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這一代的女性想要成就點事業是多麼困難,更別提我的長輩那幾代人了。《我的隱藏人生》原型來自我的奶奶和外婆,也是你們的。」
——瑪莎.巴塔莉婭
家庭主婦在以家庭為主外,還能不能去追求自我?能不能去實踐自己的人生價值?《我的隱藏人生》這本書裡的女主人公尤莉迪絲婚後生活將會告訴你答案。
《我的隱藏人生》是巴西作家瑪莎.巴塔莉婭出版的第一部小說,豐富的女性視角呈現世間被忽視的角落、被埋滅的名字。小說擲地有聲,回想熱烈,入圍巴西主流大獎「聖保羅文學獎」決選名單,風行全球二十餘國。同名改編電影獲2019年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大獎。
《我的隱藏人生》圍繞一對姐妹花的一生而展開的故事。果蔬店老闆的兩個女兒,姐姐吉達美麗叛逆,妹妹尤莉迪絲聰慧過人。姐姐與身份懸殊的愛人選擇私奔去外地結婚,後來倆人受到生活的考驗,愛人選擇逃離,二人最終分道揚鑣。吉達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但她並沒有被現實擊跨,而是不斷奮進的無畏向前的女性。
妹妹尤莉迪絲自姐姐離家出走後,選擇做父母的乖乖女。與安德諾爾結婚後,內心那個『想要追尋自己人生』的人格慢慢在甦醒:在經歷過寫菜譜、給人設計衣服卻遭到丈夫的阻攔而頹廢。最後內心中「追尋自我」的人格又一次被喚醒,尤莉迪絲這次把目光轉移到寫小說上,終於在覺醒的路上去體驗自己的人生價值。
今天我想要聊的是女主人公之一尤莉迪絲,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她,為何會隱藏起自己的光芒,在家人和愛人面前裝出平庸的自己。我將從三個方面去分析她的這種變化;接下來我要談的是在婚後另一個尤莉迪絲的覺醒,在不同的夢想中受到丈夫一次又一次的阻攔時,她又是如何在實現自我之路上掙扎與永不妥協;然後再進一步分析作者筆下尤莉迪絲的覺醒將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深思和啟示。
01 冷嘲熱諷的女老師是早期影響尤莉迪絲脾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莉迪絲念小學時,女老師約瑟法小姐,是一個經常把私憤發洩到學生身上的人。尤莉迪絲因為太優秀,也成了她的眼中釘。她按時完成作業和優秀的成績單,讓約瑟法無法找茬去批評。
終於在一次課堂上,尤莉迪絲舉手提出上廁所,被她逮住了發音不標準的毛病。她以此為理由懲罰了尤莉迪絲:在黑板上寫完200遍發言不準的話,才允許她去上廁所,而後尤莉迪絲在幾次困難的嘗試後,尿了褲子。
同學的哄堂大笑和尿褲子的羞澀感,讓她感到一陣洩氣。她的那張滿分卷,也被約瑟法諷刺成 「自以為很聰明」。面對約瑟法小姐一次次的刁難,聰明如尤莉迪絲,找到了有效的對策:每次寫作業和考試都會故意做錯幾道題,她把自己的光芒和優點隱藏起來,由此約瑟法小姐也停止刁難女孩。
這是尤莉迪絲第一次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去符合約瑟法小姐所喜歡的樣子,只是為了不再被刁難。
幼小的尤莉迪絲因無力反抗約瑟法小姐而隱藏自身的光芒,在她的世界裡開始懂得為了迎合別人的喜好去偽裝成別人喜愛的樣子,而這僅僅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害而作出的改變,這樣同時也在慢慢改變她的性格。
02 迷上豎笛的尤莉迪絲為堅持自己的夢想,決定與父母產生最激烈的鬥爭時,這場豎笛風波最終卻止於一個眼神。
好奇心蓬勃的尤莉迪絲不久後迷上了豎笛,她在一次合唱團伴奏時,被巴西著名作曲家看中,並要求她來他的音樂學院學習,沒想到卻受到父母的反對。尤莉迪絲激烈地與父母抗掙,想為自己的夢想爭取一把,未想到這場劍拔弩張的爭執,止於一個僅持續了幾秒鐘的眼神。
一天,若薇娜夫人和她的兒子若澤走進了尤莉迪絲家開的水果店,若澤朝著正站在收銀臺前的尤莉迪絲拋了一個極盡挑逗的媚眼,攪亂了尤莉迪絲的心湖,而那份因學豎笛與父母抗衡的心,隨著這個眼神的到來早已被拋之九霄雲外去了。
然而這份悸動持續並不久,幾天後的若澤帶著鄰街女孩奧德特來到水果店裡,曾向尤莉迪絲放電的眼神這次全落在了這個女孩身上,目睹這一切的尤莉迪絲縮到了櫃檯後面,席捲而來的傷心簡直要淹沒了她。
這場還沒開始就結束的情感消耗了尤莉迪絲的精力和心思,也讓她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自己的豎笛,整日沉浸在悲傷中不能自拔,她的心完全被痛苦佔據,再也分不出一丁點心思去為學堅笛而堅持什麼。
03 姐姐吉達的走失,父母的悲傷,讓尤莉迪絲生出強烈的保護欲,她決定放棄內心的想法,努力成為父母最好的女兒。
在尤莉迪絲還沉浸在無疾而終的失戀當中不能自撥時,姐姐吉達卻為了追求自由戀愛離家出走了。姐姐的出走對這個家無疑是最致命的打擊,看到父母傷心欲絕,尤莉迪絲才覺得自己的小悲小戚根本不值得一提。她同時也感到深深的自責:認為自己只顧失戀痛苦從而忽略了對吉達內心的關心;認為是她與姐姐產生衝突而動手打架,才使得姐姐不辭而別。
看到日漸脆弱的父母,尤莉迪絲在心裡發誓永遠不會像姐姐一樣拋棄父母,她會努力成為父母最好的女兒,成為模範女孩,而這個模範女孩形象與尤莉迪絲不想呈現真實的自己完全相吻合。
吉達的出走,無疑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傷痛和改變。尤莉迪絲看著父母因姐姐吉達的出走傷痛欲絕而脆弱時,心裡生出一股強烈的保護欲,樹立一股責任心:她決定做父母眼中的乖乖女,成為模範女孩,永遠不做任何讓父母傷心的事,從此隱藏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追求,歸於平凡,成為父母心目中所希望的樣子。
這也就是婚前,安德諾爾最初看到的尤莉迪絲的樣子:溫順、平和,是個賢妻良母的人選。
認識了尤莉迪絲的人格轉變後,便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個女人在實現自我的路上,向前跨一步後又向後退一步;為什麼這個女人有開創新事業的膽識,卻沒有面對丈夫異議的勇氣。
01 婚後不久,真實的尤莉迪絲第一次覺醒,被丈夫安德諾爾扼殺在搖籃裡。
家庭主婦的尤莉迪絲在百般無聊的婚姻生活中,開啟了她的思索之路,從而喚醒了心底另一個人格的自己。
閒置下來的尤莉迪絲,開始潛心鑽研菜譜,她想像著自己將在電臺主持一檔美食節目,開烹飪烘焙課,教新婚妻子如何抓住家人的胃。沒想到潛心鑽研出來的菜譜,遭到丈夫安德諾爾無情的鬨笑,他認為她在異想天開,更認為沒人會來買一本家庭主婦所寫的書。
被丈夫嘲笑打擊的尤莉迪絲顯得很沮喪,她想告訴丈夫,她有烹飪天賦,但安德諾爾卻沒有閒情和她談論這些,他從內心深處是看不起她的,家庭主婦在他的眼裡是毫無地位可言。最後尤莉迪絲含著淚,忍痛把這本曾承載她希望與熱情的菜譜扔進了垃圾桶裡。
丈夫的嘲笑嚴重打擊了她的自信心,與此同時尤莉迪絲理智認為安德諾爾是對的:他博學,見多識廣,有遠見,是自己無法企及的高度;而自己眼光局限,所到之處無非是家庭,菜市場,這種對比讓真實的尤莉迪絲又縮回到自己的殼裡。
02 尤莉迪絲第二次覺醒,做起裁縫,被丈夫安德諾爾發現後強烈制止。
經過一段時間沉澱,隱藏的那個尤莉迪絲又被喚醒,這回的她忙於裁縫,在丈夫上班後她把一些女顧客都聚集在家裡頭,給她們量尺寸,定做她們需要的款式。這樣忙碌的生活讓尤莉迪絲找回了自我,一個全新面貌的她又出現了。
訂單紛至沓來,尤莉迪絲忙得不可開交,她還請來了兩位幫手。但好景不長,在安德諾爾生病在床的第三天裡,客廳裡的女人們的動靜吵醒了他,他見後大發雷霆,指責妻子的行為,並告訴她,作為妻子必須全心全意為家庭付出,一個好妻子是不會一心二用想著去做一份工作。
這一次尤莉迪絲與丈夫爭辯,認為自己並沒有對家庭不管不顧,但爭辯的結果最後卻無疾而終。在安德諾爾眼裡,即使妻子擁有一份工作的同時也能把家庭兼顧好,也是一種錯,是一種沒有百分之百為家庭付出的錯。
這一次丈夫強勢制止尤莉迪絲的行為,使她又回了那個平和,溫順,明事理的尤莉迪絲,夢想的毀滅讓她如一具沒有靈魂的木偶,自此後過上了了無生氣、麻木不仁的生活。
03 頹廢的尤莉迪絲讓安德諾爾也有不忍,開始默認她的又一次轉變。
尤莉迪絲的頹廢,讓安德諾爾也有不忍,直到姐姐吉達的出現,這一切的狀態才回歸軌道。
她的愁緒因姐姐的歸來得到紓解,又隨姐姐搬走再次縈懷。吉達搬走後,尤莉迪絲又空閒起來,這一次她把目光轉到了寫作,她買來打字機,開始追求另一種生活方式:寫作生涯。
最後尤莉迪絲雖然沒有在寫作上取得成就,但是她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找回那個真實的自己。
女主因有著對自己永不言放棄,對未知世界勇於探索的那股執著,才會有後來那個因寫作找到自我,從而獲得新生的自己。
從尤莉迪絲的一次又一次覺醒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家庭中女性自我的喚醒,尤莉迪絲代表了這世界上所有不被善待的家庭主婦。她們默默為這個家庭付出,卻不被認可,她們因家庭和孩子受到束縛,放下了自我,她們完全成就了這個世界對她們角色的定義,活在了這個被定義的框架裡,就算有想法,也被現實處境與自己的理智給強壓了下來。
然而尤莉迪絲是受我欽佩的,在我們一些家庭主婦當中,有眾多藉口是因為要照顧孩子與兼顧家庭放棄夢想而糾結時,尤莉迪絲開始利用空閒時間來思考自己的人生;當我們總是在為自己很忙沒時間去堅持自我找藉口時,尤莉迪絲開始行動起來;當我們開始去適應這種狀態時,尤莉迪絲已步入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軌道。
我們總是處於瞻前顧後,思前想後的境界裡。雖然會抱怨為家庭犧牲而內心不平,卻從未想過要去努力爭取,從未想過要踏出這一步,而尤莉迪絲卻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01 家庭主婦為什麼在現今社會仍然得不到善代,我想歸根於一點:不思進取,沒有在任何方面提升自己,過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日子。
《我的前半生》家庭主婦的羅子君不思進取,遭到丈夫的拋棄。
《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一開始是一個只知道shopping的闊太太,其生活習慣和社交行為已和社會脫節。她沒有顏貌嗎?不,她的顏貌她的打扮甚至比作為第三者的凌玲勝了不是一點點。然而為什麼她最終會被丈夫陳俊生拋棄呢?
包圍在一個養尊處優、生活優越安逸的環境裡的羅子君,滿足於現實,不思進取,如溫水煮青蛙,完全沒有危機感,她從沒有想著去提升自己,她被框架在一個得不到成長的空間裡,以致使得她與丈夫的距離越拉越遠。
羅子君也許也想過從內心去關心陳俊生,但因她遠離職場太久,與職場早已脫軌。陳俊生在工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問題,羅子君是愛莫能助的,對職場生涯一張白紙的她,安慰不了陳俊生因工作帶來疲憊的心。
而身為同事的凌玲卻深知這職場的套路,她能在陳俊生疲憊的時候送上一杯熱咖啡,給他心靈上一絲安慰,在工作中也時不時給予幫助,讓陳俊生拉緊的心得到舒緩,也由此讓她有機會走進陳俊生的心裡。
當然他們這種關係是不光彩的,是受道德的譴責的。也不是說家有嬌妻如此,便給了丈夫出去花心的理由。可在婚姻生活中,一方坐大,而另一方還在原地踏步,那麼這種關係最終會瀕臨崩塌。
羅子君如果能在婚內不停止去學習,去提高自己,讓自己不脫離這個社會;而不是生活在婚姻這座圍城裡只顧每天shopping打扮自己;每天疑神疑鬼懷疑丈夫在外面有小三,做出一系列讓丈夫非常反感的事情來,使他對她漸漸有了生厭的情緒。
在婚姻中,如果羅子君隨時保持有入職能力,以至於到後來陳俊生拋棄她,也不至於手忙腳亂,在困境中艱難爬行。
羅子君還是幸運的,有閨蜜唐晶與其男友賀涵的全心全意幫助下艱難轉型。在經歷拋棄的困境中蛻變成一個獨立自信的職業女性。那種自我成長的閃光點是最吸引人的,這也是讓賀涵欣賞的地方。
02 現在生活中越來越多家庭女性跳出了主婦這個框架式的圈子裡,有些寶媽在照顧孩子的同時,利用剩餘時間去自學、去閱讀、去寫作、去做微商,這些人都有著尤莉迪絲的影子。
在我的身邊有位寶媽眉眉,她是倆個孩子的媽媽。當初為了生孩子她辭職在家,當起了全職太太。在一段時間裡,她也為自己的現狀生活感到茫然而焦慮,感覺自己整天處於頹廢狀態,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卻難以實現。
她認為自己每天的生活不能只局限在灶前、孩子面前轉悠,應該堅持去做一項自己最想要做的事。雖然丈夫一直強調讓她在家照看孩子就行,但她沒有聽從他的話,而是利用在照顧孩子的同時,擠出時間來學習。
她總是在孩子睡著的時候,在做家務事,洗碗煮飯拖地的同時塞上耳機來學習,用了一年的時間她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她還告訴我打算在今年開始考編。
像眉眉這樣覺醒的女性也有很多,她們身上都有著尤莉迪絲的影子。生活在比較開明的社會裡,我們比起1940年的裡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那種身處傳統社會,但依然懷抱眾多夢想和憧憬、叛逆地渴望實現自己的人,這些都是作為女性的我們應該去追求的;我們更應該去學習女主的那種永不言棄的精神,做一個積極向上能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新一代女性。
03 女性在家庭中如何去追求人生與自我,在實現自我的路上永不言棄?
在現今社會中,仍存在著許多女性婚後過著相夫教子,因無財政收入過著逆來順受的生活,長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她們逐漸失去自覺意志。
現今仍是以男權為主導的社會,女性受傳統觀念影響,自我意識薄弱。在這種氛圍下女性的觀念受到影響,對家庭的責任感高於男性。而為家庭的付出,勢必影響女性在事業上的發展,這種付出往往容易被忽視,也使得她們的自我意識在婚姻中逐漸喪失。
影片由諾亞.鮑姆巴赫執導的《婚姻的故事》,講述的是演員女主人公妮放棄自己的演藝事業,與舞臺劇導演查理結婚生子,做一個全職太太。
可妮可所做出的犧牲與退讓,在查理眼中沒有任何價值。因為工作的繁忙,查理常常忽視妮可的需求和意願。妮可也在查理的忽略中,漸漸對這段婚姻失去了希望。在這段被忽略的婚姻中,妮可開始意識到自己內心的需求,自我意識也逐漸覺醒,最後果斷地下定決心同這段婚姻告別。
在婚姻中一味的妥協與退讓,只會導致我們失去自我。我們應該像片中的妮可一樣,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抗爭與改變,讓自己擁有家庭以外的價值。
家庭主婦在忙於家務的同時如何去追求自我,一直以來是主婦們糾結的問題。
我認為,家庭主婦在面對家庭和自我時,首先不要在這種角色中迷失自己,要有著向前踏出一步的勇氣,學習尤莉迪絲的善於思考人生,明白自己內心深處的需求。我們不應該只滿足於現狀,屈服於現狀,妥協於現狀,而應當去選擇一項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來做,活成我們內心最想成為的樣子,堅持做擅長做的事情和喜愛的事情,有句話說得好:你的時間投放在哪裡,哪裡就會回報於你。
女性相對男性而言,溫柔細膩,在打理家中大小事務上比較細緻,但這並不代表,女性就要放棄自我,我們也有追求幸福,追求自由生活的權利。
身為家庭主婦,我們不該受世俗觀念的影響,被那些莫須有的責任給框住;而是應該覺醒自我意識,勇敢地擺脫不快樂的現狀,向著自己盼望的未來前行,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意義。
身為女性,我們只有認識到自我覺醒的重要性,並願意為之行動,我們才能夠收穫真正的幸福和美滿的人生。
像尤莉迪絲這樣的人要去擔當,去創造,去感受有用的感覺。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想到了很多尤莉迪絲們,她們曾經或現在,無法實現自己,這是對天賦和自己的巨大浪費。 ——瑪莎.巴塔莉婭
《我的隱藏人生》是寫給家庭主婦的,我想作者希望身為家庭主婦的女性朋友,不要為了迎合他人去埋沒自己的閃光點;不要丟失我們心中那最真實的自己,敢於做自己,勇於去追求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真正感受到,在追求人生價值的當中所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