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中對林朝英篇幅最長的一段出自丘處機之口,從立場上難免帶了牛鼻子維護自家祖師爺的偏頗,對林朝英和王重陽的愛情敘述相當隨意,這位前輩想嫁我師父,師父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從古墓派的角度來分析當年這場情事,有這樣幾個細節,王重陽從極北尋來難得的「寒玉」給林朝英做練功之用,在戰事吃緊的時候還不忘給林朝英寫信,重陽宮中供弟子叩拜的重陽畫像出自林朝英之手。
結合兩派後人的敘述,得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兩人當初一定互有好感,而非林朝英一廂情願。
兩人從同袍到知己,一生以事業和武功互勉,感情上卻始終無法更進一步嗎?
林朝英這樣容貌才華冠絕天下的武學奇才,因她性格低調,素不在外拋頭露面,因此不通人情世故。
她表達愛意的方式太過笨拙——劃下道兒來以賭約暗示(其實明明是強迫)王重陽娶自己。哪怕一個正常男人也無法接受這麼低情商的求愛方式,更何況是同樣心高氣傲的王重陽。
王重陽拒絕林朝英的理由,如同他在林朝英死後留在墓中的那句話,「重陽一生,不輸於人。」誠然,他自己也承認這話不過是藉口,「玉女心經是林朝英自創,自己卻依傍前人的遺書,相較之下,實遜一籌。」
或許還有一個原因,從武功來看,王重陽修習的武功「先天功」,即講究先天二字,恐怕須得以「童子功」為基礎。這一點也從老頑童在桃花島對郭靖的話中得到證實,「當年我若不是失了童子之身,不能練師兄的幾門厲害功夫,黃老邪又怎能囚禁我在這鬼島之上?」
當年王重陽和林朝英武功只在伯仲之間,若成親失了童子之身,武功上就更加弱勢,這對王重陽來說,怎能忍?
林朝英一生不顯於世,古墓派的名聲響徹江湖,是因為她的三代弟子小龍女和李莫愁。這兩人做為她的傳人,不但繼承了她的一生絕學,也替她償了一生夙願。
她們與林朝英一脈相承,用情至專,自尊心強。
李莫愁對待感情至剛至烈,你若負心,我必瘋魔,暴虐濫殺的癲狂之下,卻有一絲良知未泯。
小龍女的感情純真無私,面對世人的質疑和楊過的為難,毫不猶豫選擇犧牲自己,她心底仁善,卻始終抹不去性格裡的淡漠。
《神鵰》開篇一曲「蝶戀花」唱道:「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斷腸。」與那首「問世間情為何物?」是李莫愁一生的寫照。
她原本也是美貌溫柔的好女子,為情所負,便可殺人全家,雙手染血。她無情冷血,殺人時也話聲輕柔婉轉,神態嬌媚。在她心中,看不見自己的兇殘,只為自己的相思無著落而黯然銷魂。
然而在撫養小郭襄的日子裡,她所流露出的慈愛並無一絲偽裝,在選擇自己的命和懷中嬰兒的命時,生出極大的猶豫,便可看出她人性中的良知尚存。
最終她踏向烈火中的情花叢,縱聲高歌,欣然向死,情是何物?對於李莫愁,是佔有,是望而不得——這是林朝英夙願中的黑暗和絕望。
小龍女性格中的冷漠,來自玉女心經的精髓「少思、少欲」,這大概是林朝英情傷之後的痛定思痛。可以想見,林朝英後來在古墓中如何的心如死灰,若沒有創出這套絕情冷性的心法,她的瘋魔會令武林血雨腥風。
小龍女心性單純,才會輕易信了楊過調戲郭芙的話,信了黃蓉的挑唆,她不願讓楊過為難,可以嫁給絕情谷主,可以留書跳崖自盡。
山崖之上,小龍女一身白衣,鬢邊簪著大紅的龍女花,在崖壁上寫下「十六年後,在此重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
那一刻,她心中或許沒有悲傷,無欲無求,冷淡向死,不求得失的愛,才是至情至性——這是林朝英晚年領悟的愛情,在小龍女身上,她夙願得償。
—完—
由於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眾多,本文中對人物的點評觀點,均來自三聯版小說原著的內容。我會在之後持續更新系列人物點評,專注金庸世界的小人物,這些著墨不多,卻鮮活生動的配角們。
歡迎關注我的帳號,記得點讚哦~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