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婚娶,十一個孩子,姥爺的坎坷人生(二)

2020-09-24 火山石的紅塵煙火

因著我的懶惰,在文章裡把姥爺的人生進行了分割,如朋友們感興趣,請先去閱讀姥爺人生的上一篇文章,謝謝支持!



姥爺在解放前,因為是當地的富戶人家,所以曾擔任所在村的保長。但姥爺是一個極好的,愛國的人,從不做壞事,而且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村莊裡的窮苦人家。


媽媽給我講過一個姥爺機智勇敢掩護軍人的故事。


據說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前不久,日本人追一個軍人(媽媽說她也不清楚是國民黨還是八路軍了)到了姥爺的村莊,當時在村莊都是有固定的隱藏點的,日本人不知道在哪,但當地村莊的人都知道。日本人挨家挨戶的搜查,快要到軍人的藏身地了。目睹一切的姥爺急中生智,抓起正在他身邊玩的大舅手裡的&34;(據說是一種玩具)一下扔到屋頂,大舅哭了起來,姥爺就往房頂爬,弄出很大的聲音,把日本人吸引了過來。


等到日本人弄明白是咋回事時,軍人已悄悄地轉移到了安全區域,逃過一劫。但是姥爺因此被日本人打了一槍託,腿瘸了好幾天,外曾祖母也被嚇得病了一場。


戰亂年代的生活,實在是長在紅旗下的我們所無法想像的。不知道,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被迫當著保長的姥爺是如何每日在驚恐中度日的。


媽媽無數次的說起解放時的情景。



早上一出門,街道上都是解放軍,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來的。看到老百姓起來了,軍人們就開始忙著幫老百姓幹活,掃院子,挑水,還幫哄孩子。


解放後,因為姥爺的為人,村莊裡的人都很認可,雖然被認定了是富農身份,但是沒有受到過任何批鬥,還因為有些文化,會打算盤,在供銷社做了會計,成了有公職的身份人。


姥爺那時是絕對擁護新中國、共產黨,積極要求成為一名黨員。為了表現,姥爺把家裡積攢的金銀首飾裝滿了一個小木盆,全部上交,換回了一塊手錶。對於這件事情,媽媽總是很遺憾,因為那裡面還有姥姥留下來的麻花鐲子,是有紀念意義的。


媽媽說,過了幾年在外曾祖母去世後,重新翻蓋外曾祖母的房屋時,在煙筒處發現了一個油紙包,裡面包有許多袁大頭,還有幾個戒指、幾副耳環什麼的,懷疑是外曾祖母在姥爺上交財物前,匆忙偷偷藏起來的東西,姥爺又毫不猶豫地二次上交了。


每次聽媽媽講這件事時,我也很遺憾,如果沒上交,傳下來,我也能得個戒指啥的吧。也不知道那些東西都流落到何方了。



1958年,人民公社開始建立,大躍進活動如火如荼。姥爺被調去參加十三陵的水庫修建工作,仍是會計身份。繼姥姥也被編隊參加煉鋼鐵的活動。媽媽無數次的回憶,在外地上學回家過寒假的她,看著幾個舅舅和老姨成為沒人管的孩子,在村莊的道路上遊蕩。


因為離北京比較近的緣故,所在地的村莊嚴格執行人民公社的制度,已不允許小家庭開火,都到公社統一的食堂吃飯。各家各戶的鐵鍋、鐵鏟、甚至鐵鎖都上交用於煉鋼鐵了。媽媽沒有繼續她的還有一年半就完成的學業,而是選擇留下來,成了一名廣播員,每日一邊播報煉鋼鐵的好消息,一邊照顧弟弟妹妹。


1958年底,媽媽追隨著闖關東的親屬的腳步來到了東北樺甸。轉過年來,為了活命,姥爺帶著一大家子也來到了東北,從此開始了在東北的新生活。


在東北,憑著自己的勤勞能幹,姥爺重新站穩了腳跟,買了房,而且老來得子,在快六十時,小老舅出生了。


日子在安穩中飛快流逝,在東北生活了將近二十年後,在大舅、二舅、三舅、老姨先後成家後,剛過七十,身體健康結實的姥爺卻突然離開了人世。



姥爺的離開是因為四舅的瘋狂,也是因為他自己的心軟。


四舅是媽媽不願提起的悲傷,只是知道他剛過二十,就因工作上的不順心得了精神病,時好時壞地治了兩年。犯病時,家人就把他鎖在倉房裡,好些時,就讓他自由活動下。


1976年十月下旬的一天,因為突然降溫,天氣很冷了。外出回家的姥爺去倉房看了四舅,和繼姥姥說,天太冷了,倉房也沒炕,把老四放屋裡,晚上和我睡吧。姥爺不知道那天下午時,四舅剛因為倒汙水的事,和鄰居吵過架,被鄰居打了一磚頭,繼姥姥怕姥爺生氣,也沒有和姥爺說這件不愉快的事。


當天半夜,突然瘋狂的四舅拿起了鐵鍬,嘴裡喊著鄰居的名字,砍向了睡夢中的姥爺。因為後續的破傷風感染,在昏迷了幾天後,姥爺離開了人世。姥爺在離世前的最後一句話是:&34;


媽媽說,姥爺的葬禮上,很多人痛哭失聲,惋惜姥爺以這種方式突然離去,怨恨好人沒好報。那個惹了禍的鄰居長跪不起,哭自己對不起吳大伯。


四舅在清醒後知道自己做了可怕的事情,病情加重,兩個月後,在又一次清醒後,選擇自殺追隨姥爺去了。


這一場家庭悲劇,對或錯,沒有人能評說。只是,姥爺的離去,是媽媽和舅舅們心上永遠的無法癒合的傷痛。


人的一生,永遠不知道等待著都會是什麼,只能在接受、在面對、在成長中,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


不得不突然離開人世的姥爺,有什麼沒完成的心願嗎?


可這就是人生。


終有一天,我也要面臨死亡,希望那時,我能做個有準備的人吧!

相關焦點

  • 因心軟,命喪兒子的鐵鍬下,姥爺的人生(二)
    因著我的懶惰,在文章裡把姥爺的人生進行了分割,如朋友們感興趣,請先去閱讀姥爺人生的上一篇文章,謝謝支持!但姥爺是一個極好的,愛國的人,從不做壞事,而且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村莊裡的窮苦人家。媽媽給我講過一個姥爺機智勇敢掩護軍人的故事。據說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前不久,日本人追一個軍人(媽媽說她也不清楚是國民黨還是八路軍了)到了姥爺的村莊,當時在村莊都是有固定的隱藏點的,日本人不知道在哪,但當地村莊的人都知道。
  • 姥爺這一輩子(2)
    一聽說殺過人,歲數大,家裡還窮,沒有一個願意的(因為那個年代基本十七八就都結婚了,哪裡還有歲數大的姑娘)。這時候村裡有個祁老漢有個閨女才16歲,祁老漢看我姥爺是過日子人,不嫌棄我姥爺家窮,打算把閨女嫁給我姥爺,閨女說什麼也不同意。那個年代比較封建,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祁老漢硬逼著把這門親事給促成了。
  • 姥爺這一輩子(1)
    由於那個年代經常盜匪頻多,姥爺身高體健,16歲就開始給有錢人家老家護院。白天在家務農,晚上幫有錢人家看家護院,姥爺村子裡有兩個無賴,經常欺男霸女,偷雞摸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有一次,姥爺家收了二畝地穀子,放到外面場院裡晾曬。白天老姥爺看著,晚上弄個床,在那裡睡覺看守。這兩個無賴半夜將老姥爺的床抬到很遠的溝裡,(老姥爺竟然沒醒,還在睡覺),將姥爺家的二畝地穀子全部偷走。
  • 我的啞巴姥爺
    小孩子的玩心重,我和二姥爺沒待多久就自己跑去玩,只是在吃飯時多瞟了幾眼這位二姥爺,他一直是不怎麼出聲的,好像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動靜。記事以後的每年春節初三,娘騎自行車馱著我和妹妹去姥娘家走親戚。姨家的孩子那時都湊到姥娘家,小孩子多了就湊著熱鬧要學著姨夫們給老姥爺(姥爺的父親)、姥娘、姥爺磕頭。那時,二姥爺基本不會出現在場面上。他在自己的小屋裡,我們幾個晚輩孩子就跑去找他。
  • 我與姥爺姥姥一家人的故事
    90年代初,姥爺一家住單位家屬院,隱約記得是菏澤高平路邊一座四層筒子樓,姥爺家住一樓,三間房,走廊南二間、北一間。當時,一樓裡有十多戶人家,都是姥爺的單位同事。當時日子雖清苦,但鄰裡關係都很好,像一家人一樣,誰家有了事,大夥都會去幫忙……。媽媽產假一過,就去上班了。她工作「三班倒」,記得白天也常見她睡覺,我還偷偷「埋怨」媽媽的覺比別人多。
  • 姥爺的故事(上):從國軍到解放軍
    我只得從她絮絮的叨念中摘出概要,結合著大姨和媽媽的講述,加上童年時對那本筆記的模糊印象,這才勉強拼湊出了我姥爺坎坷的一生。一姥爺是家中長子。到了姥爺十八歲那年,他不得不和另一個年齡相仿的親戚一起到城裡討飯過活。某天,衣衫襤褸的二人敲開了一戶人家的院門,發現開門的竟是自己的二姨。二姨夫婦收留了他們,但自己的家中也不富裕,終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二姨夫給兩人指出一條明路:參軍。
  • 後姥爺(民間故事)
    二「別多拿公家一分錢」,作為省財政廳長的官姥爺撂下的這句祖訓我們都記住了,但誰也沒能一絲不苟地堅決執行下去。帶頭破壞這條祖訓的,就是我後姥爺。親姥姥一共生了四個閨女。前三個閨女一個賽一個的漂亮,都被官老爺給接走了,等成家生了孩子,又都把孩子送回來給我親姥姥帶。親姥姥和後姥爺生下的我小姨卻不知咋搞的,那麼醜,又黑又高又壯。千真萬確是打我親姥姥肚子裡掉出來的,通體上下卻沒多少像我親姥姥。
  • 姥爺的傳奇一生:姥爺遵守諾言為嶽父母養老送終後……(六)
    昨天講到姥爺帶著姥姥回老家分了二畝地,心裡正不知去留呢,姥爺的老爹發話了,希望姥爺留下來侍弄二畝地、生兒育女,不要再去做人家的上門女婿了。雖然姥爺是個孝子,但是他有自己的主意,並不是一味的愚孝。姥爺想到當初自己流浪在外,是老鐵匠收留了他並教他學手藝。而且又把女兒許配給他,給他操辦了婚事。想著人家老鐵匠圖個啥,不就是將來圖姥爺能給他養老送終嗎?
  • 姥爺的故事(下):幫助女兒批鬥自己的反革命分子
    她每天照常洗衣做飯帶孩子,對姥爺發的脾氣視而不見。姥爺的手段就像刀插進棉花裡,有勁也使不出來。現在想來,三姨姥口中姥爺爬上牆頭還有站到井邊的行為,或許是在無計可出的情況下準備以死相逼。四幾年後,媽媽出生了。恰逢三年困難時期,飯都吃不飽更別提奶水,只得靠喝苞米麵糊糊艱難成長。也許是上了年紀,也許是覺得可憐,姥爺對他的二女兒疼愛有加。
  • 姥爺的傳奇一生:姥爺趕著馬車拉上漂亮媳婦回老家(五)
    我姥爺想著如果回老家還能分上幾畝地。擔心人回不去,就沒資格分地了。我姥爺把他的想法和擔憂說給媳婦、和鐵匠老夫妻聽。雖說當時我姥爺是以上門女婿的身份和我姥姥成婚的,但是遇到這百年不遇的大變動,也不好攔著我姥爺想回鄉分地的心思。最後我姥爺歸鄉心切做了個決定。無論怎樣先帶我姥姥回老家看看情況。再說也娶了媳婦了,家裡還有一個老父親和一個大哥,咋著也得回去給他們報報平安報報喜。
  • 《追憶我的姥爺》
    每當在街上或其它任何地方看到慈祥的老爺爺,我都會想起我最最親愛的姥爺、我最最敬愛的姥爺! 據母親說,小時候因為我是個女孩更因為屬相毒(屬虎的而且是&34;),被專橫的爺爺認為不詳,要把我扔掉。那時候我家是在一個大山腳下的小山村,在不稀罕女孩子的年代,在一個野獸出沒的村莊,如果扔掉的話,也就真的沒有了生還的機會!
  • 姥爺的傳奇一生:鐵匠師傅想讓姥爺做他家的上門女婿(三)
    姥爺聽了不明所以,扭頭看了看師傅兩口子,師傅師娘也都笑吟吟的看著他,姥爺的臉又刷的紅到脖子根兒。因為姥爺當下也明白幾分,只是做夢也想不到這一天會變成現實。鐵匠的大女兒和我姥爺年齡相當,就是第一次見了我姥爺就忽閃著大眼睛瞪眼瞅的那個姑娘。我姥爺第一見了那個大眼睛師妹也心生歡喜。
  • 流淌在心中的河流(二)
    流淌在心中的河流(二) 文/木依岸 第二章 別離 坐在自行車後架上,柳燁看著爸爸賣力登車的後背,忽而向前彎成一張弓,忽而挺直成一堵牆。爸爸麻利地在人群中穿梭著,慈愛和幸福在他白淨的大臉龐上流淌。被太陽曬軟的柏油路在爸爸的車子底下畫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灰色車轍。
  • 姥爺的故事
    原來就聽說過我姥爺曾經在天津生活了好多年,我媽媽和姨舅們也都在那裡生活過,但我感覺他就像大張淡村的其他老人一樣,安分守己,處處為自己的孩子著想,在這個普通的村子裡按照自己的方式過著自己的生活,一點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 姥爺和阿黑
    *小說* 姥 爺 自從聽說了我們武家村知青要回城的消息,阿黑的姥爺(當然,也是我的姥爺)就變得沉默寡言起來。幾天來,他除了給我們做飯,就是一袋接一袋的抽旱菸。就連平時活潑好動、愛說愛笑的阿黑話也少多了,在姥爺跟前和我說話都是放低了聲音。
  • 記憶深刻的四次溺水
    我小時候被水淹過四次,每次對我都是記憶猶新,永遠也不會忘卻。話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人,我一直都不會水,所以也沒被水淹死。第一次是在我兩歲的時候,一般人四到五歲才記事,奇怪的是我竟記得兩歲時候的事情。那是某一年的冬天,我穿了很厚的衣服,在門口的路上玩耍,路那邊是一條河,準確的說是一個河溝,一開始是一個一丈多長的溝,後來被挖成了兩三丈長的河,我是被人推到河裡去的。
  • 舅姥爺趕夜路回家,半路上以為背個孩子回來,結果是……
    這是發生在我舅姥爺(媽媽的舅舅)身上的事,媽媽說在她小的時候交通不發達,無論出多遠的門都幾乎靠步行。那個時候,就算有公共汽車一般的人家也捨不得坐,所以走夜路在那個年代是經常性的。一天夜裡,舅姥爺要途徑三個村莊趕往我的姥姥家。半路上突然出現一個小男孩,非得央求著舅姥爺背他一程,在那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怎麼會有一個小孩子呢?舅姥爺心裡範了合計。
  • 我的打工生涯(二)
    結束了超市二個月的打工,年後,我無法坐以待斃,我有一雙手,我必須要養活自己,憑著這個信念,我又繼續找工作,幾經周折,找到一份宿管阿姨工作,這是個私立技工學校,每年學校去周邊招未考上高中的孩子來這裡學技能,我的職責是管理二棟宿舍樓(男女各一棟),包括檢查衛生,督促孩子上課,調解矛盾,關心學生身體健康。學校是半軍事化管理,一周允許出去一次,校內有小賣部,衛生所,食堂。
  • 我母親和我姥爺給我講的:日寇侵犯隨州殺人放火的一些事(第1節
    說明:本文如實紀實(我媽親眼所見),絕非虛構!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後有幾節待續,敬請關注。  一次,隨縣縣城裡的日寇來到望城崗我姥爺村裡找「花姑娘」,當日寇來到我姥爺家裡時,因那時男人們會紡棉線,我姥爺當時頭纏著毛巾(那時男的一般都是這樣的),正在家裡坐著紡棉線,日寇以為我姥爺是花姑娘,並把我姥爺抓住,後來發現我姥爺不是花姑娘,把我姥爺朝死裡打……我姥爺求他們放過並假裝答應幫日寇找花姑娘,日寇信以為真放我姥爺出去找,我姥爺藉機逃跑了。
  • 結了三次婚的姨夫。(一)
    親人的媽媽4歲時,親姥姥散手人寰,留下姥爺和16歲的大姨。親姥爺頓感手足無措,無法應對接下來的生活,偷偷把親人的媽媽送給一對沒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後來,偶然打聽到收養妹妹那家人因怕孩子被要回,領到孩子第二天,收拾好家當,舉家搬離到北方一個偏遠閉塞的小城,從此失去消息。天下的事情就是這麼湊巧,復員轉業的大姨夫攜帶全家在離這個邊境小城不遠的城市安頓下來。大姨此時已經人到中年,成了四個孩子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