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陽光穿過大霧|崔加榮

2020-09-05 香落塵外作伴結廬

(1)

自從小麥耩進土裡就一直沒下雨,稀稀拉拉的麥苗間露出一條條白土地,愛惜土地的人們開始為旱情著急起來。整個冬天不顯冷,孩子們倒是個個生龍活虎,放了學就到處跑,玩得起興。

臨近春節,天開始變得陰冷。

臘月二十九下午,張老鷹用竹掃帚打掃完院子,洗了手,自言自語道:「幹冬溼年夜!看來,這個年是要在一場大雪裡過嘍!」

張老鷹的大兒子春華在市衛計委上班,今年要帶一幫同事回來,給他這個老支書拜年,順便吃一頓傳統的農家蒸菜。早在一周前,張老鷹就收到了春華的通知,他一咬牙買了條豬後腿、一個豬頭和一副豬下水,殺了一隻羊,還買了一摞時尚的新碗。

屋裡電視機開得很響,梨園春擂臺賽的唱腔飄到院子裡:

權貴們犯法要不懲辦

我枉為百姓的父母官

我寧願南牢草長滿

不叫我的好百姓受屈冤

衙皂們開道去察看

忽聽得轎前喊屈冤......

張老鷹近幾年養成了毛病,不管什麼時間,一睜眼先把電視打開,有人看沒人看都讓電視開著,從不會讓屋裡安靜下來,為此事兒沒少招老伴兒的抱怨。

張老鷹看著院子裡的羊腿、豬頭、洗好的海帶,琢磨著還要買一口大鍋,一籠要蒸八樣熱菜,每樣蒸兩碗,初一擺兩桌,自己人和春華的朋友各擺一桌。

「爸,我的扇子呢?」小女兒春燕睡完午覺,蓬鬆著頭打著哈欠從屋裡出來問他。

「我哪知道你的扇子放哪裡了?大冬天找什麼扇子!瞎折騰!」

「什麼瞎折騰!我約了村裡秧歌隊,年初一下午要錄快手直播呢!幫俺三大爺賣淮山。你看俺三大娘一輩子老實巴交的,身體又不好。老了老了活明白了,跟著人家去廣場扭秧歌了。」

「就她們幾個婦女老婆子那秧歌,扭得像劈大叉,有啥好直播的?要錄你去找你三舅錄他的鑼鼓隊,他那大鼓,流傳了幾百年了,光鼓皮都換了幾張。縣宣傳部張主任帶專家去採訪他,說他的鼓點能發出和心跳共鳴的聲波。」

「爸,你這用詞都快成專家了。以後有機會我找俺三舅錄大鼓。這次我是直播農村新面貌,幫村民賣淮山。我哥說要是我錄的快手火了,村委會有獎金給我。」

一聽這話,張老鷹氣不打一處來:「看多有本事!還給你獎金!做兩年支書貼進去多少錢了?」

「哎哎!人家那叫奉獻好不好?你做支書時還不是一樣,還把我媽的鐲子拿去賣了給村裡買氨水。我媽都說了,我二哥這敗家性子和你一脈相承!」

張老鷹抄起掃帚朝春燕揚了揚,不再出聲,從屋裡推出電單車趕集買鍋。剛走到大門口,屋裡的手機響了,老伴在屋裡喊他:「電話,電話響了!」

「響了你就接嘛,喊個啥!」他不耐煩地跑回屋裡。

電話是老三從大新市打來的,張老鷹拿著手機跑到院子裡接聽:「三兒,你啥時候到家?」

「爸!」

「說呀!我問你啥時候到家?好叫你哥開車去接你。」

「爸!我……我回不去了。」

「啊!你說啥?回不來了?咋啦?」

「大新封城了。肺炎流行厲害。」

「啥肺炎這麼厲害?還封城,就沒辦法回來嗎?想想辦法嘛,這大過年的咋能不回來!」

「現在還沒封死,我同事剛剛跑出去了,我沒跑。」

「你這死腦子,你咋不跑出來呀?」

「爸,你不知道,這裡肺炎很厲害,滿城人都不知道誰會傳染,我不敢回去,怕傳染給你們。」

「回來吧,我們小心預防著點兒,咋那麼點兒背就傳染了?你別嚇自己了。再說,萬一傳染了,去醫院看醫生嘛!」

「……」

「回來吧,回來正好躲一躲。我就不信,一個肺炎能翻了天!」

「.…..我還是不回了,市裡也不讓亂傳播,年後過了這個風頭我再回去。」

「.…..唉!這……這世道咋這麼多事兒?一點兒也不平和。」

「沒事,你們在家裡好好過年,我掛了哈!」三兒掛了電話,張老鷹悵然若失,去廚房和老伴說了。老伴看著廚房架子上擺滿的丸子,炸雞,滿臉的陰鬱和失望:「到底啥肺炎呀?這麼厲害,連家都不能回。」

張老鷹沒接話茬,又折回堂屋拿起電話打給春華:「喂!春華!」

「爸!有啥事兒呀?」

「三兒說不回來過年了,大新流行肺炎,封城了。我說你不是管這一行的嗎?咋沒聽你說呀!」

「爸!大新市的肺炎是真的,情況很嚴重!已經驚動了國家。」

「那咋沒聽你說呀?其它地方呢?咱這兒有沒有?」

「大新已經上報中央,中央正在研究,我們還沒得到中央的指示,所以不能亂說。再說,目前發病的都是大新的人,咱這裡沒事兒。你別擔心。」

「有啥情況你跟老二說說,他是支書,好有個準備。」

「爸!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單位早上開了會,有明確政策,說先不要宣傳,以免引起恐慌。」

「那……那你留意點兒,有情況及時和老二說說。」說完,張老鷹掛了電話,繼續去趕集買鍋。

(2)

年三十兒傍晚,起了大霧,村子在灰濛濛的大霧籠罩下一片寧靜,往年噼裡啪啦的鞭炮煙花聲全不見了。這是今年剛興起的政策,不讓燃放煙花爆竹,村裡大喇叭天天廣播宣傳,鎮裡的宣傳車也不停地在村裡巡邏監督。

半月前,春生就開始在村民微信群傳達禁令,把違反禁令者的處罰結果不斷更新上傳。好事的村民也不斷上傳各種真真假假的宣傳標語:

敢放一掛炮,拘留十五天。

鞭炮一響,全家抓光。

你敢放,我敢抓。

……

趁著天沒黑,張老鷹收拾好火紙祭品,到墳地燒紙祭祖,把逝去的祖輩們請起來過年。麥田的路邊橫七豎八地停著摩託車、電動車,偶爾有幾輛汽車,把窄小的水泥路堵了大半。灰暗的天空底下,麥田裡樹影氤氳,墳地沒有了鞭炮聲,只有火紙的火光,給這個除夕平添了幾分莊重感。

張老鷹上墳回來,天已經黑透。遠處偶爾有膽大妄為的人違規燃放鞭炮,鞭炮聲顯得孤單而又不和諧。他放下紙筐,洗了手,團年飯已經端上飯桌,春華打開一瓶杜康酒,挨個兒倒滿,端起杯子站起來:「又一年了,我先敬爸媽新年快樂,身體健康。也祝願咱家人都平安、健康、發財。我單位裡還有任務,等一下我要回縣裡值班,大家可以陪爸媽多喝幾杯,難得團圓嘛!」

春華說完,一飲而盡,接著是老二春生敬酒。三十多歲的春生身材魁梧,皮膚白淨,身體又好,大冷天只穿了一件米黃色薄毛衣。他端起一杯飲料站起來,對大家說:「組織上要求今晚不準喝酒,我喝飲料,首先祝咱爸咱媽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春生一飲而盡,又倒滿一杯端起來,對所有人說:「這一杯敬全家,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說實話,我做這個支書,沒少給家裡添麻煩,什麼事兒都要咱家先帶頭。另外,我在這裡說一句:我乾電商幫村裡買貨,大家借給我的每一分錢我都記著,錢由我還,給村裡帶來的功勞是大家的。大家也別嫌我折騰,趁年輕再讓我折騰幾年吧。」

春生剛放下酒杯,電話就響了。他掏出來一看是鎮裡打來的,趕忙離席到院子裡聽了電話。重新回到屋裡時,大家說說笑笑正熱鬧著,他端起杯子對大家說:「都先吃著,我得走了,領導通知馬上去縣裡開會。」

春生一走,張老鷹覺得事情有點嚴重,不過,他也不覺得有啥好怕:「吃吃吃,都吃飯,大新市肺炎嚴重,咱這裡沒聽說有,沒啥關係。」

這話一出口,他突然覺得哪裡不對,趕緊扭頭看老伴兒,老伴兒沉著臉自言自語:「大新到底啥情況呀?你們誰再打個電話問問三兒,看他有事兒沒事兒。」

春燕拿起筷子勸她:「我剛才吃飯前打了,三哥說他沒事,買了肉菜,正在宿舍喝酒呢。你別擔心,吃菜吃菜。」

「你光叫我不擔心,我咋能不擔心呢?人坐這裡,心都在大新。不由人兒呀!」

見狀,春華又勸:「媽,大新醫療水平高,又有當地政府在安排,你別擔心。吃飯吧。」

一家人繼續吃飯,喝酒。春華喝了好幾杯酒,張老鷹勸他不要喝了:「春華你別喝了,不是說這幾天不讓幹部喝酒嗎?」

「沒事沒事,我就喝這幾杯,沒啥事兒。好了,喝了這杯酒,我也要回去了,要到單位值班了。」說完,春華也走了。

團圓飯吃了一個多小時,便撤了酒席,坐下來看春晚。老伴兒拿出來一包點心給大家吃,春燕馬上拒絕:「媽!你還沒扔掉啊?早過期了,不能吃了。」

「不是留著給你們回來吃的嗎?過期有啥關係呀?不會壞的,人家放了防腐劑,你看那月餅放半年都不壞。」

聽媽媽這樣一說,大家都笑了:「放了防腐劑,放不壞更不能吃了呀!丟了吧!」

「這……這好好的,丟了多可惜!」

「媽,你不捨得,我來替你丟了。」春燕站起來接過點心拿出去丟了。

春晚播放到一半,春生回來了。

張老鷹趕緊湊上來問:「啥情況?」

春生一臉凝重,坐下來把電視聲音調小,喝了一大口水:「大新肺炎非常厲害。還有,全國各地都有從大新回來的人,有可能已經蔓延到全國了。」

張老鷹揣著手,聳了聳肩上的大衣,繼續探問:「那……咱這裡咋說?」

「目前縣裡意見是外松內緊,村裡抓緊摸底大新回來的人,勸大家戴口罩。但是對外不能公開廣播宣傳,怕引起恐慌。」

張老鷹「哦」了一聲,低下頭不再說話。過了幾分鐘,春生突然對張老鷹說:「爸你打電話通知親戚都別來拜年了,咱也不去了。」

張老鷹一聽這話,馬上提高了聲音說:「那不中,他們自己不來可以,但是我不能說不讓來。拒絕來拜年,好像怕他們吃咱家的,人家會有想法。」

「這我知道,可這是非常時期呀,萬一互相傳染了,那可不得了。」

「哪有這麼嚴重的!這大過年的,咋能不讓親戚上門?」

春燕停下手裡的瓜子,對春生說:「是應該禁止拜年,安全第一。哥你趕快在大喇叭上通知全村,都不準拜年。」

春生低頭揉揉一頭短髮,皺著眉頭說:「縣裡說要內緊外松,不能公開宣傳。別村都沒有公開通知,我還是先和上級保持一致比較好吧?」

張老鷹指著春燕大聲訓斥道:「就你逞能!你通知一個試試,看看村裡人咋說你。」

春燕用同樣高的聲音反駁爸爸:「爸!都啥時候了?還講究這個!年年過年,今年不拜年也掉不了一塊肉!」

張老鷹瞪了她一眼,低頭生悶氣。

春燕熟練地把手裡的瓜子扔進嘴裡,拉過垃圾桶吐了皮,站起來對春生說:「哥,我覺得還是通知吧!特殊情況嘛,你看大新市封城太遲了,造成多大麻煩。」

春生站起來咂咂嘴,又坐下來,如此反覆幾次。張老鷹用腳把垃圾桶勾到面前正要吐痰,被春燕喊住了:「爸!和你說了幾遍了,不能這樣吐痰,用紙巾包住嘛!」

張老鷹慢慢起身,走到廁所吐了痰,回來後摸著嘴巴對春生說:「問問你哥吧,他在市裡懂政策。」

「對對!你趕緊打電話問問大哥。」春燕在春生肩膀上拍了一巴掌。

春生站起身,掏出手機打給大哥:「大哥,市裡啥精神?」

「剛開完會,現在市長去省裡開會了,臨走是交代密切注視局勢發展,但是不要亂宣傳,不要引起社會恐慌。我們都在向各個醫院收集最新數據,等上級通知。」

「大新市跑出來幾十萬人,誰也不知道哪些人會傳染,我想在咱村廣播一下,叫大家都不串親戚拜年。」

「最好先不要,我們市裡都還沒正式發通知。你是村支書,一言一行影響面都很大,幹部要有組織性,再等等吧。」

「大哥,我覺得事態緊急,要是通知不及時,造成傳染大擴散,那要犯更大的錯誤!」

「犯啥錯誤?按照政策做,能犯啥錯誤嘛!又不是你一個村幹部!」

「唉……那我還是再等等,哥我掛了哈!」春生掛了電話,不停地拿著手機刷屏。屏幕上出現各種各樣的傳聞,他開始煩躁起來,在屋裡走來走去,最後,終於忍不住了,再次撥通了電話:「大哥!我覺得一定要通知,明天拜年的人太多了,會失控的。」

「春生,這不是你操的心,主管部門一直在掌控病情發展,會根據情況作出判斷和指示的。春生啊,中國人那麼多,一不小心會出亂子的,作為幹部一定要遵守紀律,緊跟政策。」

「大哥!現在是春節,非常時期,串親戚拜年的人太多,要是造成村裡大流行,我這個幹部就是失職!」

「你多大個幹部啊?還擔心這個,上有省長市長縣長,他們不怕失職嗎?凡事都有程序的嘛!」

「可是,萬一造成流行,真會後悔一輩子。雖然我沒你官大,可是我不想成為歷史罪人!」

「什麼歷史罪人?歷史罪人也輪不到你,好好注意上級通知吧。」春華說完就掛了電話。

春生急得踱來踱去,不停地咂巴嘴。「嘀嘀」,手機裡傳來縣裡的新消息,是一份最新確診人數表,接著是一句通知:各鎮各村幹部確保在位值班,留意上級通知。春生打開表格一看,本市已經出現一例確診!他頭皮一麻,重重地「唉」了一聲,就往外跑,春燕嘴裡吐著瓜子皮,見二哥往外跑,扭頭問道:「哥,你去哪裡?去廣播嗎?」

春生丟下一句「是的」,徑直往外走。張老鷹「騰」地站起來,指著春生的背影大喊:「春生!你不能去!不幹這幹部了!」

春生不回頭,拉開院門跑了出去。張老鷹開始罵起來:「春生!你這個傻屌!你敢通知咱的親戚你就試試!」

(3)

大年初一,整個村子似乎很安靜,雖然村裡有人出來串門拜年,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只剩下個別人站在路邊閒聊,春生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臨近中午,村口突然來了一個騎摩託車拜年的親戚。車子開到村口,來人下車和村民打招呼:「叔,過年好!」

「過年好!哎,不是不讓拜年了嗎?大軍沒通知你嗎?」

周圍的幾個村民馬上圍了上來說笑:「都不讓拜年了,昨夜村裡大喇叭都通知幾遍了。大軍沒打電話通知你嗎?」

「你這貨,不讓來你還來,趕緊走,來了也不管飯。」

這場面正好被巡邏的值班幹部和春生趕上,來人的輩分比較長,一見春生,便笑著開始罵上了:「春生你這貨,你姑父來了你敢往外攆!」

春生笑了笑,馬上嚴肅地說:「姑父過年好!現在肺炎傳染很厲害,昨天我就在村裡廣播了,叫大家都通知親戚不要來拜年。」

「你個熊孩子!俺村裡沒幹部嗎?俺村裡咋沒聽說,就你村裡怕死!」

「姑父,不是怕死,集體的事兒不能大意,必須嚴控,即使這三五村裡沒傳染,也沒啥損失是不?今年不拜年,還有明年。趕緊回去吧!明年我去給你拜年!」

來人罵罵咧咧不肯回去,春生派值班幹部去通知大軍。值班幹部很快跑回來說:「春生,大軍說來了就讓他姑父進家來。我說不讓進村,大軍那熊孩子說他不管了。」

春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手機裡又來了新消息:縣裡叫各村統計大新市回來的人和接觸過的人,他看完手機後,仰臉看了看天,一咬牙對值班幹部說:「去叫人扛幾條木棍來,封路!村口的出路全部封住!」

這一下,周圍的村民像炸了鍋,你一言我一語,有說好的,有指責春生過分的,老校長拉著春生的胳膊說:「春生啊,縣裡還沒有政策嗎?堵路這個辦法太粗暴了吧?」

春生咬了咬嘴唇,對老校長說:「我知道這方法粗暴了點兒,但是農村條件有限,這是最有效的辦法。只要能解決問題,我不怕挨罵!」

隨著值班幹部去找人扛木棍,很快全村都知道了,村口的人越聚越多,張老鷹也被叫來了。春生一見父親來了,趕忙迎上去:「爸!你咋出來了?趕緊回家吧。別在這裡添亂了。」

張老鷹氣不打一處來,指著春生罵道:「你當官上癮啦?大過年的你在這逞啥能啊?你說不讓拜年,昨晚罵完你我還不是都通知親戚了,還不夠支持你嗎?可你不能過分!你廣播一下盡了義務就行了嘛,他們硬要來,咱不能往外攆!」

春生好說歹說,張老鷹和眾人就是不散,年長村民的指責越來越難聽,值班幹部看了一眼春生,小心翼翼地問道:「春生,封不封?」

春生對著人群大喊一聲:「老少爺們都別吵了!聽我一句話:這次真的很嚴重,大家看看村民群裡,各地發病人數不斷上升,我們要搶時間,如果封路錯了,我一人承擔責任。如果我不封村,肺炎蔓延了我們就成為千古罪人。算我求大家了,等過去這個坎兒,我挨家登門賠不是,只要能保住咱村不被傳染,事後可以馬上把我這個支書撤了都行,但是今天必須聽我的。求求大家了,求你們了!」

春生說完「撲騰」一下跪在地上,對大家拱手行一個大禮,站起來對值班幹部大喊:「封路!」

春燕剛通知了大嬸們取消快手直播。她走出家門,剛好看見二哥從地上站起來。陽光穿過大霧,從灰暗的天空瀉下來,大地一片光芒。


作者簡介

崔加榮,男,1973年出生於河南省沈丘縣,現居住惠州。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協會員,園洲詩詞協會常務副會長,《微小說》雜誌執行主編,在《中國文藝家》《神州》《奔流》《西南商報》《華西都市報》等報刊發表作品上百篇,著有小說集《又見槐花開》和詩集《花開四季》、《在路上》等

相關焦點

  • 小說:清晨,溫潤的陽光穿過薄薄的雲層
    清晨,溫潤的陽光穿過薄薄的雲層,照射進來,溫馨如畫。冷子明面無表情看著眼前的女人,將握了整晚的她的手放回被子裡,走到門外,撥通了助理的電話。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助理在電話那頭將調查的結果說了出來,冷子明臉黑如泥。「你安排人過來醫院照顧夫人。」他接著又撥通了宋青青的電話。「青青,我在那家咖啡館等你。」
  • 情感 | 靈山秀(中) | 崔加榮
    相關連結:周日專欄(147) | 崔加榮:靈山秀(上)作者簡介崔加榮,男,1973年出生於河南省沈丘縣,現居住惠州。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協會員,園洲詩詞協會常務副會長,《微小說》雜誌執行主編,在《中國文藝家》《神州》《奔流》《西南商報》《華西都市報》等報刊發表作品上百篇,著有小說集《又見槐花開》和詩集《花開四季》《在路上》等
  • 「今日作家」楊中學 ‖ 大霧迷濛(小小說)
    大霧迷濛文/楊中學秋季的天,依然大霧迷濛翻過山口子,一面是陽光明媚,另一面卻是大霧迷茫,中間陰陽交錯,小花小草搖搖擺擺。大霧裡的岔道上晃動著幾個影子,似戲非戲,似鬼非鬼。那是誰?看不清,也辨不明。他們要往哪裡去?看不清,也辨不明。「籲,錯了吧?」影子又在岔道上打轉轉,忽隱忽現。推開迷霧,客人終於走進了主人家。一陣寒暄過後,又客客氣氣地奉上禮物。
  • 情感 | 牲口屋 | 崔加榮
    作者簡介崔加榮,男,1973年出生於河南省沈丘縣,現居住惠州。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協會員,園洲詩詞協會常務副會長,《微小說》雜誌執行主編,在《中國文藝家》《神州》《奔流》《西南商報》《華西都市報》等報刊發表作品上百篇,著有小說集《又見槐花開》和詩集《花開四季》《在路上》等
  • 故事:一場大霧後,守寡多年的接生婆變成了水靈靈的大姑娘
    王慧琴心裡也是感慨萬千,但她堅強的活著,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幸帶給人們陰霾,總是臉上充滿陽光的生活在她活動的圈子裡。一天上午,王慧琴準備到鄰村去看看最近接生的那個孩子,在路過一片林子時,忽然起了大霧,她摸索著慢慢的在路上走著。不知走了多久,大霧忽然散了,她卻發現自己不知是到了什麼地方,眼前的樹木枝繁葉茂,在一處空地上竟然坐落著一處很是別致的小院。
  • 陳情令:忘羨之義城上篇,含光君,大霧中你要拉手嗎?
    夏日陽光清亮晃眼,你從日光中走來,客棧門口迎面相遇,許是一夜宿醉惹的禍,竟有些頭暈目眩。世事翻覆,往事傷情,我不願等你慢慢領悟這濃濃的情,一杯酒下肚,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是身體是真實的,內心的渴望是真實的,隨心任性妄為吧,不再用含光君的人設束縛它。昨晚我到底做了什麼?你果然還是故意搪塞掩飾,只是望去這一臉的盈盈笑意,舒朗靜好,你或許明白了什麼?
  • 小說《美女不戀愛》第10章:大霧茫茫掩魔爪
    大霧使得白天如同迷眼人一般,只能看見眼前的白色,卻分不辨五指,就算是兩個人相距一米遠也看不清楚對方的五官。最難受的是呼吸時空氣裡面的渾濁物,嗆得人們嗓子痛、連帶著胸口也痛,就像是吸進了肺裡又黑又濃的煙塵一般。整幢大樓裡不住地傳出來女生的哭聲,和人們劇烈慘痛的咳嗽聲、呻吟聲,不時會有人因為呼吸不暢或者窒息被一個同學背著或被幾個人攙扶著送去了學校的醫務室。
  • 純愛 大霧、爽文反派人設崩了、做渣男真好,就是死得早
    大霧 by顏涼雨 (連載中)一場大霧,野性覺醒。————百年不遇的大霧天,全校停課禁止外出。三天後,大霧散去。林霧發現自己突然有了超強的運動神經,並且每到夜晚降臨,他都想對月高歌。同學老師們的身上也都起了不同變化,這種「野性覺醒」的奇怪現象隨著各地接連不斷的大霧,開始在全世界蔓延。林霧:借你吉言,現在全世界人類都變得不那麼像人了。
  • 能見度將小於50米 大霧「升級」東營再發預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乃馨 東營報導12月11日16時東營再發大霧橙色預警信號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東營市大部地區將出現能見度小於200米的大霧天氣,局部地區能見度小於50米。11日18時30分左右,東營市墾利區部分路段能見度已不足50米。
  • 《美女不戀愛》第10章:大霧茫茫掩魔爪
    大霧使得白天如同迷眼人一般,只能看見眼前的白色,卻分不辨五指,就算是兩個人相距一米遠也看不清楚對方的五官。最難受的是呼吸時空氣裡面的渾濁物,嗆得人們嗓子痛、連帶著胸口也痛,就像是吸進了肺裡又黑又濃的煙塵一般。整幢大樓裡不住地傳出來女生的哭聲,和人們劇烈慘痛的咳嗽聲、呻吟聲,不時會有人因為呼吸不暢或者窒息被一個同學背著或被幾個人攙扶著送去了學校的醫務室。
  • 小說:村裡山中大霧一直不散,村長帶8人去查看,怎料剩1人回來
    但就在前段時間,長山突然升起了一陣大霧,這霧十分古怪,日日夜夜經久不散,可這個季節,又分明不是起霧的天,著實詭異得很。臨近長山的村子裡有老人說,這是山中一些不乾淨的東西在作亂。還說這霧與普通的霧不同,長山的這場霧可是會害人的。但是過幾天就是我奶奶去世一周年的忌日,爸媽老早就打電話催我回去。
  • 穿過鎖骨的鐵
    一隊人從這樣的馬路上走過,鐵絲穿過了他們的鎖骨。他們是從黑色的顏料裡生出,穿過藍色到紅色的霧裡去。他們是雪的兒子,乾裂的嘴唇結痂。被帶火器的趕著,他們只是默默地走,朝著未知的歸宿,像他們已失去的牲口。一隊人如肉串經過,鐵絲穿過他們的鎖骨。
  • 迎著陽光開一扇窗戶
    那位搞裝潢的同學指點說:「 迎著陽光的地方你沒留窗子,沒有陽光的地方你偏偏開了窗子,室內怎麼能明朗呢?」過了幾天,那位搞裝潢的同學帶了一幫人來,要幫朋友重新開幾扇窗子,朋友和他的家人擔心地說:「方位不對,怎麼能開窗呢?」 那位同學笑笑說:「什麼方位不對?你要想讓室內光線好,就別管什麼方位,迎著陽光開窗就行了。」
  • 2w塊的內褲你穿過嗎?
    下雨天了怎麼辦……陣雨像一場大霧籠罩城市。孤獨像一場筵席款待了212宿舍的每一根廢柴。 下雨之後,窩在宿舍是每一根廢柴的最佳選擇。有道菜叫金屋藏嬌,製作之前要把粉嫩的肉絲塞進晶瑩剔透的豆芽裡,很形象的一道菜。那麼現在212宿舍,就像極了這道菜,不過名字應該要改一改,叫被窩藏棍。
  • 文本的重鑄與回歸:《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電影語言的敘事手法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導演姜文的處女作,於1995年上映。影片以主人公馬小軍的獨白式回憶展開一段青春往事的追憶,影響著一代青年人。在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導演姜文通過選取精準的景別來還原對小說文本中的情節。我一次也等到過她。有幾次我一直等到夜裡,家家戶戶都亮了燈,可她的那個窗戶總是黑的。有時忽然開了燈,但出現在窗口的身影不是她父親便是她母親。
  • 《局外人》陽光意象的荒謬:因陽光而殺人,卻受到倫理道德審判
    整篇小說充滿了令人炫目的陽光,默爾索始終在陽光的籠罩下,感受到來自陽光的壓抑,威脅,並試圖擺脫陽光的控制。04.加繆對陽光獨特鍾情,成就了《局外人》的傳世名作。加繆用簡短精練的語言,向我們勾勒出世界荒誕的圖景,小說中反覆出現的陽光直白描繪,對整個故事情節起到了烘託和渲染,但更重要的是暗示了陽光代表著一種強大的力量,其酷熱正是荒誕世界的外在表現。
  • 陽光下的暗影——讀《偷影子的人》有感
    ,這部小說銷售得比馬克·李維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太需要這樣治癒的小說,治癒我們的緊張,壓抑,不滿和困頓。 然而,我更傾向於去讀那些兒童,他們仿似被成年人的肩膀扛著,金屬的樊籠擋著,阻隔了一切困頓的外因,只有美好的童年。其實,「我」花了大把的青春和輾轉漂泊的美好時光,正是去治癒童年的傷痕;是「我」和「影子「」的完美配合,才有了讀者最後溫情脈脈的感動。
  • 微小說:《拐彎的陽光》
    前言: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束陽光,你給予別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從那以後,小男孩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仔細細地擦拭那兩面鏡子,然後調整角度,將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小姑娘的病床上;而此時,小姑娘早就在等待陽光了,她淺笑著,有時將陽光捧在手上,有時把陽光塗在額頭。
  • 陽光少年乘風而來擁我入懷
    七月份的廣州著實悶熱,為了找房,小雨拖著24寸的行李箱穿過一條條街巷,汗水浸透了T恤。安排好住處後,一個人坐在陽臺,外面橘黃色的燈光透過玻璃照在臉上,溫暖又靜謐。閉上眼睛想到的是高中楊欽午睡時總用手指遮住半張臉擋住透過窗的陽光,手指修長,關節分明,很好看……不自覺小雨開始嘴角上揚。無意間知道他也在這個城市,可能當初決定留在這裡和他也有關係吧。小雨很想見到楊欽,想想又覺得還是算了吧,見到了,然後呢?
  • 經典微小說:《拐彎的陽光》
    不過是一束陽光,卻讓奇蹟發生了。每個人的心裡都有這樣一束陽光,你給予別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我讓陽光拐個彎吧!所有的人都認為小男孩在開他那個年齡所特有的玩笑,包括我。我想,也應該包括那小姑娘。可是,小男孩真的讓陽光拐了個彎。小男孩找來一面鏡子,放到窗臺上,不斷地調整角度,試圖讓陽光反射到小姑娘的病床上,不過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