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愛情的戰爭,性的博弈

2020-08-28 亦章



張愛玲堪破了世間男女的愛恨情仇,她筆下的愛情故事,很少有圓滿的結局,除了一部《傾城之戀》。

但是這份圓滿的代價很大,是以一座城的轟然倒坍來成就的。


01

愛情的戰爭

白公館的六小姐白流蘇,離婚以後回娘家住著,在財產被兄嫂敗光以後,他們開始嫌棄她。

妹妹寶絡前去相親,帶上流蘇作為無害的陪伴,沒想到,「無害的」卻成了「有害的」,對方看中了守寡的姐姐。

流蘇雖然過意不去,但內心著實歡喜,因為「一個女人,倘若得不到異性的愛,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



範柳原,富豪的私生子,從小在國外長大。雖然不被家族承認,但作為獨子,經過曲折的過程,最終還是繼承了偌大的家業。

這樣一個金龜婿,上海灘的太太們都急赤白臉地想把女兒嫁給他,他卻看上了28歲的失婚女人白流蘇。因為他雖然是浪子做派,卻喜歡低眉嬌羞的中式女性。



自此,男女主人公開始了一場充滿心機的愛情戰爭。

白流蘇需要一張長期飯票,所以她是奔著結婚去的。

範柳原周旋於鶯鶯燕燕之間,但他偏偏需要那麼一點精神戀愛。

許子東說得對,「在婚姻這件事上,女人更社會性,男人更生物性。」

女人看重男人給予的經濟保障,男人更在乎女人的生物外形。



柳原把流蘇約到香港見面。

香港,多麼好的一個中間地點。流蘇的主場在上海,柳原的基地在英國,香港作為一個中西混雜的折衷之地,誰也不知虧。

但流蘇還是吃虧的。踏上赴港之路,她就已經堵上了自己的名聲。堂堂白公館六小姐,單槍匹馬遠赴一位浪子之約,她只許自己成功。

流蘇要是贏了,不但能得到柳原這張長期飯票,還能在家裡揚眉吐氣一番,出盡被嫌棄鄙視的那口惡氣。她要是輸了,就只能隨便嫁個中年男人,做一群孩子的後母。

流蘇明知是柳原花錢給自己訂了房間,但當她在酒店走廊巧遇柳原時,卻裝作是偶遇,因為她要保留一點尊嚴,她要做妻子,而不是情婦



柳原摸透流蘇的心思,但他不願花錢娶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做太太。

他跟流蘇談「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他要流蘇主動投懷送抱,要流蘇愛上自己。

她為了刺激她,主動和別的男人跳舞;他為了引她吃醋,故意勾搭一位「印度公主」。

一個是浪子情懷,一個是恨嫁少婦,刀光劍影,處處硝煙。



傅雷這樣評論範白之間的戰爭:「真真假假的捉迷藏……無傷大雅的攻守戰……」。

棋逢對手的兩個人,怎樣走出這個死局?

02

性的博弈

範柳原說:「你知道嗎?你的特長是低頭。」

白流蘇當然知道自己的特長,她對自己的女性魅力非常了解。

流蘇在鏡子裡端詳自己:嬌小的身軀不顯老……纖細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越顯得小小的臉可愛……一雙嬌滴滴、滴滴嬌的清水眼。

流蘇對自己的外形是滿意的,因為「她忽然笑了,嚶嚶地不懷好意地笑了」。



法國女性主義哲學家伊利格瑞曾說過:「所有關於女性的想像,全都來自於男性的角度。」

就是說,女人欣賞自己的美麗,都是從男人的視角出發,是滿足於男人性需求的審美。

顯然,流蘇認為在男人眼裡,自己具有性魅力,具有重新進入愛情戰場的資本。

柳原顯然也讀懂了流蘇的性魅力,他說得更直接,「你的特長是低頭。」

流蘇裝傻:「什麼?我不懂。」

這一段調情發生在流蘇到達香港的第一晚,柳原的單刀直入,很清楚地表達了他要什麼



流蘇卻不能輕易就範,她要的是婚姻。

她明白既然自己都來了,做愛是不可避免的,但愛情戰爭中性的博弈,當然越遲發生對女方越有利。

範柳原是男人,他雖然要徵服流蘇的心,但得到心之前先得到性,也是好事一樁。

精明如流蘇,當然要把博弈的節奏,儘量控制在自己手裡。

當晚在舞廳裡,柳原對流蘇說道:「一般的男人喜歡把女人教壞了,又喜歡去感化壞女人,使她變為好女人,我可不想那麼沒事找事,我認為好女人還是老實些的好。」

流蘇回他:「你要我在旁邊做一個好女人,在你面前做一個壞女人。」



流蘇的回答,挑逗的意味十足。她雖然不希望兩人之間的關係是速食,但也不能讓柳原失了性趣。

一來一往之間,雙方都了解了對方的實力,勝負未分。

回到上海的白流蘇度日如年,一個秋天下來,她覺得自己老了兩歲。那個時代,28歲的女人,經不起再老了,否則性魅力會大打折扣。



因此,當收到範柳原寄來的電報,請她再次赴港時,流蘇大哭一場,還是啟程了。

這一次的啟程,流蘇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她知道自己耗不起,她認輸了

果然,到了香港,第一晚他們就順利地接吻,成就了好事,流蘇終於還是做了柳原的情婦

得到流蘇以後,柳原就放下手,出海做生意去了。

流蘇手裡的這張飯票是長期的嗎?流蘇不能確定,因此心裡空落落的。

有硝煙的戰爭卻不期而來,「轟天震地一聲響,整個的世界黑了下來」。

此時他們發現,彼此都只有對方,兩個人終於結束試探,開始相戀。


03

勢均力敵的對手

男女主人公之間能勢均力敵地打上這麼一場愛情戰爭,跟他們之間高度的相似性有關,他們兩個都「新舊兼備」。

白流蘇雖然出生於傳統的深宅大院,具有中國式的嬌羞嫵媚,但內心果敢堅毅。她敢於離婚,離開家暴的前夫;她不懼輿論壓力,截胡了妹妹的相親對象,還孤身前往香港堵上一把。

而她的前夫也不是一無是處,帶著她學會了跳舞。她和範柳原的初次相識就是在妹妹的相親舞會上,她比一群中式小姐跳得好多了,要不是有這一手,範柳原怎麼會注意到她。所以說,世上之事,好壞沒有絕對。



範柳原雖然在國外長大,是一個流連於玩樂場所的世故之人,卻渴望找到一個中國式嬌羞如玉的女子。而且由於外國文化的影響,他沒有處女情結。於是,他理所當然地成了識貨之人,才有了這一場相遇。

但是他愛她,她卻只愛跟他結婚。

這場博弈遊戲中,她從頭到尾目的明確,她就要婚姻。他卻模模糊糊,他要愛情,也要性,或許還會考慮一下婚姻。

他對她說:「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

原來他真的在乎精神戀愛,這對白流蘇是好事,因為精神戀愛的終局就是婚姻。

範柳原不願輕易許下婚諾,他說:「我犯不著花錢娶一個對我毫無感情的人來約束我,那太不公平了……也許你不在乎,根本你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


白流蘇不是不要愛情,她是沒有錢談愛情,她的首要任務是生存,離開那個牢籠一樣的白公館。

範柳原卻因為太有錢而得不到愛情,他遇到的女人都是衝著他的錢來的。

這一場高手對決,把愛情變成了戰爭,而香港城的傾塌,解開了兩人的心鎖。

最後,他們都徹底理解了對方,也諒解了對方。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張愛玲這樣說。



愛應該是簡單的,複雜化的愛情只能靠「傾城」來挽救,可現實中,又能有幾座城在等著為人們的愛情而「傾」呢?

作家廖一梅說過:「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為了這份了解,我們兜兜轉轉四處尋覓,可我們除了懷著一顆純粹的向善之心,又能如何?

傾城之愛,不先傾己,何來傾愛?


——END——

  • 圖片來源於網絡
  • 本文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傾城之戀》:在愛情的博弈中,如何看待白流蘇與範柳原的關係
    白流蘇是張愛玲在《傾城之戀》這部小說中的女主角,當年陳數飾演的白流蘇應該也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說中,白流蘇終於嫁給了風流多金的範柳原。在嫁給範柳原之前,白流蘇的內心一直是不安的,她與範柳原的愛情也像是一場博弈!
  • 重讀《傾城之戀》:「美滿結局」下的蒼涼人生
    @夏子墨作為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小說之一,《傾城之戀》講述了一對在愛情中錙銖必較的男女——白流蘇和範柳原,不停地與對方周旋博弈,最終因為戰爭時局而步入婚姻的故事。從繁華上海回來的白流蘇,剛從一場舊式傳統婚姻中逃脫。她的丈夫是一個典型的富家紈絝子弟,他性格暴躁、放蕩淫奢,流蘇不能忍受,與之離婚。白流蘇帶著財產被哥嫂接納。
  • 《傾城之戀》:愛情的第N種模樣
    每個人的愛情都不盡相同,卻又似乎總存在相似之處。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書寫了一種特殊時空裡發生化學反應的戀情。「所謂傾城之戀,不是因為戀而傾城,而是因為傾城才戀。」一場因戰亂而讓游離變成塵埃落定的感情,這麼多年仍被大家奉為經典。
  • 張愛玲——《傾城之戀》「勢均力敵」的婚姻,才是最好的婚姻
    讀了兩遍《傾城之戀》,我發現張愛玲看待感情的確有一種「愛玲式的獨特眼光」,她透過文字把愛情和婚姻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剝開丟到了我們的面前,透過每一片洋蔥,我們感受到的是愛情和婚姻裡赤裸裸的現實。《傾城之戀》講的是白家六小姐白流蘇一個離婚的女人,和範家不受歡迎的浪蕩公子範柳原的愛情博弈故事。
  • 《傾城之戀》的殘酷真相:一對自私男女的利益爭奪戰,卻無關愛情
    一,前言《傾城之戀》是張愛玲的一篇著名愛情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了範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故事。小時候讀《傾城之戀》,總是被範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感動,光是聽著小說的名字,就覺得二人的戀情一定是轟轟烈烈的。殊不知,時隔多年,再讀這個故事,只覺得滿目悲涼。就連看似完滿的結局也難以掩蓋故事的悲劇性。就像有的評論家所說,範柳原和白流蘇看似美好的結局,不但絲毫沒有削弱小說的悲劇性,反而增加了濃重的悲劇意味。
  • 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傾城之戀》,許鞍華執導、周潤發主演
    《傾城之戀》從白流蘇的故事線出發,在遇見了範柳原之後,又經歷了太平洋戰爭爆發。一段愛情可以刻畫的故事線究竟有多長,我們誰也無法預料。有時候就是如同白流蘇和範柳原的一支共舞開始彼此試探著,有時候又如同倆人一起斜躺在沙灘旁欣賞海景開始,也有可能是範柳原的一通電話說:「你那間房看出去的月亮比較美」。
  • 你看不懂的《傾城之戀》
    今天繼續和大家來聊聊張愛玲的書,《傾城之戀》可以再次體會到張愛玲敏感的靈魂。沒有愛情,她有的只是對家庭的報復,只是為了出一口惡氣。你們不是想要這個男人嗎,我就偏要讓他對我神魂顛倒。兩人僵持著,沒有人願意在愛情裡先低頭。 戰爭來了,兩個本來快要沒有交集的人,再一次因為戰爭相遇。範柳園認輸了,在天災人禍面前,愛情何等渺小,想要得到精神伴侶又何嘗容易呢?
  • 《傾城之戀》讀後感
    我第一次聽到張愛玲的名字的時候,還是讀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這本《紅玫瑰和白玫瑰》我沒有讀過,不過對這句話記憶一直很深刻。所以我也一直認為張愛玲是寫愛情小說的,從未細細的去讀過她的作品。
  • 張愛玲《傾城之戀》:有一種女人,年齡越大男人越「撩」不起
    張愛玲《傾城之戀》插圖:電視劇《傾城之戀》劇照>張愛玲筆下的女子,大多都是悲涼的,撇開作者本身特有的心思不說,這些女主人公身上,幾乎都有著共同的特徵。讀過張愛玲的人都知道,小說《傾城之戀》裡的女主角白流蘇,算是結局最好的一個。雖然她經歷過戰爭,愛情也幾經波折,但好在最後和心愛的人在一起,過著很多人羨慕的生活。為什麼白流蘇兜兜轉轉,最終可以覓得幸福?首先跟她的人生態度息息相關。
  • 張愛玲《傾城之戀》:把婚姻當「救命稻草」的女人,註定會輸
    在《傾城之戀很多人都感動於白流蘇和範柳原的傾城之戀年少時將張愛玲當作愛情故事來讀,年歲漸長的時候,才看懂了她故事裡的現實與無奈。一場傾城之戀,不過是成全了兩個自私的人而已。不要嘗試去做白流蘇,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給了她一個看似完美的結局,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人能夠給你的錯誤買單。
  • 是成功的逆襲,卻不是浪漫的愛情,讀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我覺得張愛玲算是作家中最早的標題黨之一。 早年提到張愛玲,都說她是言情作家。初次看到《傾城之戀》這題目,滿心以為是講一個傾國傾城美女的浪漫戀愛故事,於是被吸引了去讀,才發現跟想像完全不一樣。 所謂的「傾城之戀」,其實是帶著點兒諷刺意味的。 張愛玲最擅長寫沒落的大家庭,在這些醬缸一樣腐朽的大家庭裡,無數鮮活的生命被埋葬了。
  • 《傾城之戀》:白流蘇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在了張愛玲的小說裡
    最近重溫張愛玲的小說系列,讀了《第一爐香》,接著又看了《傾城之戀》,越讀越是氣憤。怎麼這些美麗優雅的女主角在張愛玲的小說裡,都活成了那種在愛情裡卑微地乞求男人垂愛的角色?白流蘇,《傾城之戀幾年前第一次看電視劇版《傾城之戀》,陳數塑造的白流蘇著實驚豔了很多觀眾,美麗端莊、優雅嫻靜;她也憑此角被大眾譽為「中國的旗袍女皇」,可謂實至名歸。陳數將白流蘇這一大家閨秀詮釋得太完美了。
  • 《傾城之戀》:婚姻不是羅曼蒂克的愛情,而是細水長流的陪伴
    ,一紙之約,則足以相伴終生。在《傾城之戀》這本書中,張愛玲以她一貫細膩的筆法訴說著浪漫的愛情,卻又以旁觀者的姿態娓娓道出這其中的悲涼。一場愛情的博弈就此拉開序幕,而輸贏卻不重要了,在這場風花雪月的賭局上,她或許是贏了,又或許早已滿盤皆輸。
  • 《傾城之戀》:透過人性看婚姻,一切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迄今為止,在我看過的所有書裡面,讓我對書名產生最大誤解的,非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莫屬了,光看書名,足以讓我廢寢忘食一口氣看完我臆想中的曠世戀情。然而讓我失望的是,我只看到了兩個俗人之間為了達到自己目的的相互試探與各取所需,所以,看張愛玲的作品,不要試圖對愛情期待太高,因為她寫的主題永遠是赤裸裸的蒼涼人性。唯一可以安慰人的是,《傾城之戀》終究有個世俗上的圓滿。
  • 從《第一爐香》到《傾城之戀》:張愛玲女郎,憑啥越活越聰明?
    《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處女作,「葛薇龍」是張愛玲的第一個女主角。然而,葛薇龍也是最風雨飄搖的一個。04從《第一爐香》來到《傾城之戀《傾城之戀》的白流蘇不只是離婚的女人,而且還在娘家耽誤了好幾年。即便把白流蘇放在今時今日,她也是婚戀鏈的最末端。(文/飄雨桐) 比說選擇,被選擇的機會都不會多。
  • 從《傾城之戀》普通人的傳奇中,解析張愛玲的寫作風格和藝術目的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愛情故事中唯一的以圓滿收尾的作品,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小說之一。小說主要寫了離婚後的白流蘇住在娘家,受盡哥嫂,家人的嫌棄和白眼,不得已,想通過嫁人來尋求出路;而富家公子範柳原愛她卻無意婚姻,在淪陷的香港中,患難與共的兩個人,終結秦晉之好。
  • 《傾城之戀》愛情的智鬥劇,離婚少婦如何玩轉豪門富少,穩坐C位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的一部小說。張愛玲說,流蘇實在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有決斷,有口才,柔弱的部分只是她的教養與閱歷,厲害與柔弱統一在流蘇身上,張愛玲將人物的這一特點表現得落落有致,別有韻味。出身和經歷決定了他性格的多重性,對自身存在極度的不安全感,所以在感情生活中既風流成性,又渴望真摯的婚姻,他視所有女人為「腳底下的泥」,玩世不恭,又傲慢矜持,憂鬱的外表吸引了多少女孩的芳心。
  • 張愛玲《傾城之戀》:男人的8句情話,就最後一句真,女人別不懂
    張愛玲《傾城之戀》編輯插圖:電視劇《傾城之戀》劇照範柳原從小在英國長大,他的父親是當地著名的華僑,可謂是富甲一方,但他的母親和父親算是非正式結合。白流蘇,張愛玲《傾城之戀》裡的女主角,一個離婚後一直住在娘家的二十八歲獨身女人,因為陪七妹寶絡去相親,意外被範柳原看上,並由此展開一段傾城之戀。
  • 《傾城之戀》:無用女人白流蘇,為何與風流公子範柳原結局圓滿?
    張愛玲筆下的大家族,皆是她熟悉的那種沒落貴族,《傾城之戀》裡的白家公館也不例外。舊式家庭中沒有人教女兒怎麼謀生,秉承"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婚姻就是其歸宿。無用的女人白流蘇。花花世界飄泊闖蕩過的範柳原,見多了基於交換目的的欲望女人,逢場做戲的露水夫妻,渴望能得到真正的愛情,只是屢屢失望,她們不過衝著他的錢去的,並不愛他,更不懂他。一見傾心,再見傾城。一般說來,張愛玲《傾城之戀》之所以戰火中香港為背景,是為促成鑽石王老五範柳原和白流蘇走進圍城。
  • 《傾城之戀》:白流蘇,真的很勇敢
    《傾城之戀》是才女張愛玲的力作之一,張愛玲對愛情的看法是始終如一的,很寫實,缺少浪漫,可這樣現實的一個人,最終也為情所困,不得不說是醫者不自醫了。,那麼《傾城之戀》給我們演繹的又是怎樣的一個愛情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