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贈精石(大結局)

2020-09-27 喻氏宗親

第二天一大早、大娘把家裡的事情忙碌完了,就直奔李員外家去了。說來也巧李員外把所有工匠都召集在一起,黑著臉大哄道:你們看看一百多人找個石頭都找不到,要你們何用,個個都稱能工巧匠,就這麼巧都找不到這塊石頭……「李員外……李員外……」聲音從門外傳來,「你去看看」員外讓管家出去看看是誰在叫。

管家到門口一看是一位七八歲的老婆婆(大娘)「你是哪一個?你叫啥子,我們家老爺忙的很在和工匠談事情」。

大娘:「我找一位石匠師傅」。「這裡沒有你要找的人,快回去吧!」管家轉身就走了。也沒有管大娘在說什麼。管家回到員外身邊,員外問「外面是那一個,做撒子事情?」管家說「外外面是一個老婆婆,她說要找一位石匠師傅」。

「李員外啊李大善人」大娘在外面叫喊著。「叫他進來」管家安員外的吩咐把大娘叫了進來。大娘進門一看,滿院子都是人,她一個個的看著這群人裡面有沒有要他要找的人,大娘遲遲不說話,員外看老婆婆不說話,就問:你找哪一個嗎?大娘說:我找的那個人今天不在這裡。

員外問:他是哪一個嘛!姓啥子嘛?有啥子事情嘛?我這所有的石匠師傅都在這裡。

「他姓路」

員外:「你找這個路石匠做什麼?」

「哦!員外是這樣的,我那天在家裡給豬餵食的時候把豬食餵好了,準備去餵雞就看到院邊來了個人背著笆兜都,手裡拿著手錘,到我門前找水喝,那位師傅正在喝水的時候忽然豬圈那邊「砰」的一聲,我過去一看豬把豬槽子拱翻了」。

員外:「多大一個豬啊!竟然把豬槽給拱翻了你那豬有多大?」

「不不不員外你見笑了,我那個豬槽不是石頭打的,是個木頭的,那位師傅也跟著過去看了他說如果是個石槽,豬就拱不翻了,他不要錢免費給我打一個石槽……」就這樣大娘把那天的事情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大娘說麻煩李員外把招的工人名單也翻一下有沒有這位路師傅,他是個好人,我賣了幾十個雞蛋,把工錢付了我心裡才踏實。「他是哪塞人」管家在旁邊嘀咕道。

忽然管家又問道:「老人家你那天送茶水一共用了多長時間」

大娘:「大概一個時辰左右吧!」此時在場的所有人鴉雀無聲個個目瞪口呆,院內只能聽到人們的氣喘聲和呼吸聲,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好像沒有聽明白。

員外聽著老人家和管家的對話好像要睡覺一樣一言不發的坐在椅子上,過了一會兒園外突然站了起來睜大眼睛問道:你們能不能再一個個時辰內打一個豬槽?在一座的工匠們支支吾吾地說、不 不 不不行,有的說這點時間打個豬草槽也又不是神仙吹牛……神仙…神仙…管家站在員外身後,閉著眼睛想了想了一會兒。管家貼著員外耳邊說:園外這個事情這麼巧會不會是不是魯班下凡打的,您想想在我們凡間最好的石匠打一個豬槽出來,最低都得三四天,您想一個時辰就能打一個豬場槽,除非魯班大神下凡。員外一聽感覺管家說的話有點道理,再看院裡的人都交頭接耳說著這個事情一定是哪位仙家下凡打的,可能是看到這位老人家天天給我們送茶水操勞下凡打造送她的……

李員外站起來說:「老人家你家確定有此事嗎?不是給我們說謊的吧!」「員外我都這把年紀了我說話你還懷疑我、不相信我家裡真有此事,不信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好!那我明天去看看真假,弄個明白,管家給老人家一定銀子一升米讓他回家,這位師傅我們幫他找讓他回家路上小心點」大娘道了聲謝就走了。

「在坐的所有工作匠,明天早上和我一起去這位老太太家看看有沒有這個事,如果真有這個事,別人一個時辰之內能打一個豬槽,你們說這個精石你們這麼多人都打了這麼長時間還用不上是怎麼搞的,回去吧!明天早點」

第二天一大早李園外騎著毛驢帶著所有工匠來到了大娘家大娘忙著把茶水遞給大家,真沒想到李員外也會來到我這個三角棚子裡,大娘高興萬分。員外一到馬上叫了一位石匠去豬圈看看那個豬槽,進去一個石匠看到那個豬頭槽把他一搬,大聲喊到:這個太重了我搬不動。

李員外問:老人家你不是說這個是路石匠一個人把它搬進豬圈裡去的嗎?再去兩個看看、再去了一個兩個三個還是搬不動四個還是搬不動。一時間豬圈裡全是人,這時一個年長的石匠叫到:這…這好像是我們要找的那塊精石你們都來看一看。「確實好像那塊精石,尺寸大小都差不多。員外走過去看了看「是這塊嗎?」你們去橋上量尺寸再來看看這個尺寸行不行。

不一會兒幾個時間回來了,把尺寸告訴了李員外,然後李員外讓每一個石匠都去量一下然後把尺寸再告訴他,他們左量右量、前量後量、翻來覆去的量。等到所有人都把量完之後,管家統計了一下所有人的數據都一樣;大聲的喊到:員外尺寸正好、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不長不短正式我們要的那塊精石;李員外還是不放心管家你去量一下;管家把尺寸量了出來報給員外園外尺寸也是剛剛好。

李員外走到大娘跟前說:老人家把你這個豬槽賣給我吧,我們搬回去做石拱橋的金精石,要多少銀子我們給。大娘說:多少錢嗎?是路師傅交待過的,只要銀子把豬槽填滿就行,為未來子孫走好路、過好橋我賣,如果搬回去這個豬槽不可以用你們把豬槽還給我,我把銀子全部還給你們。

李員外想都沒有想就支管家帶著幾個人回家取銀子。管家回頭問:老爺取多少來?李員外說全部出來。其實現在倉庫裡的銀子都是員外扣下來的想自己修幾個鋪子。管家把所有的銀子都搬了過來,快快快把這些銀子放在豬槽裡面。管家把銀子放滿豬槽後;李員外問還剩多少?管家數數還有二百多兩;員外說:把銀子全部分給工匠。工匠們特別高興,李大善人……

搬回去吧!

員外跨著步子走了出去,嘆了一口氣說:貪心不可有、俗話說得好人不知道天知道,要自己辛苦勞動得來的才是永遠的。

工匠們把這塊豬槽搬回去後向橋頂一放正好結結實實、不大不小、把兩邊的石頭卡得緊緊的。木匠拆掉了木拱一座半圓形的石橋穩穩噹噹的懸在半空中。米羅壩的所有人非常高興敲鑼打鼓放鞭炮,大喊道魯班師傅把橋幫我們架好了、把橋修好了,我們過河不用再踩水了。大家殺雞宰牛的祭祀魯班師傅。

從那時到至今,都說米羅壩這座橋的精石是魯班師傅打造的一個豬槽。至今很多人到了這裡都會到橋底下去看看魯班師傅打造的這塊精石;都會在那裡拍拍照、玩耍一會兒都指著這塊像豬槽一樣的精石,會說這魯班師傅打造鑽子印都不一樣;如果不是魯班師傅的這塊精石我們到河對面那條街還得踩水過去了呢(完)

相關焦點

  • 魯班贈精石(第三章)
    (上章說到,老太太沒有一文錢,感覺愧疚……) 開工後工匠們都特別精神,在米羅壩有件大事我們(工匠們)在做,造福後代;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老太太就天天堅持為工匠們送茶水。不管是天晴還是下雨,那怕烈日暴曬。寒冬是那麼的寒……工匠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寒,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還為我們這麼勞心、這麼辛苦風雨無阻的為我們送茶水,實在是過意不去:。
  • 魯班贈精石第二章
    (註:本故事民間傳說原味故事大綱,沒添加色彩,如需大綱可聯繫我)上章說到:李員外讓管家找石匠來。最後討論結果是:把石頭打成尺寸一樣大小的方塊(長方體形狀)做成半圓拱形,兩邊奇架架,到中頂卡死,在把鋪平就成了,水走圓弧形裡面,人走橋面上,水衝不到,橋在兩岸下腳,懸於空中……員外捏著他那小鬍子沉默的喃喃自語到:石頭放在空中,那不放一塊掉一塊嗎?不到中間就沒根,沒根就會垮塌,這是個問題?大家先去忙,讓我在想想!
  • 魯班老年傳藝(故事)
    他見到魯班,口稱師傅跪拜大禮。魯班被他千裡拜師的誠心感動,很高興地把他收下了。胡利學藝三個月,師傅天天讓他鋸木頭。開始他幹得起勁,後來每天拉大鋸賣苦力,啥時能學會技術呢?這一天,他對魯班說:「師傅,我想認你做乾爹,像對待親父親一樣,陪伴你老歡度晚年。」魯班見他話說得誠懇,心想自己越來越老,技術留著有何用呢?就答應把技術傳給乾兒子,胡利連忙謝恩。
  • 魯班傳藝 (民間傳說)
    傳 直到晚年,魯班師傅還一直帶著徒弟在外面做木匠活兒。魯班師傅的身體慢慢不行了,後來躺下再也起不來了。他對徒弟們說: 「我不行了,不能帶你們學手藝了。抬我回家吧,百年了,好安葬。」徒弟們抬著魯班師傅回家。過河時,魯班師傅對最靈的徒弟說:「我沒啥留給你,你張開嘴巴,接住我這口唾沫。」徒弟說:「中」。張開了嘴巴。魯班師傅呼呼嚕嚕咳了半天,張開嘴巴,哪是什麼唾沫?分明是又粘又稠的老痰。
  • 魯班的尺子和眼睛(民間傳說)
    魯班晚年造了一座橋,累得鼻塌嘴歪。一完工,就躺倒在橋下打起呼嚕來。魯班說:「不敢過,造它做啥?」橋上頭的人說:「我可是要過了。」魯班說:「你過吧 。」聽見「咯吱」一聲,魯班睜開眼睛,喲,張果老。到騎著毛驢,還馱著兩架山。這橋哪還能撐得起?魯班趕緊拾起尺子撐住橋梁,才沒使橋塌下來。張果老走了,魯班的尺子也壓彎了。魯班說:「我有眼不識神仙,要它做啥?」「吭哧」扣掉一顆。
  • 魯班引水種穀(下)
    整個壩的人全部都到這裡來了,一位夫子(這裡只教師)正在洗臉後山那麼多人在做啥子鬧轟轟的我去看看。人都說這是哪位神仙給我們飲水啊謝天謝地有的人跪著三拜九叩的……老婆婆:哎呀!我家裡還有一位匠人我趕快端盆水回去煮飯,老頭子你趕快背桶水回來。
  • 故事:小石匠心氣高,敢找魯班比手藝,刨子刮鬍錛剃頭
    眾所周知,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但你知道嗎,魯班還是石匠的祖師爺。說起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有一天,魯班外出做木工活,經過一座山,魯班也累了,想坐下來歇歇。這時候,就聽到一陣「叮叮噹噹」的錘子響。魯班覺得奇怪,日頭西沉了,怎麼還有人在鑿石頭呢?於是背著家什順著聲音尋了過去。
  • 佐餐故事17:魯班是魯班
    傳說魯班發明了木工用的很多手工工具,如鋸子、曲尺、刨子、墨斗等;還發明了雲梯、石磨、雨傘等等。流傳最廣的是他發明鋸子的故事。傳說,有一次,魯國的國君要魯班負責修建一座大宮殿,並且必須限期完成,否則,就要給予嚴厲的處罰。接受任務後,魯班抓緊時間準備一切用料,其中需要大量的木材。他就召集起他的徒弟們上山去採伐。當時,採伐木頭用的是斧頭。
  • 鄉間奇事:那個找上二伯的石精
    再三問詢後說是一石精,現在二伯這狀態已經是瘋了,必須給石精賠大禮道歉。人命關天啊,這邊家裡人接到消息後,迎請大師「楊先生」到場,殺豬宰羊,備上好酒,點香燃蠟,一通法事過後,第二天二伯喊餓了要吃飯,慢慢恢復了正常。二伯被「石精」找上的事傳遍了四鄉八裡,傳得神乎其神,真的有那麼個石精嗎?
  • 魯班與木渣門(民間傳說)
    山主心亮了,請來的匠人原來是魯班師傅。離廟最近的小山村叫廟溝。現在是三門峽市陝州區菜園鄉衛家莊村一個自然村。講述人;段北鬥 陝州區菜園鄉崔家村段家村民組農民秦結廟 陝州區菜園鄉崔家村段家村民組農民秦居升 陝州區菜園鄉崔家村段家村民組組長講述地點:陝州區菜園鄉段家村民組黎青屏搜集整理於2020年2月20日,溝南編輯)
  • 故事:徒弟心眼多,勝過魯班祖師爺(民間故事)
    各行各業都有祖師爺,木匠行的祖師爺是魯班。有關魯班的傳說也是千千萬萬,數不勝數,今天就和大家說一段,你一定沒聽說過的魯班傳說故事。話說古時候,有一座大山高達千丈,要想到山那頭,可謂危險重重,交通極為不便。話說秦始皇當了皇帝,決定在天下修建四通八達的馳道,實現他四海一統的雄心壯志。別處都修得好好的,唯獨修到這座大山,卻修了大半年也沒修出一條小路。
  • 民間故事:魯班學藝
    對小兒子魯班說:「孩子,我一生的希望就寄托在你的身上了!」小魯班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他騎上馬,告別了父親。翻過高山,跨過大河,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終南山下,見到了老木匠。老木匠問:「一門手藝,有人三個月就學好了,有人三年才學好,這是為什麼?」魯班答道:「三個月學到的只是皮毛,三年才能學到真本事。
  • 職業教育走向國際,遼寧建築職業學院馬來西亞魯班工坊揭牌成立
    魯班工坊,也是遼寧省乃至東北地區在海外建立的首個魯班工坊。,作為遼寧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特色發展、國際化發展的一種新突破,匯聚中馬雙方校企優勢,將「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魯班精神傳承下去,為中國遼寧、為馬來西亞、為東協地區、為整個亞洲提供優質的可借鑑、可複製的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解決方案,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 神話傳說:魯班借龍宮
    相傳,魯班總想著建造一座精美的大房子,讓很多人都住在一起,可怎麼建造這個問題困擾了魯班很久,這一天,魯班的一個徒弟靈機一動對魯班說:「師傅,聽說東海龍宮是世上最大最精美的房子,我們何不找龍王借來做個樣子。」魯班聽了很高興,就到了東海喊出了老龍王,老龍王浮出海面一看是魯班,笑問道:「是魯班師傅啊!找我何事?」
  • 《曙光英雄》魯班星盤推薦
    曙光英雄中的每一個英雄用的星盤都是大不相同的,英雄魯班要用什麼星盤呢,很多小夥伴還不太清楚,那麼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英雄魯班的星盤推薦,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曙光英雄》魯班星盤推薦,還不清楚的小夥伴趕緊來看看吧。
  • 老石的仕途(一)
    (一)天生的老石老石其實年齡並不老,只是本來是農村娃,加之長的有點著急,不僅個頭大,面相還老。老石名叫石忠民,小學剛入學的第一天放學就惹事了。放學的時候一年級學生由家長接,所以學校安排放學的時候一年級同學先走!石忠民同學認真地站在班級隊伍的最後,到校門口出的時候就讓值周領導攔住了。領導說廣播一遍一遍通知一年級路隊先走,你為啥要混在一年級隊伍裡?石忠民怯生生地小聲說我就是一年級的。領導說你這麼大的同學了竟然還欺騙我,說著一把把石忠民同學拉出隊列,讓站在保衛科門口了。
  • 故事:桃樹精(六)大結局
    但是柳仙兒看到桃樹精在直播間扭捏作態,和男人打情罵俏,他還是非常的痛苦。他努力說服自己,桃樹精並不屬於他,他也沒有給桃樹經付出過什麼。可實際上他說服不了自己,所以才有了他和桃樹婧的吵架,所以才有了他和龍哥之間的拼禮物。柳仙兒在那邊笑著跟我說,他和龍哥刷的這些禮物,幾乎把他的積蓄都用盡了。我問他,你的積蓄都花完了,那以後怎麼辦?
  • 品石之路—第五十章
    阿拉善咋冷咋暖的天氣把石商們折磨的一會兒套上棉服,一會兒又得脫下來,一天就這麼來回變換好幾次,體驗著一天四季的感覺。有道是賣的永遠比買的精這麼一句話,但在我看來這句話有很大的局限性,最起碼放在我們石頭行業並不是完全這樣,因為石商這個詞其實就代表著最廣大的玩家群體,身份也無時無刻不在變換著,上一秒是賣家,下一秒又變成了買家,一天也來回變換好幾次,你說到底誰《精》?!
  • 魯班遊姑蘇智扶寶塔救人命
    魯班, 姬姓 , 公輸 氏,名般。又稱 公輸 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沿用至今。 木工師傅們用的 手工工具 ,如 鑽 、 刨子 、 鏟子 、 曲尺 ,劃線用的 墨斗 ,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這裡講的是其憑藉智慧幫助工匠解決問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