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本想刷波存在感,卻把自己拖入深淵,秀兒華妃的迷之操作

2020-10-05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6期:

《甄嬛傳》中華妃的悲劇並不是個例,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類似於華妃這樣的人,出身高貴且才貌出眾,一手的好牌打到最後硬是打爛了。

用一個比較優美的詞形容她的話,她就是個秀兒,一枝獨秀、獨秀、秀……

哎呀,人家哥哥又升官啦,還給我預定了新馬泰十八日遊,不去都不行呢!哎呀,男朋友好討厭啊,家裡的包包都用不完了,怎麼又買了這麼多LV啊?哎呀,你們嘴上抹蜜啦,人家哪裡比得上冰冰的美貌,看,眼角都出來一條皺紋啦……

但是,秀兒並沒錯,可謂是性格使然,也達不到作死的程度,但是,蠢,就不行了,會要命的!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6期:笨可原諒,但蠢無可救藥,華妃作死路上的重大裡程碑事件!

一、

華妃的秀兒,是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不分對象的:

不可否認的是,華妃聰明,機靈,美麗又刁蠻,會打扮,會撒嬌,會算帳,懂美食,懂辭賦,懂男人的小心思。

但,她值得肯定的是腦子,唯一欠缺的也是腦子,只顧一時痛快,缺失了大局觀,但凡她有皇后一成的沉穩和冷靜,她也不會淪落到自盡的下場。

有人說華妃是敢愛敢恨,刁蠻任性,狠辣中又帶有小女人的嫵媚,讓人愛得不行。其實,讓我(楊角風)給她一個詞定性的話,她就是一個秀兒,天秀,天天秀!

華妃在皇后面前,秀兒的一覽無遺,秀兒的突破天際,秀兒的皇后頭皮發麻:

哎呀,皇后娘娘,昨晚伺候皇上睡覺有點累,所以今天早上遲了一會兒,您不會怪罪本宮吧?

哎呀,皇后娘娘,頌芝這小丫環這麼不小心,竟然打翻了點心,下回你去我宮裡吃吧,本宮的小食堂做的點心怎麼就那麼好吃呢?

哎呀,皇后娘娘,你賜的茶怎麼一股子黴味,去年的龍井吧,我宮裡有今年新到的雨前龍井,待會讓頌芝給你送點來。

哎呀,皇后娘娘,本宮負責協理後宮,你這景仁宮也破舊了點,哪裡比得上翊坤宮豪華,改天本宮叫人幫你修修唄?

甚至於,賞個花,戴個玉,華妃都得暗中諷刺皇后娘娘已經人老色衰,比不上自己年輕,這樣秀兒,能不讓皇后記恨嗎?

二、

華妃的秀兒,並不僅僅針對於皇后,對於其他的妃嬪,甚至自己的人她也秀:

華妃在齊妃面前也秀,您老人家越來越胖啦,風韻猶存,皇上肯定喜歡,哎呀,忘了,您是不是很久沒見過皇上了?

華妃在麗嬪啊,曹貴人面前也秀,講自己才是皇上最喜歡的人,如果沒有自己提攜你們倆,你們根本無法出人頭地。

在丫環面前也秀,在眉莊初得寵之後,皇上送菊花給她,偏偏被華妃撞見了,還誤以為是送給自己的:

哎呀,皇上這麼討厭,知道本宮喜歡綠菊,這不,都給搬來了……

巴拉巴拉,華妃秀兒的事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秀到最後,她竟然秀到皇上頭上了:

像日常的小秀兒,就不說了,無傷大雅,華妃最作死的秀兒,也有好幾處,比如罰甄嬛跪地曬太陽,導致甄嬛流產後的一波兒秀。比如在年家立功之後,她跟皇上討爵位的那一波兒秀,真是把自己秀上了天,連帶著把親哥年羹堯也給坑了。

哎呀,臣妾的大侄子年富這次又立功了哎,初戰告捷,太厲害了,皇上打算賞他點什麼呢?

啥,就賞銀子和文房四寶啊,這也太小兒科了吧:

「男孩子家的,又身在戰場上,皇上何不賞個什麼爵位給他?」

哼,皇上就是偏心,要是哥哥年羹堯來跟你說,你肯定就答應了,就會欺負臣妾!

哥哥雖然沒說話,但臣妾想,他估計也想給年富請功吧?

三、

講了華妃這麼多秀兒,雖然有點傻,但也不至於害命,那麼她的哪波秀兒,最終坑死了自己呢?

這就是講到我們的題目了,這波秀兒是針對皇上來的,卻埋下了自己滅亡的定時炸彈:

由於甄嬛跟沈眉莊在裝神弄鬼事件上,擺了華妃一道兒,讓她痛失一員虎將——麗嬪。於是懷恨在心,打了曹琴默一巴掌之後,讓她速速出謀劃策,爭取一舉將甄嬛和沈眉莊拿下。

甄嬛是處處小心,很難突破,但眉莊在學習協管六宮之後,權力欲望膨脹,竟然愚蠢到求方子得子。於是曹琴默利用眉莊的急於要子嗣的心態,來了場「假孕」事件,一下子就將眉莊打翻在地。

甄嬛還算是聰明,想方設法洗刷了自己的嫌疑,不僅重新受寵,還順便反擊了一下華妃,撤掉了內務府的黃歸全。

再加上波斯進貢的螺子黛,自己只分了一斛,這一下子,華妃受不了了:

「皇上也就罷了,她甄嬛又是什麼東西?」

隨後,華妃做了她人生中最最愚蠢的一波秀兒,正是這波秀兒之後,就預示著她離死不遠了。

眉莊「假孕」事件策劃地相當完美,幾乎毫無破綻,這個計謀不知道耗費了曹琴默多少腦細胞,經歷了多少巧合,才實現如此完美後果,而華妃卻因沒能同時幹掉甄嬛而耿耿於懷

「甄嬛的地位毫無動搖,反而蒸蒸日上,本宮倒不敢信你了!」

四、

於是,華妃下達了一條最愚蠢的命令,讓頌芝把溫宜公主抱到自己宮裡養著,等於是拿曹琴默的孩子當人質,逼著曹琴默出主意:

「怎麼,怕本宮害了公主嗎?」

曹琴默還能怎麼說,只能不說咯,只能再次跪倒在地,表明忠心,委曲求全咯。

但華妃這樣幹,其實有好幾個目的,目的一剛剛也講了,就是逼著曹琴默給自己出主意,儘快幹掉甄嬛。

目的二,則是重新樹立自己在皇上面前的形象,利用溫宜公主,烘託自己喜愛孩子的假象,從而爭寵。

畢竟,那段時間,皇上經常去看溫宜公主,時不時還讓曹琴默唱唱兒歌,自己也陶醉一下。

如果華妃能好好對待溫宜公主,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畢竟這之前曹琴默就表過忠心,講過以後溫宜公主必然會像對待親娘一樣對待華妃娘娘。

只是當時的華妃沒有聽出曹琴默的話中話,畢竟她勢力強大,由她當溫宜公主的乾娘,曹琴默的日子會好過的多,而且溫宜公主也不會受罪。

等到華妃真去養溫宜公主了,曹琴默才發現,她根本就不是那塊料啊,也一點都不心疼孩子。

畢竟對於華妃來說,她沒生養過孩子,不懂得怎麼照顧,不僅她不懂,她的那個小丫環頌芝也不懂,不然也不會曬得溫宜公主直哭。

五、

都說母女連心,自己的親生女兒被抱走了,最難過的當然是曹琴默了!

她先是聽到了溫宜公主的哭聲,一看,大夏天的,她們抱著溫宜公主竟然不給遮涼,硬是把孩子曬哭了,她去阻止頌芝,還被數落一番:

「如今公主福氣大,得娘娘照顧,怎麼還挑三揀四呢?」

曹琴默能怎樣,只能默默地躲在暗處,偷偷落淚:

「這種寄人籬下,身不由己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到頭啊?」

小孩子曬曬也不至於曬壞,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就讓曹琴默心痛如絞了,因為華妃嫌溫宜太過吵鬧,竟然給她喝了「安眠藥」!

給小孩子喝安眠藥,這是大忌,華妃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地道,於是警告在場的各位,誰要是說出去,就要誰的腦袋,結果不一會兒奶媽就告訴曹琴默了:

「貴人有所不知,若皇上來時,華妃娘娘便對公主十分疼愛……(溫宜公主)夜裡總是啼哭,可華妃娘娘竟將安神藥餵給公主……」

曹琴默還能怎麼樣?

只能默默承受著啊,要知道後宮之中什麼最重要,顯然是子嗣最重要啊,曹琴默這麼拼為了什麼,當然是為了孩子啊。

後來她給華妃出主意總是差那麼臨門一腳,總是差那麼一口氣,總是最後功虧一簣。說到底就是她不再那麼死心塌地地輔助華妃了,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也給她投奔甄嬛,以及設計害死華妃奠定了基礎。

六、

而爭奪過來溫宜公主的華妃娘娘,也開始了她的終極大秀兒:

這一天,專門化了一個疲憊妝容,在皇上面前也刻意表現出疲憊的樣子,果然就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咋啦,愛妃,怎麼黑眼圈都出來了,還無精打採的?

哎呀皇上,臣妾有罪,臣妾也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見皇上啊,可是這幾天實在是太累了,晚上還得照顧溫宜公主……

皇上一聽,這不行啊,你的宮裡還點著歡宜香呢,小孩子聞多了可不行:

「溫宜年幼不好帶,不如送回曹貴人那裡吧?」

臣妾也想那麼辦,可是曹貴人病了,把溫宜公主送回去,曹貴人更沒辦法靜養了……

這時候,頌芝也出來打圓場:

「……娘娘也是夜不能寐,連眼睛都熬紅了……」

隨後,華妃娘娘又是巴拉巴拉,宮裡陰氣太重,如果有陽氣鎮殿,溫宜公主就不哭了,廢話嘛,整個後宮就一個人有陽氣,就是皇上!

當晚雷聲大作,皇上是身在華妃宮,心在甄嬛身,半夜就溜了,獨留華妃孤坐床上幹流淚。

聽說這個消息後的皇后也樂了,秀兒,繼續秀啊:

「本宮當年的屈辱,她今日也算飽嘗了……」

也就是,從這一刻起,華妃才是真正的失寵了,失去了皇上這個靠山,再加上對甄嬛的怨恨,終於讓她失去了理智。最終害死她的,除了皇上,就是她以為能要挾得住的曹琴默!

我叫楊角風,我們解讀的不是《甄嬛傳》,而是一部活生生的職場教科書,第26期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她身份比甄嬛尊貴,華妃動她都得想一想,卻把自己作死了
    甄嬛傳:她身份比甄嬛尊貴,華妃動她都得想一想,卻把自己作死了一部劇經典之處就在於,無論過了多久,總有細節和人物耐人尋味,百看不厭,在所有的講述後宮紛爭的宮鬥劇中,「甄嬛傳」無疑是最經典的劇之一,無論是從服飾、道具,或者是演員,臺詞等等方面來講,都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而在劇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讓觀眾印象深刻的,不過,劇中有這樣一位人物,她的家世背景非常顯赫,不僅完全超過甄嬛,就連華妃都不敢惹她,明明可以是最有背景的人
  • 重看《甄嬛傳》:華妃不是敗給甄嬛,而是敗給自己的「賢惠大方」
    轉眼《甄嬛傳》播出已經近十年,但這部劇的難得之處便是常看常新、讓人每次都能有所領悟。比如劇中華妃與甄嬛的爭鬥,以前覺得華妃的失敗是因為對手甄嬛的聰慧與強大。如今再看卻發現,以當時甄嬛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其實還並不足以將華妃踩在腳下,更不足以置華妃於死地。
  • 甄嬛傳:歡宜香不是關鍵,有它在,華妃也絕不會懷上龍種
    甚至,死前才得知自己一直當做寶的歡宜香是雍正故意不想讓她生孩子的罪證。雍正明知道華妃想要孩子都快想瘋了,還這般對待她,華妃受不了自殺了。可是她不知道,歡宜香並非她無子真正原因。前朝的權衡之術,雍正熟練得很,幾乎是年羹堯一開始獨大,雍正就安排了自己的人打進年羹堯內部。
  • 小說:降低自己此刻的存在感
    我開車更加認真了,一聲不吭的,努力降低自己此刻的存在感。她把電話摁掉了,等到對方再一次打過來的時候,繼續摁掉。看得出來,她是真的不喜歡打電話的那個人。最後也許是直接拖入了黑名單,反正我沒有聽到手機響了。我才把車停好,就有人敲了車窗,我不明所以的搖下了車窗,我還以為是我停錯了車位。
  • 《甄嬛傳》告訴我們:心有「白月光」的愛人有多可怕
    純元迷妹:宜修、華妃、端妃、祺嬪、甄嬛(前期)、眉莊(前期)都說皇帝自私冷酷,其實皇帝也挺苦情的,他深愛的純元皇后死了,於是他就開始與後宮佳麗們表演恩愛,後來他遇到了一個與純元長的相似的妃子,叫甄嬛。替身就是替身,必須敲打敲打她,讓她認清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同意了她到甘露寺修行的請求,因為在他心裡,根本不在乎誰來誰走!畢竟他的迷妹多得很,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不用動任何心神,這才是帝王該有的心性。有時他會慶幸,幸虧白月光純元死了,如果她還活著,必然成為他心中的牽絆,那他還怎麼成為一個沒有軟肋的皇帝呢?
  • 9年後重溫《甄嬛傳》,才明白華妃為什麼鬥不贏甄嬛
    最近又在網上刷到了《甄嬛傳》,看到華妃自盡,我還是會意難平。華妃是傳統意義上的正面人物嗎?不是,整個後宮就屬她鬥得最起勁,她的負面事跡多了去了。她心胸狹隘,手段殘忍,除了不害皇室子嗣的性命,只要一出手基本招招致命。
  • 曹琴默:成也華妃敗也華妃,城府極深的她,何以犯大錯害了自己
    曹琴默在《甄嬛傳》中,屬於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她出身破落戶,卻擁有超出凡人的心機城府,為人處世圓滑奸詐,即坑了對手,又懂得自留後路。她沒有華妃的豔蓋群芳,也沒有皇后的系出名門,更沒有甄嬛的才貌雙全,甚至連淳常在的天真無邪都沒有。她和安陵容屬於同一個級別,卻沒有安小鳥能歌善舞的好嗓子,好身段。
  • 《甄嬛傳》系列:夏冬春被華妃處死是派系鬥爭?還是華妃出於立威
    料定安陵容沒有靠山的夏冬春,決意在安陵容身上找存在感。出言譏諷安陵容。找存在感進了宮中,就要給各位小主分配住處。很不巧的是,安陵容和那個囂張跋扈的夏冬春分到了一處。於是,她想找存在感,就只好在安陵容身上撒野了。
  • 《甄嬛傳》曹琴默:一個聰明的女人,為什麼走向了深淵
    人人都受過她的算計,但她的聰明,卻反而使得她最終走向了深淵,實在是令人可悲可嘆。所以在劇情開始,基本上是一個毫無存在感的人物。原本曹貴人依附華妃是為了自己的女兒,但是現在,女兒卻被華妃所傷,這徹底的將曹貴人與甄嬛連接在一起。在這之後,曹貴人給華妃出的每個計策都是漏洞百出,破綻不斷。也正是曹貴人這些計策,一步步地將華妃送上了絕路。
  • 甄嬛傳裡的宜修,一個尷尬又特別的存在
    《甄嬛傳》裡的宜修,是個特別的存在。說她特別,是因為她的存在比較尷尬。之所以想寫她,是因為在現實中,不得志或者不被愛的人太多了,也許從宜修的經歷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吧。華妃。儘管與華妃的爭鬥中,我們愈發覺得皇后不簡單,但是說到底,她還是一個尷尬的存在。之所以說她尷尬,是因為皇上念念不忘的,是她的姐姐純元。
  • 甄嬛傳:華妃給夏冬春一丈紅其實也是幫了她,並不心狠手辣
    甄嬛傳:華妃給夏冬春一丈紅其實也是幫了她,並不心狠手辣,可惜會錯了意甄嬛傳這部電影中有一個二的無釐頭的人,那一張口竟能惹得滿宮裡人的笑話!夏冬春這個無釐頭的人仗著自己父親的身份官職比安陵容的高,就一次次的羞辱詆毀,還好這一切被甄嬛看到了並阻止了這些事情的發生!
  • 《甄嬛傳》宜修:接連扳倒華妃、甄嬛的她,是怎麼把自己作死的?
    人的一生就像一枚硬幣,有它必然存在的兩面,有好也有壞,有平靜也有波瀾,有順風順水也有苦難挫折。怎麼過這一生,都在於自己的選擇,最終拼的是心態。《甄嬛傳》裡的皇后烏拉那拉宜修,身居太多人渴望而不可及的高位,有著別人不能匹敵的優勢,最終卻重重地跌落谷底。「高處不勝寒」,她敗就敗在心態二字上。
  • 《甄嬛傳》:同為寵妃的華妃將自己送上不歸路,甄嬛因何笑到最後
    最近重看了一遍《甄嬛傳》,感覺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自己的做事原則和人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電視劇裡,同為寵妃的華妃和甄嬛,為什麼一個將自己送上了不歸路,而另一個卻笑到了最後。再看甄嬛從剛進宮時為了避寵,假裝生病,隨後與皇上不期而遇,互生愛慕之情,也為自己在皇帝心中增添了幾分新鮮,與特別之感。
  • 《甄嬛傳》讓人又愛又恨的華妃,是皇上的「硃砂痣」嗎?
    甄嬛傳中的華妃在前期讓人有多恨,後期就有多心疼。華妃出場時不可一世的極盛狀態讓人印象深刻,連心機深重的皇后也只能一直處於下風。華妃的美麗、奢華、驕縱、狠辣也被扮演者蔣欣演繹的入木三分。華妃的壞也是有原因的,原本她也是個灑脫的將門之女,覺得
  • 《封神》女媧娘娘的迷之操作——被算計又送福利
    整部《封神演義》都是圍繞著封神一事展開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推手,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人類之母、救世之神——女媧娘娘。正是她的怒而出手開啟了封神大幕。但是回顧過程,總感覺那個時候的女媧怒火攻心,頭腦不明,沒有感覺到被算計不說,想報仇卻變相給了紂王福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甄嬛傳》:真實的華妃比電視劇裡更加受寵
    看《甄嬛傳》時,最喜歡那個拽拽的華妃,甄嬛還是一個「青銅」之時,也曾對華妃娘娘崇拜不已的。 當甄嬛問起其他宮人,華妃娘娘是什麼樣子時,宮人的眼神裡透露出一絲崇拜的眼神,說,就是滿蒙八旗女子加起來,都沒有華妃的鳳儀萬千。
  • 甄嬛傳:她在無情的後宮,活出了自己的本心!
    很多人說敬妃在劇中毫無存在感,戰鬥力不夠,話語權不足,地位也不高。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卻活到了最後,笑到了最後,成為了宮鬥獲利者。敬妃在後宮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敬妃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不一樣的敬妃。
  • 史書中的華妃,讓你意想不到
    在這個男人背後除了一群男人的支持外,「軍功章」也有背後女人們的一半,其中一個女人就是「華妃」,一個「不一般的存在」。《甄嬛傳》中的華妃《甄嬛傳》中描寫的「華妃」飛揚跋扈,除了太后和皇帝,在宮中無人能敵但終生無子嗣,影視劇始終要與「流量」掛鈎,與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存在較大差別的。
  • 甄嬛傳:華妃給女人的三個啟示
    甄嬛傳是一部常看常新的劇,每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認識。而且也算是挺經典的一部劇。 這部劇裡皇帝的女人都各有千秋,每個角色都很有特點。 這部劇裡有那麼一個人,很多人都不喜歡她。覺得她跋扈、狠毒,害了好多人。但其實我覺得她並沒有那麼讓人討厭,她也不過是個可憐的女人罷了。
  • 甄嬛傳:雍正對付華妃,真是逼不得已嗎?帝王的詭計太毒辣
    導語:甄嬛傳:雍正對付華妃,真是逼不得已嗎?這些手段用來對付自己的妻兒,雍正也絲毫不心軟。之前雍正是想藉助年羹堯的勢力去坐穩這個皇位,現在年羹堯反倒成了威脅他皇位的存在,那雍正肯定是不能留他的。雖然這可以理解,哪一個江山不是建立在血泊之中的呢?不過雍正這次也太狠了些,他直接把年家給端了,好歹人家年羹堯也為整個大清立了不少的功勞,最後卻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