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的傳奇一生:遇貴人引薦學手藝,對鐵匠的女兒暗生歡喜(二)

2020-08-27 有情懷的麥子

昨天講到姥爺爬到老鄉家裡討得了一碗稀飯喝到肚子裡,才恢復體力,算是死裡逃生。

再說救我姥爺的老鄉,也是一戶窮苦的莊稼人,就剩老兩口了。

老頭老大娘都六十多歲了。

據他們說家裡也有個兒子,只是去年被抓壯丁給抓走了,至今生死不明。

年紀和我姥爺差不多,所以那天老兩口一開門看見個人趴在門口,還以為是自己的兒子回來了呢。

唉,說起來,都是苦命人。

老兩口問我姥爺是哪裡人,還要往哪裡去?姥爺答不上來。

姥姥說自己跟著那個隊伍不知走到了哪裡,也不知離家鄉有多遠。

自己現在身無分文,眼下是趕緊找個活路,掙上點盤纏錢,才能說回家的打算。

那老大爺看我姥爺說話有章法,就有心幫一把。

說小夥子你看這樣吧,我們村西頭有個鐵匠鋪,那裡聽說缺人手,我等會兒領你去看看。

我爺姥爺一聽,那真是感激萬分,百般致謝。

最後大娘還找出來一身他兒子的衣裳,給我姥爺穿上。

等到了鐵匠鋪一看,好傢夥,叮叮噹噹好不熱鬧。

那大爺伸頭向鋪子裡吆喝:老李頭、老李頭,我給你帶了個徒弟要不要,出來看看。

話音未落,就出來個五十多歲的黑紅臉膛的漢子。

「在哪兒呀?」那人邊走邊問。

「這裡,這裡」,大爺趕緊向那人招手。

見了面,鐵匠老李頭把我姥爺上下打量了一番,說看著還行,先試幾天吧。

大爺高興,對我姥爺說,跟著好好幹,學個手藝就能安身立命,到哪都有口飯吃。

姥爺謝過大爺,大爺回去暫且不表。

姥爺跟著老李頭進了鋪子,一下子好像進了蒸饅頭的鍋裡,啥還沒幹呢就滿頭滿身的汗。

老李頭說:「小子,知道不?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那兩苦我就不給你說了,就咱這個打鐵的,每天要在火爐跟前受煎熬,不分四季,日夜烘烤。你先試上幾天,能受下的跟我幹,受不了的走人我不攔著」。

姥爺看鐵匠李大爺是個爽快人,心裡就下決心再苦再累也得跟著幹,再不濟也比風餐露宿的在外流浪強。

原來這個鐵匠老李頭家是夫妻店。老李頭的老婆年輕時身體強壯,當個男人使。小本生意也不想僱夥計,兩口子湊合著幹了十幾年。

本來盼著老婆生個兒子長大後能跟著接手,可是鐵匠老婆生了兩個閨女後就沒了動靜。

這眼下老婆的歲數大了,不比男人,有點受不下了。

兩個女兒大的十七八,小的十五六。老兩口捨不得閨女下大苦,流大汗。

就想著招個徒弟幫把手,懶好是個營生能餬口。

鐵匠正跟我姥爺交代情況呢,就聽到吱吱喳喳有女人說話的聲音過來了。

姥爺扭頭一看,是一個婦人領著兩個女孩正衝他笑呢,那個個頭高點的看著和自己年齡差不多,十七八的模樣,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盯著我姥爺看。

姥爺發現被個幾女人打量,一下子就羞紅了臉。

「哈哈哈……,」三個女人笑了起來。

鐵匠老李頭嗔怪她們說:「人家後生剛來,別把人家羞煞了,快去做飯去吧」。

姥爺才明白那幾個女人原來是鐵匠師傅的妻女。

姥爺當下心裡更願意留下學手藝了,因為剛才盯著自己看的那個女孩是真水靈……

姥爺和那個女孩兒會有故事嗎?

明天接著精彩繼續。

寫世事人情,聊家長裡短,我是 ,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姥爺的傳奇一生:鐵匠師傅想讓姥爺做他家的上門女婿(三)
    姥爺在鐵匠鋪學徒,勤快下力不偷懶。閒下來一會兒還挑水掃地給師娘幫把手。對兩個小師妹也是像個兄長一樣恭讓有禮。深得鐵匠一家的器重喜歡。轉眼春去秋來,姥爺在鐵匠鋪已有兩個年頭了。當下世道還是不太平,姥爺很是掛念家鄉的親人。姥爺在那兩年當中也慢慢打聽到了原來自己離家鄉的距離有七八百裡地。
  • 姥爺的傳奇一生:姥爺遵守諾言為嶽父母養老送終後……(六)
    昨天講到姥爺帶著姥姥回老家分了二畝地,心裡正不知去留呢,姥爺的老爹發話了,希望姥爺留下來侍弄二畝地、生兒育女,不要再去做人家的上門女婿了。雖然姥爺是個孝子,但是他有自己的主意,並不是一味的愚孝。姥爺想到當初自己流浪在外,是老鐵匠收留了他並教他學手藝。而且又把女兒許配給他,給他操辦了婚事。想著人家老鐵匠圖個啥,不就是將來圖姥爺能給他養老送終嗎?
  • 姥爺的傳奇一生:姥爺趕著馬車拉上漂亮媳婦回老家(五)
    昨天講到我姥爺當了鐵匠鋪的上門女婿,結婚成家。那年是新中國成立前一年,已經解放了大半個中國。大江南北的農村正在如火如荼的鬧土地改革。廣大人民窮苦老百姓終於能種上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了。那真是翻身農奴把歌唱。鐵匠鋪當時被劃為中農,當年的土改大潮對他們家的衝擊力不是很大。我姥爺當時就有些坐不住了,因為我姥爺家祖輩貧農,只是種了幾分不夠填肚子的薄地。
  • 靈武「刀王」吳天惠和他的鐵匠鋪
    鐵匠鋪是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農宅,狹窄的房間內堆積著空氣錘、氧氣瓶、電焊機、臺鑽和一個由土坯壘砌成的鐵匠爐,滿地的鐵條、螺紋鋼讓人無處下腳;鼓風機嗡嗡地響著,爐膛內火苗直躥,映紅了吳鐵匠的面額。吳鐵匠雖然身子骨瘦小卻硬朗,胳膊非常有力,鐵錘掄得呼呼生風,他和兒子吳建雲光著膀子汗流浹背地敲打著一根紅通通的鐵條,正給一建築工地趕製一批鐵鏨子,在四濺的火花中鐵條由紅變暗逐漸有了模樣。
  • 姥爺這一輩子(1)
    姥爺已經離開我們20多年了,我一直在心裡掛念,時不時的會想起他。今天想寫一下他不容易的一生。由於那個年代經常盜匪頻多,姥爺身高體健,16歲就開始給有錢人家老家護院。白天在家務農,晚上幫有錢人家看家護院,姥爺村子裡有兩個無賴,經常欺男霸女,偷雞摸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有一次,姥爺家收了二畝地穀子,放到外面場院裡晾曬。白天老姥爺看著,晚上弄個床,在那裡睡覺看守。這兩個無賴半夜將老姥爺的床抬到很遠的溝裡,(老姥爺竟然沒醒,還在睡覺),將姥爺家的二畝地穀子全部偷走。
  • 我的啞巴姥爺。
    正因為啞巴姥爺的這種心靈手巧,所以他學會了認字,母親這一輩人和我們這一輩人的名字他都會寫(這件事到現在我都佩服,他們那個年代應該是沒有特教學校的,都是自學的),學會了扎掃帚、扎簸箕,殺豬等各種手藝,以補貼家用。
  • 四次婚娶,十一個孩子,姥爺的坎坷人生(二)
    但姥爺是一個極好的,愛國的人,從不做壞事,而且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村莊裡的窮苦人家。媽媽給我講過一個姥爺機智勇敢掩護軍人的故事。據說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前不久,日本人追一個軍人(媽媽說她也不清楚是國民黨還是八路軍了)到了姥爺的村莊,當時在村莊都是有固定的隱藏點的,日本人不知道在哪,但當地村莊的人都知道。
  • 姥姥的悲情一生
    姥姥的一生,艱難悽慘,曲曲折折,充滿著傳奇,也有些神秘,這些神秘,變成了秘密,如今姥爺也走了,秘密被埋在了地下,也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姥姥是1931年生人,享年72歲,如今故去17年了。我所知道的姥姥的故事,是從她兒時開始的。姥姥是山東人士,原本姓滕,父親名鳳來,生性好賭。姥姥是長女,有兩個妹妹,那年她七歲,二妹五歲,小妹還不會走路。
  • 姥爺這一輩子(2)
    姥爺由於殺人被判刑15年,等到出獄以後已經是三十一歲了。回到家裡,老姥爺由於姥爺的殺人入獄,連驚帶嚇,在姥爺入獄第二年就去去逝了姥爺出獄後,家裡只剩下一個老娘和三間土坯房,可想條件很困難。日子還得繼續過,姥爺就這樣起早貪黑自己種點地,平時給地主家打零工。村裡人看到這小夥子能幹,是個過日子人。就打算給介紹個媳婦,可是說了好多家。
  • 因心軟,命喪兒子的鐵鍬下,姥爺的人生(二)
    但姥爺是一個極好的,愛國的人,從不做壞事,而且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村莊裡的窮苦人家。媽媽給我講過一個姥爺機智勇敢掩護軍人的故事。據說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前不久,日本人追一個軍人(媽媽說她也不清楚是國民黨還是八路軍了)到了姥爺的村莊,當時在村莊都是有固定的隱藏點的,日本人不知道在哪,但當地村莊的人都知道。
  • 姥爺的故事
    (不詳)的正月十二,弟兄三個排行第二。我姥爺從小就在村子毛筆作坊裡跟著學徒,他踏實能幹,聰穎手巧,不會偷懶耍滑,十幾歲就做的一手好毛筆了。民國初年又一次旱災蝗災降臨日益交困的家鄉,在這裡實在是生活不下去了,就和大張淡村的其他村民們一樣,帶著一身做毛筆的手藝分別到北京、天津、濟南等地謀生活去了。
  • 姥爺的傳奇一生:瞞天過海撿小命(一)
    我姥爺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是個見過世面的人。到老了跑不動了,就像個反芻的老黃牛,閒著沒事兒就給人嘮過往的那些歲月。姥爺那時候處的年代是建國前的動亂年代。家裡窮得喝稀飯都接不上頓,姥爺正是半大小子那一年,肚子成天餓得前心貼後心,為了一個饅頭,就去當兵了。當時有一些散亂軍閥,豎根杆子拉大旗招一些兵馬就是一個隊伍了。
  • 我的啞巴姥爺
    小孩子的玩心重,我和二姥爺沒待多久就自己跑去玩,只是在吃飯時多瞟了幾眼這位二姥爺,他一直是不怎麼出聲的,好像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動靜。記事以後的每年春節初三,娘騎自行車馱著我和妹妹去姥娘家走親戚。姨家的孩子那時都湊到姥娘家,小孩子多了就湊著熱鬧要學著姨夫們給老姥爺(姥爺的父親)、姥娘、姥爺磕頭。那時,二姥爺基本不會出現在場面上。他在自己的小屋裡,我們幾個晚輩孩子就跑去找他。
  • 姥爺的故事(上):從國軍到解放軍
    我只得從她絮絮的叨念中摘出概要,結合著大姨和媽媽的講述,加上童年時對那本筆記的模糊印象,這才勉強拼湊出了我姥爺坎坷的一生。一姥爺是家中長子。到了姥爺十八歲那年,他不得不和另一個年齡相仿的親戚一起到城裡討飯過活。某天,衣衫襤褸的二人敲開了一戶人家的院門,發現開門的竟是自己的二姨。二姨夫婦收留了他們,但自己的家中也不富裕,終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二姨夫給兩人指出一條明路:參軍。
  • 懸崖邊的鐵匠鋪(民間故事)
    在鐵匠行業,太上老君被奉為祖師。我聽三炮的父親講過,農曆二月十五日是祖師的誕辰日,在早年,鐵匠們要息工三天,為祖師爺做會慶壽。這一天他們要講行規,論手藝,吃壽酒,有時還要在祭過祖師後支起爐子進行打鐵比賽。浮雕有些風化,缸體上沿已被鐵鉗等磨出了幾個大彎彎,像一道灰色波浪,看上去有些年頭了。水缸裡面裝有一半的水,這水黑黑的,發出一股奇特的怪味,這是火與水長期親吻的產物,說是含有多種礦物質,淬火最好。
  • 長篇小說:遼河傳奇:水連鎮(二十)海濱詩人(著)(謝剛攝影)
    長篇小說:遼河傳奇:水連鎮(二十)海濱詩人(著)(謝剛攝影)二十由於超市效益發展好了,呂娜和王槐商量了一下,決定買一臺轎車和一臺貨車。三來是馬小靜和陳思思多次要求讓李鐵和田野來超市上班,就讓他們學開車吧,雖然開車有危險,可還是比較好的工作。這樣就安排李鐵開轎車,田野開貨車,月工資都是一千元。李鐵和田野二人,在駕駛學校學了一段時間,分別考取了車票。兩個人回來後,就開了車。
  • 後姥爺(民間故事)
    有些心事在腸子裡是轉不回的……」我媽是跟著官姥爺、後姥姥長大的。中專一畢業,官姥爺就鼓動她到青藏高原支援邊疆建設去了。等我媽生下了我,她卻把我送給我親姥姥、後姥爺去帶。當年,我親姥姥是作為村裡的第一名中共黨員配合官姥爺開展革命工作的,然後才好上了的。官姥爺和親姥姥一共生了三個女兒,我媽是老二。
  • 我窮極一生都在學著如何告別(一)
    (我爸就是她舅)然後我哭的更兇。七歲時第一次知道死亡的意義,父親的離開讓我明白離別都在一瞬間,有時候連再見都來不及說。2012 年的夏天是我第二次面對親人的離別,姥爺走的那一年86歲,在我們農村算是件白喜事,因為年紀到了也算自然衰老,沒有疾病,走的安詳, 所以整個葬禮下來沒那麼悽慘。
  • 我的傳奇家世(第七章)
    ,因為她學小舅偷偷抽鴉片,只是沒癮。(我上高中時她就給做過一件漂亮的棉衣,畢業時同學們還爭著穿上照相呢!)大姨憑著好手藝每天早出晚歸 ,然後回家途中討些土豆紅薯給孩子們吃,可最小的老三每天見不著媽就整天哭以至哭瞎了一隻眼,他叫大毛,所以背後人叫他大毛瞎子。幾年後政府充許她一家下山了,於是在山腳下蓋了所茅草房,這房子直住到改革開放。下山後又生下了小毛和小妹,可自然災害時姨父又餓死了。
  • 姥爺的故事(下):幫助女兒批鬥自己的反革命分子
    也許是上了年紀,也許是覺得可憐,姥爺對他的二女兒疼愛有加。因此他也漸漸認識到自己的家庭責任,在家幹活在外勞作,努力擔負起一家之主的角色。又過了幾年,三女兒出生了。姥爺筆記中的這個片段我印象深刻,在他的筆記中,三個女兒的出生年月和地點都記述詳盡,但明顯是在一天寫下的,寫到三女兒的時候,後面還寫了句「母女平安,幸甚」。喜悅之心,溢於言表。我猜他是在生下三女兒的當天寫下來的,因為高興所以一時興起在本上寫下了三個女兒的生日和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