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出場不多,但存在感很強。不僅成功跳槽到「總經理」王熙鳳手下,而且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並大膽地用手帕表白心意。賈府的丫頭在婚姻問題上沒有多少選擇權利,小紅的性格並不是逆來順受的,不會等待命運安排。憑藉著直覺和出色的識人能力,在遇到賈芸的短時間內迅速得出結論:賈芸是靠譜好青年。從此對他一見傾心。
賈芸是「後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兒子」,賈氏族人那裡皆能像寧榮二府的富勢,賈芸的父親去世的早,在他尚未獨立成人的時候,母子倆一定特別艱難。
賈芸笑道:「難道舅舅就不知道的,還是有一畝地兩間房子,如今在我手裡花了不成?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粥來,叫我怎麼樣呢?還虧是我呢,要是別個,死皮賴臉三日兩頭兒來纏著舅舅,要三升米二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沒有法呢。」
並非是賈芸坐吃山空不知進取,沒有收入來源,如何維持生計?礙於世家子弟的身份,能做的事情有限,賈府裡也沒有合適的機會。等到榮國府元春選妃,正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時候,機會千載難逢、稍縱即逝,賈芸邁開了他的第一步,去找賈璉。
誰知賈芹母親求了鳳姐,於是鳳姐就把賈璉原來許給賈芸的一樁差事給了賈芹。賈芹母親能為孩子出力,但賈芸的母親卻做不到。可見她是老實本分正派的人,不善於鑽營謀利,如果像金榮的姑媽,同為賈氏族人的賈璜夫妻那樣,經常去榮寧二府請安奉承溜須拍馬,家裡也不至於多年貧苦。
賈芸先找賈璉,後來才去找鳳姐,也看出賈芸對榮府現狀的隔膜,連鳳姐早已實際當家的事都不知道。
賈芸的舅舅卜世仁說他:
卜世仁道:「我的兒,舅舅要有,還不是該的.我天天和你舅母說,只愁你沒算計兒.你但凡立的起來,到你大房裡,就是他們爺兒們見不著,便下個氣,和他們的管家或者管事的人們嬉和嬉和,也弄個事兒管管.」
貧窮會讓人自卑而又自尊,那些途徑賈芸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喜歡走。求人是最難的,誰願意丟掉自尊,對別人點頭哈腰、強顏歡笑呢?所以到了現在,因為不了解情況而造成失誤,就讓賈芸比較被動。繼續等下去,難保是什麼結果,於是賈芸想了主意開始主動出擊。
任何事情想成功都要付出代價的。求鳳姐,要有敲門磚—一份像樣的禮物。可是買禮物的錢從哪裡來?找舅舅借,舅舅不給,白白生一肚子氣。幸運總是眷顧善良的人,回家的路上撞到了鄰居潑皮倪二。
「我在外頭有名放帳,你卻從沒有和我張過口.也不知你厭惡我是個潑皮,怕低了你的身分,也不知是你怕我難纏,利錢重……」
想畢笑道:「老二,你果然是個好漢,我何曾不想著你,和你張口.但只是我見你所相與交結的,都是些有膽量的有作為的人,似我們這等無能無力的你倒不理.我若和你張口,你豈肯借給我.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領,回家按例寫了文約過來便是了。」倪二大笑道:「好會說話的人……
對話簡短,卻足夠精彩,精彩在於告訴了我們大量信息。在普通人眼裡,賈氏族人即便是窮,背靠大樹好乘涼,身份也是不一樣的,也讓外人忌憚三分,從側面看出了賈府的勢力。賈芸不借高利貸,既是穩當,也是不愛慕虛榮,並沒有打腫臉充胖子,為面子和其他賈氏族人子弟混在一起。
賈芸是很斯文的人,衝撞了潑皮,不躲不怕,以柔克剛,不但化解了倪二的怒氣,把還讓對方心甘情願幫助自己。不惹事也不怕事,不止情商高,交際能力也非同一般。不能忽略的是還有一處,賈芸回到家,怕母親生氣,有意隱瞞了舅舅的事情,這是不止是孝順,更重要的是有擔當。即使貧困依然對母親敬愛有加,不怨天尤人,僅僅這一點,賈芸要勝過紈絝子弟薛蟠、賈蓉等多少倍!
等到送禮時,鳳姐姐從開始連正眼都不看他,到後來誇讚他:
「看著你這樣知好歹,怪道你叔叔常提你,說你說話兒也明白,心裡有見識。」
在鳳姐這裡,賈芸的一番努力沒有白費,獲得了認可,而且不是因為禮物,是對人的讚許和認可,這意味著以後一定還會有機會給他。
在賈芸的結交過程中,不管是給鳳姐的香料,還是給寶玉的白海棠,都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特別的用心,而不是簡單的阿諛。賈芸的過人之處在於,面對問題不逃避,盡力而為;而且不管什麼時候,言行都得體不失分寸,即使是有求人之處,即使自己的地位、金錢都不如對方,但彼此感覺對等,令人愉悅,也會使對方心甘情願幫助自己,使得原本為生存的攀附之舉,多了真誠、自尊,不卑不亢,這是很難做到的。
作為次要人物,曹雪芹用了整整一回的篇幅專門寫賈芸,足以看出對這個人物的喜愛和感念之情。所以,續作裡賈芸坑害巧姐兒,是經不起推敲的,有分析推斷原作寶玉落難之後,曾受到賈芸小紅夫妻的慷慨幫助,這才符合人之常情。
當然,這時的小紅,並不知道賈芸謀求差事的詳情,但相由心生,賈芸的這些過人之處,在外表自然也能看出幾分。即使只看相貌,他也毫不遜色:
寶玉看時,只見這人容長臉,長挑身材,年紀只好十八九歲,生得著實斯文清秀,倒也十分面善。
這樣的外表,作為貴公子的賈寶玉都看著順眼,何況是普通的丫頭小紅呢?
有顏值,有孝心,為人可靠,與人為善,又能成事,賈氏子弟有幾個能如此靠譜?以賈芸的人品和能力,不管是什麼境遇,都會享有幸福的。所以,最清醒冷靜務實的丫頭小紅,才會對對賈芸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