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的故事(下):幫助女兒批鬥自己的反革命分子

2020-09-09 膏膏



對於姥爺鬧離婚的種種行為,姥姥一概不予理睬。

她每天照常洗衣做飯帶孩子,對姥爺發的脾氣視而不見。姥爺的手段就像刀插進棉花裡,有勁也使不出來。

現在想來,三姨姥口中姥爺爬上牆頭還有站到井邊的行為,或許是在無計可出的情況下準備以死相逼。

雖然少年時進過學堂,青年時上過戰場,但在家庭問題上,他還是個新手,辦法自然十分拙劣。

這樣假設的話後面的事情也能夠說通,村幹部找上了門來——應該是被那些行為驚動了。

村長批評,書記批評,後來甚至找來了鄉長,劈頭一頓痛罵。

姥爺屈服了,他不再吵鬧,安靜了下來。

遺憾的是無論是三姨姥還是媽媽和大姨,所有人都沒有提到團長的女兒後來怎麼樣了。她不遠萬裡趕來找姥爺,見了幾次面,住在哪裡,什麼時候離開,都是個謎。

總之生活又歸於了平靜。


幾年後,媽媽出生了。恰逢三年困難時期,飯都吃不飽更別提奶水,只得靠喝苞米麵糊糊艱難成長。

也許是上了年紀,也許是覺得可憐,姥爺對他的二女兒疼愛有加。因此他也漸漸認識到自己的家庭責任,在家幹活在外勞作,努力擔負起一家之主的角色。

又過了幾年,三女兒出生了。

姥爺筆記中的這個片段我印象深刻,在他的筆記中,三個女兒的出生年月和地點都記述詳盡,但明顯是在一天寫下的,寫到三女兒的時候,後面還寫了句「母女平安,幸甚」。喜悅之心,溢於言表。

我猜他是在生下三女兒的當天寫下來的,因為高興所以一時興起在本上寫下了三個女兒的生日和地點。

看得出姥爺其實是單純善良的。他沒有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對孩子們的喜愛隨著自己的年齡與日俱增。離婚事件是他試圖反抗自己命運的小小嘗試,他本可以有更加行之有效的做法,但卻只停留在了吵架和那些幼稚的威脅,甚至沒有對姥姥動過一次手——要知道,至今這也是一些試圖擺脫家庭的男人們常用的手段。

我相信,直到這個時候,姥爺不僅完全接納了這個家庭,更因為這個家庭而感受到幸福。


我對這段筆記的印象極為深刻,以至於多年後我可以根據當年的記憶分析出上面哪些話是同一天寫的,哪些是不同的。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的人生中從來都沒有一位三姨的存在。

就在那段洋溢著幸福的文字的下面隔了幾行,出現了一段多處塗抹的,潦草的字跡。

「××年××月××日凌晨二時十一分,於××醫院離世。」

這段話應該是顫抖著寫完的,可能已經連筆都拿不好了。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患了什麼病,當年因為這個問題我讓姥姥哭了好久,以至於這成為了我的心結,再也不想向人提及。

或許,悲喜交加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幾年之後,老舅來到了人世。兒女雙全的喜悅衝淡了些許悲傷, 也讓姥爺對未來更加充滿了希望。

但他沒有想到,即將到來的,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那年大姨的年紀和姥爺參軍時一樣大。身為家中長女,她很早就開始幫父母分擔家庭的擔子,洗衣做飯樣樣精通。不僅如此,大姨能歌善舞,是學校文藝宣傳隊的骨幹,同時也相應號召上山下鄉,在廣大農村接受過歷練。

此刻,正在市裡參加匯報演出的她已經是入黨積極分子,下次入黨名單裡寫下她的名字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就在準備上場的前一刻,同村隨行的叔叔突然出現,要她找個地方躲起來。

一夥帶著紅袖標的人兇神惡煞地闖進後臺,為首的正是鄰村的造反派頭頭。他們在人群中遍尋無果後,方才悻悻離去。

大姨這才知道,姥爺被抓了。

三天後的入黨大會上,大姨的名字消失了。那晚她整整哭了一夜。

姥爺被判為國民黨特務,打成了現行反革命,並且開除黨籍,擇日進行批鬥。那個年代並不需要什麼證據,前國軍的身份就足夠了。

大姨從優秀的預備黨員變成了黑五類,這讓姥爺很愧疚,畢竟那時候入黨有著今天無法比擬的重大意義。

為了女兒的前途,姥爺決定犧牲自己的尊嚴。

批鬥大會的前一天晚上,姥爺讓大姨與自己劃清界限, 並親自為她撰寫批鬥講演稿,直到深夜。第二天一早,他就被人押著送往現場。

被批鬥的人胸前會掛著一塊寫有自己名字的罪名的大牌子,或站著或跪著,有時也要把雙手反綁在身後,同時要全程低頭,直到結束。

三個人都對我講述了那一天的情形,但是我不想寫出來。

確切的說,是不忍心寫出來。

我永遠都無法想像在大庭廣眾之下,跪在那裡聽著親生女兒指名道姓的斥責自己是一種什麼感受,光是想想,就心痛不已。

但姥爺應該是坦然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在為女兒的未來而承受苦難。

同樣身為一名父親,這種心情我是能夠理解的。

大姨的心中同樣煎熬,但二人的付出終究還是沒有得到回報。當大姨終於得償所願成為一名黨員,已經是二十年以後的事情了。

那些年,全家就背負著這樣的惡名,在黑暗中艱難地行進。


浩劫過去後,姥爺得到了平反,他沒有返回崗位,而是去學校做了一名體育老師,帶著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跑跑跳跳,直到退休。

再後來,我們這代人出生了。在我的印象裡,姥爺是個快樂可愛的老人,他總是笑容滿面,從不對我發脾氣。他的周圍總是圍著一大群小孩子,跟著他跑步打球,聽著他講述戰爭歲月裡的故事。

逢年過節,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看著廚房裡忙碌的女兒和兒媳,飯桌上舉杯的兒子女婿,還有滿地追打的孫子孫女,那時姥爺臉上露出的,是我見過的最燦爛的笑容。

這也許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但幸福是短暫的。

沒過幾年,他便被檢查出肝癌晚期,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弄丟他的遺物和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是我人生中莫大的遺憾。

這就是我在眾多破碎的記憶中整理出來的,我的姥爺的故事。


尾聲

我工作的地方距離老家不太遠,某天我偶然來到鄰村小賣部買東西的時候,無意間聽到有人在叫一個名字。

那正是當年負責抓捕姥爺,將他打成現行反革命的,那個造反派頭頭的名字。

我下意識地走了過去,看到了一個年近百歲,形容枯槁的老人。他四肢顫抖地依靠著輪椅,蒼白的臉上爬滿皺紋。或許是意識到了我的目光,他抬頭看了看我,深陷的眼窩之中,一雙眼睛早已混濁不堪。

我站立良久,想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轉身打開車門,駛離了那裡。

往事已矣,執著何必。

相關焦點

  • 因心軟,命喪兒子的鐵鍬下,姥爺的人生(二)
    但姥爺是一個極好的,愛國的人,從不做壞事,而且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村莊裡的窮苦人家。媽媽給我講過一個姥爺機智勇敢掩護軍人的故事。據說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前不久,日本人追一個軍人(媽媽說她也不清楚是國民黨還是八路軍了)到了姥爺的村莊,當時在村莊都是有固定的隱藏點的,日本人不知道在哪,但當地村莊的人都知道。
  • 四次婚娶,十一個孩子,姥爺的坎坷人生(二)
    但姥爺是一個極好的,愛國的人,從不做壞事,而且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村莊裡的窮苦人家。媽媽給我講過一個姥爺機智勇敢掩護軍人的故事。據說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前不久,日本人追一個軍人(媽媽說她也不清楚是國民黨還是八路軍了)到了姥爺的村莊,當時在村莊都是有固定的隱藏點的,日本人不知道在哪,但當地村莊的人都知道。
  • 姥爺的故事
    我當時嚇得不輕,臨近中午吃飯時間,心想這頓午飯是吃不成了再加上一頓痛揍,正巧我姥爺一進門就看到了我闖下的大禍,瞞著我父母悄悄的拿著一盆水先幫著把火澆滅,等安排我把這頓午飯吃好後再去處理雞窩的殘局。我在東營微文化發表的村莊三部曲《大張淡》《大張淡的故事》《大張淡的美麗傳說》給大張淡村的村民勾起了很多舊時的回憶,使很多年輕人重新認識了眼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村莊。我在縣城工作已經退休的大舅郭松茂讀過這三篇文章後,給我講述了我姥爺年輕時候闖蕩天津衛的故事。
  • 故事情節挺簡單,結局挺慘烈……
    老實說,寫出這個故事的想法,由來已久,但總是遲遲不肯動筆(手)。這是個傷悲的令人落淚的故事……現在,終於定了決心寫出它來,是因為,我覺得不寫,就對不住我那個屈死的本家小叔……一小叔死的那年,正好十七歲,是跳水庫自殺的。
  • 姥爺這一輩子(1)
    由於那個年代經常盜匪頻多,姥爺身高體健,16歲就開始給有錢人家老家護院。白天在家務農,晚上幫有錢人家看家護院,姥爺村子裡有兩個無賴,經常欺男霸女,偷雞摸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有一次,姥爺家收了二畝地穀子,放到外面場院裡晾曬。白天老姥爺看著,晚上弄個床,在那裡睡覺看守。這兩個無賴半夜將老姥爺的床抬到很遠的溝裡,(老姥爺竟然沒醒,還在睡覺),將姥爺家的二畝地穀子全部偷走。
  • 姥爺這一輩子(2)
    姥爺由於殺人被判刑15年,等到出獄以後已經是三十一歲了。回到家裡,老姥爺由於姥爺的殺人入獄,連驚帶嚇,在姥爺入獄第二年就去去逝了姥爺出獄後,家裡只剩下一個老娘和三間土坯房,可想條件很困難。日子還得繼續過,姥爺就這樣起早貪黑自己種點地,平時給地主家打零工。村裡人看到這小夥子能幹,是個過日子人。就打算給介紹個媳婦,可是說了好多家。
  • 後姥爺(民間故事)
    其實,我的親姥爺是個很有地位很體面的人,他是個南下幹部、老革命,後來當了很大的官。官姥爺再沒回過這個小山村,但他傳下了一句祖訓,很簡單,就一句大白話,「別多拿公家一分錢」。據說我的官姥爺當上了省財政廳廳長後,每逢出差都會背上一個小巧的煤油爐,自帶糧食自己解決夥食。
  • 富農姥爺和他的三個老婆。
    繁衍到姥爺這代,已是人丁興旺繁榮富裕的村落了。姥爺喜歡讀書、收藏,算是小有品味有點文化的鄉紳。祖上遺留的財富和土地經過他的聰明才智、勤奮勞作、苦心經營,在村裡也算數一數二的富裕人家。一波三折的婚姻唯一遺憾的是,姥爺初婚的喜悅沒過上多久,娃娃親娶進家門的媳婦得了重病,撒手人寰。少年喪妻,是一件非常悲傷的事情,姥爺的難過自不必說了。
  • 姥爺的傳奇一生:姥爺遵守諾言為嶽父母養老送終後……(六)
    昨天講到姥爺帶著姥姥回老家分了二畝地,心裡正不知去留呢,姥爺的老爹發話了,希望姥爺留下來侍弄二畝地、生兒育女,不要再去做人家的上門女婿了。雖然姥爺是個孝子,但是他有自己的主意,並不是一味的愚孝。姥爺想到當初自己流浪在外,是老鐵匠收留了他並教他學手藝。而且又把女兒許配給他,給他操辦了婚事。想著人家老鐵匠圖個啥,不就是將來圖姥爺能給他養老送終嗎?
  • 姥爺的傳奇一生:鐵匠師傅想讓姥爺做他家的上門女婿(三)
    姥爺在鐵匠鋪學徒,勤快下力不偷懶。閒下來一會兒還挑水掃地給師娘幫把手。對兩個小師妹也是像個兄長一樣恭讓有禮。深得鐵匠一家的器重喜歡。轉眼春去秋來,姥爺在鐵匠鋪已有兩個年頭了。當下世道還是不太平,姥爺很是掛念家鄉的親人。姥爺在那兩年當中也慢慢打聽到了原來自己離家鄉的距離有七八百裡地。
  • 村裡發生的事之姥爺
    姥爺是位教書先生,我從沒見過。好像舅舅家連張照片都沒有。聽母親說,姥爺學識淵博,大個,英俊,可以說是一表人才,為人正直。兒時的我每當聽母親講姥爺的故事,都會託著下巴,聚精會神地盯著母親的臉,生怕落下一個字。最經典的是七隻狼的故事。教書先生在四五十年代被稱為「臭老九」,掙錢少,酸腐之氣嚴重,不受人待見。
  • 姥爺的故事(上):從國軍到解放軍
    據說太姥爺本是個小財主,兢兢業業攢下了一點家底。按照過去的規矩,這些產業將來本該由姥爺繼承,不想禍從天降。在一次外出的時候,太姥爺撞見了一夥正在分贓的土匪。不知出於何種想法,他竟然莫名其妙地湊過去看熱鬧。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他被土匪順手綁架,散盡家財才得以保住性命。
  • 姥爺被卷進了文化大革命的黑色旋風裡
    外婆和二姥爺打架那天晚上,我們睡得佷早。外婆摟著我睡在被窩裡,我的頭枕著外婆的胳膊。外婆突然對我說:「以後叫他二姥爺,不要叫姥爺」我直直地瞪著兩眼望著外婆問「為什麼?」外婆說到:「你姥爺已經離世好多年了,他是你姥爺的兄弟……&34;外婆頓失笑意:「那年,你姥爺48歲,趕上文化大革命,被人關在飼養房批鬥,原本肺病加重,人們看他不行了,放他出來,沒幾天就離世了&34;我瞪著眼睛,心有些慌亂。外婆忽然眼晴一亮:「你姥爺是英雄,他沒有罪!
  • 我的啞巴姥爺
    小孩子的玩心重,我和二姥爺沒待多久就自己跑去玩,只是在吃飯時多瞟了幾眼這位二姥爺,他一直是不怎麼出聲的,好像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動靜。記事以後的每年春節初三,娘騎自行車馱著我和妹妹去姥娘家走親戚。姨家的孩子那時都湊到姥娘家,小孩子多了就湊著熱鬧要學著姨夫們給老姥爺(姥爺的父親)、姥娘、姥爺磕頭。那時,二姥爺基本不會出現在場面上。他在自己的小屋裡,我們幾個晚輩孩子就跑去找他。
  • 母親的故事,有很強的時代感(2)
    姥爺的故事姥爺這一生可能娶過三個妻子,第一個是大姨的母親,後來去世,又娶了姥姥,生下二姨和母親,後來在母親三歲的時候,去了臺灣,此後多年毫無音訊。此後多年,聽說在那裡又娶妻,我童年時,同村的有回鄉探親的,但姥爺沒有回來過,聽說在那裡有子女,多年後的我猜想,可能過的不是很好,所以沒有「衣錦還鄉」,小學時,姑姥(姥爺的妹妹)給我們寄來照片,看著照片中的老人,母親並沒有多麼觸動,因為缺失多年,甚至可以說從沒有過父愛。
  • 姥爺和阿黑
    *小說* 姥 爺 自從聽說了我們武家村知青要回城的消息,阿黑的姥爺(當然,也是我的姥爺)就變得沉默寡言起來。幾天來,他除了給我們做飯,就是一袋接一袋的抽旱菸。就連平時活潑好動、愛說愛笑的阿黑話也少多了,在姥爺跟前和我說話都是放低了聲音。
  • 姥爺的傳奇一生:遇貴人引薦學手藝,對鐵匠的女兒暗生歡喜(二)
    昨天講到姥爺爬到老鄉家裡討得了一碗稀飯喝到肚子裡,才恢復體力,算是死裡逃生。再說救我姥爺的老鄉,也是一戶窮苦的莊稼人,就剩老兩口了。老頭老大娘都六十多歲了。據他們說家裡也有個兒子,只是去年被抓壯丁給抓走了,至今生死不明。年紀和我姥爺差不多,所以那天老兩口一開門看見個人趴在門口,還以為是自己的兒子回來了呢。
  • 我與姥爺姥姥一家人的故事
    姥爺可喜歡我了,啥事都依我,寫作業時,總愛守在一邊,默默地看著我,臉上總掛滿了笑,姥爺是60年代的「農專生」,我喜愛上數學,姥爺功不可沒,在姥爺一家的「呵護」下,我一天天長大了……。平房獨院比筒子樓敞亮多了,住同一排的,多是姥爺同事,在這裡,我一住就是12年,從小學到初中,從玩童變成了一個「青澀」少年。姥爺家的平房獨院,以及近在咫尺的護城河堤(菏澤的外城大堤——筆者注),見證了我許多的童年故事……,在這裡,我開始有了少年偶像……,在這裡,我開始有了人生理想……,也是在這裡,我有了青春萌動!急於躍躍欲試!懂得了世間喜怒哀樂和大自然的陰晴圓缺!
  • 故事:婚後學醫(下)
    稍後,全縣各地機關單位學校都相繼成立了「文革」領導小組,他們以「革命」「造反」的名義,走向街頭,衝向社會,開展所謂的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運動,將全縣城鄉的文物古蹟摧毀。 九月的一天,在城裡讀高中的學生鄭仁喜回到家裡跟社員們報告說:我此次赴京接受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檢閱是代表楊柳大隊紅衛兵小將,全縣代表僅一千多名紅衛兵呢。全國大串聯,形成了祖國各地的大災難大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