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信條》更燒腦更動人的在這裡—《我想結束這一切》

2020-09-16 deerbeauty

作者 山鬼 公眾號 在雲端的日子(更多原創,敬請關注)

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鬼才編劇查理考夫曼自編自導的NEFLIX新劇, 改編自伊恩裡德同名小說,影片講述傑克在風雪夜帶女友回農場見父母,女友一路上卻在想著「結束這一切」,在傑克改變原定路線後,一切都朝著失控方向發展。

(下有劇透,慎入預警)

此片打破慣例,重新用回復古的4:3屏幕,令人耳目一新。各路細節也極盡微妙之能事,確實稱得上是一部「審視了心靈脆弱和孤獨極限」的純意識流寓言。

劇情前面部分鋪墊地很穩,正當你跟著導演的視角和故事線,漸入佳境,一步步走向這故布的陷阱時,突然一個急轉彎,就從舒服中墜入迷茫了。

要好好刷幾遍腦子,才可能發現,原來你之前看到的驚悚故事,不過是一個獨身而病弱的老清潔工不斷在腦海中構建出的一個幻想世界:在那裡,他有一個理想中的完美女朋友。她如他所願地見到了他一生中從未被看到過的孤單自我。同時,他真實渺小的一生也時不時被勾勒出來:自小許多熱愛,但無才智天賦。嚮往愛情,又沒勇氣和暗戀的女孩打招呼。父母時常吵架,在學校備受排擠,終其一生背負著重擔過活。

在日復一日的衰老中,冰冷、黑暗和已知的死亡即將來到,他最後的所思所想、質疑和焦慮,也帶動著幻想世界中的女孩產生了不安和逃脫的意識。

最終他殺死了幻想中完美的自己,在恐懼和發狂中死去。

一個人能孤獨到什麼地步呢——自己分裂出一個異性人格,和自己相愛、聊天,直至背棄?

人生的道路如此狹窄,狹窄到你不想繼續前進的時候,卻已經調不了頭。

命運such a thing.

有人說,這個比諾蘭的《信條》更難懂。

我說,一個是理性燒腦,立足於藝術的功能性。一個是感性迷宮,立足於藝術的無用性。 同樣是玩時間概念,考夫曼的現實感和思想性更強。

查理考夫曼(《曖曖內含光》、《紐約提喻法》)一向是以「傷心老男人」的大腦著稱,作品本身的信息密度和哲學意味著實令人震撼:

「上天給我們的東西,永遠不會超過我們的承受能力。」

「一直靜止不動的是我們,時間穿過我們,讓一切風化。

然後又只剩下了風。」

「有自己的行為,是人生中最難的部分。 因為大部分人不是自己,是他人。他們的思想是他人的觀點,他們的生活是對他人的模仿,他們的熱情是一句引言。」

理想和現實,殘酷反差的人性寓言——任性到像一場隨心所欲傷心欲絕的大夢——竟然有種奇怪的治癒感:既然庸碌人生,每個人都免不了成為一隻被滿身蛆蟲緩慢蠶食的豬玀。那麼,世上的種種孤獨、落魄、傷心、絕望、悔恨、遺憾、蒼老、疾病、死去,有什麼不可以接受呢?

這就是每個人的生命出口,這就是每個人的終身成就,這就是一切的結束。

危險地活著吧,Accept it all.

有多少人,想要結束一段感情,離開一份工作或地方,卻因為慣性、惰性,用各種藉口遲遲沒有做,越來越習慣說「yes」而非「no」,周而復始、原地踏步。

要說驚悚和恐怖,這才是人生最大的驚悚和恐怖。

簡單講,編劇用最出乎意料的方式,描述了人類身上的兩個惰性:不願爭取自己想要的、不能拒絕自己不想要的。

貌似發生了很多事,然而只存在腦海中。卻把 真正的人生,默默虛度了。

我很喜歡導演李安講的這句話:

「電影不是把大家帶到黑暗裡,而是把大家帶過黑暗,在黑暗裡檢驗一遍,再回到陽光底下,你會明白該如何面對生活。」

作者 山鬼 公眾號 在雲端的日子(更多原創,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比《信條》還燒腦?
    諾蘭的《信條》上映,燒腦,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然而有人卻覺得,諾蘭理科式的燒腦可以用公式解答,而文科式的燒腦就只能憑著感覺走靠感受了,比如查理·考夫曼的新片《我想結束這一切》。我想結束這一切。傑克曾說過:「思維往往比行為更真實、更現實。你可以說給別人聽,做給別人看,卻無法偽裝自己的所思所想。」人無法偽裝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正是我目前所想的。這令我焦慮。
  • 比《信條》更燒腦的4本頂級科幻小說,據說90%的人看不懂
    其燒腦程度讓許多人走出影廳時,不禁發出疑問:我是誰?我在哪?我看了個什麼? 不過,今天書單裡的這4本書,每一本的燒腦程度都不亞於《信條》,甚至可以說比它還燒腦…… 01看懂這部科幻神作,逆向時間就是小菜一碟
  • 我想結束這一切:一場孤僻中年男人的絕望幻想
    《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2020) 的編劇與導演是曾經獲得多次奧斯卡提名的查理考夫曼,《我想結束這一切》對演員來說,絕對是演技極大的考驗。《我想結束這一切》的確也是如此,如果由故事的結尾往前看,或許就比較清楚。———以下有雷———先直接說結論。簡單地說,故事的主線幾乎都是發生在一個老年男性的腦內,是他的幻想、期待、與最後的行動——自殺(也就是」我想要結束這一切「)。
  • 《信條》——毀滅世界之前只想和你在一起,但你卻一心只想毀滅我
    01毀滅世界前我只想和你在一起,但你卻一心只想毀滅看完了晦澀難懂的《信條》,心裡百感交集,除去燒腦的片段,令我覺得最盪氣迴腸的,當屬這一段愛情故事,其悲壯程度一點也不亞於《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因為大反派對妻子的一往情深,足以令世界動容,讓地球重生;就是因為愛得如此義無反顧,才會讓男主有機可乘得以挽救地球。
  • 如何解讀《信條》,先讀下這則聊齋志異故事試試
    老許這下高興壞了,再三向小夥道謝。差不多小夥要走了,老許想送他點魚。小夥也不要,說:「經常喝你的酒,我還沒怎麼報導您呢,這點小事,真不算啥。你要是不嫌棄,我們以後可以經常這樣,我們就交個朋友,你讓我喝點酒,我幫你趕魚。」
  • 《笑傲江湖》中的一場燒腦大戲
    這場大戰看點有很多,比如方證的千手如來掌,左冷禪的寒冰真氣,嶽不群耍衝靈劍法等等。但其實最大的看點,是燒腦。這場大戰,真就是一場燒腦大戲。這裡,他們全逗比了,都上了任我行的惡當。任我行迫左冷禪出這三張牌,是因為他手上還有一張底牌,這張才就是他王牌。二原書中道:(藏在牌匾後的)令狐衝腦中一陣暈眩,但見她(任盈盈)身穿一身粗布衣衫,容色憔悴。他正想躍下相見。任我行向著他藏身處搖了搖手。
  • 差一點,《我想結束這一切》就達到了《穆赫蘭道》的高度
    文丨劉起NetFlix出品的查理·考夫曼新作《我想結束這一切》,改編自加拿大作家伊恩·裡德的同名小說。在電影《我想結束這一切》中,幻想世界(虛構世界)與真實世界匯合交織在一起,敘述詭計使觀眾陷入心靈和眼睛的圈套,在莫名其妙不合情理的細節中迷失。女主角跟隨男主角的回鄉之旅,不再是老人虛構的、只發生在紙上的故事,而更像是精神分裂者在瀕死前的一次幻覺/分裂的內心現實。
  • 強推四本懸疑燒腦神作,看過的人都說自己的智商不太夠用
    大家好,我是小毛,每天都會為大家挑選高質量高人氣的經典小說,希望你們喜歡。今天推薦強推四本懸疑燒腦神作,看過的人都說自己的智商不太夠用!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雖然是燒腦懸疑類小說,但是卻也不失溫馨日常,搞笑的元素。懸疑小說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很難,《光怪陸離偵探社》這本書本來世界設定是現代都市,但是之後轉為類似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的異世界,因此開頭原文中會有一些用詞有違和感。這種違和感使得原本搞笑的元素融合了嚴肅的畫風,讓小說變得更加有趣,看點十足。克蘇魯、邪神復甦,絕望和瘋狂逐漸從深海蔓延到整個世界。
  • 淺談《信條》:我與現在,已經發生過
    「……我們現在不在這裡意味著它從未發生過嗎?」 ──《TENET信條》1.基於此,我無法不困惑,諾蘭的《信條》(TENET )在幹嘛?進一個旋轉門,對幾分鐘前、幾天前,帶去一個訊息,提供一個介入⋯⋯,這不正是單點逆回?
  • 一本極度燒腦玄幻小說的深度剖析!細思極恐的曠世神作
    按道理來說,一本玄幻小說,無論如何都不能和燒腦沾邊。無非就是作者的筆力深不深厚,刻畫到不到位,情節設計是否能夠打動人心。但是今天大剋星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曾經蟬聯無數榜單榜首的曠世神作——牧神記!卻是真正做到了將爽點和燒腦完美結合,讓人爽的同時,若是仔細思考細細品味,簡直細思極恐。
  • 幾本書名一般內容硬核的極品小說,劇情燒腦智鬥超群,你看過幾本
    大家好,點擊關注,遠離書荒,我是推書醬水色冷無痕。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幾本書名小白內容硬核的極品小說,劇情燒腦智鬥超群,不知道你看過幾本呢?這本小說最大的特點有二,一是劇情極度燒腦,路人個個是牛人智虐主角不說,還對智鬥的過程增加了反轉係數,讓你明確自己不是在看小白文。二是更新很快。目前每天爆更二萬,這速度足以媲美老鷹吃小雞的《萬族之劫》。而作者本人作為老牌大神,在創作文筆和構思技巧也不會讓人失望。
  • 信條全劇透解析(七)
    普利亞利用自己幫助薩特,雖然這對於未來無名而言,只是整個時間鉗形計劃的一步,而普利亞只是一顆棋子。,關於自己父母的一切。「你的未來,就是我的過去」,通過尼爾的宿命終結換取無名的宿命開啟。或者說信條的起點,在這個時刻誕生。)
  • 《廊橋遺夢》:一場動人的婚外情,讓我們看到比道德更真實的人性
    這,是一個去世的母親留給子女的信中的話,那聲音裡的為難,寂寞和疲憊,讓我潸然淚下。難怪有網友說,她在看《廊橋遺夢》時,影片結束後,發現一個女人在衛生間裡嚎啕大哭。為何這麼一部講述婚外戀的電影,竟能如此讓人動容呢?我想,那大概是因為,它比冰冷的道德更符合人性吧。1,他挖掘出了中年人在婚姻和生活的重壓下的感情訴求。
  • 《翻譯疑雲》密室緝兇、劇情燒腦、高能反轉!年度懸疑電影已定?
    吵吵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反轉懸疑的好片,《翻譯疑雲》是豆瓣的最近熱門電影,密室緝兇、劇情燒腦,是那種看了感覺非常爽的電影。原來在如此嚴密封鎖之下,翻譯過程竟然出現了內鬼,安瑞克說 ,我得知道你是怎麼樣做到的。你是不是也跟安瑞克一樣,很想知道內鬼到底是誰,別著急 咱們接著往下看。翻譯員的電腦都是統一提供的,而且每臺都裝了鎖。吃飯的時候他們聊到,小說的題材是文學罪案。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為了錢才來到這,但來自俄羅斯的喀秋莎則不同。她是小說的狂熱粉絲,還會模仿小說女主的行為,難道是她?
  • 超級好看的無限流小說,甜爽,輕微恐怖,輕微燒腦,書荒強推
    超級好看的三本無限流小說,甜爽,輕微恐怖,輕微燒腦,書荒強推!!既然他們想要我們的ming,那我們就更該要他們的錢!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廖斐在危機四伏的靈異遊戲中,毅然走上了開店致富的道路。別人被阿飄追得嗷嗷叫的時候,她在思考,這個飄能不能挖到店裡當員工。別人在危險區心驚膽戰時,她在思考,該怎麼盤下這裡的店面。
  • 這本書告訴你
    比《信條》更火的,是「看不懂」、「腦子不夠用了」等各種哀嚎。為了看懂它,很多小夥伴在觀影前做足了功課,但最後還是帶著滿頭問號走出了電影院。大家眾口一詞:這時間線也太燒腦了吧!這是一本關於時間旅行終極奧秘和恢宏構想的科幻神作。未來人類掌握了時間旅行的技術,可以穿越時空,還可以對不同時空裡的現實做出修正。是不是和《信條》很像?
  • 推文簡評《薄霧》:這本強強無限流好燒腦,超憶症天才x戰場黑馬
    空池很少給大家推薦無限流的文章,因為無限流的文章大多篇幅太長,世界太多很耗時並且燒腦,經典的《全球高考》和《死亡萬花筒》都是這樣,因此空池也對無限流的文章有了一種刻板印象。但是假期間嘗試看了微風幾許的這本無限流的《薄霧》,篇幅相對較短只有40幾萬字,三個世界都很燒腦過癮,最適合像我一樣想看無限流又畏懼篇幅的人了。
  • 刺激、驚險、燒腦推理—這才是推理神作
    那麼,這本《詭計博物館》絕對是你必入的選擇!有一所奇特的博物館,專門收藏日本所有重大案件的犯罪資料。冷美人館長和她的毛躁助理,把證物保管員幹成了懸案破解專家。年僅5歲的嫌疑人、詭異墜樓的女學生、消失在廢棄別墅的社長……而當25年前的證據開口說話,才發現兇手一直就在身邊!
  • 燒腦科幻懸疑神片,我愛上我,我生下我,我殺了我《前目的地》
    本文有劇透有風險,如果你想親自體驗懸疑片帶來的緊張刺激感,以下內容還請謹慎閱讀!更不幸的是,簡剛剛生下的小女孩被一個神秘的人給綁走了。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是變成了男性的自己愛上了原來女性的自己,並且生下了小時候的自己,這邏輯關係有點Oh my god啦。
  • 這部高能燒腦的新韓劇,應該不會爛尾了
    熟悉它的小夥伴應該知道,該電視臺向來以各類燒腦、懸疑劇著稱於世。,他甚至一度想過死,也站在了火車軌道上。而如今,這些首飾居然出現在了這5名受害者身上!第二集結束,女主,卒。還是說,在這兩個時空外還有另一個時空,正有人設計並觀察著正發生的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