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琅琊山下的小山村有一個叫胡塗的人,年近三十才娶妻生子,自然寶貝的不行,給兒子取名為胡寶。
胡寶從小驕橫霸道,胡塗覺得胡寶的霸道與夫妻二人的管教有很大關係,從此便對胡寶嚴加管教。
而胡塗的妻子尤氏心疼孩子,覺得孩子還小,不能管教的太嚴,反而對胡寶更加溺愛。
從此,胡寶看到胡塗就很老實,而在尤氏和其他人的面前就是另一副模樣,比過去有過之而無不及。
夫妻二人不同的教育理念養成了胡寶叛逆的性格。
幾年後,胡塗身染重病去世了。死之前給尤氏留下一句話:對胡寶一定要嚴加管教。
尤氏並沒有將胡塗的話放在心上。沒多久,胡寶壓抑的天性完全釋放,年僅十二歲已經完全不聽尤氏的話。
尤氏總是安慰自己:孩子還小,長大就會懂事,我事事都依著寶兒,他長大一定會很孝順。
胡寶長到二十多歲還是跟以前一個樣子,從不幫母親種田,有錢就約上幾個朋友去縣裡喝酒,沒錢就回家找尤氏要。
尤氏漸漸無法滿足胡寶的需求,當胡寶第一次要錢無果後,他很氣憤,竟對尤氏惡語相向。
尤氏聽從村裡幾個婦人的建議,覺得胡寶之所以蠻橫是因為沒有成家,要是有個厲害的媳婦管教一下就會孝順了。
於是尤氏用家裡所有的積蓄託人說媒想要娶村裡的悍婦張氏,她認為在張氏的管束下胡寶就會懂事。
張氏和胡寶見面後,兩人臭味相投互生情愫,很快就成了親,這下尤氏終於放心了,她以前一直擔心胡寶找不到媳婦,沒想到自己的心願竟這麼快就達成了。
胡寶成親後,和張氏很是恩愛,可對尤氏卻變本加厲。尤氏的日子比以前還難過,以前只用養活胡寶一個人,現在要養活胡寶和張氏兩個人。
看著張氏好吃懶做尤氏氣不打一處來,有一日終於忍不住數落了張氏兩句,結果張氏反過來把尤氏訓斥了一頓。
尤氏離開家去向兒子胡寶哭訴,胡寶聽說母親和妻子吵架的事對尤氏說:你年紀也不小了火氣還這麼大,那是我妻子你跟她吵架這不是沒事找事麼?
尤氏聽完胡寶的話徹底明白胡塗臨終前為何勸自己要對胡寶嚴加管教,可此時明白已經晚了,胡寶早已長大成家,媳婦還是自己親自幫他選的。
從那以後,張氏對尤氏沒有一點好臉色,最主要的是胡寶也幫著張氏,尤氏開始向兒子和兒媳妥協。
尤氏在家如履薄冰,就連多吃幾口飯都會遭來張氏的指責。
尤氏承擔了家裡所有的家務,她的身體越來越差,終於有一日她病倒了。
郎中告訴胡寶夫妻,尤氏長期勞累需要好好調養身子,需要長期服藥。
胡寶夫妻幫尤氏開了一副藥,花了二人不少銀子,張氏心疼銀子整日看到尤氏就來氣,常辱罵尤氏,尤氏只能忍氣吞聲,夜裡默默地流淚。
幾日後,尤氏突然失蹤了,胡寶夫妻對外宣稱尤氏為了不給家裡添負擔離家出走了,還在鄉親面前流下了虛偽的眼淚。
村裡人雖然不太相信尤氏會離家出走,可她的兒子都這樣說,大家也就沒再過問,逐漸將尤氏淡忘。
自從尤氏消失後,胡寶的身體越來越差,每晚都睡不著覺,睡著之後就會夢到尤氏對他破口大罵。
胡寶實在受不了便決定去琅琊山上的道觀向觀裡的道士求助,胡寶告訴道士說自己家裡鬧鬼,務必請道士下山一看。
道士看到胡寶的樣子狼狽不堪,便詢問胡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胡寶說:連續多日都無法安眠,閉上眼就是母親的訓斥,夜裡還能聽到母親的房裡有聲響傳出來,可進去一看什麼也沒有。
「施主與令堂是否有過衝突?」
胡寶猶豫了一陣,說道:家母身體不好,臥病在床,有一日小生與她拌了幾句嘴,她便負氣出走,一直都沒回來。
道士聽完胡寶的話很是疑惑,如果只是這種程度,不應該會發生胡寶所說的情況,他決定跟胡寶回家去看看。
到了夜裡胡寶母親的房中果然傳出了聲響,道士一閃身進入屋內,接著房裡的聲音消失了,胡寶夫妻偷偷進房看到道士坐在床邊像是在跟什麼人說話。
夫妻倆沒在意便回房睡覺了,這一夜胡寶睡得很好,沒有再被打擾。
次日一早,夫妻便來向道士道謝,道士站起身指著二人道:你夫妻二人竟謀害母親,天理不容,理應將你們遊街示眾。
胡寶夫妻一聽連忙解釋道:我夫妻不曾害過母親,請天師明察。
道士怒道:昨日我已見過尤氏的鬼魂,她告訴我是你二人將她騙上山將其活埋在山上,還敢狡辯。對於不孝之人死後是要受酷刑的,你二人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
胡寶夫妻趕緊跪下給道士磕頭,求道士指點迷津。
道士告訴夫妻二人:等貧道為令堂超度之後,你二人儘快將她的屍首挖出來好生安葬,以後好好做人,多行善事。如果你二人能做到則還有挽救的希望。
夫妻二人趕緊向道士道謝,聲稱能做到。
道士搖搖頭道:你們應該感謝的是你們的母親,你二人的罪行在陰陽兩界都應該被處以極刑,只是因為她的不忍,你們才沒有遭到報應。
夫妻二人將道士帶到活埋尤氏的地方,道士要二人下山等消息。
道士念了幾句咒,尤氏的鬼魂出現在道士對面。
「我已經按照施主所說,規勸他夫妻二人。」
「多謝天師相助。」
「令郎能有今日之舉,只怪施主太過溺愛,到現在還為他犧牲這麼多,值得嗎?」
「我兒到今日的地步應該怪我,我下去看到陰司對不孝之人的處罰後實在害怕,擔心他夫妻二人下去後受萬蟲噬體之苦,所以才偷跑出來,希望他們能及時醒悟。」
道士搖搖頭:你偷跑返陽,下去後也會受以極刑,你不怕嗎?
「怕,我親眼見過偷跑之人受刑,現在還能想起他們的慘叫聲,只是一想到兒子將來受苦,我便不顧一切地偷跑出來,就當是我這個不稱職的母親為他做的最後一件事吧。」
「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就讓貧道再助你一程。」
道士說完從身上拿出一張黃紙,在上面畫了一道符燒毀後出現在尤氏的手裡。
「貧道法力有限,不能幫施主免除陰司酷刑,但閻王看到貧道的黃紙多少會給些薄面,處罰會輕一些,貧道能為施主做的只有這些,我這就送施主回陰間。」
尤氏跪下給道士磕了個頭說道:有勞天師相助。
道士念了句咒,尤氏便消失了。
道士回到山下,告訴夫妻二人儘快將尤氏的屍首好生安葬,以後要多做善事廣積陰德,死後才能免除陰司酷刑。
夫妻二人哭著向道士磕頭,保證以後重新做人。
道士離開後,夫妻二人將尤氏葬在父親的旁邊,給父母燒了很多紙錢,給父母磕頭悔過,保證以後好好做人。
尤氏到了陰間,閻王看到道士的黃紙只輕罰了尤氏一百鞭,尤氏皮開肉綻收到兒子和兒媳的紙錢後笑了,她覺得這頓打挨的值。
從此,胡寶和張氏改頭換面,夫妻倆一起去縣裡開了個麵攤,生意非常好,賺了很多的錢,他們將大部分錢都捐給窮人和給村裡修路。
幾年後,他們開了一個酒店還有了自己的女兒,夫妻二人很注重對女兒的教育,女兒很乖繼承了父母的善心,長大之後也成了一個大善人。
秉承聊齋之志,用故事說道理,所有故事均為原創,只為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給幸福的生活添些調。我是賽半仙,您的點讚和轉發是我前行的動力,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
微信公眾號:賽半仙精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