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我想結束這一切》就達到了《穆赫蘭道》的高度

2020-09-24 虹膜

文丨劉起

NetFlix出品的查理·考夫曼新作《我想結束這一切》,改編自加拿大作家伊恩·裡德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以愛情開場,近中段畫風急轉,情節越來越迷離詭異,似乎變成了一部恐怖驚悚小說,直到最後一章,才揭示出故事的真相:這是一個有著嚴重精神分裂症的自殺老人寫在筆記本上的一個故事,虛構了一個女子跟男友(年輕時的自己)回鄉探望父母的一段旅程。

《我想結束這一切》(2020)

這個讀到百分之八十依然一頭霧水的故事,讓我想到美國作家霍桑的一則寫作筆記,可以說是心智遊戲電影某種隱秘的文學先驅:「一個人寫短篇小說,發現情節的展開違反了他的原意;主人公沒有按照他的意圖行事,他始料不及的事出現了,他企圖避免的災難性結局逐漸接近。那篇小說預先展示了他的遭遇,他就是主人公之一。」

在電影《我想結束這一切》中,幻想世界(虛構世界)與真實世界匯合交織在一起,敘述詭計使觀眾陷入心靈和眼睛的圈套,在莫名其妙不合情理的細節中迷失。女主角跟隨男主角的回鄉之旅,不再是老人虛構的、只發生在紙上的故事,而更像是精神分裂者在瀕死前的一次幻覺/分裂的內心現實。

當心智遊戲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當代一種全新的類型/亞類型時,理解《我想結束這一切》不再成為一個難題,尤其對看過《搏擊俱樂部》或《穆赫蘭道》的觀眾而言,似乎可以輕鬆猜測出故事的真相。

謎面即謎底——一個智力小遊戲

《我想結束這一切》調動心智遊戲電影常用的那些錯綜複雜的敘事技巧,來建構一個撲朔迷離的心靈與意識的迷宮。不可靠的敘述者、多重混亂的時間線、不同尋常的視角、未被標記的閃回、敘事焦點與視點的轉換等。這些手法不斷的製造出層層的謎團,讓觀眾迷失在故事中。

開場是第一人稱的女性敘述者的一段旁白,觀眾想當然會將這個女性當作影片的主角,並以為「我想結束這一切」是一個想要結束戀愛關係的女性的內心獨白。這是本片製造的第一個敘事陷阱。

旅程中,在女主角露西與男主角傑克的聊天中,幾次毫無預兆、毫無邏輯地插入一個老年校工日常工作與生活的碎片化片段。

在那次尷尬的探望中,傑克父母的年齡,在青年、中年與老年之間來回變化。時間的線性被徹底打亂。

女主角露西不斷接到一個叫做Lucy/Louisa的人(她自己的名字)的電話,當她終於接通電話,電話中是一個老年男人的聲音,喃喃自語說著一些無邏輯的話。

女主角的名字開始是Lucy,在男主角傑克口中偶爾又變成Louisa、Lucia、Ames,甚至是片中片裡那個女侍應生的名字Yvonne。她的身份、職業/專業也不停變化,一會是神經學學生、一會兒研究量子物理學,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老年問題研究者、服務員。

結尾,在空曠的學校中,尋找消失男主角傑克的女主角,也如退場一般不再出現,敘事焦點轉變到老人身上。

考夫曼借用並融合了幾種類型,愛情、公路、家庭、驚悚,又徹徹底底的解構和顛覆了這些類型元素。開頭甜蜜溫馨的愛情故事,在到達傑克老家後,似乎轉變為《逃出絕命鎮》的詭異氛圍,卻出乎意料地並未發生任何可怕的事件。然後是暴風雪中的返程,似乎又變成一次危險旅程,直到男主角女主角都突然消失了,只剩下那個老年校工。

故事輪廓在結尾也終於變得清晰:一個孤獨的老年校工,在精神分裂中,虛構了一個關於自己的理想敘事,一個聰明、善解人意的女友,陪他展開一次回家的旅程。

這個女主角,似乎是傑克的理想化身,既是傑克理想中的愛人,也是傑克理想中的自己。她的名字來自傑克最喜歡的一首華茲華斯的《頌詩》,女孩的形象來自多年前傑克在酒吧想搭訕卻始終沒有勇氣的一位姑娘。女孩的種種專業/職業,來自傑克理想中的那些職業,神經學、物理學、繪畫、詩歌、電影、社會學(老年問題),但在傑克平淡的一生中,這些理想無一達成。

那些莫名其妙、不合邏輯的古怪情節,在敘事進程中,一直在阻礙觀眾理解故事。但當結尾謎底揭曉,這些詭異的情節,卻都變成了故事成立的理由。一個精神分裂者,投射自身的情感、願望、理想,精神分裂出的一個幻想世界,必然是一個與他的人生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世界。

可以說,創作者在一面編織謎題,一面給出謎題的線索。很多情節,第一次觀看時只覺得離奇詭異,但揭曉真相後,這些情節就變成了對於這個世界是幻想/虛構的一種提示。

幾次插入的老年校工傑克生活,提示觀眾,這個故事是屬於他的故事(回憶或幻想)。年齡不斷變化的父母,是傑克一生的回憶被凝縮在這一次幻想旅程中。女主角變化的名字、職業、外貌,更提示我們,這個人物不過是傑克將他的理想投射為一個虛構人物。

各種奇怪的情節,一直在提示觀眾,這個女孩露西就是傑克。比如露西把照片上的小傑克指認為童年的自己;露西接通名字是露西的來電後,電話中是老年校工的自語;地下室的畫作和洗衣機中的衣服,種種線索都指向露西就是老年校工這一事實。

在這個孤獨悲傷的獨角戲中,重重障礙不過是重重線索,謎面就是謎底。

因為,這個孤獨的人只有他自己,這些愛情故事、這些甜蜜的對話、尷尬的爭吵、都由他虛構,是他內心劇場上演的一出獨角戲,所有主角都是他自己。

心智遊戲電影,其中一類就是有精神問題的敘述者,因智能障礙和精神病,通過自己的感覺來描述世界,所以人物所講述的與事實大相逕庭。這也是本片的核心敘事策略。

半部佳作——喪失餘味的結尾

不同於小說中那個灰暗殘酷的自我了斷的結局,電影《我想結束這一切》的結尾相對明亮溫暖,是一個想像性的結局。

小說中,精神分裂出的主體露西,漸漸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她知道她是被幻想出來的人物,她也知道主角(老年傑克)接下來要做什麼了——我想結束這一切。而結束的唯一方式只有死亡,傑克終於用衣架殺死了自己。他不用再忍受這個世界的冷漠、不用再那麼無所適從了。

電影則有著一個帶有強烈戲劇性、盛大的、隆重的、幾乎完美的幻想人生終局。主角傑克取得成功、獲得認可與愛。這在情感邏輯上無比自洽、但在美學上卻又極度分裂。

那些在現實中未曾實現的夢想,在想像中一一實現——男主角獲得了諾貝爾獎。那些他一直熱愛但沒有勇氣追逐的興趣,在虛擬的舞臺上一一達成——他演唱了他最喜愛的一部音樂劇《俄克拉荷馬》中的歌曲。那段迷人的雙人舞,是他過往對愛情的憧憬與失望。

那些在現實中無視他、嘲笑他、甚至從不看他一眼的人們,現在都坐在臺下(導演在採訪中說臺下的演員都是這部電影中的群眾演員,也就是傑克生活中的所有人),全神貫注地關注他,一起為他鼓掌,包括那個他一面之交永生難忘的姑娘。

這個平凡到透明、內向到孤絕的男人,以世俗的眼光看,似乎泯然眾生,沒有任何值得被記住的閃光點,似乎他的生命未曾活過。然而,在他敏感細膩的內心世界中,生命如此豐富,那些深刻的書籍、美妙的音樂、迷人的風景,時時刻刻都在與他的生命發生無聲的共鳴。

這個改編結尾,其表層看似在情感邏輯上無法更加自洽和圓滿了。然而,作為對一部喪到致鬱的失敗者電影的再平衡,NetFlix選擇這樣一種帶有表面情感慰藉的假定性結局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即便這種選擇最終可能嚴重損害作品本身的美學價值。

從影片主題來看,這個結尾在形式上是極度割裂的。主角平凡、孤獨、內向,忍受著生活的痛苦卻無能為力,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一個契訶夫式或卡佛式的失敗者。

但創作者卻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是想像中的、明亮的、阿Q式的幻想結尾,其表層是對現實的消解與情感撫慰,但其內層卻是試圖用虛構的光鮮華麗,來進一步反襯現實的悲苦悽慘。然而,這個改編結尾很大程度上擠壓了觀眾的想像和參與空間,不僅使影片失去了留白的「餘味」,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這個人物存在的價值。

從美學風格來看,這個超現實的舞臺劇結尾也是不和諧的。全片冷峻的現實主義敘事風格、複雜細膩的對話、偏冷色調的影像風格,雖然有一些表現主義的元素混雜其中,但整體是符合人物孤絕的內心世界的。但在那個結尾中的熱烈、激動、得償所願的心滿意足,觀感上似乎消解了這個人物孤獨寂寞的一生,也改變了影片的情感調性。其舞臺劇形式的裝飾性與戲劇性,也打破了影片的美學同一性。

這個改編結尾,拉開了這部電影與兩部偉大的精神分裂電影《穆赫蘭道》《搏擊俱樂部》的距離。

《穆赫蘭道》(2001)

這一敘事模式,更早的還有《鷹溪橋上》(La Rivière du hibou,1962)或者《靈魂狂歡節》(1962),講述瀕死之際的人,在幻覺中建構了一個意識世界,似乎生活可以重新開始、還有希望。這類幻想故事更早的先驅則是博爾赫斯的《南方》。

《靈魂狂歡節》(1962)

思想與記憶、現實與幻想、真實與虛構,是查理·考夫曼的一貫主題。《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中,通過一棟大廈中詭異的七層半,現實與潛意識被一條通道連接在一起。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1999)

《改編劇本》中,真實與虛構模糊了邊界,戲裡戲外的人生亦真亦幻。

《改編劇本》(2002)

《紐約提喻法》更是將漫長人生與廣闊世界,微縮在一座如城市般的大劇院中。這部高度智性晦澀的作品,融合了藝術的自反性與存在主義的虛無感,同時瀰漫著一種絕望的情緒。

《紐約提喻法》(2008)

《我想結束這一切》,延續了考夫曼筆下那種孤絕、內向、沉迷於幻想的失敗者主題。這一次,這個失敗者如此內向羞澀,甚至沒有勇氣成為一部電影的主角,因此分裂/虛構了一個自己的替身,而年邁衰弱的他,卻悄悄的躲在故事的背景處,像旁觀者一樣,看著自己一生的悲劇,在絕望中,跟著那頭蹣跚垂死的豬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盡頭。

相關焦點

  • 就差一點,這部燒腦奇片就達到了《穆赫蘭道》的高度
    文劉起NetFlix出品的查理·考夫曼新作《我想結束這一切》,改編自加拿大作家伊恩·裡德的同名小說。在電影《我想結束這一切》中,幻想世界(虛構世界)與真實世界匯合交織在一起,敘述詭計使觀眾陷入心靈和眼睛的圈套,在莫名其妙不合情理的細節中迷失。女主角跟隨男主角的回鄉之旅,不再是老人虛構的、只發生在紙上的故事,而更像是精神分裂者在瀕死前的一次幻覺/分裂的內心現實。
  • 我想結束這一切:一場孤僻中年男人的絕望幻想
    《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2020) 的編劇與導演是曾經獲得多次奧斯卡提名的查理考夫曼,《我想結束這一切》對演員來說,絕對是演技極大的考驗。《我想結束這一切》的確也是如此,如果由故事的結尾往前看,或許就比較清楚。———以下有雷———先直接說結論。簡單地說,故事的主線幾乎都是發生在一個老年男性的腦內,是他的幻想、期待、與最後的行動——自殺(也就是」我想要結束這一切「)。
  • 小喵因為一件小事,決心嫁給於赫
    「哎呀,人家想不起來了,你也不幫忙猜一下!」小喵假裝生氣地揪了一下於赫的耳朵。於赫任由小喵欺負,也不反抗,神情還很認真的琢磨道:「猜?我……怎麼猜?」「笨死啦,你說我怎麼就看上了……噢!就是這個,我覺得好笑的事就是這個?你說這是為什麼,咋的就稀裡糊塗的嫁給你了?」小喵甩掉粉色的高跟鞋,褪去紅色的襪子,盤腿坐在喜被之上,看樣子聊天的興致上來了。
  • 比《信條》更燒腦更動人的在這裡—《我想結束這一切》
    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鬼才編劇查理考夫曼自編自導的NEFLIX新劇, 改編自伊恩裡德同名小說,影片講述傑克在風雪夜帶女友回農場見父母,女友一路上卻在想著「結束這一切
  • 老穆你贏了
    她的長髮挽起來,露出頎長的脖頸,宛如驕傲的公主一樣,只差個皇冠。哦,不對,她有皇冠的,端木臉上那和煦的微笑,和滿含嬌寵的眼神,不正是她的皇冠嗎?我躲在門外的角落裡,低頭打量自己灰突突的毛衣和日復一日的牛仔褲,腳上的那雙小白鞋是我唯一的奢侈品。
  • 「恭喜穆先生了,穆太太已經懷孕一個月了。」
    助理迅速地跑到穆墨琛身前,看著穆墨琛有些微微發愣,「穆先生,有什麼吩咐?」「你馬上去安排檢查,我倒要看看她又在玩什麼詭計!」跪在地上的林溪猛然睜大了雙眼,不可置信地看著穆墨琛說道,「我有必要騙你我懷孕了麼?」穆墨琛走近林溪,彎下腰攫著她的瘦小的臉蛋,目光寒冷地說道,「怎麼?怕被揭穿嗎?」林溪苦笑著,淚水奪眶而出。
  • 《琅琊榜》番外30:穆夫人想讓林燮娶靜寧,言闕要殺蕭選
    穆夫人看著躺在床上的兒子,心裡難過極了,林燮自出生還從沒有像今日這般醉酒,他是金陵城的太陽,活的恣意灑脫。穆老夫人拍拍靜寧的手,「靜丫頭放心,我沒那麼脆弱,林家的男人也沒那麼慫包,你可不要小瞧了你林燮大哥。」靜寧轉頭看看床上躺著的林燮,臉上多了一份甜蜜。
  • 思維的高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在現實生活中,對於這三個年輕人來說,是不是自己遇到貴人了?這個高人回來以後對這個紅顏知己說,你這是在害他們!她問為什麼?他的意思是說:這些人的階層根本無法突破,如果靠他強行拔高,那後面還是會摔下來,而且比以前的情況更糟,就像:井底之蛙,爬到井沿,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又掉到井底!高人果然厲害,在事情還沒有開始,已經看到了結局。就算是這樣,他們還是合夥幹了,果然,才開始沒多久。
  • 談談對於藍大殺赫姐的理解?
    個人感覺,藍大殺赫姐主要是因為十刃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再讓她打下去純屬浪費時間,畢竟十刃只剩她一個了,其他隊長肯定會來幫忙的,戰敗是遲早的事。至於下手的程度,藍大只是隨便殺殺,畢竟最後大家看得都很明白,藍大眼裡十刃都只不過是工具罷了。
  • 《射鵰英雄傳》:穆念慈愛上楊康,到底是傻還是智慧
    郭靖和黃蓉的愛情沒有任何懸念,楊康和穆念慈的愛情分分合合一波三折,讓人印象最深。很多人說穆念慈犯傻,但我看來在這段感情中穆念慈自有她的邏輯和智慧。01根本沒有緣分這回事——原生家庭的痛讓極度渴望依靠的穆念慈愛上了楊康楊鐵心被完顏洪烈追殺,逃到了穆念慈父母住的村子,後來穆念慈的父母因瘟疫雙亡,把穆念慈託付給楊鐵心。
  • 《射鵰英雄傳》中,穆念慈為什麼非楊康不嫁,楊康真的有那麼壞嗎
    對於這一點,她心裡比誰都明白!那就是他母親,穆念慈和梅超風。楊康雖然對楊鐵心沒多少父子之情,可他對自己的母親那是非常孝順的。也許當初楊康想練武功向梅超風示好,動機不純,可後來,他對梅超風那可是真心尊敬,拿她當自己師傅,從來都是畢恭畢敬,從未和梅超風耍過什麼心機。
  • 《射鵰英雄傳》穆念慈的愛:寧願改我生命,痴心也不願改
    明知對他的愛,開始就不應該,我卻願將一世交換,他一次真意對待。我是寧可拋去生命,痴心決不願改。為了他,甘心去忍受,人間一切悲哀,在我心中,這份濃情,沒有東西可代。肯去承擔愛的苦痛,敢去面對未來,我是寧願改我生命,痴心也不願改。
  • 歐陽克欺侮黃蓉,楊康對穆念慈謊話連篇,他們這樣也敢說真愛?
    這一位一登場就是個花花公子的德行,隨身帶著很多姬妾還不滿足,遇到美色就要強搶,更有擄劫穆念慈、程大小姐等行徑,雖說是個長得帥、武功高、背景深的富二代,但本質上其實是個流氓。這到底算哪門子真愛我是實在看不出來了,只覺得這場景光想想都十分噁心。歐陽克調戲穆念慈刺激黃蓉再來說說楊康。
  • 穆念慈只因一眼之緣,卻要誤斷終身
    她想:「我只能偷窺這個男人是如何貪戀紅塵的富貴,如何在繁華泥沼中一步一步,忘情深陷,我多麼想他是我當初以為的,那個血性漢子。」一切,終究是事與願違。楊康與穆念慈,一個心中藏著權與富,一個心中想著忠與義。三觀不合,兩人勢必無法長相廝守,可是穆念慈芳心已許,不願回頭。
  • 穆念慈之殤:楊康是不是好人,真的重要嗎?
    這句話知道的是情侶之間的對話,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天龍八部》裡,少室山喬峰對著慕容復說:我蕭峰大好男兒,竟與你這等人齊名!說不出的擰巴。(2)比如在金都,彼時楊康是金國欽差大臣,是夜,黃蓉將穆念慈扔到了楊康的房間裡。
  • 俗話說:《庶難從命》失敗了,這本書受到高度讚揚
    天氣很熱,對於影迷來說,業餘時間喝杯冷飲讀小說是合適的,然而沒有高質量的小說,作為一個十歲的球迷,我也有同感,因為我喜歡看小說,我積累了很多寶藏,從此,我毫無保留地向您推薦,希望大家永遠熱愛文學,我想向大家推薦:古文:《庶難從命》失敗了,莫上邪這本書受到高度讚揚,不厭其煩地看他
  • 這三個人的遭遇,實在是驚人的巧合:因果報應,真的絲毫不差
    故事一:這是發生在朋友家隔壁的一個老農夫身上的故事。據說,老農在即將去世的幾個月裡,常常在病床上不停地發出「赫!赫」的叫聲,並且雙手亂晃,作驅趕狀。人家問他怎麼了,他說他「看」到了一大群斷了腿的雞鴨,正爭先恐後地湧到他身邊,用尖硬的嘴巴來啄他的雙腿,他雙腿被啄得皮開肉綻,疼痛難忍,所以他才揮手想將它們趕走。但是,他的努力徒勞無功。
  • 《射鵰》楊康&穆念慈: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為什麼會相愛?
    「為了他甘心去忍受 ,人間一切悲哀。在我心中這份濃情, 沒有東西能代。肯去承擔愛的苦痛 敢去面對未來。我是寧願改我生命 痴心也不願改。」這首歌真唱出了穆念慈的堅定與勇敢。並沒有愛上她,也沒想過會和她有糾葛。
  • 氣度決定高度
    今天單位張廠長和我閒聊他們剛進廠時的趣事。那時候的他還是小張,剛從學校畢業分到廠裡!一切從頭開始,為人實誠,做事踏實。單位領導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一年過後,剛好有脫產進修的名額,就派他去了!到了進修學校後,聽說小胡也來進修了!一打聽,他們還是鄉黨!小張興衝衝的跑去找這個的鄉黨!在學校禮堂的臺階上,鄉黨小胡居高臨下和他嗯啊了幾句就扭過頭不再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