己不一心的李紈掌權,所以把娘家侄女王熙鳳推了出來,讓賈璉娶王熙鳳,一舉三得,杜絕了其他人管家的可能。
  • 王熙鳳生病後,王夫人立馬調整榮國府管理層,背後蘊藏玄機
    放高利貸的事情王夫人也許不清楚,張金哥的悲劇更是「連一點消息也不知道」(《紅樓夢》第十六回),但王夫人問月錢發放時,鳳姐立馬扯勞什子「找緞子」;王夫人說「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鳳姐又「先料著了」(《紅樓夢》第三回)——雖然看似生活小事,但一滴水見太陽,其另立旗號、恃才逞智的蹄爪已經有所顯現。
  • 李紈怎麼這麼吝嗇
    李紈是個清心寡欲的存在。出身侯門,嫁得望族,丈夫年紀輕輕即進學,又早早生下兒子,一個女人的圓滿李紈都有了。沒想到,丈夫一病而逝單留下兒子與她相依為命。而賈府照顧李紈寡婦的身份,賈府中特意給她分了一部分地,這些地租,歸李紈自己掌握;府上年終分年例,依然有李紈的一份,並且還是最多的一份。可以說,一年下來,李紈的收入有四五百兩,在收入上李紈是賈府的特例,可是大款一級。
  • 王夫人三打王熙鳳
    那時候,王夫人人至中年,長子賈珠過世,她不肯放權呀,可兒媳婦李紈的身份,不適宜拋頭露面,而鳳姐這個娘家侄女,恰恰是代理管家的第一人選,都是王家的女兒,血脈相承,自然親切。她那時,需要鳳姐,這個幫手。當然,鳳姐也需要這個舞臺,鳳姐這樣的人,如果不當家不主事,豈不悶死?放在後院裡,玩宅鬥,太大材小用了。
  • 李紈為什麼暗罵探春是千刁萬惡的小姑子?你看看探春做的那些事
    賈探春是個「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奇女子,有遠見、有抱負、有作為,敢說敢為、敢作敢當,辦事練達,連鳳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幾分、讓她幾分。下人們稱之為玫瑰花: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的,只是刺戳手。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故意鬧笑話,給生活單調的公子小姐們增添了很多樂趣,大家事後還在回味說笑打鬧,黛玉跟李紈開玩笑:「這是叫你帶著我們作針線教道理呢,你反招我們來大頑大笑的。」李紈回敬她 「你們聽她這刁話。
  • 王夫人對探春的感情淡淡,從趙國基喪事可以看出一二
    還不是因為賈寶玉是王夫人這個嫡妻的孩子,而賈環卻是姨娘養的。王夫人接受了探春遞出的橄欖枝,但是卻仍然保持距離,並不會視為己出。許多時候,她提拔探春,也不過是對賈探春的一種利用。如第五十五回,王夫人讓賈探春管家,許多人認為這是王夫人在投桃報李,在成全了賈探春的遠大志向,其實是王夫人為讓寶釵參與管家放的一顆煙幕彈。因為薛寶釵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她在賈府裡只能算是客人,如果單獨讓薛寶釵幫助李紈管家,確確實實是名不正言不順,恐怕所有的人都會有意見,如果再加上一個賈府的女孩兒管家,矛盾就會消融很多。
  • 你看李紈說的兩句話
    王夫人對趙姨娘母子面上並不苛刻,趙姨娘也說太太是好太太,寶玉長得可人意兒,長輩多疼點也是常情,可是為了謀奪家產一樣要除去。趙姨娘不害賈蘭,完全是因為賈蘭的母親李紈。人窮志短,劉姥姥七八十了,因為窮一樣裝小丑逗賈府上下開心,越窮越在意錢財,物不平則鳴,趙姨娘愛鬧,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可是她地位低,鬧也沒用,沒人體諒她的難處,都認為她眼皮子淺,不知尊重。
  • 李紈為何給兒子找一個「妖喬」的奶媽?與賈府裡一個怪規矩有關
    由此可知,李紈雖然年輕,但活的卻是一副槁木死灰樣。但奇怪的是,她卻給兒子賈蘭找了一個的「妖喬」奶媽。紅樓夢第七十八回,王夫人查抄大觀園後,對王熙鳳說出這樣一番話:「我前兒順路都查了一查。誰知蘭小子這一個新進來的奶子也十分的妖喬,我也不喜歡她。我也說與你嫂子了,好不好叫她各自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