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退休月工資四五千,為什麼還撿廢品?

2020-09-05 玉米草

大西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樹木變回了它原有的顏色,一切都顯得那麼蕭條,只有偶爾看到幾個老年人在公園裡散步。

可是,一到春天,那確是另一種景象。也許是被寒冷的冬天把人圈得有點發瘋的緣故吧,公園裡的人與日俱增,人來人往!

在這眾多的人流中,你一定會遇到一位滿頭銀髮,身材矮小,有點駝背,手裡永遠提著個手提袋的老人。你要問我她是誰,實際我也不認識,只是聽過她的一些故事!


老人和老伴曾經都是是人民教師。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那應該是八十年代吧!她去偏遠山區支援貧困講學。看到那裡的孩子們因為貧困,沒有辦法上學,沒有課外書可讀,她把身上僅有的錢全給了那些孩子們。可是回到家後,她仍然心裡掛念著那裡的孩子們,她和丈夫商量,最後決定拿出每個月工資的一部分去資助山裡的孩子們,讓他們去上學。老伴出於自己也是人民教師,非常理解妻子,沒有反對,長達幾十年的資助生涯從這裡開啟!

他們的這個決定可是幫助了不少孩子,讓許多孩子圓了大學夢。

一年一年的過去,他們也退出了教育崗位,步入了老年人的隊伍,可是他們的資助偏遠山區孩子們上學這件事沒有停止過!

兩位老人平時很節儉,吃的穿的都是能湊合就湊合。

要問她為什麼手裡永遠提著個手提袋,那你可能想不到,她是為了撿一些礦泉水瓶或廢紙貼補家用。我們當地許多人都不明白,以他們倆的退休工資,外加上她們的孩子也很爭氣,工作也很不錯,為什麼還要整天忙著撿廢品呢?

可是只有熟悉他們的人才知道,他們是多麼的缺錢啊!老人撿廢品已經成為習慣,資助偏遠山區也已經成為他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隨著國家政策得改變,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這幾年山區的學習條件已經有了很大改觀,但是她們還是一如既往資助著。孩子已經明白也習慣了父母的生活方式,他們也不再幹預了,只希望他們能夠注意身體!

對於他們這樣的行為,你們是怎麼看的呢?請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玉米草,感謝你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八十歲老人靠撿廢品,為三個兒子撐起了一片天
    故事中的老人生了三個都是兒子,非但沒盡養老責任,反倒要依靠八十歲的老人靠賣廢品維持生活,令人唏噓。鄰居老人朱伯八十歲了,在他年輕的時候,由於一次意外受傷,頸部受到嚴重擠壓,由此脖子一直不能伸直,頭部只能向前傾斜著。到了該談婚論價的時候,還沒有合適的對象。碰巧鄰村也有一個未婚女孩,女孩長得很矮很瘦,比同齡女孩要矮上一截。經媒人介紹,兩人認識了。
  • 故事:認識小區撿垃圾的大媽以後,我後悔將廢品都送給小區門衛大爺了
    老人右手拿著一團黑乎乎的東西,可能是從垃圾桶裡找的,不能賣的東西,專注地擦著外賣盒,過往行人於她像空氣一樣,不會讓她分神。仿佛那不是沾滿油汙的塑料盒子,而是一個無比珍貴的傳世寶貝。每次我扔外賣盒時,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盒子裡的紅油濺在身上或滴在地上,不好收拾。為此,我常埋怨女兒經常叫外賣,讓我扔盒子很費事。沒有想到,在另外的地方,一個老人會把它當寶貝,不但不嫌棄,還用枯瘦的雙手為它潔身。
  • 「購物」的老人
    「哎呀,今天撿的夠多了,來,小夥子,幫我推下車,前面有個坡。」一位老人對我說。「唉。」我幫這個老人推了上去。「走嘍。」老人騎上三輪車揚長而去。我輕笑了一聲,去上班了,回家看見那個老人推著車回來,「回家了,小夥子,好人啊。」奶奶笑了笑。「小夥子,又見著你了!」她推上車,與我說。「你幾樓?」我問。
  • 拾荒老人3毛賣掉一金屬物件,廢品老闆水洗淨後,轉手竟賣了260萬
    今天講的故事就是在一個廢品回收站裡,老闆只用了三毛錢就買下了一個東西,是金屬做的,後來發現這不是一般的東西,於是賣出了260萬元的天價,那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賣到這麼高的價格?其實說到收廢品,大家的慣性思維就是這個人肯定非常的窮,只能靠撿廢品來生活。其實不是這樣的,收廢品不等於撿垃圾,本來撿垃圾就不是一個很丟人的活。
  • 故事:「婆婆別撿廢品了,丟人」「晚飯是賣廢品買的,愛吃不吃」
    「你還好意思說,胖得都快走不動道了,然後還不健身,吃完就看電視,睡覺還呼嚕響,知道的你三十五,不知道的以為你五十三呢,不對,五十三都比你年輕。」更過分的是遛彎看見廢品也往家揀。「婆婆別撿廢品了,丟人」「晚飯是賣廢品買的,愛吃不吃」。她經常想起婚前的過往,想起孟建,那時候他英俊內斂,可以說一表人才,怎麼現在就開始不修邊幅,連體重也不再管理了,任其橫向發展,是年齡大了嗎?
  • 撿廢品的老婆婆:沒有什麼比那些拼命活下來的人更值得敬畏
    原來她在撿廢品。每到一個垃圾桶,她就那麼旁若無人、忘情地翻找著,像在尋找什麼寶物。也仿佛那就是她的戰場,她一定要找出來點什麼,一定要贏。垃圾桶裡能有什麼好東西呢?基本上都是他人不要的廢品而已。尤其是夏天,過期、變質的食品,散發著難聞的腐臭味,人人掩面而過。她似乎不在意這些,不嫌髒,也不嫌累,日復一日地重複這樣的工作。
  • 廢品站裡的一手人生
    劉阿楠是在廢品站長大的男孩。 廢品站是劉阿楠的樂園。那時,他的樂趣很簡單,就是撿錢。他撿過最大的一筆錢,三百五十元,七張五十面額的紙幣,短暫的驚喜之後,他把這些錢如數上交給了父母。後來,每次他走進廢品站,他總會幻想撿錢。這個男孩的少年時代和大多數人一樣乏善可陳。
  • 窮生奸計富長良心,貧窮的農村老人老來何依?自掘墳墓不是傳說!
    每天清晨,在小區裡總會看到一位老人,瘦瘦的,矮矮的,背著一個蛇皮袋子挨個垃圾桶找廢品,他衣衫整潔,還算乾淨,看上去挺板正。每次從他身邊經過,都能聽到他氣喘籲籲的聲音,開始都是擦肩而過,誰也不在意誰,他也好像在有意的逃避其他人的目光,後來慢慢熟了,碰到會打聲招呼,然後他又匆匆跑去垃圾桶。
  • 拾荒大娘雪地裡撿到個女棄嬰,為了養大她,天天帶她去撿廢品
    韓大媽是個50多歲的獨居婦女,由於腿有殘疾無法工作,只能靠拾荒維持基本的生活,每天拖著人力車在路上撿廢品換錢拿到戶口的那一刻,韓大媽開心的笑了,小劉還告訴她,韓雪18歲前的學費都由民政局來支付。至此韓大媽每天拾荒都會提早回家,放下廢品後早早來到學校接韓雪。
  • 故事:殘疾小夥父母雙亡,靠撿廢品為生,算命先生:你是富貴命
    父母相繼離世後,阿剛獨自一個人,靠著撿廢品為生,過著清苦的日子。這日,阿剛提著蛇皮袋,在街上一瘸一拐地走著撿廢品。我一撿廢品的,又豈能是富貴命呢?難不成會撿到金子?」 要說有些時候,事情還就是這麼湊巧,阿剛邊走邊在心裡嘀咕著,結果走著走著,還真就撿到一個精緻的盒子。之後他打開盒子一看,頓時驚呆了,只見裡面裝滿了金銀首飾。話說阿剛拿著這盒首飾,心裡一陣激動,他沒想到算命先生的話竟真的應驗了,自己有了這盒首飾,就再也不用過窮日子啦!
  • 爺爺撿廢品供孫女上學,出嫁時爺爺不來,得知原因,孫女調頭離去
    爺爺撿廢品供孫女上學,出嫁時爺爺不來,得知原因,孫女調頭離去!一花一世界,一故事一哲理,本文來自民間!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小農村裡有一對爺孫,爺爺今年60歲了,而他的孫女當時才6歲,也是在這一年家裡發生了變故,父母離婚,母親耍手而去改嫁他方,丈夫也整天酗酒不久在工地幹活意外去世了,留下家裡的這對爺孫無人照顧。
  • 賣廢品的老太太
    「哎呦,還真沒看出來,您老這身體真紮實啊!」我由衷地讚嘆道,「一共十一公斤,十六塊五,給您十七吧。」我麻溜的掏錢給她。「跟我在家稱的一樣,你是個好後生,不捉人(方言,坑人的意思)。」她接過錢誇我道,這使我有些不好意思,其實,我的秤上也是有機關的,只是對於老人實在下不去手。
  • 泉州:靠撿廢品和酒瓶,攢下一箱小人書
    因為那些小人書,是王天兵小時候靠撿酒瓶撿廢品去換錢,用一分一分攢起來的錢好不容易買來的。「有了這些書,我就不用放學後在書攤前凍得瑟瑟發抖,蹲得兩腿發麻地看書了;有了這些書,我可以得意地在同學面前炫耀一番;有了這些書,我知道了更多的知識和人物。
  • 76歲的老人:有兒有女,卻老無所依,生活還要靠自己
    小區裡最忙碌的人,應該算是撿廢品的陳奶奶了,她每天早起晚歸,全年無休,每天和垃圾桶、各種廢品打交道。 她說自己沒有退休金,家裡還有兒子要養,兒子拿著低保,她每月天天忙著撿廢品,好了能掙個7、8百塊錢,一家人就靠這些收入為生。
  • 山腳下的破廟裡住著一個外鄉老人,不肯說出身世,打算在此終老
    有一次,我到一座山的山腳下的一個村莊上調研,村莊上的一些村民告訴我,山腳下的一座破廟裡住著一個外鄉老人,不肯說出自己的身世。我頓時對這個外鄉老人產生了興趣。於是,我來到了破廟裡,見到了老人。我發現老人大約有70多歲。我問他,老人家,您是什麼地方人?他聽完我的話後,看了看我,沒有回答。我接著問,您在這裡住了多久了?
  • 一個家財萬貫的老闆,竟然要一個80歲的母親出來撿垃圾
    一個家財萬貫的老闆,竟然要一個80歲的母親出來撿垃圾今天我的廢品店來了一個陌生年輕人,陌生人自我介紹後,他遞給2000塊錢,我嫌棄,說他這樣不怕掉他身價嗎?要給最少也給十幾萬。當他說出故事我感動哭了。原因是這樣的,半年前有個撿破爛的老人,幾乎每天下午5點準時到我這裡賣破爛,她的名叫朱秀珍。
  • 廢品站撿回一個妹妹,撫養25年出嫁後要斷絕關係,妹妹:太累了
    「我是19歲的時候就把她給撿回來的,那時候他應該不到1個月,身上血淋淋的,臍帶還沒剪乾淨,看著可伶就把她給帶回了家,跟我奶奶一起養著她,可現在她結婚嫁出去之後,就不與我聯繫了,奶奶去世她也不管,一分錢不願意出」徐大哥告訴我們,他今年44歲,是一名普通工人,25年前他出門撿廢品時看到了妹妹小徐,那時候妹妹是裝在一個紙箱裡,渾身血淋淋
  • 我打一輩子光棍,靠撿廢品賺80萬供侄子讀書成家,卻老無所依
    導語當一個老人為了多賺錢,我撿起了廢品,沒有廢品可撿,我就收廢品,無論多苦多累,只要看到侄子在我的照顧下,一天天長大成人,成績優異,我就打心眼裡開心。在我的養育下,侄子順利考上了重點大學,完成了他爸爸因為貧窮,沒有實現的大學夢,並考上了研究生,順利畢業參加了工作,聽說賺的還很多,看著他取得的成就,就像我自己獲得的榮譽一樣滿足。終於為我們老戴家光宗耀祖了。
  • 芸芸眾生︱收廢品的李叔
    沒過多久,收廢品的師傅就到了門口,沒有想到這師傅竟然是李叔。等把廢品都稱好並一起送到了樓下,已到飯點了,相請不如偶遇,於是招呼李叔一起到家裡喝上幾個。原本就好酒的李叔也不推遲又一起上了樓,收拾一番後我們就上了桌,幾杯酒下肚他便開始跟我絮叨這些年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