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妃逆襲之路9:甄嬛為什麼要把皇貴妃的名位讓給端妃?
皇上大概還不知道,端敬兩妃早已是甄嬛的同盟了,所以後宮的治理權等於完全落到甄嬛的手裡。不過,這裡也可以看出皇上對於甄嬛、端敬兩妃位份未來的安排,假以時日,甄嬛會成為皇貴妃,端敬兩妃都晉升為貴妃,宜修則完全被架空,成為一個空架子,這是皇上原本的安排。
-
甄嬛傳:明明皇上屬意甄嬛為皇貴妃,為何她要拱手讓給端妃呢?
,卻屬意甄嬛做皇貴妃,但甄嬛卻將皇貴妃的寶座拱手讓給了端妃,這是為何呢?而此次冊立皇貴妃就是拉攏端妃最大的誠意。:甄嬛還是貴人時被陷害下毒溫宜公主,就是端妃幫忙擺脫嫌疑,後又提示富察貴人遇害的事等等,端妃多次為甄嬛解圍,無論端妃是否有私心,但對甄嬛來說的確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以封貴妃作為感恩也是情理之中。
-
這四點表明端妃已知曉甄嬛私通和雙生子的秘密
所以,當皇后提出滴血驗親時,端妃立即反對:「這法子斷不可行,皇上龍體,怎麼損傷?」這話要說得非常及時才行,要在皇上沒同意自己親自驗血之前,還要在甄嬛說出「讓六阿哥與溫實初驗血之前」,一切才顯得自然合理。端妃反對的時機恰到好處,這並非偶然,而是端妃洞悉了一切。她雖不願意混淆皇嗣血統,但她更不願意甄嬛失勢,皇后宜修坐穩後宮,成為唯一的皇太后。
-
甄嬛傳:大封六宮是甄嬛爭取來的,為什麼卻一定要以端妃為尊?
,反而再次請求皇帝說此次大封六宮務必以端妃為尊,這是為什麼呢?要知道,甄嬛此時已是貴妃,再進一步就是位同副後的皇貴妃,如果她能坐上這個位置,將來對付宜修皇后一定事半功倍,她為何要放棄這個機會呢?如果甄嬛想要與端妃回到當初的結盟,就必須拿出足夠令端妃心動的籌碼,對於進宮即妃位又久未晉升的端妃來說,皇貴妃之位就是最好的籌碼了。
-
滴血驗親時端妃還沒有皇貴妃的位份,她為何要幫心虛的甄嬛說話?
那麼問題來了,宜修皇后在景仁宮組織舉辦滴血驗親大會的時候華妃早就不在了,端妃也沒有在甄嬛的力薦之下得到皇貴妃的位份,她為什麼要幫明顯心虛的甄嬛說話呢?,足以證明她渴望活下去的決心,但宜修皇后掌管後宮的方式不會允許端妃活太久,一旦端妃不小心觸碰到宜修的利益,宜修一定會想方設法地對付她,相較之下,還是大方送女兒的甄嬛可靠一些,起碼甄嬛會給嬪妃皇嗣們一條活路。
-
甄嬛傳:為什麼端妃的封號是「端」呢?看完答案鼻涕眼淚笑出來
甄嬛首次有孕的時候,華妃嫉妒之下,跑進端妃住的鹹福宮裡,將所有的怒火都撒在了端妃身上。原來清朝皇帝後宮等級中,中宮皇后地位最高,然後就是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這些人分居東西十六宮。在往下面還有貴人、常在、答應這若干個級別,數量沒有規定。
-
端妃逆襲之路完結篇:端妃為什麼「又病了」?
當甄嬛來探望皇上的時候,端妃正在哭泣,她對皇上有感情,她不想皇上那麼早死。然後甄嬛和端妃相互行禮,甄嬛說:姐姐不必多禮!「不必多禮」是上位者經常對下位者說的話,甄嬛在嬪位的時候,也曾經對行禮的曹貴人說:曹姐姐不必多禮。所以說,雖然端妃現在是皇貴妃,但是已經「位同副後」的甄嬛,無論是實際的地位和手中掌握的權柄來說,都比端妃要高。
-
甄嬛傳:明知端妃是在利用自己,甄嬛為何還把她推上妃嬪之首?
,後期則因為接受了甄嬛饋贈的皇貴妃名號選擇幫著她一起對付宜修皇后,直到皇帝駕崩新帝即位的時候,端妃這個觀眾眼中的病秧子還好好地在啟明殿裡撫養溫宜公主,此等耐力著實是令人刮目相看。之後在甄嬛被禁足碎玉軒期間端妃也沒有出面為她求過一句情,反而是從未與甄嬛合作過的敬妃為她上下打點周全,這就說明端妃與甄嬛的結盟在華妃身亡的那一刻就自動解除了,她們之間僅僅只是合作與利用的關係而已。
-
從棄妃到皇貴妃,說說端妃的逆襲之路1
而且,我覺得,端妃才是《甄嬛傳》的最大贏家,甄嬛雖然最後當了太后,但是一路宮鬥,付出的何止友情、親情和愛情?只有端妃,從一無所有鬥到後來變成什麼都有,而且她自己從來不出頭冒險,就是躲在別人背後出謀劃策加撿漏,手段不可謂不高明。這一系列文章,就是為了清楚明白的剖析端妃的逆襲之路,看她如何一步一步從毫無存在感的棄妃變成人人都要敬她三分的皇貴妃。
-
《甄嬛傳》:這三點告訴你皇后為什麼會失敗,甄嬛為何能成功逆襲
這麼多身份加在一起,按理說不該在宮鬥中輸得那樣慘:四阿哥登基,皇后還是皇后,被困景仁宮,與皇上死生不復相見。反而給甄嬛留了機會拉攏後宮眾人。皇后,完全忽視了後宮這個大平臺的力量。 因此,在景仁宮皇后指使祺嬪告發甄嬛與溫實初有私情時,甄嬛有地位尊貴的皇貴妃(端妃)、敬貴妃等的維護,而皇后戰隊只有區區安嬪、祺嬪,怎麼看都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
-
打著親情牌,甄嬛和端妃背後算計曹琴默的孩子,到底誰更詭計多端
襄嬪並未看出端妃對溫儀的野心,許是日日為溫儀前程憂心,忘記了喜怒勿行於色,心事勿讓人知的生存法則從端妃的眼神中,她似乎已經猜出甄嬛的全部計謀,就等著甄嬛開口了。端妃當然知道甄嬛此時問話的用意,她本身就是心理暗示的高手,結果端妃回答:——你也知道,我的身子被年世蘭弄壞了,生不了孩子,只能心疼心疼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那個孩子真是可愛極了。說到孩子,端妃再一次眼睛發亮。言下之意:我要有那麼一個可愛的孩子就好啦。
-
端妃逆襲之路8:甄嬛團隊第一輸出
:如果熹貴妃和溫太醫真有私情,自然是會防著別人的,怎麼斐雯回回都能瞧見,還瞧的那麼真切?而崔槿汐發誓甄嬛與「溫大人」絕無私情的時候,眼角是向右下方斜視的,這也是心虛的表現。如果要發誓,為什麼不說「甄嬛絕無任何私通的情事」,而要特指與「溫大人」絕無私情?所以,在看了靜白這段指證後,端妃懷疑,甄嬛的確和溫實初是清白的,但是也許私通的另有其人。
-
端妃果然手段老辣五條復仇計劃同時進行
端妃,從一個不得寵的棄妃,越過貴妃位分,連跳兩級晉封成為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手握協理六宮之權,成為人生贏家。端妃站隊招兵買馬,必是經過她多方考察試探,確認資質過人能力出眾後才會收入麾下。端妃說,當她看到甄嬛的那張臉,就知道她能為自己所用。於是在甄嬛因木薯粉事件遭華妃陷害後,端妃如及時雨般出現,救甄嬛於危難之中。當甄嬛感激端妃的相助時,端妃說,「你不用謝本宮,本宮幫你,自有幫你的道理。」這和皇后只招工具人的手法完全不同。
-
從棄妃到皇貴妃,說說端妃的逆襲之路3
為什麼要誤導甄嬛,說是曹琴默幹的?這件事原本也不是華妃和她預謀的,出了事大可以看熱鬧,為什麼要突然橫插一腳,對她自己有什麼好處?這個舉動,很像曹琴默的為人,雖然精明,但是目光短淺,心地也缺乏厚道,她本以為猝不及防的一推,誰也抓不住證據,可甄嬛心裡知道是她。一旦在甄嬛心裡埋下仇恨的種子,她要弄你,也根本不需要講什麼證據。
-
《甄嬛傳》甄嬛小產,為什麼說是皇帝自食其果?
另一方面卻在伺機尋找可以打壓甄嬛的機會。皇帝和皇后因為子嗣到甘露寺去祈福,太后恰逢臥病在床,宮中唯有華妃最大。華妃每日讓眾妃嬪來翊坤宮中說道,三四個小時才能結束。就在這段時間裡,甄嬛在被罰跪時出現狀況,後小產。總結原因,我認為都是皇帝自食惡果。一心想要子嗣,卻被自己所害。
-
為什麼說除了甄嬛,雍正虧欠最多的是端妃?端妃年輕時無辜躺槍
所以大家都會認為甄嬛是被雍正害了,雍正給了甄嬛很多,虧欠甄嬛的也最多。端妃雖然在劇中出現次數並不多,但是她的存在感卻很強,首先是因為端妃每次出場時病懨懨的樣子,其次是端妃的位份和在宮裡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視的,她是可以和華妃平起平坐的存在,而且端妃並不怕華妃。
-
甄嬛傳:宜修皇后從未對付過端妃,為何端妃卻說自己恨毒了她?
端妃與華妃之間的恩怨是後宮裡公開的事情,當年華妃在王府做側福晉時曾經懷上過皇帝的孩子,不料讓端妃一碗被掉了包的安胎藥害沒了,華妃認定是端妃害死了她的孩子,事後用一壺紅花灌得端妃失去了生育的功能,於是她們二人從此反目成仇。進宮之後,華妃一直仗著自己娘家的勢力明裡暗裡欺負端妃,端妃則為了報仇和保命與甄嬛聯手端了華妃本家,她們之間的鬥爭也就結束了。
-
《甄嬛傳》:皇上大封六宮,甄嬛為何刻意提醒一定要以端妃為尊?
甄嬛讓皇上封端妃為皇貴妃,一個原因是自保,另一個原因是給端妃封口費!而且無論如何,要以端妃「為尊」,居於甄嬛之上,否則甄嬛覺得「終究難安」。端妃自己猜測出的雙生子的真相很讓甄嬛心驚!她知道自己和端妃一直以來都是同盟關係,端妃雖然在滴血驗親的時候幫了甄嬛一個大忙,但是萬一哪天端妃要是想和甄嬛翻臉呢?甄嬛可以說毫無還手之力!
-
為何被端妃收養後就沒再出現了?
在甄嬛與皇后的爭鬥中,端妃無疑是甄嬛一黨。甄嬛暗害雍正,端妃並不知情。她可能在無意之中,給甄嬛做了幫兇——雖然她並沒有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雍正之死,會導致端妃生病:雍正已經病了一段時間了,端妃並不是毫無預感。在侍疾的時候,她偷偷流淚,也證明她已經知道雍正命不長久。
-
甄嬛誤穿純元故衣被皇帝禁足後,她就聯想到端妃接近自己的目的了
當甄嬛在宜修皇后的設計下穿著純元皇后的故衣出現在景仁宮引起皇帝的大發雷霆之後,她瞬間想明白了很多東西,比如殿選上太后為什麼會對無緣無故的刁難自己,身為掌事姑姑的崔槿汐為什麼會忠心耿耿地跟著自己,原來這一切都是源於她那張與純元酷似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