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奇葩皇帝特別多,一個比一個還要逗

2020-11-19 動物社團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當你捧起書,讀了很長時間的興衰榮辱王侯將相風雲變幻,你的腦中上演過無數場金戈鐵馬刀光劍影你爭我鬥。

有一天,你終於讀到最後一章,讀到徐霞客的故事,讀到末尾那句「成功只有一種――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你突然安靜下來,看過的那些王侯將相還歷歷在目,大明王朝的風雲還在腦中翻湧,你卻在那一瞬間,覺得它們都不重要了。一切煙消雲散,你撥開雲,終於看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以及整部作品的落腳之處。

以下為書中的一些精彩的片段

1.一般領導提拔你之前總是要打壓一下的,所謂磨鍊就是這樣來的,千萬不要為此和領導鬧意見,否則就真有可能一輩子壓制下去。


這是《明朝那些事》在講到方孝孺的時候,提到的。朱元璋在位時,覺得方孝孺可堪大用。

但是覺得他目前還有些傲氣,就先把先放置在一邊,等歷練到了,才會真正起用他。

這告訴我們,人生要看淡世事浮沉,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樣,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放棄榮辱得失,該來的都會來的,一切都交給時間。

2.壞人拍馬屁是為了做壞事,好人拍馬屁是為了幹實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拍馬屁沒有好壞之分,只看如何利用。

我們可能在某些時候,不得不做一些違心的事,但是只有本心是好的,一切就是值得的。

古人的忍辱負重,也是這樣的意思。

羅曼羅蘭也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

認識到生活的不完美,利用生活的不完美。

3.面對冷酷的世間、無奈的場景,遇事妥協,不堅持到底,是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的選擇,因為妥協、退讓很現實,很有好處。

但我認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麼一兩件事,應該不妥協,至少一兩件。因為不妥協、堅持雖然不現實,很沒好處,卻是正確的。


人,是要有一點兒精神的,至少有一點兒。


人活在世上,總要有所堅守。

唯唯諾諾、碌碌無為一生,豈是大丈夫所為?

想不到在厚厚的大部頭史書裡面,竟然還有這麼多精闢的句子吧?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明朝歷史,增長自己的處世智慧,就去閱讀下《明朝那些事》吧。

網友對《明朝那些事》評價:

網友1說:會寫歷史不奇怪,但是能把歷史寫得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還有趣幽默,就很難了。

沒讀這本書之前,我真的想不到我會被一本「歷史書」圈粉,沒讀完一個帝王的時代,就會引發自己的思考。

作者把明朝寫成了一個舞臺,將那些在歷史中出現的,留下痕跡的人物搬上熒幕,放大他們的行為,思想,讓人們不再片面的去評價這些歷史人物。

網友2:是語言風趣幽默,完全不像在看歷史,像在看小說,讀著讀著都會笑出來聲,我一個女生都特別喜歡看。

作者邏輯性強,善於總結,觀點犀利,本書條理特別清晰,整體按每位皇帝在位時間來劃分,但具體會以人物呀,案件呀,原因呀等等來講述,不會顯得流水帳,而且作者的觀點也會讓你了解為什麼古代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個官員或皇帝會這樣表現。

一本書一百個人看會有一百種見解,我從這本書中體會最深刻的就是怎麼做人了,作者的一句話一直作為我的座右銘:「你還很年輕,將來你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得到很多,也會失去很多,但無論如何,有兩樣東西,你絕不能丟棄,一個叫良心,另一個叫理想」

他寫的一些人物介紹就非常的有意思:

比如朱允炆

姓名:朱允炆 又名明惠宗

年號:建文(在位4年)

評價:史上最書呆帝王,24K純理想主義者,因不願背負「殺叔之名」最終反被叔叔搞下臺。

比如朱佑樘

姓名:朱佑樘 又名明孝宗

年號:弘治 (在位18年)

評價:童年坎坷,6歲之前是個野孩子,勤政皇帝,從不遲到,主動加班。一夫一妻制踐行者,後宮除了皇后,沒了

再比如朱高熾

姓名:朱高熾 又名明仁宗

年號:洪熙(在位10個月)

評價:心寬體「胖」,胖到走路都要人攙扶。繼位前長期監(看)國(家)不喜歡北京,差點把都城遷回南京。

作者將幽默這個特質貫穿於文章始終。講述明朝歷史,一般會有幾個不可缺少的要素,人物龐雜、事件繁多且複雜、時間跨度大,大凡這類題材不免會給人以厚重的預期,然而開捲入題幾分鐘下來,厚重感預期全然消失了,只剩下好玩、有趣、簡單、直白的印象。

然而如果你以為這就是本書的全部,那就錯了。各路人馬紛至沓來登場亮相,你方唱罷我登場,光是人物名字就數不過來,故事一環套一環,像戲曲,又像相聲般,節奏舒緩與緊張交替,帶著你一步又一步揭開明朝神秘的面紗。

書中沒有鮮明的立場,即沒有把壞人寫的非常壞,也沒有把好人寫的非常好。

常常是壞人出場時都是端端正正的好人,也有一腔熱血期待報效國家和熱土,然而面對現實和曲折的際遇,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裡,終究是走上了不歸路。

還有一些人物就是地痞流氓出身,甚至一輩子忍辱負重步步為營的算計,在某個重要歷史時刻,做出了良知的選擇。而這些與以往歷史書中,或者人們歌頌傳唱的故事版本完全不同。

人性是複雜的,事件是簡單的,歷史是客觀的,作者猶如一個非人類般的存在,沒有感情沒有悲憫,只是靜靜的,略帶調侃的還原著那些過往。那是屍山血海堆積的歷史,那也是有情有義溫煦暖陽的歷史,沒有起點沒有終點,巨大的虛無中每個有名有姓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斑斕。縱然是被誤解、扭曲、黑化,總有人甘願做星光,去照亮、指引當下的人們。

除了那些帝王將相之外,我們看到當時的人生百相"

獨自仗劍走天下的徐霞客, 放棄錦繡前途嘗盡人間草藥的李時珍,鬱郁不得志的唐伯虎。

以前的歷史書上的那些遙不可及的人物,一下子都活生生地出現在了你的面前。

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現在,178元就可以買到一套9冊書,平均1本不到20元,既可以自己研讀,也可以當做禮物送給孩子,讓孩子體驗到閱讀的快樂,又了解歷史。

大家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一代叫花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明朝皇帝的
    當年明月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也不是歷史系,大學的時候寫的是法律。2006年3月,因在天涯社區首次發表小說《明朝那些事兒》而成名。但中國古代王朝那麼多,為什麼就寫明朝呢?因為明朝的人物最有意思,要麼特別好要麼特別壞,特別鮮明對立,非常有意思
  • 《明朝那些事兒》,銷量超千萬,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看?
    《明朝那些事兒》我是以史書的態度去讀的,讀了三遍了,正在看第四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觸。因為它實在是太經典了。對於我來說,這些書籍中。文學名著,現代書籍首推《平凡的世界》,仙俠類首推《誅仙》,科幻類推薦《三體》和《小兵傳奇》,穿越類首推《回到明朝當王爺》和《極品家丁》,虐心類首推《花千骨》。異世類首推《異世邪君》。當然了歷史類首推的就是《明朝那些事兒》了。
  • 《明朝那些事兒》隨讀隨感——嘉靖·朱厚熜
    我讀《明朝那些事兒4》真可謂一波三折,讀到大海盜徐海跟他的名妓老婆那裡,突然的就卡巴一下斷片兒了 這段時間,家裡事多,又貧又病的,一家人都有點愁苦。於是乎看書的進度並不好,《被討厭的勇氣》讀了一半,像《長夜難明》、《無證之罪》雖然又讀又看劇的,但這類書讀完了,其實也不過癮。我看著自己手邊一堆讀一半還想讀卻又放著一直沒讀的書,還是舍不下《明朝那些事兒》。
  • 一個被誤解的「蛐蛐皇帝」,玩物不喪志,才華堪比宋徽宗
    故事大致講了明朝宣德年間,皇帝痴迷鬥蛐蛐,朝廷每年向民間催徵蛐蛐。一年,有個農家小孩不小心將全家視若珍寶的蛐蛐弄死了,出於驚恐自責,跳井自盡,而後竟化身為一隻蛐蛐,幫家裡度過一劫。當政十年,他延續了父親「不折騰」的治國思路,將明朝發展推向了又一個高峰。
  • 為什麼說《明朝那些事兒》不能當嚴肅的歷史書籍來看?
    由當年明月創作的長篇小說《名朝那些事兒》,自發表之初就吸粉無數,即使平時不讀史之人也會被這本書深深吸引,茶餘飯後大侃在作者筆下,明朝每一個皇帝都或是威武的,或是柔情的,或是可愛的,均閃爍著不同的光輝,都是不一樣的煙火。嗜殺成癖的朱元璋殺害忠臣是多麼的迫不得已;被奸臣忽悠的團團轉的朱祁鎮是多麼的忠厚老實;連自己兒子都保護不了的朱見深是多麼地忠於愛情(少婦);將打仗做為遊戲的朱厚照是多麼地天真爛漫;一心一意只做木匠活,不聞天下事的朱由校則是多麼的簡單純真。
  • 《明朝那些事兒》第四部:朝代中期的輝煌
    明朝那些事兒第四部延續第三部的內容,從成化的兒子朱佑樘的弘治開始,歷經正德時期,然後一直講到了嘉靖中期。這段時間可以真正算是明朝的中期了。通常來說,一個朝代的前期都是經歷戰亂過來的,武力強盛,但是也逐漸開始休養生息,在人口數量、經濟和文化上通常才剛剛緩口氣。
  • 《回到明朝做昏君》:木匠皇帝不做木匠,九千歲魏忠賢一心反腐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有關大明朝木匠皇帝的小說。深諳天啟年太監史的主角,決定好好布局,打破真實歷史的現狀,一改他木匠皇帝的名聲。第三章,人主之患。主角雖未言明,卻令魏忠賢領悟出,皇爺想殺自己的乳母客巴巴了。有點夾不住尿的魏忠賢只能去做這件事,不然他得死。而主角則翻出《韓非子》看了起來,《備內》將人主之患交待得十分清楚明白。信人,則制於人。第四章,客巴巴。魏忠賢和客巴巴是對食,據說在歷史上,對天啟帝的子女影響很大。
  • 明朝那些事兒音頻版—王更新播講|有聲書
    序號:sj10名稱:明朝那些事兒音頻版《明朝那些事兒》由當年明月所著,講述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 《明朝那些事兒》第六部:繁榮背後的風雨
    《明朝那些事兒》第六部:帝國,山雨欲來承接上一部,第六冊從徐階鬥倒嚴嵩的嘉靖末年開始,本部的核心將圍繞明朝最有權力的首輔張居正展開,一直講到張居正死後,以及李如松指揮的第一次韓戰為止他的品格可以欽佩,但確實沒有辦大事的能力,最終成為了首輔們和皇帝利用的政治棋子。
  • 明朝那些事兒(第3部) 妖孽宮廷|電子書
    序號:sj4名稱:明朝那些事兒《明朝那些事兒》由當年明月所著,講述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 《甄嬛傳》葉瀾依:一個比沈眉莊還要驕傲的女人
    葉瀾依本是圓明園裡的一名訓馬女,地位比宮女還要低,一次高熱垂危,病得快要死了,也沒人理會她這個卑賤的奴婢,果郡王的出手相救,如寒冬裡的暖陽,讓她的生命得以照拂,從此,情根深種,她的溫柔,她的笑容,都專屬於這個男人。
  • 明朝那些事兒(第7部) 大結局 |電子書
    作者:當年明月分類:電子書--歷史傳記格式:epub/azw3大小:756.90 KB簡介:《明朝那些事兒》迄今為止唯一全本白話正說明朝大歷史,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可以寫得很好看。《明朝那些事兒》由當年明月所著,講述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 從和尚建國,到君王自盡――關於明朝的那些事兒
    書封上寫著的和尚皇帝、將軍皇帝、道士皇帝和木匠皇帝,分別指的是誰;又為什麼明朝會從萬國都來朝拜發展到君王自盡;為什麼說明朝的知識分子有還不如沒有;這些問題都能從書裡找到答案。我們就這樣跟隨著作者的文字,進入了這樣一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的中國歷史上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讀歷史是因為好奇,可讀完了總是不勝唏噓。我驚嘆於朱元璋可以真正的草根翻身做皇帝,也唏噓於最後一個明朝皇帝崇禎能把萬裡江山都葬送;也驚嘆於有拋頭顱灑熱血的將軍,也有內部明爭暗鬥你死我活的黨爭之亂。
  • 看朱一龍如何演繹玩鬧皇帝朱厚照,放蕩不羈的不只有馮豆子
    粉紅色的喬治2020-11-0520:39明朝,是一個特別任性的朝代。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高曉松的言論: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無名君、無名將、無名士。偏題一段:如無名君,乞丐皇帝朱元璋將明朝建成一個萬國來朝的富強帝國這算不算明君?朱棣雖生性殘暴,但他作為一個皇帝任用賢臣鄭和六下西洋(最後一次朱棣已去世)開闢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道路,建立政治秩序,開拓海外貿易,改進國內生產,拓展朝貢體系。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
  • 那些回想起來特別詭異的事,最後一個太哇塞了!
    那是一個晴朗的晚上,我獨自一人去大堤旁的野坑垂釣,剛開始還有一兩個人,可是到了晚上10點鐘,就剩我一個人了,天上掛著毛月亮。坑的北側是一大片墳場,我也就是背對著墳場垂釣。晚上溼氣上來覺著渾身發冷,微風吹過墳場荒草,沙沙作響。本來也沒有多想,可是身後總能聽到輕微的「沙沙」聲,不緊不慢。好像有什麼東西匍匐向我爬來,此時內心一緊,不敢回頭看,用眼餘光看到一團黑乎乎的東西,腦袋都炸了。
  • 我住賓館的遇到的那些奇葩事(真人真事)
    由於工作的原因,需要經常出差,而出差就自然避免不了要坐高鐵、飛機、打計程車、住賓館、下飯店等等消費,這其中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人生百態都會在這些個地方上演,今天先聊一聊住賓館的中發生的一些故事(常規的事情就不聊了),主要聊一些尷尬甚至奇葩的事情,都是真人真事。
  • 明朝那些事,推薦五本明朝架空歷史小說,大神作品,好看不錯過
    第一本《大明官》作者:隨輕風去199.9萬字·完結簡介:大明成化十三年,歷史系研究生方應物穿越成了讀書人,這是一個宅男漫不經心做著皇帝的年代,這是一個沒有權威的年代,這也是忠奸、正邪、黑白分明的年代。書評:隨輕風去對於明朝的政治史、制度史、社會史極為熟悉,寫起厚重的歷史文來駕輕就熟。不過他最為出彩的地方,卻是通篇充滿了神轉折和神展開的神劇情,而且做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真是越看越好看。給人的觀感相當舒服,輕鬆愉快。
  • 沒有最雷只有更雷,那些奇葩腦洞小說
    今天我們來盤一盤那些沒有最雷只有更雷,各種腦洞,你想都想不到的奇葩小說。這奇葩的腦洞就說你佩不佩服。極品重生計劃這本奇葩小說聽名字可能不覺得奇葩,但內容奇葩。整部書總共就一個字,那就是「啊」,就這一個字,作者寫了十幾萬次。後來因為太奇葩了,小說網站也覺得不嚴謹就給刪了,連盜版網站也沒有願意同步的,導致現在已經搜不到了。
  • 我家的奇葩
    我姥姥也很奇葩,按說他她和我姥爺的退休金夠用了,可我姥就是有一個愛好——撿垃圾,誰勸也勸不了,到點兒了,我姥就穿著她的工作服——一身襤褸的衣服挨個垃圾箱檢查去了,為此我舅舅還給她起了個外號——「箱長」,就是垃圾箱箱長的意思。我媽說是因為我姥當了一輩子家庭婦女,總覺得自己沒用,她是通過撿垃圾體現自己的價值,讓別人和自己覺得自己是有用的。
  • 那年我僱了一個奇葩廚師
    可惜,好花不長開,好景不長在,我們單位在大形勢下破產了,沒有人管我們了,因為我在單位是管人秘和勞資的,局裡還總讓我去做點工作,卻沒有人提工資的事,為了生活我就去開飯店了,一開就是三年,那時候開飯店飯錢基本上都是賒帳,單位的、個人的,都賒帳,不賒帳沒有人來吃飯,單位賒帳要給單位領導送禮才能把錢要來,個人的要等他們開資了才能給錢,有的人開資就送錢過來,這是講究人,有的人要去找他要,這樣的人要錢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