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長城保護員|婁衛潤:《玩轉關城》,不虛此行

2020-12-10 長城網

長城網記者 王璇 鄭夢婷 閆玲 鄭皓天

「這是我製作的關城沙盤《山海關》,它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

「這是我畫的《角山長城》,萬裡長城第一山,它好似龍首戴角,在崇山峻岭中盤旋。」

「今天這節課讓我們繼續《玩轉關城》。」

……

這些上課的畫面來自於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橋梁小學,而這些課程出自於這麼一本教材——《玩轉關城》。

製圖:許曉星

玩轉關城:寓教於樂,讓長城「活」起來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秦皇島人。我的母校山海關一中坐落在長城腳下,站在山海關城牆上就可以看見我的母校。從小到大長城在我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把我對長城的情懷編寫成了這本教材——《玩轉關城》。」秦皇島市教科所課程與評價室副主任、綜合實踐教研員婁衛潤說。

秦皇島市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系列讀本之一——《玩轉關城》。 長城網記者 王璇 攝

據悉,《玩轉關城》是由婁衛潤,帶領5所董耀會長城文化推廣實驗校,即海港區教師發展中心附屬實驗學校、和安裡小學、耀華小學、東港路小學、山海關區橋梁小學一起設計開發的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程包括關城軍事、關城建築、關城美食、關城匾額、關城集市5個部分,每一部分除了簡單的知識點介紹外,均以提問、研討、遊戲和實踐體驗等綜合性活動為主。

在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橋梁小學,教師正在講授《玩轉關城》中山海關的歷史文化內容。長城網記者 鄭夢婷 攝

談起《玩轉關城》這門課程的研發,婁衛潤介紹,2006年,自己來到了秦皇島市教育局教科所從事綜合實踐活動研究,在從事研究的過程當中,發現海港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和安裡小學、耀華小學、山海關區的橋梁小學還有東港路小學對長城的研究比較深入。這些學校會不定期組織長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這說明學校在關注長城,孩子們也對長城實踐活動課感興趣。

婁衛潤與橋梁小學教師研討教學方法。長城網記者 王璇 攝

秦皇島市教育局局長劉紅軍接受記者採訪。長城網記者 王璇 攝

秦皇島市教育局局長劉紅軍在採訪中說:「長城既是我們世界的文化遺產,也孕育著偉大的長城精神。作為市教育局,我們希望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在體驗中去傳承這種長城精神。所以我們讓婁衛潤同志擔任名師工作室負責人,通過她來帶動更多的老師一起研發這門課程,進而帶動更多的孩子,來了解我們家鄉,更深地感悟長城精神,繼承我們優良的長城文化。」

橋梁小學的學生們正在體驗《玩轉關城》中的軍事遊戲「甕中捉鱉」。長城網記者 閆玲 攝

「為什麼叫《玩轉關城》,我覺得『玩』是孩子們的天性,『轉』表明我們要把山海關這座古城走遍,讓足跡遍布古城的每一個角落。」婁衛潤表示,在編寫《玩轉關城》這本教材中,為了引起孩子們探究長城的興趣,設計了軍事重鎮、柴禾市小鬼當家、博物館繪製匾額、甕城模擬戰爭等10個體驗課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既有孩子的體驗、實踐,還有孩子的思考。

玩轉關城:手腦並用,感知有靈魂的長城

「我很喜歡《玩轉關城》這門課程,因為不僅可以參觀古城城牆、長城博物館,還能和小夥伴一起把這些畫出來,然後做成模型,感覺很好玩也很有成就感。」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橋梁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李梓涵告訴記者。

橋梁小學的學生們展示自己創作的長城圖畫。長城網記者 鄭夢婷 攝

「在這個課上,我知道了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知道了萬裡長城永不倒的歌曲,知道了天下第一關的由來……這些我都講給爸爸媽媽聽,有些知識他們就不知道。」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橋梁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陶辰睿說。

「在課程實踐的過程中,孩子們對於長城文化和長城精神有了一定的認知和深化,這對於培養孩子們的綜合素質是很有必要的。」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橋梁小學教師孫健認為。

橋梁小學學生展示自己在《玩轉關城》「沙盤製作」實踐中製作的關城模型。長城網記者 鄭夢婷 攝

「目前學生閱讀單一,除了名著就是大量的教輔,《玩轉關城》作為綜合實踐課程研發的樣本,不僅是教師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抓手,更是培養學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有效途徑。」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橋梁小學校長尹麗明表示。

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橋梁小學校長尹麗明正在輔導學生研究關城軍事建築格局。長城網記者 王璇 攝

據了解,近年來,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廣泛開展長城文化進校園活動,並依託古城內七座博物館,深度挖掘長城、邊關、軍事等文化內涵,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通過研學方式,設計體驗式教育課程,引導學生走進博物館,了解關城歷史,實現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婁衛潤與橋梁小學師生一起參觀山海關長城博物館。長城網記者 王璇 攝

婁衛潤與橋梁小學校長尹麗明、副校長杜娟一起研討《玩轉關城》課程設計。長城網記者 閆玲 攝

「我們的後代對於長城的印象不應只停留在照片和書本上,我希望他們能近距離觸摸到有靈魂的長城。」婁衛潤表示,未來會繼續開發「闆城體驗中國力量」、「長城博物館裡的發現」等系列長城研學實踐課程,把課程搬到校外,讓課程「活」起來,讓更多孩子愛上長城。

「今後,我們也將會藉助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和秦皇島獨有的長城資源,繼續把長城精神教育作為我們很重要的一部分,讓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秦皇島市教育局局長劉紅軍說。

老師和學生們一起高喊《玩轉關城》課程的口號。長城網記者 王璇 攝

「玩轉關城,你行我行。玩轉關城,不虛此行!」在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橋梁小學的操場上,留下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相關焦點

  • 我是長城保護員|劉宗林:看護長城就像看護我老娘一樣
    自1976年成為「承德市文物保護員」以來,他已經義務守護縣境內的明長城44年。「沒有城牆的長城」:崎嶇難行的上山路頭髮已經花白的劉宗林,每周都要上山巡護長城。只為一個承諾:一人兩狗一直走下去「長城是中國的名片,連外國人都羨慕咱有這樣的歷史遺蹟。組織把這麼重的任務交給我,我無論如何也要幹好。」
  • 長城的民間傳說
    萬裡蜿蜒於中華大地的長城,以其無比宏偉的雄姿久聞於世。今天在「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號召下,許多地方已修繕一新,更加氣勢磅礴,成為我國名勝之首。它吸引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人,以一覽長城為平生快事。凡到過長城的人,莫不嘆為觀止。  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一、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
  •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你知道嗎
    俗話說,長城不是英雄,這證明了長城在中國人民心中的重要作用。眾所周知,長城是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建造的,以抵抗匈奴的入侵。在明代,還修建了長城,以防止北方牙垢和瓦拉少數民族的入侵。長城的建設用了2000多年的時間,在建造過程中發生了許多傳說故事。
  • 孟姜女哭長城,為什麼沒有感動天和地
    正月個裡來是新春,家家啊那個戶戶喜盈盈,人家夫妻團圓聚,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長城九月裡來九重陽,菊花煮酒空相望,空相望,落葉飄,秋風涼,窗前月如霜,……聽到這首歌曲,便使人想起了孟姜女千裡尋夫,哭倒長城的故事,讓人為她灑下一掬同情的眼淚。
  • 我的世界我的城
    第一次去嘉峪關關城,在關城對面路邊的八棵楊樹下站了很久,八棵楊樹就那樣孤零零地挺立在那裡,它和關城之間是光禿禿的荒原和戈壁。多年後,才了解了八棵楊樹的來歷。八棵樹與關城之間蔓延的綠野,是我初來嘉峪關時看到的「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空寂曠野,夏天,一小片一小片的綠色,像灰色衣服上的一塊塊小斑點,一閃而過。那時候,一到冬天,家家戶戶開始大袋大袋地從市場背回土豆、蘿蔔,在院圍的牆根下晾曬大白菜。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地窖,人們下到地窖把土豆、蘿蔔一層層碼好、撒上幹細的沙粒。
  • 八達嶺長城修繕之仙女點金磚傳說
    八達嶺長城——仙女點金磚姑娘說:「願意,只是……」蘆瑞接過話說:「只要你肯跟我走,我保你天天吃香喝辣的。」姑娘眨著星星一般的眼睛問:「跟你上哪兒?」蘆瑞厚著臉皮說:「跟我回家啊,給我當媳婦。」姑娘一聽臉騰的一下紅了,說:「謝謝大人的美意。只是我生在長城下,離不開這山山水水,捨不得這萬裡長城呀!」蘆瑞一聽有門兒,忙說:「山水我家有的是,長城嘛,我給你修幾道。」姑娘說:「大人真有這樣的心腸,也算小女子有福氣。
  • 《南方的長城》
    來自一個夢,或者,一種聲音,遠遠地延伸過湖面,把我從人群中打撈出來。不過,這個活動是限定了時間和字數的,我不喜歡這種約束,喜歡天馬行空的流動。所以不知道能不能寫完,也許會半途擱置。本質上,我是一個很憂傷的人,或者說,是一個內心悲涼的人。在連綿的雨聲,或者音樂中,斷斷續續地寫完這些文字,如同世界的隱沒。我們不在同一個地球。
  • 孟姜女哭長城——古代四大民間愛情故事之四
    一天,孟姜女正在自家的院子裡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範喜良,是來逃難的。」孟姜女一看,範喜良是個白面書生模樣,長得挺俊秀,就和丫環回去報告員外去了。
  • 冰火卷一筆記053:POV瓊恩(七)長城上的屍鬼
    隨熊老出長城調查的前夜,囧再次夢到了臨冬城的墓窖,這次的夢裡,死者紛紛甦醒從墳墓中走出。人們樂於把這二人的死因歸咎於塞外的野人,但山姆根據血液凝結的程度和周圍的痕跡判斷,這裡並非二人的死亡現場,他們並非新死之人。這兩具屍體也毫無腐爛的跡象。熊老下令將屍體帶回長城研究。回到長城後,瓊恩得知國王已死、奈德被控叛國的消息。
  • 不虛此行(下)
    我不想買門票,要不還是回去吧!」「你就用無錫話跟門口管理人員打個招呼嘛!上次來,他們好像就挺和善的。」「好吧!去試試吧!」走到門口,見兩位檢票員,遠遠我就討好地朝他們笑,走近了就不好意思道:「師傅,我沒帶身份證,可不可以通融一下?」「沒關係!用手機掃就可以了!」
  • 《暮光之城》新書躍居暢銷榜首,作者稱將繼續該系列創作
    作者|鏡陶《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的作者史蒂芬妮·梅耶宣布,她計劃再創作兩部《暮光之城》系列的小說。主線故事已經完結十多年了,而最近她的新書《英國的銷售數據顯示,《午夜陽光》三天內即銷售了62460本精裝本,但這一數據還是比2010年梅耶的另一本《暮光之城》衍生作品的銷售速度慢很多,當時發售的時候大概是每分鐘銷售19本。《暮光之城》講述的是一對人類和吸血鬼的愛情糾葛,曾經被拍攝為五部電影,火遍全球,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儘管粉絲們熱情高漲,但是批評家和媒體們則不以為然。
  • 主線故事完結十餘年後,《暮光之城》系列新書今日出版
    撰稿|彭鏡陶曾經紅極一時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的作者史蒂芬妮·梅耶宣布,該系列新書《午夜陽光》在今日(8月4日)發行。此時距離主線故事的完結已經過去十餘年。《暮光之城:破曉(下)》(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劇照。
  • D8,貴州:在深山村民家的一頓飯,吃得我們如坐針氈|流浪人生3
    1985~1987年重新修復了薊縣古長城的黃崖關和太平寨兩個開放點共修復牆體3025米,樓臺20座八卦關城1登上敵樓頂部的樓梯空間狹小而陡峭明永樂年建黃崖口關成化二年(1466)建太平寨後經隆慶、萬曆年大修建成正關、水口、東西稍城和磚墩等設施完備的防禦工程體系
  • 孟女泣長城,痴愛尋夫君!【原創首發】
    話說:「秦國時期有一秀才叫:範喜良自幼喜愛讀書滿腹文章,長相英俊,由於秦始皇修築長城到處都在抓壯丁,黎民百姓怨聲載道,範喜良也不可避免。官府衙役逐帶枷前來,孟姜女急忙趕上去勸說官兵,但是官兵哪裡能聽得進去呢,她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夫君被官兵帶走了,這一走就是幾年,孟姜女日日夜夜思念著夫君,憂傷不已,突然有一天她決定去長城尋找夫君,但是長城的民夫以萬計,如何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夫君呢?孟姜女她逢人便打聽。好心的民夫告訴他,範喜良早就勞累致死,被埋在長城裡了。
  • 即興寫短片故事1:花樓蘭城
    花樓蘭城,一個被遺忘的地方。準確來說是兩個地方,一個花樓,一個蘭城,只不過他們被建在一塊!你要是去過蘭城,就一定會去花樓;反過來也一樣。因為他們倆沒有任何邊界,換句話說,他們是不可分割的。花樓蘭城到底他們有什麼特殊的呢?花樓以花為主,可能有些人會想到「花樓:當然是花天酒地的地方」。
  • 黑暗中的利劍 長城上的守衛
    我將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將不戴王冠,不爭榮寵。我將盡忠職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劍,長城上的守衛。我是抵禦寒冷的烈焰,破曉時分的光線,喚醒眠者的號角,守護王國的堅盾。我將生命與榮耀獻給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當時看完這段,頓覺精神振奮,被這股信念打動到。
  • 孟姜女哭倒長城,命喪大海,以後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當時秦始皇修建長城到處派人抓苦力,這一日正在勞作的範喜良被突然闖進來的衙役抓走,孟姜女得知以後,中日以淚洗面。一晃一年過去了,範喜良依舊杳無音訊,孟姜女日思夜想,終於忍受不住,決定親自前往尋找丈夫的下落。在一路問了很多人後,終於得知丈夫在一個月前就累死了,並且被埋進了長城。
  • 長城|王方晨: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拯救世界(創作談)
    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拯救世界(創作談)王方晨《長城》公眾號我寫《到福祝去》,是沿著父親走過的路。小說中的康爺與我同代,卻像我父親一樣,年輕時也時常做販賣。他一生不懈的努力使他能夠在今天日薄桑榆的年紀,可以安享生活。但有一天,從兒子身上,一段沉寂了幾十年的不了情被喚醒,使他踏上了尋找過去的道路。這條路多麼漫長,幾乎讓他走過了半生的時間,但他依舊徘徊踟躇。這條路,也是我父親走過的路。村子,塔鎮,一路向北。康爺聽從內心的召喚,趕著鴨子,去尋回遺失的情愫。
  • 周末故事|我是穿越兩千餘年而來的吉林城
    俯瞰吉林城我手中的「回頭雙鳥首銅劍寧古塔副都統安珠瑚奉命率領滿洲八旗軍隊於公元1673年建吉林木城(後改土城和磚城)。從那以後,我的面積越來越擴大,人類朋友也越來越多。一直到寧古塔將軍(後更名為「吉林將軍」)巴海奉旨移駐吉林城,改稱我為「吉林烏拉」。
  • 冰火與權遊:學城陰謀論及神秘低調的海塔爾家族
    然後佩特同學又給我帶來另一些耐人尋味的信息:沃格雷夫博士年輕時在學城地位很高,但現在因年老而常常神志不清,老是會把佩特當成一個名叫"克禮森"的人。——克禮森啊!不是卷二序章裡那個史坦尼斯的老學士嗎!克禮森在這個序章裡已經年近八十,之前是服務於勞勃三兄弟的父親史蒂芬公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