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樂街的小夥子彬彬,憑著名校光環,加上吃苦耐勞的精神,無數次地苦逼加班,望著沒有盡頭的希望,硬是死撐了過來,費了很大的勁,才在城市站住了腳跟。
此時,距離他大學畢業有整整10年了,已是1990年了。
打拼多年,終於從窮山溝掙扎了出來,擺脫了世代為農的命運,有著一份體面的工作,成了快樂街人人豔羨的對象。
他的父母更是合不攏嘴,從全村的貧困戶,搖身一變成「大地主」,成了村裡教子有方的模範,每天都門庭若市,各種阿諛奉承,各種巴結,無非都想為自己的孩子多找一些幹活的門路。
彼時,彬彬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有著一個談了好幾年的富家女巧巧,被他身上努力又樸實的品質所吸引,謙遜又不失風度的閃光點所著迷,鐵了心要嫁給他。
雖然彬彬拼了命地奮鬥,但巧巧的父母是高官,她從小養尊處優,雙手不沾陽春水,自己的父母只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這個難以逾越的差距,大部分人奮鬥一生都抵達。
其實也正常,人家幾代人的奮力前行,你只不過寒窗苦讀10幾年,憑什麼就可以超越她家幾代人的努力呢,真實得有點殘忍。
2
越是富貴家庭,對待婚姻的結合,就越是謹慎,恨不得把對方的祖宗十八代都扒個精光,再層層對比。
想想也對,人家嘔心瀝血得來的半壁江山,是給孩子享受,你一個外來人,絲毫沒有等價交換的東西,憑什麼讓你和我孩子共享這甜蜜的成果?
再者,和鳳凰男結合後的婚姻慘不忍睹的事例,現實中比比皆是,他的原生家庭,就像巨大的無底洞,再多的財力,都無法填滿。
苦於巧巧又對彬彬死心塌地,多次勸說無用,轉眼女兒也到了適婚的年齡,她的父母只能使出殺手鐧,用金錢誘惑彬彬,看他究竟是喜歡他的女兒,還是貪圖他家的錢。
當然,這麼開明的家庭,他們事先也和女兒商量好:「若彬彬拒絕錢,從此以後我們一定對彬彬像自己的兒子,扶持他一路往上。」
希望女兒能明白作為父母的一番苦心,畢竟,人心隔肚皮,巧巧含著淚答應了。
憑藉他們多年的閱人無數,深切懂得,人的價值,在接受誘惑的那一刻,最能體現。
3
就這樣,他們私底下找了彬彬,給他20萬,離開他們的女兒。
起初彬彬一再地推脫,畢竟他雖然窮,但並不是無情無義之人,巧巧用最寶貴的青春的年華,陪著他度過最狼狽,最落魄的時光,始終不離不棄。
但巧巧的父母並不著急,給他10天的時間考慮,再告訴他們答案。
那幾天,彬彬陷入巨大的鬥爭中,一邊是筆巨款,足以在城裡買房買車,立馬把操勞一生的父母接近城裡享福,一邊是相濡以沫的女友,他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要不也不會把省吃儉用下來的錢,全部拿來買禮物給女友,以表誠心。
哪怕自己節衣縮食,自己喝白粥,都不捨得巧巧受著一點委屈。
那10天,仿佛過了一個世紀一樣,漫長得讓人窒息,彬彬數次打電話回家,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
窮苦一生的父母,一定會用沉默代替回答,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往事歷歷在目,那些不堪回首的卑微往事,誰也不敢再去觸碰,更不想再去經歷。
20萬,放到現在,依舊是很多人操勞一生,都難以積攢到的金額,何況在1990年,更是一筆異常可觀的數目。
房子自然不在話下,立馬可以讓父母跟著他來大城市享福,好好安度晚年。
經過激烈的心理鬥爭後,最終還是打了電話,說出了那個卡在喉嚨裡的好字。
也履行了他們的約定,從此與巧巧一刀兩斷,再也毫無瓜葛。
巧巧知道後,肝腸欲斷地問他為什麼,近乎發瘋地問他,你就這麼愛錢嗎?
但彬彬無法回答,只好淚如雨下,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
4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1990的20萬到底是多到何等程度,我父親當初在信用社,政府工,一個月僅僅50元。
我無法去譴責彬彬,因為同為快樂街的一員,吃夠了沒錢的苦,小學4年級的時候,連一個學期8元的學生日報都沒錢交,老師屢次詢問,只好謊稱忘記了。
我還是1993年出生的,當時家裡的經濟都如此窘迫,雖然說沒有餓到頭昏眼花,但也在溫飽線上拼命掙扎。
家家戶戶都住在低廉的平房裡,整個村望眼看去,有自行車的人,寥寥無幾。
我2013年上大一,整個學期,4個月,所有雜七雜八的費用,只花了1100元,不斷白飯配醬油,才得以支撐了下來。
當時,在校園裡看到有人喝著10元的奶茶,都會感嘆一句,真是土豪,我一天的總花費才幾元,很滑稽對吧?
若是在當時,有人說給我幾千元,離開我男友,我都不敢保證我不會拿錢消失。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當肚子都吃不飽,哪有精力去大談道德,理想,情懷呢?
巧巧的父母也無法做任何評判,因為有很多鳳凰男,輝煌騰達後,直接把年老珠黃的他們和他們的女兒,殘忍拋棄,轉眼另娶他人。
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句話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經過無數慘痛經歷後,總結出來的真理。
誰都沒錯,錯的只是命,兩個背景懸殊的人,註定要接受無數的考驗和磨難。
5
待我明白人情世故後,彬彬兄已在社會爬摸帶滾幾十年,早就衣食無憂,憑著多年敏銳的觀察力和執行力,誠信的底線,收入水漲船高,再也沒為20元,2000元,2萬元,乃至20萬,糾結得整夜整夜睡不著。
但這些年,他每年都會一筆錢到巧巧的帳戶上,錢多就多匯點,錢緊就少匯點,從不間斷過。
無論從道德上,或者情誼上,都在想方設法彌補,當年的虧欠。
我們兩家的長輩是世交,彼此知根知底,同是從拼了老命從底層裡衝了出來,沒有誰敢提起這件事,因為,哪怕是發自內心真誠地詢問,都顯得格外地殘忍。
這件事,也令我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求助,大意是養父母很窮,要幹很多農活,但待他堪比親兒子,已到適婚年齡,無法提供婚房給他,但女友的家裡說沒有房子就不能結婚。
正在犯難之際,親生父母找來了,他們有錢了,提供車房,但要和養父母斷絕關係,一邊是結婚的大事,一邊是養育之恩,他該如何抉擇?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不想站在道德的最高點去評判,說什麼養育之恩大於天,他們當初拋棄了你,你現在為了錢就忘恩負義了,太混蛋了。
6
社會不是除了黑貓,就是白貓,還有花貓。
若是題主無情無義,早就跟著親生父母走了,還會在這裡做心理鬥爭,尋求大家的意見嗎?
只想對題主說句,你的內心深處,是想回到條件好的親生父母,不然也不會強調女友和女友的父母都讓你離開養父母家了。
你想要回去,這個沒有錯,誰不想過好的生活,不要說大家俗氣,我們本身就生活在這個世俗裡。
養家的經濟再貧困,他們在自己有兩個孩子的情況下,對你視如己出,說實話,很多親生父母都難以做到這樣,在經濟極度匱乏的情況下,還砸鍋賣鐵給孩子交學費,這點很難得。
你現階段急需房子結婚,能理解女友父母的心情,誰想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給你後連個遮風避雨的住處都沒有,跟著你挨餓受凍?
再說,現在的房價高得嚇人,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講,都不是1筆小數目,兩代人傾其所有,可能才得以攢夠一套房子的錢。
你可以回到生你的家裡去,但要和養父母提前溝通好,且無論如何,都要贍養他們的後半生。
這麼多年,沒有親情,也有感情了,撫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有多難,每個做父母都深有體會,你並不是一夜之間長大,一夜之間懂事,一夜之間就可以賺錢。
養父母在經濟不允許的情況下,依然義無反顧地抱養你回家,可見他們心地善良,好好跟他們說說,不會丟下他們不管,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回來看看的。
至於親生父母不同意你和他們來往,你已經是大學畢業且能賺錢的成年人了,很多事情,違背做人的底線,你要學會反抗。
按照道理,你的親生父母,於情於理,都應該感激養家,將你養大成人,但現在卻這麼自私,摘取成熟的果實。
但倘若親生父母害怕你回去,不惜讓你發毒誓,籤所謂的協議,請轉身離開。
因為,有些底線,不能觸及,人憑良心混社會,丟失這個,再多的身外之物,都是零。
(作者:夢蒙,一個三觀比五官更正的辣妹子,開著蘭博基尼,開到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