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老師該怎麼教育學生?《神鵰俠侶》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方法論

2020-08-22 黃老師的教育江湖

讀金庸老爺子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如果你細心留意,你會發現楊過被郭靖帶去全真教求學的那段經歷,實實在在地反映出了一個教育問題,而這樣的一個教育問題,從側面也啟示我們中小學老師應該如何去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


全真教作為名門正派,顯赫江湖,在當時算得上是現在的北大清華級別,而楊過能夠通過郭靖這一層關係進入全真教求學,可以說是十分幸運的,一般人哪裡進得了呢?因此,從全真教畢業出來的學子,少說應該可以到國企謀個中管幹部噹噹。但是,作為一個剛進入全真教的孩子,楊過聰慧頑皮的性格,不但得罪了老師趙志敬,就連他的師兄鹿清篤也經常欺負他。趙志敬不教他安身立命的本事,而是灌輸式的教他大道理,

  • 什麼「修真活計有何憑?心死群情今不生。」
  • 什麼「精氣充盈功行具,靈光照耀滿神京。」



對於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整日誦讀枯燥無味的古籍,卻無法真正領會其中的內涵,加上了無生趣的課堂教學,他的精神應該是崩潰的。這一點,完全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加上「三綱五常」的倫理思想,教師主體性的地位根深蒂固。換句話說,這樣的教育模式,學生註定是精神的受虐者。


所以,楊過是適應不了這種教育生活的,也是受不了這種禁錮的,他要逃離,要衝躍,要突破。


他逃進了活死人墓。然後小龍女收留了他,教他真正的「知識」。


在活死人墓裡,他體會到了他童年和少年時期真正的快樂。他沒有被逼迫式的要求背書寫字,也沒有因為不聽話而被打被罵,相反,小龍女更多的是以一個姐姐的身份去關心他、愛護他。他的尊嚴得到了體現,他的心靈的快樂源泉也因此而汩汩而流,他的本事日有精進,而且學得歡喜,儘管在那個陰暗冰冷的活死人墓裡,只有他與小龍女兩個人孤獨的生活著,但他們是孤獨並快樂著的。



毋庸置疑,我們發現,身為老師的趙志敬和小龍女對待楊過的教育問題是截然不同的。


1、趙志敬風格粗暴,思維方式古板;小龍女靈活親切,有耐心

趙志敬作為全真教的中層領導幹部,算得上半個名師身份,但是他深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毒害,他的教學風格簡單粗暴,如果學生不聽話或是違反紀律,他動不動就是劈頭蓋臉的謾罵,甚至是一頓暴打。因為他本身就是接受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他的老師也是這樣教育他的,他信奉「嚴師出高弟,棒頭出孝子」,所以,這種沿襲不變的教育方法,使他也是這樣去教育他的學生。在這樣的教育方式面前,老師和學生是有距離的,老師甚至應該被視為高高在上的學生膜拜的對象。


與之相反的是,古墓學校的小龍女老師在對待學生方面反而更有親切感,她認為學生也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更何況童年時期的孩子身上具有頑皮、好動等心理特徵,所以,在教育方面更需要耐心。所以,我們看不到小龍女對楊過的打罵,也看不到小龍女對楊過苦口婆心地講教大道理。所謂「大道理誰都懂,但就是過不好這一生」,何況對一個乳臭未乾的孩童講大道理,能期望收到什麼成效呢?


2、趙志敬不懂得因材施教,缺乏關愛;小龍女以愛感人,循循善誘

趙志敬老師給人的感覺有奸詐的一面,他不僅心胸狹隘,沒有傳授楊過同學真本事,卻要楊過上場比武出醜,而且對待學生的教育問題也不懂得因材施教,更別談關愛學生了。比如鹿清篤這樣一個資質平庸缺乏勤奮的中差生,他也是採取和其他學生一樣對待的教法,而面對滑頭倔強的小楊過,他也是一樣對待,其中不乏帶有偏見。付諸四海皆準的教法,任誰都一樣,一百年不動搖,這樣的教育註定是悲哀的。


楊過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大,他可以說是一個寄讀的留守兒童,小龍女老師把楊過當作一個孩子、一個學生、一個生命對待,她循循善誘,用關愛的眼神去鼓舞學生,用關愛的舉動去指導學生,用女性特有的慈憫溫柔相待,可以說,小龍女老師的教育堪稱「愛的教育」的模範。她讓我們看到,學生和老師是可以近距離的,也是可以成為沒有尊卑之分的朋友關係的。她也讓我們意識到,童年時期的孩子如果引導得不好,那麼帶著陰影成長的他們未來在面對社會將會是多麼的令人難以想像。


3、趙志敬採用「填鴨式」與「打擊式」教學,小龍女注重在樂中學,在學中樂

同樣對待一個個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和方式。趙志敬老師不懂得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所以,凡是到他手中來的學生,他都來個「一鍋端」:師道尊嚴,強制性的要求背、抄、寫、練,直到滾瓜爛熟為止,否則就是趾高氣揚的打罵。這種「填鴨式」和「打擊式」的教育方式,如果說具有時代特徵,但從孩子的生命發展角度來說也是不可取的,放在今天也是大受批判的。因為它沒有尊重個性,缺乏包容和理解,更在人才塑造方面沒有體現「智造」而是機械化的「製造」。


小龍女老師在這方面倒是處理得很好,她生性純潔,不像李莫愁老師那麼腹黑有心機。她的教學比較善於處理好學習和快樂的關係。比如她開始教楊過武功的時候,先讓他去抓麻雀。而楊過胡亂錯誤的抓法,她立即給予糾正,並且循循善誘,以身示範。把知識融入到遊戲中,讓一個天性活潑的小孩去抓麻雀,這是一件既有趣又富有智慧的做法,體現了在快樂中學習。


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現在學校有很多的「楊過」,也有很多的「趙志敬」,但是社會需要的「小龍女」卻很少。作為中小學教師,如何使自己遠離「趙志敬」而做一個向「小龍女」靠近的讓家長放心的老師呢?實際上《神鵰俠侶》已經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方法論,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以耐心做舵

民主平等已經成為新型師生關係的核心要求。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尊者形象,而是親近學生指引學生前進方向的夥伴。因此,一個班級裡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在成績論面前,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教師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無論他的成績、行為、家庭背景等因素如何,最起碼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然而在現實中我們有些老師一味追求成績,對待優生格外優待,對待差生便是鄙夷打擊,這是不正確的。


學生是一個生命個體,應該值得尊重。但是每個學生的花期不同,我們完全沒有理由要他們同時開放。因此,作為老師,我們需要耐心教育,因為我們本身就在做著循環的工作,我們送走了一批學生,又迎來了一批。耐心是我們克服困難的堅強力量,也是我們職業的必修課程,沒有耐心,我們如何把幼苗培養成參天大樹呢?


2、抓住學生性格特點,以愛心做帆

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都不盡相同,有開朗的,也有內向的,有不善言語的,也有樂於助人的……面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老師要做的是先全面了解,然後再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進行教育。當然,如果說這種做法是因材施教,那我還是不敢苟同的,因為,面對一個班四、五十位學生,一個老師要做到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這是很難實現的。所以,我的做法是採用「談話法」,每周選取2—3名學生,私下進行針對性的談話教育,以這種方式去促進因材施教的實施,而不是在課堂上進行籠統地因材施教。


這樣的付出行動,需要老師以愛心為帆,需要老師正確地認識到每一位學生其實都是自己的「作品」,而要把這每一件「作品」都各具特色地培養「出爐」,那就必須用愛去教育,用愛去打磨,用愛去實踐。


3、師生和諧共進,以責任心做舟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實際上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新型的師生關係強調教學相長,和諧共進。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不是主宰者,而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協作者、促進者。教師要讓課堂活躍起來,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要讓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通過交流、啟發、引導、鼓勵,把「下水」的學生扶持上船共進退,而不是任由他們隨波逐流、漸行漸遠。


因此,教師需要做一個富有責任心的人,以責任心強化課堂教學,以責任感強化師生關係,以責任心去影響學生做一個負責任的人。責任心如一葉扁舟,教師和學生是同舟共濟的,只有和諧融洽,積極進取,才能乘風破浪,披荊斬棘。


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今天的教育需求不再是傳統的灌輸和說教,也不再是謾罵打擊的嚴格相待。中小學教師作為學生基礎發展的引路人,需要不斷地錘鍊自己、打造自己、發展自己,讓自己富有耐心、富有愛心、富有責任心。只有以責任心做舟,以愛心做帆,以耐心做舵,在時代的洶湧大潮中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駛,教師的發展才能順風順水。



歡迎關注黃老師的教育江湖,更多教育精彩期待與您分享,謝謝!

相關焦點

  • 揭秘《神鵰俠侶》當中的人性,才發現受制於情緒化的我們都很壞
    甚至有人調侃神鵰俠侶最想成為的角色就是尹志平。由此可見這個角色背負的人性慾望有多濃烈。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些玩笑話當不得真,他們只是在開玩笑而已。真的是這樣嗎?真的這樣認為那就太不了解人性了。我們最想說的話往往都在玩笑當中表達,對此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因為潛意識裡若沒有埋藏這些欲望,怎麼會把這些話時刻放在心上呢?要知道,面對人性慾望的膨脹,能趁人之危時沒幾個人願意做一個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這便是人性情感沒有道理可言的地方,尹志平不過是剛好碰上,觸犯了不該犯的錯。
  • 神鵰俠侶:各種愛情的合集
    《神鵰俠侶》是接著《射鵰英雄傳》來寫的。《神鵰俠侶》已經不算是武俠小說了,我倒覺得這是一部愛情小說。你先別急著噴我,我也不是刻意解讀。你耐心看完,如果我所說的沒有證據,那我就是瞎說、亂說,你可以隨意噴我,我絕不還口。
  • 用《神鵰俠侶》人物,組成一副撲克,牌面該如何設定?
    如果用《神鵰俠侶》中的人物,組成一副撲克牌,牌面該如何設定?大王:獨孤求敗「劍魔」獨孤求敗沒有出場,但其影響,其氣勢卻無人能及。平生求一敗而不得,有誰能夠做到?雖然他已經離開了人世,但其遺留下來的一隻雕和一把劍,竟然能夠成就「神鵰俠」楊過,這種影響確實沒人能比,大王非他莫屬。
  • 新版《神鵰俠侶》「尹志平」改為「甄志丙」,為什麼?
    《神鵰俠侶》是金庸的射鵰三部曲之一,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其中《神鵰俠侶》中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故事,在金庸筆下寫得十分精彩。同時,讀者也對於尹志平產生了強烈的反感和厭惡,以至於自《神鵰俠侶》問世開始,尹志平便背負了一身汙人清白的罵名!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錯了!真正汙人清白的不是尹志平,而是金庸!而且後來金庸認錯了。
  • 神鵰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愛情
    最近痴迷上武俠,尤其是《神鵰俠侶》。我是一個男生,據我了解,男生和女生主要區別就是:女生看完一部電視劇之後什麼都不用想就全部懂了;而男生,看完電視劇什麼都不想就跟沒看過一樣。當然,我說的是情商方面,涉及較深層次的哲學性內容。
  • 《神鵰俠侶》:一封永不過時的情書
    我忘了在這段話前面加上一個「當年」,因為,一切堅持都已是過往,因為已經知道,生命裡會有多少別離,多少不得已。被時間消磨到黯淡無光的我們,不會再有那樣的少年情懷,那麼純粹的感覺,一如在記憶裡,晶瑩剔透、如少年般澄澈的心。
  • 《神鵰俠侶》裡,郭襄講了一句話,沒有想到把自己的父母都罵了
    新修版《神鵰俠侶》跟舊版《神鵰俠侶》相比,加強了郭襄對楊過的感情線,讓郭襄對楊過的感情更深刻,同時郭襄這個人物形象也更豐滿、更加深入人心。《神鵰俠侶》裡的小郭襄,一直是豪爽大方、惹人喜愛的形象存在,我們可愛的小郭襄平常不拘小節,喜歡跟三教九流的人呆在一起
  • 《神鵰俠侶》初遇楊過,就是討人厭的熊孩子,憑什麼要黃蓉喜歡他
    在《神鵰俠侶》一開場,幾乎就交代了與主角相關的絕大部分背景人物。初見楊過,他不過是一個浮誇輕浮,自卑敏感,說話刻薄,甚至不知好歹的熊孩子。而如果去掉他的主角光環,把這樣的人設放在現實生活中的話,又有多少人會喜歡這樣的熊孩子呢?
  • 《神鵰俠侶》楊過小龍女:金庸告訴我們愛情能否長久的三個秘訣
    這次重溫《神鵰俠侶》,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楊過小龍女生死不離的愛情,他們的曠世絕戀再次印證了這個愛情真理。都說婚姻需要用心經營,愛情何嘗不是,或許我們能從他們的愛情之路,悟到愛情能否長久的三個秘訣。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如果真愛一個人,就會心甘情願為他而改變。」一個人如果深愛對方,Ta完全有可能為了對方放棄自己的習慣和愛好,改變自己的性格,甚至為對方付出自己的一切。
  • 《神鵰俠侶》:長大後,才讀懂郭芙
    金庸老先生的《神鵰俠侶》曾是許多人最愛的讀物,武俠的夢幻和俠肝義膽也許是無數少年的熱血大夢。對於《神鵰俠侶》中的角色刻畫,可謂各有姿色且獨具一格,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楊過和小龍女,而其他的角色也有不少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神鵰俠侶:原來我們誤會尹志平了。看了西瓜視頻漲知識了
    在小說《神鵰俠侶》中,尹志平身為全真教道士,卻愛慕古墓派的小龍女,並且還趁小龍女被點穴不能動的時候侮辱了她。因此當金庸在《神鵰俠侶》中將尹志平寫的如此不堪時,全真教後人多次投訴金庸侮辱全真教先祖。金庸先生知道後也非常的慚愧,於是在2001年《神鵰俠侶》推出修訂版時,特地將尹志平的名字改為了甄志丙。
  • 《神鵰俠侶》:如果尹志平沒有玷汙小龍女,他的人生會怎樣?
    說起《神鵰俠侶》中的全真教道士尹志平,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就是玷汙了小龍女,每每聯想到這一幕,多少小夥伴都恨得牙痒痒,作為修道之人,他不守清規,一直痴戀小龍女,以致最終走火入魔毀人清白。從後續劇情我們可以看出,他會成為全真教掌教,過著一種受人尊敬的生活。
  • 神鵰俠侶之江湖兒女情
    神鵰俠侶這是金代作者 元好問 的一首名詩《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千古流傳,金庸引用此詩出現在神鵰俠侶小說中。金庸在《神鵰俠侶》中,借赤練仙子李莫愁之口,說出了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表達了愛情的美麗及偉大,多少痴情兒女,多少纏綿悱惻的愛情,多少悲歡離合,多少陰錯陽差,多少有緣無分,多少有情人終成眷屬......
  • 《神鵰俠侶》楊過不救大雕,劇名就成《大蛇丸俠侶》?
    關於《神鵰俠侶》,有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那就是在劍谷裡如果楊過幫的不是神鵰,而是大蛇,那最後會變成什麼情況?這個問題看似無釐頭,但細思一下卻牽連甚廣,會直接影響金庸武俠後續的很多事情。因為神鵰曾與郭靖有淵源,它代表的是一種「正義」。楊過也是在救了神鵰之後才學會玄鐵劍法,從此走下神鵰大俠之路。
  • 香港經典漫畫之一《神鵰俠侶》——黃玉郎主編
    《神鵰俠侶》是1999年12月出版的武俠小說改編漫畫。共86卷。這樣的陣容漫畫不好看都難,看了幾卷以後會讓你聯想到TVB出品的電視劇版《神鵰俠侶》。還記得楊過的最後一句話:「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河日下相逢,再當把酒言歡,我們就此別過
  • 《神鵰俠侶》中隱藏的秘密,你發現了嗎?
    》的朋友們,不知道你們心中有沒有過這樣一個迷惑:小龍女與楊過如果是真心相愛,為什麼一別十六年?好吧,就算絕情谷底難以出入,只有玉蜂能飛出去,那麼小龍女刺在玉蜂翅膀上的字又不是基因工程,怎麼可能在老頑童的住處繁衍開來?還有,黃蓉在《神鵰俠侶》中分明是個心機婊,為什麼在小龍女失蹤後主動編造了個南海神尼把小龍女領走的謊言?這不是惹禍上身嗎?
  • 《神鵰俠侶》尹志平欺辱小龍女,就是為了噁心觀眾?
    金庸武俠《神鵰俠侶》中,小龍女被尹志平偷野可以算得上是全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場面」,關於這個話題之前已經說過多次。對於這種人物設定,一方面是為了讓這部作品提升一個檔次,另一方面也並非為了講愛情故事而死搬硬套。某種程度上來說,楊過要感謝尹志平,如果不是對方,他和小龍女之間的關係可能還會模糊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有可能到最後他們也之後一對沒有名分的靈魂伴侶。
  • 人見人愛的黃蓉,為何在《神鵰俠侶》中人設崩塌?
    可為什麼到了《神鵰俠侶》後,同樣是黃蓉,就連觀眾都有些嫌棄她了呢?可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到了不是她主場的《神鵰俠侶》後,人設口碑開始變化,曾經特別喜歡她的觀眾在看到她對但即便這樣,黃蓉依舊把他從破窯接到家裡撫養,不讓他學武功也是為了讓他有一個正確的三觀,不要再走他父親的老路。
  • 神鵰俠侶八大高手一覽表,郭靖難進前三,她第一誰敢不服?
    在射鵰時期「五絕」級別高手,也只是鳳毛麟角,江湖上常見的面孔就那麼幾個,而到了神鵰俠侶時期,可謂是:高手如雲,五絕遍地走。其實這點是錯誤認知,神鵰俠侶一書中作者金庸曾經解釋過,之所以大家封歐陽鋒為天下第一,只不過沒人願意與一個瘋子計較。況且在瘋子世界裡面,他本就是天下第一。
  • 神鵰俠侶:在黃蓉的角度不教楊過武功,才是對楊過最大的愛護
    可到了《神鵰俠侶》裡面,已經為人母的黃蓉,卻變得讓人覺得討厭,變得圓滑世故不再惹人憐愛了呢,就連她的父親黃老邪,似乎喜歡郭襄都勝過這個女兒了。而《神鵰俠侶》裡面的黃蓉似乎就變成了失去往日光彩,變成了讓人生厭的死魚眼睛了。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感受,但是小編卻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