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十周年:在保護孩子的路上,我們進步了麼?

2020-08-27 單向街書店

今年是電影《熔爐》原著出版十周年。

說實話,我從來沒有看過電影《熔爐》。當這部電影「火」起來的時候,我就已經下定決心不去看。因為網絡上關於這部電影的點點滴滴,讓我害怕這種真實,甚至怨恨社會怎麼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我會下意識的避免這個世界上不好的、不公平的甚至殘忍的事情發生,我想讓我眼中的世界能有一絲絲美好,但這種鴕鳥式逃避的心理並不能把現實美化,甚至讓現實變得更糟糕。

書中,主人公姜仁浩開始也有對於「惡」的逃避的心態。

廁所裡傳出來的尖叫聲,學校職工對學生濫用私刑......有心無力的姜仁浩總是能找到一個「理由」放任事情發展,任由濃濃的海霧「吞沒」慈愛學院,「吞沒」真相和正義。因為他只是一個靠著妻子的關係走後門來上課的臨時老師。

夢中,孩子的同一個毛孔裡不停鑽出這種毛毛蟲。姜仁浩對這孩子感到憐憫,無法再看下去,然而憐憫卻比不上對眼前景象的嫌惡。

嫌惡,這是神為了保護軟弱的人類遠離怪異或扭曲的東西,所賜予的第一個感覺。

幸運的是,作家孔枝泳在看到「被告判處輕刑,並得以緩刑,翻譯成手語的瞬間,法庭內充滿了聽覺障礙人士發出的驚呼聲。」這樣的記錄文字時,孔枝泳仿佛聽見了自己從未聽聞過的喊叫聲,就像當時旁聽被侵害的學生們講述自己的遭遇時,那位人權部門女幹事發出的尖叫聲。

作為一個文字記錄者,一位作家,孔枝泳的內心被深深刺痛,她迫切需要站出來,為這群被傷害的學生做點什麼。

作為一個作家,我沒有任何力量,但至少想為這些孩子所受的委屈發聲。雖然他們在現實中受到欺騙、上訴失敗了,但想讓他們在真理的法庭之上獲得勝利。

她即刻放下手中正在創作的作品,前往光州去深入了解仁和特殊教育學校教職人員長期對身障學生實施虐待以及性暴力侵害事件,《熔爐》的藍本就此開始。

作家孔枝泳將這種「迫切」的情感傾注在小說主人公姜仁浩、徐幼真身上,在發現學校的秘密之後,他們頂著被威脅、家人失去保障、自己失去工作的風險,依舊選擇幫助這些被性侵的聾啞兒童,極富有英雄主義色彩。

他們努力為事件奔走,因為他們的背後還有孩子,姜仁浩的世美,徐幼真的海洋和天空,還有一個又一個民秀。

孔枝泳參加電影首映禮(右一)

當作者孔枝泳在小說中用力譴責性侵事件中「極端邪惡」的人的時候,也沒有忘記著墨於事件中旁觀者的態度。在制度內如魚得水的姜督查,極力掩蓋事實的崔秀熙督學和她的丈夫,那位看上去「年輕有為」卻顛倒黑白的牧師,法院門口那位朝徐幼真大吐口水、肆意辱罵的行政室長夫人、做假證的婦科醫生和那些對極端之惡視而不見的普通百姓,在事件燃燒的過程,他們作壁上觀,其實是參與到「平庸之惡」當中,將本色暴露無遺。

在這裡大家都說謊,彼此掩護。市議員和做土木工程建設的小叔,駕照考場職員和醫院院長夫人,特種行業的老闆娘和警察局局長,俱樂部的無名歌手和寂寞的太太,有夫之婦和牧師,老師和教材出版商,市教育廳和學校校長,人人互相掩護、說謊。他們想要的不是正直,不是誠實,什麼都不是。偶爾他們也可以放棄更多的財產,他們真正想要的是沒有改變。大家能視而不見,人人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只要一兩個人退讓——他們把這個叫做退讓——世界就會安靜祥和。可是你插手了,攪動了他們的生活,要求改變。他們最討厭改變了。

說到「旁觀者」這個角度,我突然想起了17 年單向空間舉辦的電影《嘉年華》 主創分享會,導演文晏在向觀眾闡述她的拍攝理念時說的一句話:「今天的每個人都前所未有地成為一個旁觀者。」

電影《嘉年華》聚焦於未成年少女性侵案,以旁觀者的視角,克制但不乏力量的敘事,講述了時代的個體困境和社會痛點。

社交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新聞消息的傳播速度飛快,我們拿著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的目睹著類似事件的發生。

作為旁觀者,我們在做什麼?我們在轉發微博、微信,下一分鐘我們又在轉發晚餐。我們到底在起什麼樣的作用,我們是在消費這些事件嗎?我們是在消費別人的苦難嗎?

這種現象給了文晏導演很大的衝擊,決定從旁觀者來切入這個故事。旁觀者可以幹什麼?她可以冷漠,她可以看到這個事情,可以裝作沒看見,當然也可以從中阻止。

是的,作為類似事件的旁觀者,我們選擇發聲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有用的:

3 月,韓國「N 號房事件」爆發,隨即在網絡上掀起了聲討、曝光犯罪分子的浪潮,在青瓦臺「國民請願」上要求公開主犯身份的參與者人數超過了 271 萬,創下了歷史最多的紀錄,韓國政府和執法部門發誓將案件徹查到底,在民眾的強烈堅持下,曝光犯罪分子的真面目。

4 月 30 日,一封包含 12 位當事人自述的公開信指控曾經的中學老師梁崗,在過去的 10 年之間,利用班主任的身份與心理教師的職權,對多名男生實施猥褻。公開信發布之後儘管被刪除,但仍產生不少傳播,隨著媒體的跟進追蹤,涉案的梁崗終於被批捕。

……

當然在有的話題上需要我們持續不斷發聲,比如說的話題已經更新到 ……

「沒有結果」不是我們「不發聲」的藉口,「發聲」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為了以後自己的孩子不會遭遇到這些事情,為了以後任何一個年幼、弱小的孩子不會遭人踐踏。

推薦閱讀

作者: [韓]孔枝泳

譯者: 張琪惠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大魚讀品

出版年: 2020-6

後記:

當我鼓起勇氣讀完這本書時,我的感受頗為複雜。因為害怕心裡難受,我選擇不去看類似《熔爐》這類的電影,可是這種選擇可能和面對正在發生的不公假裝視而不見,本質是一樣的。因此我嘗試著,在網絡上看見讓人忿忿不平的事情時,我有在努力轉發,嘗試著把這個聲音變得足夠大,不是為了自己內心有些許安慰,而是希望用自己這種微小的努力,做出一些改變,單純善良的孩子不再遭受無辜侵害。希望《熔爐》這本書二十周年的時候,我們可以自信地說:「改變,真的到來了。」

最後附上《熔爐》作者、被譽為「韓國文學的自尊心」的孔枝泳寫給中國讀者的一封信:

寫給中國讀者

災難與犯罪發生並不是我們的責任,但對災難與犯罪抱以何種態度則是我們的責任,我是懷著這樣的想法寫這部小說的。在我想把這個事件寫成小說時,這個事件已經發生、被處理、被扭曲,處在一個毫無希望的狀態,因為加害者已經勝訴了。作為一個作家,我沒有任何力量,但至少想為這些孩子所受的委屈發聲。雖然他們在現實中受到欺騙、上訴失敗了,但想讓他們在真理的法庭之上獲得勝利。本來這只不過是我懇切的心意,卻意外地受到上天眷顧,這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並且獲得關注,這一事件也因此重回法庭、接受審理,甚至誕生了「熔爐法」。更讓人感激的是,這些孩子幾乎已經完全恢復,成了優秀的青年。這個韓國小城市裡發生的故事能夠讓中國讀者產生共鳴,我很喜悅。

寫於近鄰韓國

作家孔枝泳

二O二O年四月

相關焦點

  • 還原抗美援朝的「戰火熔爐」,這部劇如何書寫偉大戰爭歷史畫卷?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中央電視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北京響巢投資有限公司承制的戰爭劇《戰火熔爐》於10月24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強檔,並在優酷平臺獨播上線。
  • 《戰火熔爐》今日開播,銘記歷史、致敬最可愛的人
    面對強大敵人,志願軍戰士們浴血奮戰,立下卓越戰功,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央電視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北京響巢投資有限公司承制的戰爭劇《戰火熔爐》將於今天(10
  • 電視劇《戰火熔爐》:重溫崢嶸歲月,致敬最可愛的人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中央電視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視劇《戰火熔爐》於10月24日-10月30日在央視八套黃金強檔播出,並在優酷獨家上線。
  • 優酷、阿里影業聯手央視出品《戰火熔爐》戰爭劇,致敬「最可愛的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 白玉清)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向志願軍老兵致敬、向那段崢嶸歲月獻禮,今天(10月24日)起,《戰火熔爐》在央視八套黃金強檔兩集連播,優酷同步上線獨播。
  • 《戰火熔爐》媲美「集結號」硬剛「金剛川」,果然細節定成敗
    13集的《戰火熔爐》播完了,剛看出些感覺來卻戛然而止?難得一部精品劇,良心話不吐不快。歷經五次戰役戰火熔爐的洗禮與淬鍊,「四連」人前赴後繼,「四連」精神永續傳承!《戰火熔爐》為什麼好看?只因為真實!01、背景真實,戰例靠譜抗美援朝戰爭雖然過去70年了,但是大量的文獻、影視資料都有詳實記載,目前仍有健在的老英雄們均可佐證,讓那段崢嶸歲月恍如昨日般清晰又真實。
  • 《戰火熔爐》真實反映志願軍戰士,值得推薦!
    聽說這部劇原名叫《我們的戰爭》,後來改為《戰火熔爐》我覺得改的很好,電視劇上映正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之際,電視劇設置了趙和、雨三灣、陳天放等角色,在這部劇中看到了革命戰士的成長。 部隊就是個大熔爐,不論什麼破銅爛鐵,出來都得是一塊好鋼。也許有許許多多像趙和一樣的戰士,剛開始不知道為什麼戰鬥,為什麼那麼不要命,但是當他看到祖國人民熱情擁戴,祖國人民幸福生活的時候,應該會明白戰鬥的意義,犧牲的價值。
  • 古村故事之十 英雄是平凡熔爐煉出的鋼
    英雄的故裡是黃河岸邊的太裡村,和我們北伏蒙村現為一個社區,抬腳下坡抽袋煙的功夫就能到。英雄的外家,就是我們大巷的曹家。兩個村的大事小情,雙方都曉得個一清二楚。我的爺爺劉印堂,長將軍15歲。小時候經常告訴我:「別看太落(太裡)村碎,卻出了個大英雄王憲武,在外頭的大名叫王亞夫。是咱巷你八婆(麥娃)的親二哥。那可是個槍林彈雨死人堆裡爬出的英雄。」他說話口氣中充滿著敬佩、讚許。
  • 《戰火熔爐》:「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戰火熔爐》劇照熱播劇《戰火熔爐》中,白師範指導員對年輕的文藝兵說到:「部隊就是一個大熔爐,什麼破銅爛鐵到了部隊都會成為一塊好鋼...」重傷之後坐在電影院裡,看著電影,聽著《誰是最可愛的人》: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安安靜靜坐到辦公桌前計劃這一天工作的時候,當你向孩子嘴裡塞著蘋果的時候,當你和愛人悠閒散步的時候
  • 抗戰劇《戰火熔爐》央視八套強勢開播,英雄的故事不應該被遺忘
    電視劇《戰火熔爐》將於10月24日登陸cctv-8黃金檔強勢開播。智能電視的朋友可在電視家享受大屏觀看。小人物的平凡百態亦是時代中的英雄群像,艱難的經歷鑄就了不起的傳奇!電視劇《戰火熔爐》講述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眾志成城、不屈不饒保衛國家的故事
  • 優酷、阿里影業聯手央視出品《戰火熔爐》戰爭劇致敬「最可愛的人」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10月24日,《戰火熔爐》在央視八套黃金強檔兩集連播,優酷同步上線獨播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我們希望通過《戰火熔爐》紀念這場偉大的戰爭,讓更多年輕人去了解並銘記這段歷史,向『最可愛的人』致敬,激勵自己更好地前行。」
  • 《熔爐》十年:旁觀者無視更可惡?還是正義者的妥協更讓人絕望?
    於是,頂著無與倫比的壓力,多方奔走,甚至自掏腰包,親身出演,終於促成了電影《熔爐》的上映。一個月後,在百萬民眾共同的努力下,這件快要被塵封的校園性暴力事件,被重啟調查,被稱之為「熔爐法案」的《性侵害防止修正案》通過。
  • 故事:妻子死了,在我們結婚十周年紀念日的那天
    他的妻子死了,在他們結婚十周年紀念日的那天。妻子死了,在我們結婚十周年紀念日的那天。1吳起來到科研所時已經十點了,他遲到了一個小時,這讓同事們都覺得很驚奇。要知道,吳起可是一個工作狂,就連結婚的第二天,都準點上了班的,這絕對是他十年來第一次遲到。
  • 改變韓國,由一部小說推動的改革:為熔爐邊緣的孩子們打響的一戰
    韓國電影《熔爐》,是根據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校長性侵兒童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簡單,男主是一個美術老師,他來到一所聾啞學校就職之後,發現這裡的孩子們不僅被校長暴力毆打,還被性侵。為了將這些惡人送上法庭,他與人權保護機構的女主一起努力,收集了大量的證據,希望可以保護這些孩子。
  • 解讀《熔爐》:「妥協是因為不敢」,這才是人最大的不幸
    01韓國小說《熔爐》想必大家都略有耳聞,書中講述了聾啞學校的孩子被老師性侵的事情曝光,引發社會輿論,但最終並沒有得到法律意義上的正義的故事。無論是同名電影還是原著小說,無辜的孩子們的遭遇都令人不忍耳聞,其內容之恐怖用一張劇照就可以概括。
  • 《熔爐》:黑暗的盡頭會有微光
    《熔爐》是一部看過後,滿是悲傷的影片,迷霧中隱藏著赤裸裸的真相,當迷霧散去後,罪惡當道,謊言橫行,真相變得無地自容,人性選擇冷漠,屈服於金錢與權勢,善良弱小無助,泯滅在黑暗之中。《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
  • 羅喉計都好慘,沒有人關心麼?
    最近《琉璃》大結局也終於看完了,當然,我們也終於吃到瓜了!羅喉計都最後上線了,前年之前的真相也隨之露出水面。可憐的羅喉計都,就因為一杯酒,被自己的好知己渣!而且還被稀裡糊塗挖了心,封印於琉璃盞。自己的身體也被剝皮抽筋,拼湊成自己不認識的模樣——戰神,自己還被知己操控,屠殺並且滅了自己全部族人!最後被罰下界十世歷劫!
  • 《熔爐》:底層人物的抗爭困難重重,雖失敗,卻促使熔爐法誕生了
    看到這個消息,我不禁想起了《熔爐》這本書。《熔爐》這本書的作者孔泳枝,韓國當代女作家,暢銷書作家,曾獲韓國吳永壽文學獎。其中,《熔爐》是她的代表作。書中主要講了:原為生意人的姜仁浩生意失敗後,託妻子的關係一個人忐忑地從首爾來到小鎮霧津,投奔一家聾啞學校應聘教職。他的目的很簡單,只想賺些錢,生活寬裕一點就回大城市和妻女團聚。
  • 再看《琉璃》,司鳳璇璣十生十世雙向奔赴的愛情是最美好的
    「執一人之手,做三餐粥飯,擇一城終老」是司鳳和璇璣最好的結局,二人歷經十世終圓滿。回望他們的十生十世,最好的莫過於有一個人為願意你復出所有,不求回報,雙向奔赴的愛情才是最美好的。司鳳十生十世的守護終於捂熱一顆琉璃心
  • 《失孤》:孩子2歲失蹤,他用一生尋找,在路上才有心靈的安寧
    他把在路上遇到的所有的幫助全部記錄在一個筆記本上,也是把這些善意鐫刻在心裡。失去孩子的傷痕在這些年尋子的路上,一直結不了疤,一直在流血。,23年,騎壞了十多輛摩託車,而電影裡孩子的照片也真的是郭剛堂走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