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寧國府做親家的,都滅了門

2020-09-09 痴紅初語


作者:韓雪麗

寧國府是百年望族,寧國公府,也是挺有體面的,雖然沒有出個貴妃,可是寧國公是居長的,所以賈珍是族長。讀者們一提到寧國府,印象最深的好像是發喪,那盛大的場面,在《紅樓夢》所有的喪事裡,再無可比擬者。

尤氏的娘家,很悲慘

尤氏出場時,父親已經死了,生母估計去世更早,那個代表娘家出場的尤老娘,是繼母,而且,娘家只有繼母和繼母帶來的兩個妹子,對尤氏來講,這個娘家,沒人和她有血緣關係。

這樣的娘家,自然不會給尤氏什麼助力,尤家的家境,可能比邢夫人娘家不差,因為邢夫人出閣時,還有陪房,還把持了邢家家私,這筆家私,數十年後,還能給娘家發生活費,可知金額不小。

然後呢,尤氏和娘家還有互動還有往來,大事小情,娘家的人還出場。最不該出場是賈敬的後事,可是母女三人都出現了,住進了寧國府,名為看家,實為嫁女。結果就是尤二姐讓賈璉看上,三哄兩哄,成了外室,住在小花枝巷子,後來,三姐被退親自殺,尤老娘也沒了,尤二姐終讓鳳姐哄入府中,生子不成吞金自盡。於是尤氏沒了娘家,尤家終於死了個乾乾淨淨。

秦可卿娘家也沒了人

如果說尤氏是續弦,家業一般,秦可卿可是賈蓉名媒正娶的夫人,不是續弦,是原配。可這位夫人娘家的命運,也一樣,和寧府一扯上關係,就滅了門。

秦可卿一出場,還是美人的歡顏時代,賈母欣賞她,尤氏疼愛她,她也一番幸福的模樣,和鳳姐來來往往說說笑笑,儼然閨蜜的樣子,把兄弟秦鍾介紹給寶玉,進了賈府義學。這時候,秦可卿的人生,似乎是圓滿幸福的,可是接下來,就莫名其妙的病死了,公公賈珍,又莫名其妙的悲傷過度了,後事大操大辦,完全是不考慮秦可卿的身份。

秦可卿的後事一辦,秦鍾在水月庵和智能偷情,後來智能進城尋找秦鍾,被父親秦業發現,打了一頓,氣病而死;秦鍾呢,內疚害怕加上疾病折磨,很快也死了。

看看,寧府的兩家親家,都莫名其妙的合家無人了,尤氏的娘家沒了,秦可卿的娘家也沒了。尤家秦家,都無人了。再往上推一下,我們似乎也沒看到賈蓉的姥娘家有親戚往來,難道也滅了門?

寧府之寧,難道是猙獰的獰?想到此間,一股冷颼颼的寒意襲來。

相關焦點

  • 寧國府、榮國府的原型都是清泰陵
    閒花:「閒」,拆「門」與「木」。木,指棺材。第四回,王夫人諱言板材就說「那木頭」。「門」與「木」聯合起來就是門裡面的棺材。「閒花」,意思是門裡面棺材上的花,指照面天花。映:反照。指照面天花與穀草上下相照。淺池:指棺材。這一句說明逝者已入殮。
  • 清皇宮也有「山寨版」寧國府如此藐視皇權
    「君門九重」歷來是指皇宮,可是,寧國府居然也有九道門,而且是在一條直線上。我們來看看小說中是如何描寫的:第五十三回:「已到了臘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
  • 寧國府裡面有多亂?賈珍做的這3件醜事,一件比一件不堪
    寧國府裡面的賈珍,讀者提到他都沒有什麼好印象,因為他做了不少腌臢事,導致寧國府很髒亂,所以每次讀者提到他的時候都沒有什麼好的觀感,那麼他都做過哪些醜事?讓讀者那麼討厭?況且寧國府身為開國功臣賈演的家,身為他的子孫後代,居然做出這種事,這種腌臢事只要有任何的一點洩露出去,對於這種百年世家來說都是一種致命的打擊,賈珍這是為了一己私慾而致於家族的前途不顧。
  • 寧國府髒亂不堪,尤老娘幫寧國府看家,為何特意帶著兩個女兒?
    賈氏兩府中,寧國府的名聲並不好,府中的幾個人大多也是惡名遠揚。寧國府賈珍的妻子尤氏,她的出身低微,家中有繼母和兩個姐妹。尤氏二姐妹的登場尤為引人注目。等到一切都查清楚,才讓人將賈敬抬到家廟中準備後事,並且讓人通知賈珍父子。
  • 亂糟糟的寧國府急需一位懂管理學方面的人才,王熙鳳臨危受命
    紅樓夢第十四回,不到二十歲的王熙鳳接受了賈珍的委託管理寧國府,王熙鳳到了以後第一件事是造名冊,我們知道王熙鳳是不識字的,旁邊有人幫她念誰是誰,她就一一點名,並且很快認識了這些人,哪些人是領頭的,哪些人是下屬,都分的清清楚楚,就下來就是規劃事情。
  • 《紅樓夢》:寧國府到底有多不堪,看看這些人給的評價
    熟知《紅樓夢》故事的人一定記得柳湘蓮和寶玉的一番對話:「你們東府(寧國府)裡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這是柳湘蓮得知自己的定親對象是尤三姐的時候說的,此話暫且不表,看看焦大的這些罵詞,是不是罵的很形象具體,沒錯的,這就是賈家東府裡的真實狀態,像賈珍和兒媳婦秦可卿的關係,那是看官們都知道的。
  • 借查抄大觀園之機,惜春與寧國府劃清界限,所為何來?
    這場大戲,入畫因為替哥哥私下保管東西,被惜春殘忍趕走,入畫的事,王夫人、鳳姐兒都不追究,可惜春卻冷酷到底,並藉機與寧國府劃清界限,所為何來?退一步,就算賈母喜歡熱鬧,她身邊還有鳳姐兒,還有賴嬤嬤這些湊趣的人,以惜春的性格,賈母帶她玩還可以,她肯定做不到斑衣戲彩。再有,賈母疼寶玉、疼黛玉、疼鳳姐兒,都是明著疼,而惜春和這三人在賈母心裡的分量不能比。
  •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的背後,潛藏著洶湧的暗流,以及她的命運悲劇
    寧國府管理的混亂,連府中人都承認的——「論理,我們裡面也須得他來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鳳姐之名也是先聲奪人的——「那是個有名的烈貨,臉酸心硬,一時惱了,不認人的」。但是,作為當事人,鳳姐自己恐怕應該是一個保持緘默的態度,待到王夫人卻情不過、勉強應允,鳳姐再做幾許謙退,爾後「勉為其難」接下來,這就把事情的消極面壓縮到最小了。(說到這裡不由得埋怨寶玉,不察世事,出這麼個讓一幫人為難的主意。)也許很多人認為這樣做是矯飾虛偽。其實平心想想,這是很有必要的。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給大家一個面子。
  • 城裡親家不要房子和彩禮,老父親看親家一家後,開始猶豫婚事
    老王說的是實話,春種秋收,娶媳婦,蓋房子,吃喝拉撒都指著這塊地呢,老王看了看腳下黑得流油的土地,跺了跺腳,似乎是和土地爺打個招呼:回見了您!慢悠悠地向家裡走去。老伴做的是豆角燉倭瓜,幾顆大蔥就飯,一碟大醬,鍋的四周貼的大餅子,現在農村每家都不吃粗糧了,大米白面管夠,可是老王和老伴還是喜歡玉米餅子,而且喜歡自家的玉米餅子。外面賣的幾乎和麵包差不多,沒有餅子味,他不喜歡。
  •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威風又氣派,其實是落入尤氏的算計不自知
    殊不知,這一切其實都在後面病床上躺著「養病」的尤氏算計之中。秦可卿之死,絕不是因與賈珍通姦無顏苟活。是為「造釁開端實在寧」和「淫喪天香樓」。賈敬死後,安排裝殮抓捕嫌疑,尤氏做的得心應手,就是作者隱喻秦可卿死後尤氏作為。脂硯齋批語有「更衣」「遺簪」等被曹雪芹刪除諸文,推測尤氏在秦可卿死後替她更衣時,發現了賈珍遺落或者被秦可卿藏起「訴冤」的簪子。尤氏恍然秦可卿被強暴致死與賈珍有關。
  • 兒娶媳婦,親家公陪嫁別墅和車,接完親家公電話父親逼兒分手
    兒娶媳婦,親家公陪嫁別墅和車,接完親家公電話父親逼兒分手我叫大壯,家裡窮,為了補貼家用,我18歲就輟學去了大城市打工。隨著我的努力,家裡的情況日漸好轉,家裡人也從小山村搬到了縣城裡。10年的時間,我從工地上搬磚的普工小工變成了手下有人的包工頭,這種身份回到村裡人人都要羨慕,但這種身份在一線城市只能混個溫飽,還得看人臉色。
  • 寧國府的掌門人賈敬過世後,為何說尤氏的面子也跌進了塵埃?
    鳳姐協理寧國府,其實料理極周全,得了一片好評,可是到了寧國府的掌門人賈敬過世時,男子們不在家,只有尤氏一人料理。(一)尤氏的應激反應尤氏的反應,倒是很正常,採取了諸多措施,比如先鎖了道士們,又請太醫檢看,然後,才安排後事,那當然也給賈珍父子送信,應該說,都安排的極妥當,讓賈珍父子挑不出毛病,可是她卻幹了件昏頭的事,她讓繼母和妹子來寧府看家
  • 親家之間的愛情故事(原創)
    小王丈母娘也是一個通情達理之人,見親家悲傷過度,身體消瘦,確實不宜一個獨居家中,媳婦接她父親來自己家住在一起,也是無可非議的,何況這個親家有退休工資,不用增加女婿什麼負擔,只不過多一個人養老而已。她平時就是等兒子和媳婦出去上班之後,她就去逛逛街,買點菜給兒媳做中飯和晚飯,生活也過得悠然自在,無憂無慮的。自從親家來了,家裡多了一個說話的人,慢慢地她發現這個親家其實很幽默,也很會說話,交流起來讓她很中聽,很開心。她還發現親家頭髮轉黑了,精神也好了,紅光滿面的樣子。還主動陪她出去逛街買菜,逗她開心。
  • 親家(小小說)
    有一天宗勝就同喬希開玩笑說,「咱倆關係這麼好,不如就結為親家吧!」喬希一笑,說,「好呀,一言為定!」從此以後,兩個人私下相互就經常以「親家」相稱。一晃宗勝的兒子小睿快三十歲了,處了幾個對象,都沒成事,這讓宗勝煩惱不已。他忽然想到喬希的兩個女兒目前也正待字閨中。雖然自己當初與喬希「約為親家」只是一句玩笑,但玩笑開多了也是可以當真的。更何況喬希的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他都是親眼見過的。
  • 情還我的親家
    我和親家是同村村民,也是知己知彼的兄弟。2012年,我兒子快三十歲了,東挑西選還沒有定下合適的對象,皇上不急太監急,兒子不急,急壞了我和愛人。我心急之下一個電話打到家裡。聽堂兄說親家還有一位千金小姐沒有出嫁,趕緊要堂兄介紹牽線。親家一聽說是我兒子便滿口答應。
  • 賈敬出家和惜春被寄養都與她有關
    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緣,很多親戚家的小孩都被寄養到賈府。黛玉和寶釵這樣遠方的親戚就算了,可是迎春和惜春這樣屬於賈府原生的小姐,她們都沒有在自己的家裡長大,都是被寄養到了賈母身邊。賈府的小孩父母都有具體的交代,可是唯獨迎春和惜春的母親卻交代很含糊。
  • 遇到了好親家
    兩個孫子是爺爺奶奶的最愛,基本上都吃住在老徐家,兒子媳婦也經常過來蹭吃蹭喝,老徐的工資不是很寬裕,小區收取暖費的時候手裡錢不夠,飯桌上老徐讓小徐先給交上小徐與媳婦回到自己家,就開始了爭吵,吵了好幾天,小徐怎麼解釋妻子也不滿意,在老嶽父生日那天,小徐帶上妻子到了嶽父家,老嶽父很看重這個女婿,每次來爺倆個有說不完的話,但是這次女婿不高興,他看出來了,酒足飯飽後他想問問怎麼了,還沒等他問,女婿開口了,他說:你女兒給你留下了,她有什麼要求儘管提都答應,明天民政局見,說完頭都沒回走了。
  • 故事:老婦彌留之際,家人準備後事,親家母進屋,竟穿上她的壽衣
    兒子出生後,丈夫大川為了多賺錢,便外出做生意去了,妻子阿杏獨自在家照顧孩子。村花的模樣和身材倒是沒得說,可她家是出了名的貧困戶,父親早年離世,母親又是個病秧子,需要天天吃藥,家裡窮得都快揭不開鍋了。兒子非要娶村花為妻,大川則死活不同意兒子這門親事,並拿斷絕父子關係來要挾兒子。最終,阿杏思來想去,決定依了兒子,她說不能瞧不起窮人,畢竟自家也是從窮日子過來的,只要姑娘賢良淑德就可以啦!在阿杏的再三勸說下,大川點頭答應了這門親事。
  • 就因為「有償」看外孫,姥姥在親家眼裡成了「保姆」
    閨女和姑爺都去上班了,外孫池池還沒睡醒。王阿姨把客廳電視靜音,光看圖像和字幕,順便等池池醒來。  一晃,王阿姨來市區已經三個月了。起初,她在郊區家裡養雞,根本沒想過來帶外孫。閨女畢業後嫁了個好人家,可兒子才剛上大學,將來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趁著自己還有把子力氣,王阿姨還想再奔幾年,多給兒子攢點錢。
  • 賈珍為避嫌讓賈薔搬出寧國府,如此要臉,為什麼還扒灰秦可卿?
    賈家京城的八房,都是寧榮二公親派直系。雖寧榮二府最顯貴,其他分支都沒出五服,遇事主脈都要管。三人成虎,讓賈薔搬出去,是保全自己和寧國府的名聲,挽救賈家顏面之舉。很多人對這一段描寫一眼帶過,認為就是一個花邊新聞。殊不知這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