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不能走這條路了

2020-10-18 聶鼎銘

【原創】

01

聽老人言,劉能的太爺爺和太奶奶大相不和,兩個人一生沒能很好的在一起過過。

奇怪的是,兩個不和的夫妻居然造出了5個兒子2個女兒。5男2女,在我們當地人的眼中,應該是屬於命最大的那種人。

但是,命運似乎捉弄了劉能的太爺爺,使他沒過上命大人的那種日子。

清晰的記得,十一二歲的時候,我是見過劉能的太爺爺和太奶奶的。

劉能的太奶奶當了一輩子的家,是胖得象麻包一樣的一位老太婆。雖然已成了老太婆,但和癩蛤蟆皮一樣的臉上仍有著嚇人的氣勢。

劉能的太爺爺村裡人都叫劉老師。據說曾經是一名老師,後來怎麼不教學了,沒有人再說,就不得而知。我們見的那時候他已雙目失明,而且神志不清,是住在大路旁邊的一個破窯洞裡的。

他整天拿著一頂爛草帽當扇扇,嘴裡跟陰陽先生念經似的不停的念叨著。我們一起幾十個娃娃常在他的窯洞下面的路上刨土窩兒玩,聽他念著聽不明白的經文。

我們從來沒見過劉能的太奶奶和兒女們到窯洞跟前來過。每次飯熟,今天是這個娃娃,明天是那個娃娃(劉能的爸爸叔叔們),不多不少一碗湯,往炕頭上一放就轉身跑掉了。

聽大人說,劉老師是被他的胖老婆和兒子們趕出來的。具體原因,不大清楚。估計,是因為他雙目失明有病了吧。

後來,劉能的太爺爺和胖太奶奶都死了。劉能的太奶奶掌控的大家庭雖著她的死也就樹倒猢猻散了。

但,她和她家庭的故事至今還在村裡私下傳流著。

02

劉能的爺爺是老大,有著兩兒三女。他繼承了母親的基因,有著一副好身板。但說話和氣勢的基因似乎有了變異。

他沒有母親的伶牙俐齒和做事潑辣、利索。他半天哼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優柔寡斷,遇事毫無主見。

倒是劉能的奶奶雖然是外娶兒媳,卻有著婆婆行事的風範,在日常生活中,劉能的奶奶自然佔了上風,成了一家之主。

沒有兒媳的家主當著自然是順風順水,很有成就感,可有了兒媳,獨斷專行就未必能吃的開。

自劉能的母親進了家門,劉能家的日子很少太平過。

劉能的爸爸跟他爸,蔫頭耷腦的,凡事聽女人的,女人說東,他不敢去西。

劉能的母親也不是個饒人的貨,婆媳倆算是針尖對麥王,進門不到兩年,也想當掌柜的。

劉能的奶奶不同意,大權不放手。兩個人誰不服誰。

於是,三天兩頭吵吵鬧鬧。中途,劉能的母親出門跑了兩次,都被找了回來。

無奈,劉能的奶奶就把劉能一家三口分了出去。

劉能一家搬出去後,劉能奶奶的日子太平了幾年。就自己的三個孩子和老公,指揮起來輕鬆自如,日子過的倒也爽快。

過了三五年,兩個女兒相續出嫁,二兒子也成家了。

二兒子成家了,這是天大的好事,卻不然,劉能奶奶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二兒媳進門後半年多,家庭內戰就爆發了。自然是劉能奶奶和剛進門的新媳婦——劉能的嬸娘。

具體是什麼原因,外人不得而知。劉能嬸娘瘦瘦的,細高的個子,因為是年輕人,新媳婦,家務不和,為了避嫌,別人很少接觸。

倒是劉能的奶奶出門碰見人,盡說她的家務。媳婦兒不給她和老頭兒吃,嫌他們多餘等等。

別人聽著,無話可說。內心是:你老了,不應該再管家裡的事了,你還不放手,事能少嗎?但這話面上沒人敢說。

劉能的二叔和父親一個樣,遇事毫無主見。兩個男人只能眼睜睜看著兩個女人常常鬧。萬事開頭難,開了頭,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順其自然了,以後就成了家常便飯了。

聽說村委會調解了兩次,都無功而返。

後來就分居了。劉能的爺爺和奶奶借了一道別人的爛院就搬了出來。自己種一點地,靠低保過活。直至死。

別人背後說,小的不好,老的也有問題,自己幹不動了,還要當家理事,能太平嗎?

關鍵是男人也太朽頭了。大凡能提得起放得下,那有兩個女人爭高低的道理。女人當家,就這麼一回事。

兩輩人了,是墳脈,祖傳。

是嗎?

03

劉能的爸爸和父母分開後,自己打了新庄子。

他們有一兒一女。女兒大,早已婚嫁。兒子劉能,也二十一二了,到成家的時候了。

父母和弟弟鬧的時候,他在做旁觀者。父母分開搬出來後,他內心也有人子的一面,覺得臉上不光彩,但在老婆的淫威下,他只是於心不忍,卻無動於衷。

就這樣過著,日子還算舒心。可是,兒子劉能結婚後,不到半年,劉能媽漸漸覺得這個兒媳不怎麼樣。很多事情,她說這麼幹,人家偏偏那麼幹。比如,劉能爸一生炒菜不用調料(幾乎從不做飯),可這個兒媳沒調料就不能炒菜。

這不是成心和她作對嗎?她試著威嚴了幾次,可這個兒媳比她還利害,她一句人家兩句。

老虎不發威,你還真當是病貓。必須得給個下馬威,不然以後還騎到頭上了。

可一番較量下來,她從心底裡不由的有點怯場。那女人跟瘦猴似的,翻了臉兇的好象能殺人。

兒子劉能倒好,她們兩個鬧,非但不制止自己的女人,倒跟著女人說她。真是養了個白眼狼。

自從娶上媳婦,媳婦好象成了他娘,她這個當娘的倒成了旁人,她的話一句也不聽了。

雖然她有點怯場,但她不服。她的生辰八字裡就沒有「服」這個字。

兒媳呢?你一天吃上東家門兒進,西家門兒出,活把不捉,還要當掌柜的指手畫腳。這家中裡裡外外都是我的,有你什麼?我憑什麼要聽你的?門兒都沒。

婆媳各有各的理由和盤算,上一次較量婆婆怯了場,不再明著鬧,就打起了冷戰。

但她氣不過,見兒媳回了娘家,就把家裡的毛驢子賣了,和老公跑到鎮上租了間房子乾脆不回來。

坐吃山空,不到半年,毛驢子錢沒有了,只得和放了屁的親戚一樣回了家。真不得不讓人佩服臉上的肉真厚。

不久前劉能來找我,說這些年他咬著牙忍過,現在他有些承受不住了。他爸他媽從鎮上回來常常鬧著要分家。

他心裡清楚,自己的媽不講理,爸沒用,自己的女人脾氣大。一方是父母,一方是孩子的娘,他該怎麼辦?

贓官橫父母,到誰誰不好辦。但再不好辦也得辦。

我給出了我的見解:冷靜觀察。對就對,不對就不對;那怕是父母。

自己的女人,要耐心曉之以理,以大局為重。忍。不理。決不能分家。

多少雙眼睛盯著,你們走了兩輩人了,你再不能走這條路了。

單人舞,跳的時間長,也就沒意思了。菜葉子總有蔫的一天。

那時,一切就會風平浪靜。

相關焦點

  • 走向成功的三條路,你走哪條?
    前面有一座高山,上山的路有三條,有一位年輕人往四周看了看,在山腳有一處亭子,亭子裡有一位賣茶水的老人。 年輕人就來到老人面前,很有禮貌地鞠了一躬,然後問道:「老大爺,我們要上山去,該走哪條路才近呢?」 老人緩緩地抬起右手,伸出三個指頭,反問道:「左、中、右三條路,你想走哪一條?」 年輕人想了想,回答說:「左邊。」 「左邊的路坎坷不平!」老人說完,閉上了眼睛。 年輕人二話沒說,走了。
  • 從農村到外邊,這條路是關鍵
    這條路成了過往行人的必談話題,也成了梁莊人的心病。村上的二黑爺經常蹲在村口,邊吸菸邊看這條路。所以,路上的情況他最熟悉,誰家娶親經過,誰去街上買菜,誰的電瓶車在道上壞過...沒有人比他再清楚了。而這條路也是他的心病。
  • 當你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時,我勸你選最難走的那條路
    就再這時,她得知首付也可以分期,這再次燃起了她買房的希望。家人依然反對,不希望她壓上全部身家,去買一個看不上並不是剛需的房子,更何況,後續的房款,也只能現掙現還,對於離異帶娃的小小來說,實在是太難了。可是,這次,小小仍舊選擇了最難的那條路,分期付首付,如願買到了新房,給了自己和女兒一個真正屬於她們的家。
  • 民間故事:他騎車回家換了三條路,都被同一條蟒蛇攔住了去路
    劉師傅騎著自己新買的自行車,每天大早出門,很晚才回家,畢竟20來公裡路呢。就這樣,幹到了第四天快中午的時候,做家具的活完工了。東家因看到劉師傅幫打的家具,既好看又細緻,除把劉師傅的工錢給了,還特地要劉師傅留下吃中午以表感謝。可劉師傅怎麼也不肯,說「這都是應該的,不要客氣了,趁天色還早,我還得趕緊往回走」。劉師傅收拾好自己的工具,就往回走了。
  • 父母欠6000萬貸款後逃跑,女兒無計可施走上這條路,令人揪心
    父母欠6000萬貸款後逃跑,女兒無計可施走上這條路,令人揪心正文: 轉過頭看著像是鵪鶉般躲在角落的夏父夏母,夏綿緊抿著唇,站起了身。 當初夏父為了救夏家,欠下6000萬巨額貸款後無力償還,只好逃跑,天天躲在這不見人,她也是無計可施才走上進娛樂圈這條路的,可這條路也走得令人揪心…… 眼前這些人,就是貸款公司來催債的。
  • 假如你在一條路上碰壁,就要試試另一條路
    老大乘馬走了三天,翻過三座大山,來到一望無際的草地,得知還要過澤……便打馬回府。 老二走了四天,穿過一片沼澤後,被一座大山擋了回去。 又過了一天,老三風塵僕僕回來了,興奮地報告父親,到野豬嶺只需五天的路。 父親滿意地笑了:「孩子,你說得對,其實我早就去過!」
  • 再探格勞龍,你會知道這條龍更多的秘密
    今天咱們再談談這條龍---------格勞龍,通過閱讀《胡林的兒女》這本書,你會發現它的更多密碼! 作為魔苟斯的傑作,它在黑暗之地「安格班」被創造出來。沒有人知道魔苟斯在那時到底創造了多少條惡龍,但第一條也是最早出現的一條名叫「格勞龍」。因此,它也被稱為惡龍之祖,雖然它不是最大最強壯的惡龍,但往後的所有惡龍都是格勞龍的後代子孫。
  • 那條姐妹倆上學走的山路
    「這世界到底有沒有鬼?還是充斥著牛鬼蛇神的世界?我,是個小神婆,就讓我帶著列位看官,來瞧一瞧,我眼睛裡的世界……哦,對了,大人們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我有時候會用鼻子,也可能用耳朵……夜裡,我還會進到另一個世界,在那裡我可能變成虎子,變成小三毛,我在找媽媽啊,』媽媽啊,媽媽啊,你怎麼不看我一眼啊!』」「姐,咱倆走山路唄。」
  • 《餘生》原著:愛情就是你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我也想去走去看
    ,我也想去走去看人這一生就相當於一段旅程,經歷再多的風景,最終都會走到終點。而那段旅程中最美的風景,就是與你一起走過的風景。林之校說,走你走過的路,看你看過的風景,就好像與你一起一樣,就能夠靠你更近一點。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是這樣,想要不斷的去靠近他,想要把他曾經走過的路都走一遍,把他喜歡吃的東西都吃一遍,知道他的喜好,知道他的想要,計劃著與他一起做很多很多美好的事情,留下共同的回憶!
  • 進村口的路走了無數遍,我卻迷路了
    到武義縣的路司機是熟悉的,但到我父母家柳宅村,司機就要反覆向我確認路線,因為他也不熟路,又逢天黑。我向來是個路盲,但擔心司機欺負我是外鄉人,便裝成很懂路的樣子,憑著模模糊糊的記憶指揮起司機來,結果把計程車兜得轉圈圈也沒找到進村的路。兒子問:媽媽,你到底是不是這裡長大的呀?我汗顏。還好,司機反應過來,覺得我這個女人靠不住,還是老老實實用手機導航吧。
  • 你從上海走來,要往哪裡去?敢問路在何方?請想好了你再走
    她進入辦公區後很快就到了會議室門口並直接推開會議室的門,一邊探頭探腦像在找人,一邊又自言自語說「這是大會議室呢,還是小會議室?」因為我到單位比較早,前臺工作人員還沒上班,其他同事也還沒見幾個人到,會議室裡更是冷冷清清,一個人影都沒有。我不知道當天是否有其他部門組織什麼會議,召集什麼人開會,但既然客人到了,我就習慣性地先幫忙接應一下。
  • 人生的寬窄都是路,走下去才是自己的路
    通往村另一頭的水井,有兩條路,一條是坦蕩平坦的大路,一條是崎嶇不平的小路;一條路人來人往,一條路幾乎無人踏足;走大路,一趟來回需要半小時,走小路15分鐘就可以。哥哥,堅持走大路,方便且不會灑掉很多水;弟弟,堅持做小路,路程短且耗時短。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就這樣你走你的小路,我走我的大道。
  • 小說:背著村花走路,這條路有點短
    「這路實在是太慢走了,要不然芸兒我背著你走吧。」我眼睛一轉,心裡突然之間生出來了一個主意。「這…這合適嗎?」她舔了舔唇瓣,有些羞澀。這在農村裡可是特別的不合適,要是被別人看到了那恐怕許芸兒的名聲就不好了。「沒關係,現在天已經晚了,也沒有人看到。」說著我就在她的面前蹲了下來。
  • 「水滸」如果不詔安,梁山還有多少條路可以走?
    那麼,如果不詔安,梁山還有多少路可以走?梁山從王倫,到晁蓋,再到宋江,三代天王,三次創業。從守株待兔、打家劫舍,到攻城略地、兼併山頭,直至對抗中央政府,逐漸成為一股朝廷忌憚的軍事力量。宋江集團是與淮西的王慶、河北的田虎、江南的方臘被列為「四大寇」。
  • 心存感恩苦也樂,走過來的都是路(218)
    我問:「那你知道是哪一個仙家嗎?」馮勇說:「是黃皮子!」我說:「人的命天註定。哪一位神仙的本領能夠大過天?」馮勇說:「師父啊,我害怕了,這條路怎麼這麼難走啊?」我說:「要想走好這條路,做人引領神仙的人,一定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常識要懂啊!」馮勇說:「我就是什麼都不不懂啊!」我說:「做這樣給人拔苦解厄的事兒,最起碼的要學會自保 。
  • 關於我和我知道的一些故事04-有很多人走的路
    這個洞,越進入裡面越寬闊,到處都是奇形怪狀的石頭,燈光一照,有的石頭還會反射出彩色的光芒,看起來好像四通八達,走一段回頭一看,已然不知道哪一條是回去的路。我大概才去過兩三次,而且都是結伴而行,每次出發前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可見,我也並非亡命之徒。在我的記憶裡,我只走過一條路,這條路走的人最多,基本上都是從這個村的河邊進去,然後再從另一個村的山裡出來。
  • 作為一個炮灰,走反派的路,讓反派無路可走
    謝晗:走反派的路,讓反派無路可走。系統:等、等!宿主,我讓你洗白反派不是要你把反派的活全乾了!而且你為什麼會這麼熟練啊?!——世界——1、炮灰未婚妻:天涼了,未婚夫該破產了。2、末世兵人:原來你就是老子的master?
  • 心存感恩苦也樂,走過來的都是路(201)
    希望兒媳婦能夠把這堂人馬給接過來。」我回頭看了一眼阿慧媳婦,滿臉烏黑,陰氣很重。我說:「舊時人馬已經散去了,再呼召回來的可能幾乎等於零。希望兩位碑王不要再強行給兒媳婦打竅了,想走通這條路,太難太難了!」老人家說:「阿信老師說的對,你就唱歌送送我們吧。」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
  • 沉默的真相:翻案不易,對比謀局中的顧遠,江陽的路太難走了
    不管怎麼樣,追劇的依然在按時追,我們索性不用去管改編的和原著比如何,就當是沒有看過原著,這樣再深入這部劇的時候十年查案之路,江陽走的非常辛苦,不僅丟掉了自己的女朋友,還丟掉了大好前程,可是心中的那份正義感和崗位職責,又迫使他根本停不下來,越查越恐懼,這件案子牽連之廣、之深,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以一己之力挑戰這些人,這條路能好走的了才怪呢。
  • 31.經歷再多的事情,也不能改變這一生的執念
    「看來昨日讓你抄家規罰得輕了些,以至你還是四川亂竄。你回去,再罰100遍,這次給我倒立著抄。」「啊?你說什麼,先生,要我倒立著再抄100遍?」「忘機,你起來,回去看著他,和他一起抄,你兄長婚禮之前,兩個都不許再下山去。」藍忘機:「……」「怎麼,你不願意?」藍忘機:「是,叔父,忘機和魏嬰一同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