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鬼狐故事:人鬼姻緣

2020-11-05 孤飲寒風

說起那件造反案,因受牽連被殺害的人,棲霞、萊陽兩個縣裡的最多。一天裡俘虜到幾百個人,全部在大校場裡砍了頭,滿地都是鮮血,屍骨堆積成山。宜老爺發善心,捐給一批薄皮棺材,濟南府城的棺材店裡,木材統統賣光了。就這樣,遭殺的魯地新鬼,絕大多數給埋葬在府城的南郊。

甲寅那年,萊陽有個叫方逸塵的書生來到濟南府。他有兩三個親戚朋友,也在劫數遭了殺害。因而他買了紙錢這類的祭品,在荊棘叢生的荒野裡灑酒澆地,表表心意。事後,便向附近小廟裡的和尚借了間房暫時住下。

第二天,方逸塵進城去辦理事務,黃昏時候還沒回來。一個小夥子到客房裡來看望他,見他不在房裡,那小夥子摘下帽子走到床邊,鞋也不脫就朝天躺下。書童問他是誰,他閉上眼睛不理睬。

後來,方逸塵回來了,天色已很暗淡,看不大清楚,走到床邊去問他。他瞪著眼睛,說:「我在等候你的東家,囉囉嗦嗦逼著向個不休,我難道是小偷盜匪嗎!」

方逸塵笑著說:「你找的東家正在這裡。」

那小夥子連忙起來戴好帽子,作了個揖,坐了下來,說了一番重逢的客套話。方逸塵暗地裡聽他的聲音,好象很熟悉。趕緊喊書童點上燈來,才看出原來是同縣姓朱的書生,也是在那場大難裡送了命的,他這一嚇非同小可,往後倒退了幾步。

朱生趕上來拽住他說:「我和您總算是文場好友,為什麼這樣寡情薄義?我雖說是個鬼,但對你也絕沒有歹意。如今有件事要麻煩您一下,希望別因為我不是同類就有顧慮,看我不起。」

方逸塵只好坐下來,問道:「請問有什麼盼附。」

朱生說:「您的外甥女眼下獨身沒有配偶,我想要娶她過門,多次請媒人去說親。她總拿沒有長親作主來推辭,故而希望您能夠幫我促成此事。」

當初,書生有個外甥女,從小沒了娘,給送到舅舅家撫養,直到十五歲,才回到她自己家裡去。那年,她給提到了濟南府,聽說他爹給處了極刑,嚇得慘痛號哭,就這麼斷了氣。

想到此處,方逸塵就說:「她自己有個爹,幹麼要來找我?」

「她爹被侄兒把棺柩搬走了,眼下不在本地。」

「我外甥女一向依靠誰照應?」

「她和鄰居老婆婆住在一起。如果您願意幫忙,還得勞駕走上一趟。」這就站起身來,挽住方逸塵的手就走。

方逸塵覺得活人不好給死人做媒,再三推辭,就問:「往哪兒去?」

「只管跟我走吧。」

方逸塵眼見推辭不過,只好勉強地跟著他出發。向北趕了裡把路,有一座大村莊,大約住著百十來戶人家。來到一座屋前邊,姓朱的上前敲門,就有一個老婆婆出來把兩扇大門敞開,問姓朱的:「幹什麼?」

「麻煩老婆婆告訴娘子,舅舅來了。」

老人回身進去,一會兒又出來,招呼方逸塵到裡面去。那老人回過頭對姓朱的說:「兩間茅草棚,太侷促了,請公子在門外坐一會兒,等著吧。」

方逸塵跟老人進去,只見半畝大小一個荒涼的院落,那邊並排兩間小屋。外甥女在屋門口迎接,抽抽咽咽地在哭,做舅舅的也滴下眼淚。屋子裡燈光閃亮,外甥女兒的相貌清秀整潔跟生前一樣,目不轉晴地盯著方逸塵,眼眶裡滿含潤水,逐一問候舅媽,姑媽們。

方逸塵回說:「她們大家都安好,只是我家裡的也去了。」

外甥女又一邊哭一邊說:「我從小全靠了舅舅、舅媽的撫養,還絲毫沒有報答過,想不到我自己先走上黃臬路,真遺憾極了。那年,伯伯家大哥把我爹搬走了,撇下了我,一點也不為我想想。幾百裡之外,孤苦伶仃,象只秋天離群的燕子。舅舅倒還沒把沉年的孤魂忘記掉,又承蒙賞給了錢鈔和絲絹,我已經領到了。」

又談了些家常,方逸塵就把姓朱的意願說出來。外甥女低下了頭,一聲不響。老婆婆卻說:「那小爺過去託揚奶奶來過三五趟,我老婆子認為滿好。只是小娘子不肯自己隨隨便便,能夠有舅太爺出來作主,她這才心滿意足。」

談到這兒,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後面跟著個丫環,匆匆忙忙輕悄悄地走進來。一眼瞥見了方逸塵,那姑娘轉身想溜走,外甥女一把拉住她的衣角,說:「別這樣!是我親舅舅,不是旁人。」

方逸塵向姑娘作了個揖,那姑娘也抄著袖手還了禮。外甥女說:「她叫九娘,是棲霞縣公孫家的。她爹本是老舊家的後代,如今窮雖窮,還有三擔銅錢。她一向和人家不大投緣,只時常和我還有些來往。」

方逸塵偷眼看過去,那姑娘笑起來眉毛象秋天的新月,害羞漲紅了臉象清早的霞光,確實是位天仙。就說:「一見就知道是名門大族,淺房窄屋裡,哪會有這麼秀麗的佳人!」

外甥女笑著說:「她還是位女才子,詩呀詞的水平都挺高,昨天我還領教過一點。」

九娘羞澀一笑,說:「小丫頭無緣無故糟塌人,教舅舅笑掉了門牙。」

外甥女又笑著說:「舅舅您沒了舅媽還沒找到填房,這樣一個小娘子,您覺得還滿意嗎?」

九娘聽她如此說,羞笑著奔出屋外,一邊說:「瘋丫頭,瘋癲病發作了吧!」就走掉了。

這番話雖說是開玩笑,方逸塵倒十分熱愛那姑娘。外甥女似乎有些覺察到了,就說:「九娘有才有貌,沒人比得上。舅舅如果有意,我就去向她娘商量這門親事。」

方逸塵十分高興,只是顧慮人和鬼不好配合,外甥女說:「舅舅無需多慮,她和舅舅別有緣份。」

方逸塵這就走出去,外甥女跟在後面送他,分別時又說:「五天後,月明人靜之時,我會讓人去迎接您的。」

方逸塵走到大門外,看不到姓朱的。拍起頭來向西方瞭望,天上的月亮像一把梳子,朦朧的月光下還認得出來過的途徑。

只見朝南一座宅,朱生坐在大門前的石階上,見到方逸塵走來,急忙起身迎來,說:「等候您好久了,請您光臨一下我家。」這就擼著手走進那宅子,隆重地拜倒在地表示感謝,排出一隻金爵,一百顆珍珠,說:「此外沒有什麼貴重東西了,姑且用這些當作聘禮吧。」接著又說:「家裡有一點薄酒,只恨陰間裡的東西,不好用來款待貴賓,還請勿要見怪!」

方逸塵客氣了一番,辭謝之後就走出去。朱生一直送到半路上,才告別了。方逸塵回到住處,和尚和書童一塊來打聽,書生把情況隱瞞了起來。只是說:「說他是鬼,是騙騙你們的,剛才我去跟明友喝了幾杯罷了。」

五天之後,果然看到朱生走來,衣帽整齊,紙扇輕搖,意態很是高興舒適。剛走到門口院子裡,就向塵土地上下拜。一會兒,又笑著說:「您的新事已經準備好,恭喜您。良辰吉日擇定在今天晚上,就請勞駕出發吧。」

「一直沒有聽到回音,還沒下過聘禮,怎麼這麼快就成親呢?」

「我已經代您下過聘禮了。」

方逸塵深深地感謝了他的幫助,跟著他一路走去,一直走進了他的臥室。只見外甥女兒打扮地花枝招展,迎上來,笑嘻嘻地。

方逸塵問說:「哪一天出的嫁?」

朱生代她回答:「今兒已經是第三天了。」

方逸塵就拿出上次收下的古童珠子,送給外甥女添妝。她再三地推辭,後來才接收了。這就對他說:「我把舅舅的意願轉達給公孫老太太,老太太非常樂意。只是說她年紀大了,又沒有其他的親人,不想讓九娘嫁到遠方去,約好今天夜裡舅舅到她們家去招親,她們家沒有男子漢,老太太說了算。今夜九娘就可以同新姑爺拜堂的。」

當下,朱生就領送方逸塵過去。快走到村莊盡頭處,一個大宅子的門敞開著,兩個人一直走上了廳堂,一會兒聽說:「老太太來了。」就有兩個丫環扶著老夫人走上臺階來。方逸塵急忙行了大禮,老太太說:「我老態龍鍾,筋骨差了,不能還禮,就不要拘泥什麼札節了。」說完,指著丫環們,擺出了酒席,大開宴會。

朱生也喊來他的跟班,另外拿出大盤大碗,擺在方逸塵坐席面前,又另外準備了酒壺,皆齊人斟酒。筵席上上菜送酒,都跟人世沒有兩樣,只是主人家只顧自己吃喝,並不向客人挾菜勸灑。後來宴會散了,朱生也回去了。

丫環們引導方逸塵走出廳堂,進入書屋。只見九娘守著龍鳳花燭,端端正正坐在那裡專心地等著。

那一年,九娘和她母親本來要給押差到京城裡去。到達濟南府時,她母親受不了一路的顛簸病重去世,九娘也就勿頸自殺。在枕頭邊回想起過去這番經歷,一面哭一面訴說,再也睡不著覺。

天快亮了,九娘推醒方逸塵,說:「您該暫時離開了,別驚動下人們。」從此以後,總是白天回來晚上去,感情深的不得了。一天晚上,方逸塵問九娘:「這個村莊叫什麼名字。」

「萊霞裡,這裡住的絕大數是萊陽、棲霞兩縣的新鬼,所以取這兩個字做裡名。」

方逸塵聽聞,嘆息了一陣子,九娘哭著說:「這在千裡之外的柔弱遊魂,像蓬草那樣飄飄落落沒個安穩處。奴兒倆無依無靠,說起來心裡就悲傷。希望你顧念夫妻的情義,把我們的枯骨運回家鄉葬在祖墳旁邊,讓我們永遠有個依靠安身的地方,也就永遠感激不盡。」

方逸塵答應了她的請求,九娘又說:「人和鬼到底是兩條道,您也不好長期耽擱在這兒。」就拿出一雙綾羅的襪子送給他做紀念,灑著眼淚督促他離開。

方逸塵很妻苦地走出來,悲傷得就象丟失了什麼東西,心老是感到悵憫,不忍心回住處,因而來到朱家敲門。朱生赤著腳出來迎接,外甥女也起了床,趕來探望打聽。

方逸塵難受了許久,才把九娘的話復說了一遍,外甥女說;「舅媽即使不說,我也早晚在打算。這兒不是人世間,你長期住下去確實不合適。」就這樣,大家面對面哭了一場,方逸塵也只好含著眼淚離開。

回到住處,翻來覆去睡不著,天蒙蒙亮時,想去尋找九娘的墳墓,可又忘記問有什麼標誌。到了夜裡再去,只見上千個墳堆一座一座,竟然把走向那村的路也迷失了。只得懷著恨嘆著氣折回來,把那雙綾羅襪子打開來看看。誰知,襪子遇風就飄蕩而去,落在一座墳堆之上酥鬆粉碎,坍落成一堆灰盡。方逸塵知道這就是九娘的墳墓,次日便將屍骨運回了九娘家鄉,安葬在其祖墳旁邊。

過了半年,方逸塵對九娘的事仍放不開,重新去到濟南府,盼望能夠再遇見。等他走到南郊,太陽已經快落山,把騎的牲口栓在院子裡的樹上,趕到野墳亂葬地,只見野生的灌木叢遮住了視線,連墳也看不清了。墓群裡,星星的清火,一陣陣的狐狸叫聲,看著想著都覺的膽寒,又驚懼又悼念地回到住處。

到處尋找總是失望,最後只好騎了牲口向東方去,走了裡把路,遠遠望見一位姑娘,孤單單地在墳堆中間行走,沿那神情和姿勢,都很象九娘,匆忙上前細看,果然是九娘。

方逸塵急忙跳下坐騎想跟她說句話,誰知她只顧趕路,好像素來不認識。再向她靠攏,她變了臉色發起怒來,抬起柚子掩住自己的臉面。方逸塵趕忙喊了一聲「九娘」,那姑娘就一下子消失了。

結語:如果您看的滿意,喜歡這個故事,不妨加個關注,留下您的評論、讚賞、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的朋友看到這個故事。如果您覺得不好,也請留下您的寶貴意見。你們的支持,才是小編一直更新下去的動力,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精怪傳奇錄:聊聊古典文學中的志怪鬼狐類故事
    在古典文言故事領域,鬼狐精怪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兒。以鬼魅狐妖為描寫對象的作品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呈現出一個奇詭怪異、撲朔迷離的鬼狐世界。其中六朝志怪、唐人傳奇、宋元話本、明清小說中鬼狐故事尤多。這一切說明人們是在按照現實生活中的人的情感來理解鬼狐、認識鬼狐,以至於來塑造鬼狐的。這樣的鬼狐其實是人,或者說被鬼狐化了的人,這樣的鬼狐故事具有濃厚的人情味和人性美。在以鬼狐為題材的作品中,對民主自由的憧憬,對幸福快樂的嚮往,人道主義的因素,樂觀積極的情緒,以及對封建社會、封建禮教的嘲諷,使得這類作品放射出奇異的光彩。
  • 鬼狐·志怪:蕩狐
    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姓段的總兵統轄著一萬二千餘人的一鎮兵馬駐守在平陽。在他官署的三進大院後面,就有五間窯洞,窯洞上又建了五間樓房,周圍一段女牆環繞著。這年夏天,段公帶人外出巡視所轄的防地。他的兒子剛剛成年,帶著一名書童睡在花廳西邊小屋裡。一天晚上,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小蟲子在牆縫裡唧唧地叫著,涼爽的夜風一陣陣吹來。段公子躺在小屋床上,覺得非常舒服。
  • 鬼狐·志怪:聊齋——青梅
    程生懷疑她是鬼,女子說道:「我不是鬼,是狐女。」狐女經常對程生說:「你不能納妾,我一定替你生一個兒子。」程生對狐女正是迷戀之時,滿口答應下來。可是親戚朋友都譏笑和諷刺他,程生終於意志動搖,聘下了湖東的王氏為妻。狐女聽說之後,很生氣,給小女兒餵完奶就把她扔給程生說:「這是你家的賠錢貨,養活她殺了她都由你,我何苦替人家當奶媽呢!」說完出門就走了,自此再也沒出現過。
  • 鬼狐·志怪:拜月狐
    就在這時,忽見一隻狐狸走了過來,撿起一副人的骷髏戴在頭上,又對著月亮拜了幾拜,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十六七歲的非常漂亮的少女。接著,又踏上了通往縣城的大道,邊走邊嗚嗚地哭。黃興悄悄站起,輕輕地跟在狐女後面,偷偷地觀察她的行動。
  • 鬼狐·志怪:人狐鬥豔
    世間只聽說人與人媲美,也沒曾聽說過有狐精與人媲美的,可清朝年間,遼寧海州一帶卻有一樁蓋世奇聞:一個千年狐精,因仰羨人間女子之美貌,三番五次化做人形,進入人世來與她媲美,由此而演繹了一幕令世人嘆為觀止的風流故事。卻說遼寧海州有個叫劉梓文的富家子弟,十七歲那年春上,奉了母親之命,去蓋州探望他的娘舅。十七歲少年又哪能呆坐舅舅家作客呢?
  • 鬼狐志怪故事:牆中鬼
    封雲亭,是太行山人。有一次,來到府城,白天躺在寓所裡無所事事。這時候,他年紀輕輕死了老婆,寂靜的環境裡,免不了有些風月的念頭。這時,正盯著牆壁發呆,忽見牆壁上有個姑娘的影像,模模糊糊像是一幅肖像畫。他想一定是自己意念造成的。可是好久好久,那影像不動,也不消失,他才認為奇怪。起身再看,越看越是真人,再走近她,活靈活現是個年輕姑娘,皺著眉頭,伸長舌頭,繩索套在秀嫩的頸項裡。
  • 早期人鬼相戀的故事,女鬼對待愛情忠誠而執著,男子就比較薄情了
    鬼故事在中國源遠流傳,各種各樣的鬼層出不窮,有好鬼,有壞鬼,有男鬼,自然也有女鬼。如果說有什麼鬼故事能讓人念念不忘的,估計也就是書生和漂亮女鬼之間的故事了。在古代的小說和傳說中,人與鬼相戀的故事很多。一說起人鬼相戀,自然而然會讓大家想到《倩女幽魂》。《倩女幽魂》是選自《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寫的,裡面就有很多人鬼相戀的故事。
  • 鬼狐·志怪:桃花塢
    家無恆產,平日裡靠著給人寫些書信、招牌過活。這年,因急需一筆錢財,更是將唯一所有的房屋也賣了。自此,便住進了城北一所荒廢的莊園裡。那園子原是一戶富商的居住,這富商一家人得了暴疾,十餘天裡先後死去十幾口,僥倖未死的人慌忙離去,再不敢回來住。城中人傳說莊園中有鬼氣,誰也不願買下這莊園。莊秀才不問兇吉,但能有屋安身便如願以償,便搬入這莊園中,也無人管他,任他自由自在。
  • 鬼狐·志怪故事:聊齋——聶小倩
    採臣心想: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三更鬼叫門。自己的品行端正,就是有鬼也怕自己的凜然正氣,仍舊住在廟裡。那天夜裡,那女子又來了,這回卻不像上次那樣輕佻,進了門離寧採臣老遠就站下了。她緊鎖著雙眉,帶著一臉的哀怨,說:「像你這樣的正人君子,我真是第一次看見……」採臣打斷了她的話,說:「你既然知道我是正人君子,為什麼又到這裡來?」
  • 新聊齋:狐鬼客棧
    新聊齋:狐鬼客棧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天順年間,建寧縣溪口村有一個書生,叫趙豐。臨行時,全村人都到村頭給他踐行,趙豐喝了酒水,領下盤纏時已經感動的熱淚滿眶,還發誓稱,一定不負眾望,必定考取功名,衣錦還鄉,回報眾鄉親。
  • 鬼狐·志怪:狗新娘
    黃大爺老兩口見女兒神情慌張,隨後又跟一群人來,張牙舞爪,如狼似虎,不知何故,頓時嚇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蘭香早躲到房子裡不敢露面,屏住呼吸,聽著院子裡的動靜。護兵頭目王大牙,按照縣官的旨意,皮笑肉不笑地對黃大爺說:「我們老爺看中了你那女兒,就是你們兩口的福氣。今天晚了,後天來花轎娶她,你們準備一下吧。」
  • 鬼狐·志怪:呂祖戲觀音
    但擲呀擲,不少人擲得滿頭大汗,卻沒有一個人能擲中的。那些銀錢直圍著花籃打轉轉,卻無一能進入花籃,全落了船艙中。看熱鬧的人,裡三層,外三層,越來越多。好在老艄公事先釘了不少木樁,否則將會擠出人命來。那些富家弟子,公子哥兒們擲完了銅錢擲碎銀,擲完了碎銀擲銀錠,個個擲得發瘋似的。可是,直到天將黑下來,還是沒人能擲中花籃。
  • 鬼狐·志怪故事:聊齋十四娘——鬼作狐媒
    ,我派人把新娘子給你送去。這麼一想,知道自己方才是遇見了鬼,但卻毫不害怕。心裡想:那麼十四娘也是鬼嗎?馮淼一面尋路回家,一面想著這件事,總也想不出個究竟,不知不覺又走到那座破廟門前。這時,天已大亮,馮淼心想,我到底要問個明白。於是推門進去,穿過大殿,直奔眼後的跨院。誰知院子裡面目全非。雖然仍有一條石徑,卻長滿了一尺多深的荒草,那北面的一排房,牆倒了三面,遍地是碎磚、朽木和泥皮。
  • 聊齋故事:人嚇鬼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22期,如果您喜歡看,歡迎關注本帳號!相信不少人都看過《聊齋志異》這本書,它是由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先生創作而成的。《聊齋志異》書中有許多鬼狐之類的小故事,小時候看的時候,看不懂,長大後才發現,這些故事當中都蘊含著許多大道理……今天給大家講一個類似於《聊齋志異》裡面的故事:在陌生人家投宿,夜遇女鬼找替身,他急中生智救人一命。蘇州人韓愈,在清朝康熙年間曾任禮部尚書,他相貌醜陋,臉上一把大鬍子長得像刺蝟一樣,看上去挺嚇人的。民間曾流傳著他在趕考途中智鬥女鬼的故事。
  • 鬼狐·志怪:長壽脈,短命相
    酒過三巡,朋友介紹一位郎中給大家認識,並說這位郎中很會診脈,能根據人的脈象預測人的未來。總算給大家都診過了,也說過了這人命好那人不大好這類話。跟其他人說完之後,郎中最後沉吟著,迎著董、王二人探詢的目光,慢慢地說:「我探過的脈已經很多了,可是還沒見過兩位這麼奇怪的脈象。二位都是貴脈,可又有賤兆,都是長壽脈又都有短壽的徵兆,只是董先生您更明顯嚴重一點,真是讓人疑惑?」二人一聽這番話,忙向怎麼辦。
  • 與鬼和解中元節
    好賴是個節,即然與「鬼」相關,咱也來說說與「鬼」的故事吧。最早的記憶,來自於大娘,她會講鬼故事。鄉村的夜晚沒有電,燃燈費油,晚飯後,大人小孩的就去門口扎堆,一群小孩子繞在大娘膝下,聽她東拉西扯,不成章法,逗小孩子玩而已。
  • 鬼狐·志怪故事:善狐女精
    後來破落下來,樓房一座連一座的,大半都空著沒人住。這樣就出了怪事:堂屋門常常會自開自閉,家裡人老是半夜三更給嚇得怪喊怪叫。耿老爺為了這個很煩惱,就全家搬到別墅裡去住,只留下一個老頭兒在這裡看門。從此以後,這地方就格外荒涼,也更加詭異,有時候,空樓房裡會聽到說說笑笑,吹吹唱唱的聲音。
  • 鬼故事告訴你,人死後留在身上的是善?是惡?
    每個人都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善,一部分是惡。簡單地把人分為善於惡、好人和壞人,實際上是非常籠統和膚淺的認識。我們的年齡越大,生活閱歷越多,對於人的複雜性理解得就越深入。用哲學的眼光看,人的兩重性具有普遍意義,每個個體生命中的隱含的許多東西,對現在的人而言,仍然有許多難以理解的、不可知的奧秘。如果換一個視角,也可能給人帶來新的靈感。
  • 深夜,鬼來打土坯要還錢,父親卻一瞪眼,哪有鬼?
    深夜,鬼來打土坯要還錢,父親卻一瞪眼,哪有鬼?5年級的那年夏天,在村西頭老槐樹下,聽了洪四爺侃了一夏天的鬼狐聊齋。我很清楚,那只是故事不能當真。不當真吧,心裡卻忘不了,聽完洪四爺的故事,摸黑往家走時,老覺得後背發涼,一陣風吹樹葉,也能嚇一身冷汗。
  • 故事:鬼狐·志怪:小 翠
    王太常卿,浙江省人。年幼時的一天,正躺在床上玩耍,忽然天色昏暗,劈雷震響。有個比貓大一些的動物,闖來趴著躲在身體下面,翻身打滾總不離開。都察老爺也錯當作是真宰相,多次派人到王老爺家察看。那人查看之後,回來稟報說過了半夜客人還沒出來。於是,他懷疑宰相跟王老爺有勾結。第二天早朝的時候,都察看到王老爺就問:「半夜裡相爺上你家去過嗎?」王老爺疑心他是在譏笑自己,漲紅了臉,嘴裡含糊不清。都察更加懷疑,心中有些害怕,就放棄了陷害王老爺,一心跟他拉攏感情。王老爺了解到這種情況,暗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