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去看孫子,反被兒媳婦痛打一頓,是老人過分還是子女不孝

2020-09-10 老表大超

爺爺去看孫子,本來是出於疼愛孫子的目的,兒媳婦不讓進家門不說,還痛打了自己老公公一頓,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這件事情實實在在發生的我們村,怎麼回事大超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這家的老爺子喜歡釣魚,沒事就去河邊揮兩桿,前兩天讓他在家看孫子,他感覺無聊就帶著孫子一起釣魚去了,一釣就是一天,晚上七點多才回來,回來孩子身上被蚊子咬了一身包,把孩子媽心疼的不行,問他們一天怎麼吃飯喝水的,孫子告訴媽媽是爺爺買的乾脆麵和礦泉水,當天還下了幾陣小雨,第二天孩子就發燒又咳嗽。

老爺子聽說孫子病了就去看孫子,到了兒子家門口,兒媳婦連門都不讓老爺子進,還大吵了起來,一時情緒失控,兒媳婦還拿大竹掃把動起手來,場面很是戲劇,兒子站在一旁低著頭,也不說話,也不上前制止。村裡人不敢出來當面看熱鬧,都躲在自家窗戶後面偷偷看。

整件事情,不能說老爺子沒有錯,把孫子帶去野外釣魚,安全是一方面,孩子跟著吃不好喝不好,被咬了一身包還生病了。兒媳婦也有不對的地方,首先動手打人就不對,作為爺爺肯定不願意自己的孫子生病,兒媳婦可以批評教育老爺子,讓他以後知錯改就行了,畢竟看到孩子生病誰都難受。

家長裡短這些事情有時候還真不好分出個對錯來,總之一個家庭,誰有錯了就認錯接受批評,千萬別動手,家和才能萬事興。


相關焦點

  • 爺爺要吃兒媳婦奶,這事怎麼看?
    但這種平靜的日子在小孫子兩歲時給打破了,有一天趙來生給鄰居幫忙蓋房子不在家,趙有旺在院子裡編筐,兒媳婦在屋裡給孫子餵奶,小孫子死活不肯吃,兒媳婦連哄帶騙用盡了招數都不管用,突然,小孫子從屋裡跑出來到爺爺跟前,兒媳婦也隨之追出來拉小孫子,小孫子就是不肯去吃奶,爺爺笑著哄小孫子說:「快去吃奶,你要不去爺爺就吃了你就沒奶吃了。」說著無心聽者有意,兒媳婦不高興了,說:「爸,你說什麼呢?」
  • 她被兒子痛揍,種惡因得惡果,不孝的代價你見到了嗎?
    楊樹奶奶老了,幹不動了,與楊樹大伯家一輪一個月的侍候老人,輪到楊樹家的時候,楊樹媽要麼不去接老人,要麼就是飯是吃了上頓沒下蹲,身上的衣服,更是不可能給洗,楊樹奶奶病重的時候,剛好在她家,她怕楊樹奶奶死在他們家,悄沒聲息的,把老人連夜放在了楊樹大伯家門口。
  • 九十歲老爺子怒打六十幾歲兒媳婦,罵其不孝,將兒子一家告上鄉鎮
    九十歲老爺子怒打六十幾歲兒媳婦,罵其不孝,將兒子一家告上鄉鎮府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多數後人對待長輩也都是孝順的,就連久病床前無孝子,也是有著些原因的。我打死你又該咋地,你對我不孝順,看以後你兒子讓你睡大街不。劉嬸的大兒媳婦王娟在鎮子上上班,這一天恰好上晚上,聽到鄉鄰打電話急急慌慌的請假回來了,看婆婆受了傷,便帶著人去處理傷口,回來時老爺子還在門口坐著抽著煙便道:爺爺啊,進去吃飯了,今天這事就算了,媽也那大年齡了。老爺子罵道:我心裡不舒坦,你們誰也別吃飯。
  • 「孫子帶沒了,我只能陪葬!」老人言出必行,結局太慘了
    王婆婆是一個雷厲風行六十歲的勤快老人,為人熱情,但凡村裡有人需要幫忙的都會慷慨相助,但就有一點不好:太喜歡打牌了。王婆婆和她愛人在家裡照顧兩個孫子,兒子和兒媳婦兒都去外地上班了,平時兩位老人閒不住都會種種農作物,畢竟孫子大了都上幼兒園了。
  • 90歲老人悽慘地死去,留給兒孫多少痛和思考
    劉大伯走後,他的孫子把劉大娘接走了。05.老人家如此悽慘地死去,給村裡人茶餘飯後留下了許多話題。有人說,老劉頭就不會享福,有點錢夠花就行了嗎,那麼大歲數了,還幹啥?有人說,老劉頭的孫子不孝順,早就應該把爺爺奶奶接回家去了,畢竟這麼大歲數了。有人說,人啊,別把錢財看的那麼重,錢多錢少都有煩惱。村裡人說什麼的都有。
  • 黃狗報恩,叼著燒雞送老人,兒子不孝,殺狗打爹,釀成滔天大禍
    黃老頭有一兒一女。女兒大學畢業遠嫁外地,很少回家。兒子兒媳不孝,老爹獨自生活。老人節儉,窮困的老人更節儉。黃老頭一個人過日子,捨不得吃捨不得喝,能省就省,一天三頓飯都是馬馬虎虎,一年到頭很少吃肉。黃老頭還沒來得及說話,兒媳搶先開口了,指著桌子上的燒雞冷笑著說丈夫:「人贓俱獲,看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 爺爺臥病賺了大錢孫子趕來侍候,老人無憾離世,孫兒才知錢的來歷
    這裡依山傍水,風景怡人,可能是環境原因,也可能是對孫子的放心不下,他成了十裡八鄉最長壽的老人。到今年他都整整101歲了,孫子兩歲時,兒子媳婦就車禍身亡,這麼多年,他又當爹又當媽又當爺地把孫子拉扯長大。這天,天氣燥熱,劉老漢睡在床上又出了一身的汗,孫子這些天,不知又混去了哪裡,幾天都不落家,對他更是不管不顧。
  • 小說:81歲老人在養老院孤獨去世,留下遺書,讓不孝兒女沒臉見人
    一位81歲的老人在我們養老院孤獨去世。去世前,他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只留下了一封遺書。由於他的那雙不孝兒女都不出現,我就看了那封遺書。裡面的內容實在是讓人氣憤,於是我決定把他不孝兒女的所作所為公之於眾。讓他的不孝兒女沒臉見人。說實話,這個81歲的老人生前身體就不是很好。
  • 小說:82歲老人在養老院孤獨去世,留下遺書,讓不孝兒女沒臉見人
    一位82歲的老人在我們養老院孤獨去世。去世前,他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只留下了一封遺書。由於他的那雙不孝兒女都不出現,我就看了那封遺書。裡面的內容實在是讓人氣憤,於是我決定把他不孝兒女的所作所為公之於眾。讓他的不孝兒女沒臉見人。說實話,這個82歲的老人生前身體就不是很好。
  • 小說:80歲老人在養老院孤獨去世,留下遺書,讓不孝兒女沒臉見人
    一位80歲的老人在我們養老院孤獨去世。去世前,他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只留下了一封遺書。由於他的那雙不孝兒女都不出現,我就看了那封遺書。裡面的內容實在是讓人氣憤,於是我決定把他不孝兒女的所作所為公之於眾。讓他的不孝兒女沒臉見人。說實話,這個80歲的老人生前身體就不是很好。
  • 【原創】不求長生不老 但願老人無恙
    六十多歲的時候,他陪著最小的孫子嬉戲。孫子嘴甜,倒哄於他。「爺爺,等我長大了,給你買好多好多好吃的!」「等你長大了,爺爺就老了,不跟你玩了。爺爺身子一縮,就住進這麼大小的小房子裡了,這麼寬,這麼長,小盒子!」邊說著兩手比量著,身子做蛇樣蜷縮狀。小孫子哇哇大哭,他哈哈大笑。過了八十,他絕不開這樣的玩笑了,甚至避諱那個字。
  • 公公一句「這種假爺爺有什麼好恭喜的」,兒媳婦果斷搬回娘家
    她突然一下子看清楚了這家人的嘴臉,難怪二寶剛出生時,婆婆就對她說:「現在計劃生育放鬆了,可以生三胎了,你把身體養好後,還可以再接著生。」原來他們家娶她回家,真的只是把她當生育機器。看來婆家人是準備讓她生到男孩為止。想明白了的媳婦就對公公說:「我是生不出男孩子,而且我也不打算再生了,你們找別人生去吧。
  • 兒子要打親爹,孫子說你打我爺爺我長大了也不孝順你
    前些日子回到農村老家休假,問起母親這半年多村上的「人事變動」,比如誰家娶媳婦了,誰家生娃,誰家老人離世等等。聊著聊著說到了鄰村一件「趣聞」,其實對我們這些旁觀者是「趣聞」,是「喜劇」,對當事人卻是實打實的家庭悲劇了。為了便於區分,文中老劉是爺爺,小劉是兒子,小小劉是孫子。
  • 小說:88歲老人在養老院孤獨去世,留下遺書,讓不孝兒女沒臉見人
    畢竟,死對一個人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對老人而言。而我,一家養老院的護工,已經見過太多這種生生死死的事情了,都已經麻木了。可我最近照顧的這位88歲的老人,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明明有兒有女,卻在我們養老院孤獨去世。然而大家都說他是活該。因為他生前脾氣火爆,經常怒罵他的兒女們。
  • 小說:83歲老人在敬老院孤獨去世,留下遺書,讓不孝兒女沒臉見人
    畢竟,死對一個人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對老人而言。而我,一家敬老院的護工,已經見過太多這種生生死死的事情了,都已經麻木了。我還記得這位83歲的老人,明明有兒有女,卻在我們敬老院孤獨去世。可大家都說他是活該。因為他生前脾氣火爆,經常怒罵他的兒女們。而且還把我們這些護工也給罵哭了。
  • 孫子上大學兩年沒回家,農村爺爺去學校找,卻被告知孫子早已去世
    吳偉就把這事兒和爺爺說了說,爺爺表示贊成孫子的決定,後來吳偉還是遵從內心報了外地的一所警察學院。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假。吳偉雖然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性格卻相當獨立要強。剛上大學第一年,他就利用周末的時間在學校附近打工兼職,掙的第一筆工資就給遠在農村的爺爺買了一部老年機。有了手機方便聯繫後,吳偉隔三差五就往家裡打個電話。
  • 70歲爺爺想要找一個老伴,子女不同意,老爺爺鬧絕食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張爺爺是和我一個小區一棟樓的,平時我上下班都能看到張爺爺坐在小區公園鍛鍊和別人下棋聊天,她孫女和我女兒剛好又是一個班的同學,碰到面都會打招呼聊聊天,是一個很和藹可親的老爺子。 今天下午我從街上回來的時候發現張爺爺坐在公園的椅子上,周圍也坐了好多人,都是平時在一起聊天,鍛鍊下棋的人,好像在勸張爺爺什麼事情,張爺爺說話也顯得有些激動,我上前跟張爺爺打個招呼
  • 老人大壽,結帳時子女推脫,乾兒子主動買單,孫子一說,全家蒙了
    (本故事純屬虛構,圖片來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王老漢家住農村,家裡種了幾個蔬菜大棚,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生活過得比較安逸,讓人羨慕的是他們老兩口養育了一雙兒女,但是自從他們的兒女結婚後,都搬進了縣城裡,除了過年過節的時候他們很少回家看王老漢,不過另王老頭欣慰的是他的乾兒子小楊經常看看他老兩口。
  • 哥嫂辦謝師宴,不讓父親上桌,侄子去請爺爺,卻救了一桌人
    要是關係好的可能另當別論,可我嫂子為人一直以來又厲害,人緣也不是太好,想想也怕到時場面冷清,自己下不了臺,於是便只喊了我跟我姐回來,一家人慶祝一下。我們姐妹雖說打心裡替侄子高興,可對於我嫂子這個人,心裡一直也是有看法的。要不是這種情況,我們真的不想與她走得有多親近。要說原因,鄉下人家,老人一般都是隨兒子一起居住養老的。我跟姐姐後來都嫁到了城市裡面之後,我家的情況也就只能是這樣安排了。
  • 《喜喪》:她養了6個子女,生病被趕到牛棚,去養老院的前夜自殺
    她一人要飯乞討,辛苦拉扯大了6個子女。現在子女都已成家單過,只留林老太和孫子小道兩人在老宅裡生活。老人信佛,她每天都會跪在菩薩面前,為孩子們虔誠的祈禱:「求菩薩保佑孩子們都平平安安的」。村子裡不斷有和她這個年紀的老人去世,按照當地的老風俗,老人能活到這個年紀,就是長壽老人,是喜事,兒孫們都會給老人辦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俗稱喜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