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嘯天
山東,有個姓許的漁夫,家住淄博的城北郊。他喜歡晚上打漁,經常帶上酒餚,邊喝酒邊打漁。
每次,他都要斟滿一杯酒,灑向河裡,祭奠一下河裡被淹死的水鬼。漸漸也就成為了習慣。
說來也巧,每次他總能夠打滿魚筐而歸。別的漁夫,卻打不到魚。
有一天晚上,老許照例出門打漁。等他擺好酒餚,剛打算喝上一杯。忽然,旁邊來了一位小夥,在那徘徊不定,欲言又止。老許一看,就大方地邀請他過來一起喝酒,反正一個人也是喝。
也不能總喝酒,畢竟是來打漁的。可是這晚也是邪門了,天快亮了,還是沒打到啥。老許心裡好生失望。
這小夥一看,就站起來說:「乾脆,我來幫你到下遊往上趕趕魚吧。」說完便飄然而去。
過了一會兒,小夥回來了,說道:「快快,很大的一個魚群來了。」
果然,老許聽到了魚群唼呷有聲,清晰可聞,逆流而來。他趕緊下網,果真逮住了不少,而且個頭都挺大。
老許這下高興壞了,再三向小夥道謝。差不多小夥要走了,老許想送他點魚。小夥也不要,說:「經常喝你的酒,我還沒怎麼報導您呢,這點小事,真不算啥。你要是不嫌棄,我們以後可以經常這樣,我們就交個朋友,你讓我喝點酒,我幫你趕魚。」
老許說:「你我不過才喝了一晚,你咋說經常呢?不過,你要是願意來,我當然不勝榮幸,只要你我不辜負這份情誼就好。」
說完,老許又問小夥姓甚名誰。小夥說:「我姓王,也沒個名字,排行第六,你以後叫我王六郎就行。」
第二天,老許將打到的魚拿到集市上賣了個好價錢。心裡高興,就多買了一些好酒好菜,準備晚間一起帶上。
到了夜裡,老許來到河邊時,王六郎已在那裡等他了。二個人就鋪開酒菜,一頓暢飲,好不快活。酒酣飯足後,王六郎就去為老許趕魚。
日復一日,老許每晚都是滿載而歸,兩人合作無間,慢慢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了半年。
這天晚上,王六郎突然說:「認識老哥這麼久,你我已情同骨肉,不過現在到了向老哥道別的時候了。」說完,王六郎神情傷悲,言辭裡都是不舍。老許大吃一驚,忙問這到底是怎麼了?
王六郎欲言又止,再三思量,最後還是說了:「你我關係這麼好,我就跟你實說了吧,你也別驚訝,反正我馬上就要走了,告訴你也無妨。其實,我是一個水鬼。因為生前貪杯,不幸落水身亡,在這一帶已經遊蕩多年了。以前你打漁總比別人多,都是我為你暗中為你趕魚所致,那也是你每次都往河裡祭奠一下水鬼的原因,而且每次也都是由我承受了,所以在報答你。不過,現如今我的冤業已滿,明天就要投胎往生了。想著這是你我最後一晚酒了,真心有些不舍,所以比較傷感。」
老許聽了他的這番話,驚駭不已。不過想到二人已是老朋友,也就不怎麼害怕了。面對此情此景,老許也是唏噓不已,舉杯勸道:「六郎喝了這杯,不必傷悲。我們兄弟一場,情誼已深,現如今你業障已滿,脫離劫運,重新投胎做人,這是好事,應該高興才對,就不要提那些悲傷的事了。」於是二人再次開懷暢飲。
聊天時,老許又問:「那啥,將要代替你的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王六郎告訴他:「這樣吧,明天中午,老哥你來河邊來看著,有一個女子要過河,會掉進水裡,就是她了。」然後,差不多雞叫天亮了,兩人揮淚而別。
到了第二天中午的時候,老許老早就等候在河邊。不久,他果然看到一位女子抱了一個小孩要過河,而且真的落水了。眼見著小孩先是被拋到了岸上,在水邊捶手頓足,哇哇大哭。
那婦人則在水裡忽隱忽現,浮浮沉沉,眼見著就快不行了。
老許看到如此,心下不忍,也不管命數與友情啥的了,就要跳進河裡去救人。
可是,忽然又看到那婦人從水中露出了頭,溼漉漉的爬上了岸。然後,她伏地上休息了一會,再然後就抱著孩子走了。
老許這才放下心來。不管心裡也嘀咕,這王六郎的話也不靈驗啊。
到了這天晚上,老許又去打漁。結果,看到王六郎又來了。看到老許,就說:「這次來了,已經就不走了。」老許趕緊問這到底又是怎麼了?
六郎道:「那名女子本來已該替我死了,但我看她懷中抱著的孩子,實在不忍心因為代我一人,傷害兩條性命,所以我就放棄了。唉!下次再找到代替我的人,就不知道啥時候了。這大概是你我的友情還沒盡吧?」
老許聽了六郎的這席話,感慨萬分,說:「你這真是仁人之心,真君子也,都能夠感動到上蒼了。」兩人照常喝酒,跟往常一樣,友情如初。
又過了一段時間,六郎再次向老許告別,老許以為他又有代替的人,哪知六郎這次說:「就那次我救人的善舉,還真的感動了天帝,天帝委派我做了招遠縣鄔鎮的土地神,明天將要走馬上任了。」
老許為六郎有這樣的結局感到由衷的高興,說道:「你正直為人,如今你成了神仙,真是大快人心。不過人神殊途,恐怕你我再難相見了。」六郎寬慰老許,讓他以後不要忘了老友,有空去鄔鎮去看看他,至於其他事,他自有意見。
後來,老許果真不畏路遠,前往鄔鎮去尋找王六郎所在的土地廟。結果,發現一切都是真的。只是,已經成為神的六郎不便與老許公開相見,便以託夢的方式,讓當地的大戶代為招待老許。最後,二人在後山無人處才再次見面,把酒敘情,不亦快哉。後來,老許臨回時,本地大戶人家紛紛贈送老許不少錢財,足夠他不再打漁也能安度餘生了。
蒲松齡因此稱頌:這王六郎做了神仙,也不忘故交,既正直,又仁愛,真不愧是神仙啊!
沒錯,這個故事就來源於《聊齋志異·王六郎》,動人之處不在於漁夫與王六郎之間的人鬼友誼,也不在於二人月下對酌的那份豪情,而是當女子落水的一瞬間,對漁夫與六郎人性的考驗,還有苟富貴勿相忘的品德。
原本,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是天條,是命中注定,大家都按順應命理,也就那麼過了。但是,老許打漁不忘孤苦的水鬼,六郎明明有了可代替自己之人,卻宅心仁厚放棄了自我,還有老許也不顧囑託將要跳河救人,六郎做了神仙還不忘舊友,他們身上所擁有的仁心與正直的品行,使得他們都逆轉了天條,最終改變了各自的命運,皆大歡喜。
做人要正直,要仁愛,要富有惻隱之心,真的太重要了。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武器。愛,足以改變事情的原有軌跡,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高手,往往能夠將最基礎的普世價值,融入一個故事當中,作為揭開故事秘密的鑰匙,也當做解決故事困境的武器。
精妙如古龍,在「七種武器」系列中,就將人類的其中普遍情感當做武器。表面看,長生劍、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環、霸王槍、離別鉤、箱子,構成了七種置人於死地的武器,殺人於無形。但真正的高手對決,起決定作用的,反而不是這些看似牛掰的兵刃,而且背後使用的人,是使用人所擁有的品質。真正起作用的是笑、自信心、誠實、仇恨、相聚(戒驕)、勇氣、不放棄,正是這些寬厚之人所擁有的高尚的品行,才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出者。
論武力值,李尋歡是戰不過上官金虹的,但是最終還是小李飛刀勝了。就因為,小李探花擁有超出武力之外的品格,壓倒了心胸狹隘的上官金虹。勝出的不是飛刀,而是用飛刀的人,他就是小李探花。
諾蘭,作為好萊塢中年一代導演裡的領軍人物,他絕對算得上一頂一的高手。拿中文的語境裡,論講故事,他堪比古龍。
在「時間三部曲」裡,表面看他玩的都是時間梗,其實最根本的還是普世價值。
表面看,《盜夢空間》是幾個黑科技特工,不斷穿越夢境,充分利用了時間的厚度,但實際上,這個故事的核心是小李在苦苦尋找愛情的答案。是love,是愛情,支撐這個故事的所有的起源。
《星際穿越》,看起來也是一名太空人飛往外太空,去尋找一個拯救人類的答案。本片利用了時間的多維度,進行時光穿梭,可是到了最後,大家發現其實這個故事不是拯救全人類,而是一個有關父愛如山的故事,是親情在發酵,在支撐了整個故事最神秘的部分。
《信條》則是讓時間進行拆解,既有正向又有反向,還可以進行絞合,讓整個世界扭曲,時間就此擁有了多向的複雜度。表面看,是一名超級特工,帶了一名副手,去抓獲危害世界的恐怖分子,以解除人類遭遇毀滅的困境。但是,他面臨的對手卻遠比他想像的要強大的多,而且對他的所作所為都能夠逆向掌控。當任務看似不可能完成,特工在任務中拯救的一位女人,則成為了任務中的X元素,並最終發生決定性作用。以惻隱之心,拯救一名婦人,結果卻拯救了整個任務。這就是解讀《信條》故事的關鍵,是正直的特工,動了惻隱之心,用仁愛,達到了非攻的效果。在這裡,是兼愛,一種超越了愛情也親情之外的仁愛,解決了所有的麻煩。
歸根到底,在《信條》裡,諾蘭還是講了一個有關愛的故事。
但是,他講故事的手法,那種玩弄時間的做派,無疑加深了觀影的複雜性,讓人在各種概念裡入迷、抓狂,欲罷不能。
甚至,諾蘭講故事的手段比古龍更高明。古龍,更多只是設置懸疑,讓人掉進文字陷阱裡,最終跟隨答案的揭曉,長出一口氣。但是,古龍並不是每次都能設置的很成功。諾蘭,把玩時間的手段,就高明多了。
話說回來,講故事的方式好看,但故事核,卻很簡單,就是人類情感上的普世價值。
唯愛永恆。
既然是普世價值,當然就放之四海而皆準。
巧的是,《信條》看起來就是一個複雜版的《聊齋志異·王六郎》。
兩個故事相互套一套,故事上基本是一樣。尤其是前半段,幾乎差不多。
老許大概就是主人公老黑,王六郎則是大反派安德烈,婦人與孩子則是高妹德比齊飾演的凱特與她的兒子。而且,兩個故事中都有麥格芬,《王六郎》裡的麥格芬是洞悉一切的天帝,《信條》裡的麥格芬是扭曲時間的旋轉機器。
前半程相似,就是老許與王六郎相互利用,一個要打漁,一個喝酒,各取所需。關鍵時刻,王六郎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原本命中注定要掛掉的婦人卻因為自己的孩子,動了老許與王六郎的惻隱之心,於是整個世界都變了。所有的事,都不再按照既定的路線走,而是因仁愛之心的大慟而徹底發生了改變。
當然,《信條》裡的大反派沒有所謂的惻隱之心,但是主人公老黑有,這就足夠了。
在《信條》裡,開始的階段,相互裡的兩方是老黑與高妹。他們之間在相互利用。老黑是利用高妹,接近她老公,畢竟他是特工,要接近那個男人,來完成任務。高妹則想利用老黑,好徹底擺脫掉自己的老公。
對於黑特工來說,他面臨的是一個艱難的任務,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是,在他利用完了高妹之後,發現高妹處於了極端危險之中,自己利用了她,卻也害了她。
於是,老黑動了惻隱之心,救了一個原本不在任務之上的女人,還有她的孩子。而正是這個惻隱之心,讓整個故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因為女人發生作用了,而且是臨門一腳性質的關鍵作用,最終讓整個行動計劃由不可能轉變成了可能,並取得了勝利。
這,就是《信條》要訴諸的故事。
「時間三部曲」,一脈相承,都是用「愛」發電,改變一切。
當然,這麼講《信條》的故事,很多人還如墜雲中,不明所以。
那麼,再需要多了解一個「祖母悖論」就差不多了。
「祖母悖論」是科幻小說裡常見的一種主題。說的是如果你穿越時光,在你祖母年輕時殺死她。可是,這樣一來,你的爸爸就不會出生,也就不會有你。一個不存在的你,怎麼可以去殺死自己的祖母呢?你既然存在了,就說明你祖母沒有死,這就形成了一種悖論。
至於時間的熵,時間倒流這些,太燒腦,不用全懂也可以。畢竟,你跟著我走,可以繞過那些花花繞繞的外殼,直擊故事的核心。
簡單說,《信條》講了一個「一顆炸彈沒有發生爆炸的故事」。在我們的世界上,只有炸彈爆炸了,才會影響到人,才會廣為人知。如果它沒有爆炸,也就沒有人知道,甚至不會在意。
也就是,那些阻止爆炸發生的人,原本應該成為英雄,但因為無人所知,也就只能成為無名英雄,成為不是英雄的英雄。
《信條》講的也是一個英雄的故事,一個不為人所知的英雄的故事。
在未來,有一個女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超級武器,比核彈威力更大,一顆足以毀滅地球。而這種武器的威力,不是爆炸那麼簡單,而是它能夠讓時間發生扭曲,讓原本正向的時間,既正向又反向,然後絞合起來,並在絞合中讓生命相互碰撞,一切全都消失。也就是,可以利用它,沿著時間的逆流,去回到過去,毀掉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也因為毀掉了過去,由於「祖母悖論」的存在,也就沒有了未來,整個人類也就徹底被消滅了。
一旦這種武器發生作用,將會是最大的恐怖行為,比一般性的恐怖襲擊要驚恐得多。
為了不讓這件事發生,於是女科學家逆回過去,在冷戰剛將結束時,趁世界的混亂,將這件武器的初始元器件分為了九份,分別放置於世界上九大有核國家的核武器庫裡,畢竟那裡是最安全的所在,然後還有一個算法單放一處。只有在集齊了九個元器件,然後再加上算法,這件武器才有可能被觸發,進而發生悲劇性的爆炸,毀掉全人類。
未來總會要來的,既然未來這種武器被研究了出來,即便女科學家不去用,但危險總會存在。也是,她選擇了一位叫安德烈的男子,想讓將秘密傳承下去。
可是,天命之子安德烈卻不是什麼好人,他極端自私,而且自大。幾十年來,他處心積慮地將九大元器件一一收集齊全。至於最後一個,就是《信條》開頭黑特工釋手要搶的那一個。安德烈收集齊了武器,而且還弄到了算法。不過,他可不打算用這件武器做好事,而是自私心發作,加上自己得了癌症,不久於人世,於是他就打算在自己死的那一刻,讓所有人都為他陪葬。
所以,《信條》裡的恐怖主義,不過一己之私,是反社會性人格在發生作用。當然,與仁愛之心相對應的,正是這種自私自利,心理扭曲的狹隘心腸。
安德烈,這位過去的男子,辜負了天命所託。而另外一位在未來的男子,則發現了這一切,於是打算去抗爭,去改變所有。不過,他自己並可以逆流回去,畢竟他沒有這件武器,而是利用時間膠囊,僱傭了一位幫手,去幫助年輕的自己,一起去奪取那件武器,不讓它發生作用。
至於這個幫手,就是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尼爾,一個忠心耿耿,能力出眾,一心為了目標的傢伙。
老黑與尼爾,在接近大反派安德烈時,利用了安德烈的妻子高妹凱特。原本,只是利用一下,可是眼看著高妹與她的孩子被牽涉其中,黑哥動了惻隱之心。
他不想眼睜睜看著高妹去死,也不想高妹的孩子失去母親。
於是,原本相對簡單的任務,又因為要去救助原本必死的凱特,額外發生了許多變化。時間逆向,逆向,再逆向,電影院裡看暈了一幫觀眾。
逆向多次,就是為了不讓高妹死。好在,高妹活了過來,而且參與了任務。而她,此次出手相助,不僅在關鍵時刻拖住了安德烈,還將他痛快處死,幫助黑哥與尼爾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安德烈死了,武器沒有被觸發,時間不再需要發生絞合了,世界得救了。
實際上,在整個任務中,即便是黑哥與尼爾找到了武器,也無法解套,無法同時阻止安德烈的自殺,因為安德烈已經洞曉了他們的一切,提前安排好了各種對策。任務,是必然要失敗的。可是,高妹站了出來,給與了安德烈致命的一擊。這一點,卻是安德烈沒有想到的,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金絲雀會啄了自己的眼,對自己反戈一擊。
是意外,改變了一切。
但是,意外的發生卻不是偶然的,而是仁愛之心驅動的必然結果。
一個原本無比英勇正直的黑哥,因為動了惻隱之心,因為他的仁愛,救了一名婦人及她的孩子,然後整個任務就走向了新的道路,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
這樣看來,是不是與《王六郎》看起來很像了。
命運既定,原本任誰也擺不脫定數的。但是惻隱之心,愛卻能夠。
黑哥,喜歡高妹嗎?似乎,但是最後他並沒有走向她。是愛,但又不是愛情,而是人類的泛愛,改變了一切。
相對於愛情、親情,這是更高一層的愛,是仁者之愛。諾蘭的「時間三部曲」,終究還是升級了的。
上面《王六郎》的故事裡,關鍵點很明確,在於那個孩子,而不是婦人。
婦人是命中注定必將亡故之人,這是她的劫數,但是她的孩子是一個意外。因為孩子代表了希望,代表了未來,代表了前程。王六郎與老許的惻隱之心,都因為孩子而起。
《信條》裡,孩子的作用大大減弱,黑哥動了心的是高妹。實際上,這一點上並不能服眾。畢竟一個鬍子拉碴的老黑,與白富美的高妹摩擦出感情火花,無論如何都不太讓人舒服。
而且,高妹剛一出面時是大富大貴之人,只是籠中鳥而已。老黑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將籠中鳥放飛而已。而且,他之所以要救高妹,還是因為自己將她卷了進來,有些過意不去,有些贖罪的意味。這樣,拯救高妹的行為,意義大減。
孩子,才是關鍵。如果,黑哥就是那個孩子在未來派來的人,這個故事的說服力會大大增加。其實,黑哥就是未來的自己,才是最好的。祖母悖論是回去殺死年輕的祖母,它不是父親悖論,就是一名成年人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童年時期的爸爸,其實是可能。如果,演員不是一個黑人,而是一名白人,又是安德烈的自己。那麼,這個故事就會變得更好玩起來。
再不濟,讓尼爾是未來的孩子,也會有較大的說服力,將大大加強尼爾的存在感。目前來說,尼爾的形象真有些不明不白,所作所為有點兒說不太通,就像一個單純的僱傭兵。
甚至,老黑與尼爾,兩個人的性格,都不太豐滿,缺少應有的變化。這一點,都使得這兩名奧斯卡級的演員,在演技上無從發揮。
說到奧斯卡,《信條》基本上與奧斯卡最佳影片無緣了,連提名都難。畢竟,故事核講普世價值,故事的外殼再絢麗,都難以入奧斯卡的法眼。奧斯卡更喜歡有社會性意義的故事,最好還是政治正確的作品,就更好了。奧斯卡不喜歡諾蘭,是因為他的影片的故事切口太小,內涵太具象,格局顯小。
這些缺點加一起,使得《信條》相對於《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來說,相對就差了一些。
會說《王六郎》,之所以打動人,那個沒怎麼被著墨的孩子,才是重點中的重點,是整個故事的關鍵點。《信條》的故事沒那麼服眾,就是沒有好好利用好孩子這個點。估計,是為了避嫌《終結者》《雙子殺手》等作品吧。
別管怎樣,這個故事是有缺憾的,這也是其備受詬病之處。好遺憾!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