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梁莊到鄉裡街上的路,不知修了多少次,但沒修多久就壞,一直這樣子。這條路成了過往行人的必談話題,也成了梁莊人的心病。
村上的二黑爺經常蹲在村口,邊吸菸邊看這條路。所以,路上的情況他最熟悉,誰家娶親經過,誰去街上買菜,誰的電瓶車在道上壞過...沒有人比他再清楚了。
而這條路也是他的心病。
2
又是一個周末的早上,二黑爺端著稀飯在村口吃飯。
村東頭老孫家的二妮騎著電瓶車,帶著孩子回來了。看到村口幾個人在,二妮停了下車,打了招呼,「二黑爺,吃飯哪!」
「二妮回來這麼早?」
「早啥,要是開車回來還快呢,這路不是不行嘛,只得開電瓶車。」
「也是。」二黑爺無奈地笑了下,「過段時間就再大修了,快了。」
「不指望啊,修了多少回了,修一回沒多久就壞。」二妮邊整理著電瓶車上的東西邊說。
「說不定這回就不壞了呢,快回去吧,你媽他們都等著哩。」二黑爺說。
「好,那你接著吃。」二妮騎上車走了。二黑爺接著吃飯,有幾個鄰居也端著碗出來了。
3
「剛才是東頭二妮回來了?」鄰居士鵬邊走邊說,「二妮是真孝順,過個周末就回來看看她爸媽。」
「是啊,這妮顧家。」二黑爺說,「要是咱這路好點,回來就更方便了。」
「這路會能修好?錢都叫包工頭弄走了,豆腐渣工程。」士鵬說著就來氣了,「瞅瞅那鱉孫們吃的那個胖勁,就知道沒少刮油水。」
「哈哈,看你說的,胖不胖跟這多少關係,你沒瞅瞅來來往往多少大拖拉機,不壓壞路才怪。」另一個鄰居,也是士鵬的本家兄弟士多說。
「隔幾天都有幾個大車從這過,車上裝裡跟小山似的。」二黑爺接著說。
「咱農村人,不讓過個大車,不讓裝點貨也不行啊。」士鵬接的很快。
「一個大車貼上幾十個小車的份量了,那路能經得住?」士多頂了起來,「反正吧,這事,路不修是真不中,但是修的差了也不行,經常修也不是事,誰有那麼多錢。」
「可不是嘛,靠著幾個在外的人弄點回來修也不是長法,這事不好整。」二黑爺說,「不過,老輩都說,路通了,風水才活,沒有路,咱來生路呢,路還是得有,咱這莊比別的算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這樣的討論,不知道說過多少次。
4
其實,能這樣壞了再修的莊並不多,很多莊修了一兩次之後就不再修了,梁莊算好的,起碼人們還沒有麻木,還在想著這個事。
這幾年,村村通修了不少路,很多沒有人脈、錢脈資源的村也通了路,起碼有了一條主幹道可以不踩泥巴,總算解決了水泥路「從無到有」的問題,期待著未來能解決「從有到優」的問題。(鄉愁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