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白孝文從縱慾到不行,從繼承人到乞丐,他揭示了哪些人性

2020-11-03 紙糖人

白嘉軒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娶過七房女人—陳忠實《白鹿原》

白嘉軒16歲開始同房,年少時對結婚還會有些幻想,但接連死了幾任後,村裡謠言四起,說他長了狗的東西,生了有毒汁的倒鉤,能把女人的五臟六腑攪爛,他自己也開始抑鬱了,甚至有些恐婚,但母親卻說:


「甭擺出那個陰陽喪氣的架勢!女人不過是糊窗子的紙,破了爛了揭掉了再糊一層新的。死了五個我準備給你再娶五個。家產花光了值得,比沒兒沒女斷了香火給旁人」。在母親的罵罵咧咧下,白嘉軒把第七房仙草娶進了門,有意思的是,這仙草不但活了下來,把白嘉軒克妻的名聲破了,還為白家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可真是白家的大功臣。

作為仙草和白嘉軒的長子,未來的族長繼承者,白孝文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從小被父親寄予厚望,接受嚴格的訓練。對白孝文來說,父親白嘉軒就是天,是決策者,他從來不會、也不敢反抗。在父親面前,他就是一個成熟穩重、溫順與實幹並重的長子,對長輩言聽計從。為此,白嘉軒經常在眾人面前誇獎白孝文,覺得他就是最好的接班人,但私底下卻十分嚴厲,這讓白孝文對他又敬又怕,只能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性子。


人不可能永遠帶著面具生活,總會有原形畢露的那天。白孝文自新婚之後就有些飄了,本來就是個柔弱書生,也許因為年少,不懂得節制,過於縱慾,經常臉色發白出現在眾人面前。奶奶和母親知道後,多次敲打這對小夫妻,用各種方法阻止他們的夫妻生活,但白孝文絲毫不理會,該怎樣還是怎樣,雖然他很惱怒長輩的幹涉,但他不敢跟奶奶母親發火,只能回到房間拿妻子發洩。後來,白嘉軒從仙草口中得知後,直接怒斥他:「炕上那一點豪狠都使不出來,你一輩子成不了大事,你得明白,你在這院子裡是長子啊!」,從這可以看出,在白嘉軒強勢的教育下,白孝文性子比較怯懦膽小,甚至有些眥眥必報。

白孝文真的順從了父親嗎?未必,此時的他已經起了逆反心理,他是怕白嘉軒,但也是個很自傲的人,長期被壓抑的性子,已經開始露頭了。當鹿子霖讓田小娥去勾引他時,白孝文很容易就被攻破了心理防線,他懷揣著對父親的恐懼,偷偷在田小娥身邊釋放家族家規下的束縛。但田小娥發現,白孝文站著行,一躺下就不行,還沒等他們想明白,這兩人的事就被白嘉軒知道了。白孝文因此挨了鞭刑,族長的身份也被廢了,這會真是裡子面子都沒了,但白孝文可不管這些,他第一時間就跑去找田小娥,事後,白孝文心裡很激動,他終於在這個女人面前當了回男人,在炕上找回了往日的尊嚴。


對此,田小娥很驚訝地問他:「哥,你今日是咋了?竟然行了?」白孝文很直白地說:「以前要臉的時候,就是那樣個怪樣子。如今不要臉了,什麼都行了,也像個男人的樣子了!


兩人要是一直這樣生活下去,那還真是美滿的結局。但在那個動蕩的時代,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你永遠不知道!很快,白鹿原鬧起了饑荒,白孝文只好找父親借糧,但被白嘉軒拒絕了。白家可是當地的大戶,連長工一家都養得起,饑荒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多可怕的事。但白嘉軒由於惱怒長子的不孝,一直沒消氣,所以拒絕了他的請求。對於白孝文來說,家裡的糧食寧願給長工都不給自己,他變得特別憤怒,本來只是一時受了誘惑,後面變成了報復性的墮落。

沒有父親的接濟,為了活下去,他只能賣房賣地,就是這些遭遇把白孝文的老實憨厚一點一點擠走了,家族照耀在他身上的光環也一點一點褪去。後來他和田小蛾擠在破廟裡生活,任由自己老婆餓死,為了活下去,他只能遠走他鄉去要飯。機緣巧合下,還成了一名營長,可惜,當他帶著吃的回到破廟,田小蛾早已不在人世了。


翻身後的白孝文對權力有著無限熱情和渴望,在他看來,什麼都靠不住!至親都可以陌路成仇,從前的威望,面子更是虛夢一場。他開始變得冷酷、無情,他會為了利益掃清所有障礙,對親人和朋友更是毫無情面可言。雖說白孝文的一生可憐又可悲,但他能夠不斷審視時局,做出選擇,改變自己,力圖在變化中保存自己,而這些都離不開父親白嘉軒,以及大環境下人性的真實表現。



你讀懂了裡面的人,也就讀懂了人性,讀懂了你自己。

1997年,《白鹿原》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這是一部跨越了半個世紀的家族史小說巨著,是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當代文學的重要收穫,也是當代大學生必讀長篇精品小說,自出版以來,現銷量已達700萬冊,這本書更是被陳忠實視為要帶進棺材的唯一作品。


裡面有惡施美人計,孝子變土匪,公公殺媳,兄弟相殘,情人反目……在這本書裡,你會看到人為了欲望,可以幹出很多自己都想不到的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白鹿原》就是社會的千姿百態,這也是陳忠實對於現實的批判和思考。

莫言本來也想寫一部有關家族史的小說,但當他看過《白鹿原》後,卻放棄了,因為他認為再沒有人能寫出比這更深刻,更豐富的小說了。


如果你想了解那段風雲奇幻的歷史,想要了解最真實的人性,一定不能錯過這部衝擊感官的文學巨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噢

相關焦點

  • 《白鹿原》:白嘉軒家風清正,他卻是一個悲劇的父親
    獲得中國矛盾文學獎的《白鹿原》,既被稱為陳忠實的枕棺之作,又被稱為「一個民族的秘史」。因為它展現了陝西關中地區20世紀上半葉中國農村社會形象,還原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真實可感的人物;真切地反映了封建宗教禮法的兩面性,揭露了生活的黑暗面;從本質上揭示了人性善與惡的可行性。
  • 《白鹿原》裡白孝文的人性淺析
    《白鹿原》裡最讓人感覺有顛覆性的人就是黑娃和孝文,黑娃和孝文最終都學為好人,可是孝文的學為好人就不那麼單純了。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白鹿原上的人物——白孝文。慢慢的培養成人了,白嘉軒給他娶了媳婦,在點點滴滴中給他授以服人的門道,灌輸尊祖宗,守家法的條條框框,給他拋頭露面的機會,讓鹿子霖知道他白家又有可以繼承族長的人了。白嘉軒眼看著一切都要朝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白孝文領著眾人讀鄉約,修祠堂,就連村口給孩子餵奶的婦女見了他都得退回家裡。白孝文給他長了臉面,也給祖宗添了榮光。當一件事情發展的越好,它就越有可能顛覆那種表面的美好。
  • 白鹿原:白孝文難以啟齒的情慾,陳忠實用一場「美人計」就點破了
    欲望是男人的軟肋,白孝文也是如此。在結婚的時候,白孝文對夫妻之事還一無所知,仍然保留著晚讀的習慣,後來在妻子的引導下,他初嘗性愛的美妙,欲望的閥門被打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白家軒發覺白孝文臉色不正,就料定他縱慾過度。
  • 白鹿原:白孝文從一個正人君子陷入田小娥的桃色陷阱,無法自拔
    白鹿原之中,最激蕩的情感衝突並不是田小娥與黑娃的私奔,我認為應該是白孝文對于田小娥的愛情。白孝文在整本書之中是一個前後反差巨大的人物,故事剛開始,白孝文以翩翩公子哥的身份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他博學多才熟讀四書五經,是眾人眼中的天之驕子,是未來的族長繼承人。
  • 《白鹿原》裡白孝文是失敗者逆襲的典範,還是泯滅良知的賭徒?
    白嘉軒是族長,他的長子白孝文,也是天然的族長繼承人,在白鹿原上可謂天之驕子作為族長繼承人,白嘉軒特別注重對白孝文的培養。幼時奶奶喜歡從走村串戶賣零食的貨郎那裡給白孝文兄弟倆買零食,為了防止他萌生奢侈浪費特權思想,白嘉軒出面阻撓。待其漸漸長大後,白嘉軒就讓其入學堂讀書習禮儀,學業上稍有不慎,就會遭到父親的嚴懲。白孝文稍稍懂事了,白嘉軒就開始讓他出面處理一些原上族人的糾紛,並對其進行指導,刻意進行培養。
  • 看電影《白鹿原》,了解真實的人性與欲望
    《白鹿原》,是一部帶有濃鬱的陝西地方特色的影片。它貼近現實生活的畫面呈現,成功再現了那一時代人們的生活場景。與原著小說相比,做了改編,也有刪減,雖略顯單薄,但幾位老戲骨的精彩演繹,讓人物形象很飽滿,也不失為一部好影片。
  • 《白鹿原》裡最可憐的人是白孝文的妻子,最可恨的人是誰呢
    可是白孝文知道自己的結髮妻子餓死後,卻一點也不傷心,而是繼續去討好著田小娥,把家裡最後一口糧食餵到田小娥嘴裡。而這個白孝文卻真的是冷酷,無情,為了女色活活餓死自己的結髮妻子,已經是禽獸不如。當白孝文敗光家產,餓死結髮妻子以後,也被田小娥拋棄了,差點餓死街頭,鹿子霖看他可憐把他推薦到縣保安大隊。由於白孝文讀過書,又會討好領導,很快就得到了提升。
  • 讀《白鹿原》有感:現實中有多少個道貌岸然,卑鄙無恥的白孝文
    第一次看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是在上大一的時候,感覺寫的非常好,裡面的對話和情節很真實,沒有那種浮躁的和空洞的詞語,但內容非常精彩。二十幾年後再讀這部小說,卻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白鹿原》的內容主要描寫了解放前陝西省中部,一個叫白鹿原的鎮子上發生的人和事,小說裡的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
  • 《白鹿原》:郭舉人娶田小娥的用意,這就是人性?
    電影裡好像沒有放到《白鹿原》的泡棗吧?但陳忠實的原著書中寫了,名副其實地就是有錢的郭舉人已經古來稀的年齡,男女之事早已不行了。吃這個也許到哪裡弄到的養生偏方,卻是特別噁心的。也正應如此,田小娥這樣的性格,跟美貌,在黑娃的離開,在田小娥為了報復白嘉軒,聽信了鹿子霖的話,去誘惑了白孝文後,白孝文從此就變了一樣。
  • 白鹿原:鹿子霖有十幾個乾兒子,其實是私生子,村民:真羨慕
    鹿子霖是長篇著作《白鹿原》裡的重要反派人物,他具備複雜、雙面型人格,不僅染指田小娥,還為白家設下美人計的圈套,一生中挑起無數爭鬥。在故事的結尾,鹿子霖也為自己作惡多端的一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淪落到與瘋狗同食,最後凍死在寒冬臘月的柴房裡。《白鹿原》裡的鹿子霖,告訴我們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哲理:出來混,總要還的。
  • 《白鹿原》中白嘉軒教育的失敗
    《白鹿原》中白嘉軒對白孝文的教育是失敗的,應該說他根本就沒有把他當成一個人,而是當成一個工具,一個繼承組長的工具來培養的。而他強烈的壓迫導致了白孝文的叛逆。甚至導致了他由族長到乞丐的轉變。他更像一個老師,而不像一個父親。他盯著兒子,放大他的失誤。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家庭溫情的白孝文的內心是殘缺的。童年時期,孩子們在街邊吃零食時,白孝文和弟弟只能看著。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的是深刻的陰影,是沒有快樂的,不能歡笑的。心智並不成熟的白孝文和其他小夥伴在看馬配種。傳到白嘉軒的耳朵後,他什麼也沒有問,直接當中當眾呵斥白孝文。
  • 《白鹿原》裡的女人們:命運為什麼都很悲慘?
    一、鹿冷氏之死,揭示了封建傳統文化桎梏下,女人是婚姻悲劇中最可憐的犧牲品 婚姻悲劇是封建傳統文化觀念下的女人們最基本的痛苦。這種悲劇表現為婚姻的不自由,愛情的不自主,而實質則是性的壓抑和人性的扭曲。這種痛苦在《白鹿原》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性的壓抑和扭曲,在鹿冷氏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
  • 讀《白鹿原》引起的思考,白孝文和黑娃的結局給讀者帶來了什麼?
    《白鹿原》中的人物個性,各個鮮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使讀者看完後還有很多回味。一直難以理解的是白孝文這個人物的墮落與陰險是怎樣形成的?書中對白孝文貪色開始做了鋪墊,剛結婚時,原來對女人一無所知的白孝文嘗到了男女之事的甜頭,所以婚後房事過勤,每天臉色很不好看。被白嘉軒發現後,及時讓仙草和白趙氏制止了。在他身上沒有更多的墮落的原因。但最終還是墮落了,因此,讀此書有以下幾點體會:1.
  • 白鹿原:田小娥讓男人,個個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是為誰喪鐘?
    從一開始對黑娃熱烈的愛,到為了保黑娃而失去理性,她聽從本能的驅動走上不歸路,最終害人害己。但黑娃是個不安分的男人,他燒了白鹿原的糧臺、參加「農講所」、進行「鄉村革命運動」,形式轉變後,他成為通緝的要犯,他甩下田小娥開始逃亡。田小娥想跟著黑娃,但黑娃不同意,她只好想辦法解救黑娃。這樣急切的心情,被鹿子霖利用,兩人解開褲帶,睡在窯洞的床上。剛開始小娥是為了黑娃捨身救義,而後就沉淪在男女之情的歡好裡了,並把鹿子霖奉為這一生唯一可依靠的親人。
  • 《白鹿原》:白嘉軒為何是娶了7妻?為何從床上反應寫女性命運?
    不論接受還是反抗,不論是性冷淡還是縱慾,這7位女性最後還是低下了頭,向命運低頭,向時代低頭,也造就了她們的悲劇命運。原生態的描寫中透露中人性最真實的面孔,不僅是這7個女人,在三代人之間都有著關於性的秘密,這也是小說頗具爭議的地方。露骨的揭示出當時女性飽受封建禮節和肉慾之間的痛苦折磨,更加凸顯人物的悲劇性。
  • 《白鹿原》:一場瘟疫裡的魔幻與現實,映射人性的善與惡之爭
    這場瘟疫,讓白鹿原差點覆滅,也讓剛鐵漢子白嘉軒,膽顫害怕起來。圍繞這次疫病,白鹿原上演了一場魔幻與現實交織重疊的鬥爭,既有面對疫病的現實鬥爭,也有精神世界裡的人性鬥爭,令人唏噓不已。進廟燒香不但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越來越多的人被感染,白鹿原被籠罩在一片烏雲中。鹿三竟然半瘋癲起來,學起女人說話,大家都說他被田小娥附體了。
  • 一部《白鹿原》,多少女性被禁錮扭曲,多少人性的複雜與反思
    在《白鹿原》這本巨著中,陳忠實老師可以說是放開了手腳,向諸多他所懷疑的、所欲打破的舊物發起進攻,從小說的開篇,我們就已經讀到了這種意味鹿兆鵬並不喜歡她,試圖逃避婚禮,雖然被父親一個耳光抽進了洞房,卻在圓房後,毫不留戀地離開了白鹿原!嚮往婚姻自由的他,將自己的自由,建立在一個弱女子的身上!年輕的冷秋月,就這樣開始了遙遙無期的活寡!
  • 《白鹿原》好在哪?
    當白靈一紙退婚時,當白孝文墮落不堪時,他嚴守家規,與愛女恩斷義絕,用刺刷懲罰白孝文並且分家清理門戶。最絕的是:在妻子仙草奄奄一息迫切想見一雙兒女時,他還是鐵了心故意不去找兒女回家,他不僅是拉不下臉更是不屑去乞求無視家規族規的兒女。按照常人的思維必將特殊情況特殊處理,當然也合情合理,可那樣的白嘉軒就不是白鹿原上的硬漢白嘉軒了,僅僅是一個尋常百姓而已。
  • 故事 | 長寧市副市長白孝文的秘密往事
    在伴隨著菸草香氣的嫋嫋青煙中,他的思緒飄回了那個金色麥浪洶湧翻滾的白鹿原。可到了關鍵時候,白孝文卻發現自己不行,穿上褲子後,卻又可以了,再脫掉褲子,還是不行,如此幾番,均不得成功。後來,白孝文又去窯洞找了田小娥幾次,結果還是一樣,總在最後一刻就敗下陣來。可他依舊樂此不疲,隔三岔五便去小娥那裡溫存一番。父親不知從何處聽說了這樁醜事。在一個雪夜,他佇立在小娥門外,聽到屋內繾綣纏綿的動靜後,氣得昏倒在地。
  • 讀懂《白鹿原》:田小娥的兩個男人,黑娃和白孝文的比較閱讀
    《白鹿原》中,黑娃和白孝文可說是第二代裡面個性最鮮明、經歷最曲折,且貫穿了整部作品的兩個男性角色。這兩個形象可以一比,主要在於:兩人的出身和性格演變構成對照。兩人都經歷過人生的大轉折。兩人都與田小娥有過一段緣分。兩人都經歷了驅逐與回歸。兩人的人生相互膠著,最後的結局都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