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老人靠撿廢品,為三個兒子撐起了一片天

2020-09-25 客家人阿新

都說養兒育女防老,特別是生了兒子的,更是倍感開心,既可以為自己養老,又可以傳宗接代,一舉兩得。

故事中的老人生了三個都是兒子,非但沒盡養老責任,反倒要依靠八十歲的老人靠賣廢品維持生活,令人唏噓。

鄰居老人朱伯八十歲了,在他年輕的時候,由於一次意外受傷,頸部受到嚴重擠壓,由此脖子一直不能伸直,頭部只能向前傾斜著。到了該談婚論價的時候,還沒有合適的對象。碰巧鄰村也有一個未婚女孩,女孩長得很矮很瘦,比同齡女孩要矮上一截。經媒人介紹,兩人認識了。女孩是獨生女兒,所以把朱伯被招上門當了上門女婿了。

不久,他倆就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兒子一生下來就腰部出現問題,腰是向前傾的,不能完全筆挺直立,因此很多重活,這個大兒子是幹不了的。又不能久坐,坐久了,腰就會疼痛。這個大兒子就一直閒賦在家,在家裡搞搞衛生、種種菜和養一些雞。後來病情嚴重了,連一些基本的家裡活也幹不了。

朱伯還生了第二個兒子,這個兒子身體健康,就是有些懶惰。不知是老人從小溺愛,還是天生的。二兒子沒進廠,因為進廠要朝八晚五,準時上下班,不輕意讓請假,二兒子根本無法承受那苛刻的上班時間和制度。於是,他平時就找些建築零工之類的活兒,三天打魚五天曬網。

包工頭今晚約他出來說明天早上準時開工,問他能不能幹。他拍拍胸口說:&34;。包工頭見他發毒誓就放心下來,就買了一瓶酒請他,還預給了他五十元。哪知,他拿了那瓶酒和五十元當晚就請了二個豬朋狗友,玩到半夜十二點才回家。

第二天七點半,開工時間已過半小時,包工公覺得奇怪,明明約好七點鐘的,怎麼人還沒到。他就去他家裡找他,他躺在床上睡得像死豬一樣。他連忙抓他起來,問他怎麼回事。他睡腥腥說:&34;。包工頭又把昨晚的事重複了一遍,他才想起昨晚答應人家的事。他不耐煩說,我今天不去幹了,不舒服,不就是欠你昨晚五十元,加上那瓶酒十元,還你六十元,吼什麼啊,不過,我現在沒錢,改天再還你。包工頭聽了更氣,錢是小事,因為他一個人,誤了開工時間和進程,打擾了他開工才更令他氣憤。包工公威脅他,你今天無論如何要給錢,要不然我拿你家裡東西代替了。他倆吵架的聲音越來越大,朱伯就過來問什麼理由,朱伯了解了情況後,掏出六十元,說兒子身體不舒服,希望包工頭不要生氣,他給就是了。

二兒子就這樣渾渾噩噩過日子,前幾年喝醉了酒開摩託回家,在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撞凹了頭部,其親戚湊集了五六萬,算是救活了他的命。但人救活了,身體全徹底廢了。說話功能基本喪失,無法跟人交流,還有發羊癲併發症。後來,在下樓梯時不小心又摔了下來,如今半身癱瘓,每天只能坐著痴呆著看電視,什麼也幹不了。

三兒子比起他倆個哥哥算是比較聰明的,但他也是幹一個月,玩三個月,發了工資就請豬朋狗友吃,錢用完了,就再去找活幹。他喜歡喝兩杯,你看他醉不醉,就看他醉酒開場白:兄弟,你知道我是誰啊,姓什麼啊,我姓朱,朱元璋的朱,是皇帝,我是皇帝的後代,你們都得聽我的。我在這裡,我講第一沒人講第二,你們不要亂動我啊,我認識好多流氓大佬,一個電話,全部就來。還有,我堂表在供電站當領導,認識好多領導,他們全都幫我的。

認識他的人,有時也會調侃他說:&34;大家聽了,哄堂大笑。

發工資後,三兒子頭髮是周潤發的大背頭,印堂發光,口含一支牙籤,一手拿兩包好煙,另一手拿著一部金光閃閃發光的手機。走進小店,煙手機一放桌上;&34;你要進些名煙名酒,下次我過來消費,你現在這些便宜貨,沒人要的了。&34;兄弟,有錢嗎,有錢借我一元去買酒喝。」

前段時間晚上九點,他在路上遇到一輛經過的麵包車,跟車上陌生人閒聊一會兒,就跟人家上車了。他說那人能找活兒給他幹,加上車後座還有個很漂亮性感的靚女,所以就鬼使神差跟人家走了。

這樣一走,就是三個月,也沒手機跟家人說明情況。

到了鄰縣那裡,包工公就讓他去工地幹活,幹完就回宿舍,哪裡也不準去,明就說幫他幹活,實際就是半軟禁讓他幹活,又沒手機報警。好幾次逃跑都被抓回來被打。有一次他趁沒人看管他,半夜從工地跑出來,他怕被抓回去,走小路走了兩天兩夜才回到家。回來後,他死性不改,依舊這樣過日子,發了工資就請別人,沒錢交夥食。

朱伯就這樣靠撿廢品,養著三個不爭氣的兒子。前幾年,朱伯車禍送去醫院,醫治沒多久就過世了。

如今,只有朱伯老婆一個人撿廢品,賣了廢品就買菜回去給三個兒子吃,再加上政府救治,生活還勉強過得下去,她很感謝社會的救濟,認為現在的社會福利真的很好。

但老人也擔心,如果有一天她也走了,她三個兒子怎麼辦呢。大兒子幹不了重活,二兒癱瘓,三兒不顧家庭。大兒子今年50歲,二兒子44歲,小兒子39歲,他們的餘生該怎麼過呢,自己總不可能養他們一輩子。

瘦小的老人,一步一拐地挑著廢品走向廢品站,她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也不知道她三個兒子以後怎樣生存下去。

'

相關焦點

  • 七十歲老漢靠撿垃圾為生,兒女不聞不問,鄰居:怪他自己
    我們小區有個老頭,都七十來歲了,每天頂著烈日或是冒著暴雨在垃圾箱裡撿些紙殼、礦泉水瓶等廢品,靠賣廢品的微薄收入維持著生計。他沒有房子,住在他侄子的一樓雜物房裡,勉強度日。原來,這個老頭年輕的時候挺風光,在八十年代的時候,他大膽做生意,那個時候做生意的人少,賺錢比較容易,他很快就發了。就是在有錢了之後,他開始嫌棄自己農村的妻子,那時候他的女兒兩歲,兒子一歲,他與自己的初戀重逢,初戀離婚了,帶著一個兒子。他拼死要離婚與初戀在一起,妻子求他,兩個孩子抱著他的腿哭,都無法撼動他的決心,最終妻子只好與他離了婚。
  • 老人退休月工資四五千,為什麼還撿廢品?
    大西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樹木變回了它原有的顏色,一切都顯得那麼蕭條,只有偶爾看到幾個老年人在公園裡散步。可是,一到春天,那確是另一種景象。也許是被寒冷的冬天把人圈得有點發瘋的緣故吧,公園裡的人與日俱增,人來人往!在這眾多的人流中,你一定會遇到一位滿頭銀髮,身材矮小,有點駝背,手裡永遠提著個手提袋的老人。你要問我她是誰,實際我也不認識,只是聽過她的一些故事!
  • 一個家財萬貫的老闆,竟然要一個80歲的母親出來撿垃圾
    一個家財萬貫的老闆,竟然要一個80歲的母親出來撿垃圾今天我的廢品店來了一個陌生年輕人,陌生人自我介紹後,他遞給2000塊錢,我嫌棄,說他這樣不怕掉他身價嗎?要給最少也給十幾萬。當他說出故事我感動哭了。原因是這樣的,半年前有個撿破爛的老人,幾乎每天下午5點準時到我這裡賣破爛,她的名叫朱秀珍。
  • 故事:殘疾小夥父母雙亡,靠撿廢品為生,算命先生:你是富貴命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早些年,木塔村有個小夥子名叫阿剛,他從小一條腿有殘疾,走路一瘸一拐的,特別吃力。父母相繼離世後,阿剛獨自一個人,靠著撿廢品為生,過著清苦的日子。這日,阿剛提著蛇皮袋,在街上一瘸一拐地走著撿廢品。
  • 76歲的老人:有兒有女,卻老無所依,生活還要靠自己
    小區裡最忙碌的人,應該算是撿廢品的陳奶奶了,她每天早起晚歸,全年無休,每天和垃圾桶、各種廢品打交道。 她說自己沒有退休金,家裡還有兒子要養,兒子拿著低保,她每月天天忙著撿廢品,好了能掙個7、8百塊錢,一家人就靠這些收入為生。
  • 年幼的弟弟撐起了我們一個家
    我站在旁邊,鼻子突然一陣酸楚襲來……醒來後,我卻怎麼也睡不著,一看時間,才凌晨三點多。起身下床,就上露臺去了。露臺上沒有了白天的酷熱,整個縣城已完全沉浸在一片清爽和靜謐之中。或遠或近的零星燈光,這是別樣的賢淑可人。天空繁星點點,清亮而深邃,像安詳的老人,又像沉思的小夥。我毫無睡意了,倚著圍欄而佇立許久,心情卻怎麼也平靜不下來,往事歷歷在目。
  • 故事:「婆婆別撿廢品了,丟人」「晚飯是賣廢品買的,愛吃不吃」
    「那咱也得給那些拾荒的人留條活路不是,他們沒有生活能力,就靠撿咱們這些廢棄的東西活著呢。」詩詩都覺得自己說得有理有面。孟建夾起一塊魚,剔除刺,放到她碗邊,她賭氣地送了回去,看見老公眼裡的寵溺,哼,他們就是故意的。「婆婆別撿廢品了,丟人」「晚飯是賣廢品買的,愛吃不吃」。
  • 泉州:靠撿廢品和酒瓶,攢下一箱小人書
    兒子的叫聲打斷了王天兵的思緒,他把注意力轉向兒子手中的連環畫上。六年級時搬家小人書被賣掉把他急哭了一天傍晚,王天兵下班回家,一進家門兒子就跑過來說:看著兒子的連環畫,王天兵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有一天,放學鈴聲一響,還在上六年級的王天兵就立刻背起書包飛奔回家,因為這一天他要搬新家了。回到家後,他看到舊房子裡空蕩蕩的,父母已經整理好了東西。王天兵迅速跑回房間,發現裡邊的東西也被搬完了。他忙去問媽媽:「媽媽,搬家時我床下那一箱書也搬過去了吧?」
  • 撿廢品的老婆婆:沒有什麼比那些拼命活下來的人更值得敬畏
    抬頭看時,一個身材矮小、瘦骨嶙峋、眼窩深陷、花白頭髮、70歲左右的老婆婆,推著一輛髒兮兮的自行車,車上掛著2個大的編織袋。編織袋已經破舊不堪,紅藍相間的條紋已經近乎分辨不出來,取而代之的是一層黑乎乎、油膩膩的顏色。車子一動,就聽見袋子裡呼呼啦啦地響,不知裝了什麼東西。
  • 故事:認識小區撿垃圾的大媽以後,我後悔將廢品都送給小區門衛大爺了
    她正將身體靠在垃圾桶沿上 ,雙手在垃圾桶裡一刻也沒停歇。每次從小區前經過,都能在垃圾桶邊看見她的身影。有時扔垃圾,順便把要扔的紙盒遞到她手中,省去她再去翻撿的辛苦。儘管遞到她手中的紙盒,是送給小區門衛大爺後剩下的,我認為當廢品也意義不大的。但她卻如獲至寶,枯瘦的臉上現出一絲笑容,還會充滿感激地說聲「謝謝了」。
  • 稚嫩的翅膀也能撐起一片天
    倩倩是個苦命的孩子,她出生不久爸爸就去世了,媽媽帶著她嫁到我們村子。倩倩的繼父是個老光棍,由於家裡窮都四十大幾了也沒討上老婆,好不容易攢了一筆錢託媒人介紹的倩倩媽。地裡的活,家裡的活都收拾的妥妥的,還把爸爸、弟弟、妹妹照顧的挺好,難為這個苦命的個孩子了,才比你大一歲,媽媽無比心疼的說!她老問你,還讓我給你帶個好,告訴你她挺好的,讓你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帶她到大城市去轉轉。我知道她惦記著我,知道她雖然很苦但也挺好。
  • 五個孝順的兒子,餓死了八十歲的老娘
    請來的幾個專業哭喪人員,順勢跟上:俺的個娘哎,一輩子命好苦哦,養了這麼多兒孫!那哭聲絕了,悽悽慘慘,在這陽光明媚的天氣,也讓人不寒而慄。小廣場上跪著的人們算是鬆了口氣,此刻只需要爬起來,跟著八人抬的大棺木,緩緩而行。村裡那些沒了牙的老人擠在一塊,癟著嘴互相議論著:仁婆這輩子值啊,五個兒子,個個是村裡頂呱呱的人家,一個女兒,聽說也孝順的很,仁婆生前常來送送水果吃的。
  • 老人病倒在家中,三個兒子輪流贍養,一個月後老人凍死家中
    李大媽今年八十歲了,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就都留在了城裡發展,現在都成家立業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前還沒有成家的時候,子女過去都會回家看望一下李大媽,這幾年隨著生活壓力大,三個兒子已經很少回家了。
  • 我打一輩子光棍,靠撿廢品賺80萬供侄子讀書成家,卻老無所依
    分享人:戴成德 男 79歲年輕的時候,父親早逝,留下母親拉扯我們五兄妹,艱難度日。我是家裡的老大,身下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家裡沒了勞動力,母親靠幾畝薄田養活大小六張嘴,吃了上頓沒下頓,舉步維艱。幾年後,弟弟病逝,弟妹再婚,嫌侄子是個累贅,扔給了我一去不回頭,而妹妹也因為要照顧年邁的公婆,和妹夫回了他山東老家,我又承擔起養育侄子的責任。侄子讀初三,聰明勁隨弟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將來一定是個大學苗子,要花很多錢,他讀到哪裡我就要供到哪裡,長大了還要給他娶媳婦,否則對不起去世的弟弟,這是他唯一的血脈。
  • 繼母靠撿廢品養大繼子,他成年後卻趕走繼母,半年後傻住
    村裡又在一個35歲的光棍,他姓劉,村裡個個都叫他大劉。大劉為人非常好說話,性格溫順,熱情好客。他長得憨厚老實,體格也大,平時左鄰右舍有什麼困難,都會找他幫忙,他也覺得自己責無旁貸,能幫就幫,從來沒有怨言。
  • 9個子女無人贍養,出軌老太晚年只能靠撿瓶子為生
    前天晚上,到家已經快12點了,好不容易找個地方將車停下,發現車後面還有聲音。定睛一看,是以前同村的趙奶奶。文:小人物當鋪年過80,靠撿瓶子為生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看見她在深夜裡撿瓶子了。年輕的時候,她還是有點姿色,18歲就嫁給了隔壁村的一個大爺,大爺書讀的多,在外當官,很少回家,跟這位大爺一共育有1個女兒和4個兒子。
  • 拾荒老人3毛賣掉一金屬物件,廢品老闆水洗淨後,轉手竟賣了260萬
    今天講的故事就是在一個廢品回收站裡,老闆只用了三毛錢就買下了一個東西,是金屬做的,後來發現這不是一般的東西,於是賣出了260萬元的天價,那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賣到這麼高的價格?其實說到收廢品,大家的慣性思維就是這個人肯定非常的窮,只能靠撿廢品來生活。其實不是這樣的,收廢品不等於撿垃圾,本來撿垃圾就不是一個很丟人的活。
  • 廢品站裡的一手人生
    劉阿楠是在廢品站長大的男孩。 廢品站是劉阿楠的樂園。那時,他的樂趣很簡單,就是撿錢。他撿過最大的一筆錢,三百五十元,七張五十面額的紙幣,短暫的驚喜之後,他把這些錢如數上交給了父母。後來,每次他走進廢品站,他總會幻想撿錢。這個男孩的少年時代和大多數人一樣乏善可陳。
  • 農村婆婆靠撿垃圾賺錢,被兒子痛罵,兒媳的做法大快人心
    兒子做了上門女婿後,農村的婆婆靠撿垃圾賺錢。結果,兒子不但不心疼她,還對她痛罵一番。令人意外的是,兒媳的做法簡直大快人心!「你們聽說了嗎?劉翠娥的兒子做了上門女婿, 自己在大城市過得倒是好嘞,家裡的老母親就不管不顧了。唉,也真是可憐了她的母親,這麼些年辛苦養大的兒子去給別人盡孝咯。」村裡面的左鄰右舍都在討論著她的兒子成為上門女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