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白孝文難以啟齒的情慾,陳忠實用一場「美人計」就點破了

2020-11-06 蘇米的猜想

白孝文是《白鹿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作為白嘉軒的長子,白嘉軒自然是非常器重。白孝文從小就要去朱先生的學堂學習,熟讀儒家傳統綱常,深知封建禮儀。

從朱先生的學堂出來後,白孝文聽從父命回歸田園。始終銘記「耕讀傳家久,讀書濟世長」的家訓,儼然是一副白家的新一輪掌門人的莊嚴形象。


此時的白孝文內心似乎已經沒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欲望,自己的內心世界。他的身上壓著整個家族的重擔,日常舉止大都是「不苟言笑、神態端莊」。

本以為如此「標本樣式」的白孝文,可以因循守舊,成為下一個「白嘉軒」,成為鄉族的下一任族長。可是在封建家族中被壓抑的欲望終究還是迸發了出來。

欲望是男人的軟肋,白孝文也是如此。

在結婚的時候,白孝文對夫妻之事還一無所知,仍然保留著晚讀的習慣,後來在妻子的引導下,他初嘗性愛的美妙,欲望的閥門被打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白家軒發覺白孝文臉色不正,就料定他縱慾過度。便暗示母親白趙氏去提醒白孝文的媳婦,面對媳婦的冷落,白孝文知道緣由後,想到連這種事他們都要管,內心既羞愧又憤恨,從此就對男女之事淡了心,不行了。

「受禮教秩序規範約束,幾乎從一開始就表現為衝突,而每次衝突都以人性的被扭曲而告終。」


後來鹿子霖不懷好意,巧施「美人計」,讓田小娥勾引白孝文!在田小娥面前,白孝文變得不堪一擊,在情慾的支配下,他徹底成為了田小娥的「俘虜」。

白嘉軒在自己家中暫時抑制了白孝文與妻子的男歡女愛,卻無法阻擋,孝文在村口破窯中與田小娥的偷情。

孝文在家中性缺失,他便更加極力地去追求生命本能意義上的情愛。在白孝文眼中,田小娥就是情慾的化身。在這個女人面前,孝文往往可以得心應手,收放自如,而不像在家中,連「夫妻之事」都要受管教。

所以他寧願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也要和田小娥在一起。只有和田小娥在一起的時候,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只是起初,他還是無力控制自己的身體,在田小娥面前總是表現為性無能。

直到姦情敗露,受到祖法懲治,被推到深淵的百孝文,卻也重獲自由,他再也不用扛起傳統理想主義道德的重擔,他的身體得到了徹底的解放。

正如他自己所言,「過去要臉是那個樣子,而今不要臉了,是這個樣子,不要臉了,就像個男人樣了。」

畢竟,人的欲望如果過度的壓抑,必然會導致反抗。

此番感慨,是白孝文對禮教規範與人性衝突一次不自覺地頓悟自覺。


而田小娥也在不自覺中完成了對白孝文的救贖,激發了他被傳統倫理壓抑的生命本能,徹底改寫了白孝文的人生軌跡。

田小娥無疑是白鹿原中最重要的女性形象。它就像美麗的罌粟以其清新、飽滿的形象闡釋了生命的純粹。

最初田小娥,只是郭舉人的妾,沒有尊嚴,任人宰割,最多只是一具可供洩慾的鮮嫩的肉體。直到後來遇到黑娃,兩情相悅。從世俗的觀點他們偷情是傷風敗俗的,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他們卻是以「性」為武器對傳統禮教進行反抗。

後來黑娃犯了事,田小娥為了救黑娃,與鹿子霖苟合。田小娥的身體洋溢著一種生命的原始欲望。他點燃了黑娃的生命之火、激發了白孝文的原始本能、誘發了鹿子霖的淫慾,對於儒家傳統具有摧枯拉朽的顛覆力。

她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長期以來《白鹿原》一直被評論家稱為一部「民族秘史」。

在這部作品中,陳忠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方方面面。

而無論是儒家文化的捍衛者,還是解構者,這些人物形象都讓我們對儒家文化進行了更深層的反思。

而寫出如此巨作的陳忠實,他的人格魅力,更是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他的忠實真誠、淡泊名利、儒雅大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陳忠實就是大寫的「人」。

陳忠實一生紮根於白鹿原,深入農村生活與農民走得很近。一身農民裝扮,讓人很難認出他竟是鼎鼎有名的大作家。

對於陳忠實來說,農村是他的靈感源泉。身為平民作家,生活在農村,家住白鹿原北坡下的西蔣村;教書在農村,當過民辦教師;創作也在農村,為了完成白鹿原,他特地搬回老屋居住。

陳忠實深知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離開了這片黃土地,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他想要完成一部「墊棺之作」,就必須深入農村。

在創作《白鹿原》時。他不但熟悉歷史材料和生活素材,還走訪農村,不辭勞苦地去藍田、鹹陽、長安等地查閱縣誌、地方黨史和文史資料,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

他曾說過:寫東西就是這樣,要嚴謹,要做足功課,不能欺世盜名。


有讀者總會問陳忠實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著名評論家邢小利說過,白嘉軒與朱先生,二者合一,便是陳忠實。此話所言極是。

陳忠實是儒家思想的踐行者,他不但有著白嘉軒的「仁」與「恕」,還有著朱先生的君子之風。他是捍衛者,同時他又是解構者,對於儒家文化,它有著極其深的反思。

據說,在創作《白鹿原》之前,陳忠實研讀了十年《藍田縣誌》,書中大量的人物和故事,都有其原型。

有一次,他意外地發現,一部二十多卷的縣誌,竟有四、五卷本,用來記載貞潔烈女的姓氏名字。

陳忠實內心一顫:

「這些女人用她們活潑的生命,堅守著道德規章裡專門給她們設置的『志』和『節』的條律,曾經經歷過怎樣漫長的殘酷的煎熬,才換取了在縣誌上幾釐米長的位置,可悲的是任誰恐怕都難得有讀完那幾本枯燥姓氏的耐心。」

於是他決定在《白鹿原》中塑造了一群覺醒了的女性,打碎了這長久以來立的「貞節牌坊」,這是陳忠實企圖借這些女性形象,去探索更深層次的「自由」與「獨立」。


除此之外,《白鹿原》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意蘊的歷史小說巨作。為了完成它,陳忠實花了足足有五年時間之久。

小說以渭河平原的白鹿原為背景,講述了白、鹿兩大家族的歷史興衰,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

白鹿原不僅把陳忠實的個人創作提到了一個面目全新的藝術高度,而且把現實主義的小說創作本身推進到了一個時代的高度。

當初,陳忠實寫完《白鹿原》,就複印了一份送給陝西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星,李星看完激動地吼道:「咋叫咱把事弄成了!」

當時李星還有3個預言:你不用找評論家,評論家會來找你;十年之內,沒有人能超過你;《白鹿原》能得茅盾文學獎。

後來,這些話一一應驗。陳忠實憑藉《白鹿原》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白鹿原既立足於歷史又超越了歷史,讀著這樣的小說,我想借用狄德羅讚揚理查生的那句話:「往往歷史是一部壞的小說,而小說像你寫的那樣,是一篇好的歷史。」

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先生病逝,享年73歲。

大家都捨不得離開他,讀者更需要他。因為《白鹿原》、因為他的忠厚老實,因為他給的精神食糧,因為他的人格魅力,也因為他的文化情懷......


如今陳忠實老先生已去世多年,而我們對他最大的緬懷就是捧讀這部作品,去追溯歷史,才能更好地指向未來。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上連結購買,此版本為未刪減版,讀起來酣暢淋漓,值得入手。

相關焦點

  • 白鹿原:田小娥對白孝文的「美人計」,為何一次就成功?
    不僅如此,他還安排田小娥成了自己報復白嘉軒的工具,讓田小娥對白孝文用上「美人計」。白孝文有多麼墮落,白嘉軒就有多麼沒臉。她沒細細琢磨鹿子霖讓她對白孝文用「美人計」背後真正的意義,而是心頭一熱就有了報復的衝動。田小娥對白孝文用「美人計」,選在了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日子。好天時:麥子收罷新糧歸倉以後,白鹿原上各個村莊的「忙罷會」接踵而至。每個村子都有自己過會的日子。尤其是今年的「忙罷會」過得尤其隆重,尤其紅火。
  • 白鹿原:田小娥臨死時說的話,到底羞了誰的臉?
    「引誘」,放縱,激烈,瘋狂,愛欲的河水肆意流淌,靈與肉的結合被陳忠實用一種最原始最樸素的文字寫出來,我們感受到的只是一種濃烈的愛和震撼的感官衝擊,沒有任何的邪念。」姦情「敗露之後,黑娃被辭退,田小娥跟著黑娃回到了白鹿村,她是真的想從此就和黑娃廝守一生,可惜舊時代沒有給她這個機會,封建禮教的衛道士們猙獰著面目,張開血口,恨不得將她咬碎生食。
  • 《白鹿原》的情慾是放縱是叛逆,更是籌碼
    她還有一項讓人難以啟齒的作用——為郭舉人「泡棗」。面對郭府非人的折磨,田小娥並不是逆來順受。她勇於反抗,敢把郭舉人的大棗扔到尿盆裡。遇到黑娃後,她徹底反抗!一望無際的麥田被炎炎烈日曬成了金黃色,散發著淡淡的麥香。一群被太陽烤得黝黑的麥客正彎著腰拼命勞作。鏡頭一轉,一個皮膚白皙、身材婀娜的女人正在遮陽棚下欣賞著麥客們的成果。
  • 白鹿原:老實本分的鹿三,為何要親手殺了水性楊花的田小娥?
    鹿三離世的那個早晨,他的東家白嘉軒說了一句:「白鹿原上最好的長工沒了」鹿三是白鹿原上仁義村白家兩代唯一的長工,他是個忠僕,他忠於白家。在饑荒的時候主動提出離開白家,生怕自己白吃白住,拖累了白家。鹿三拗不過黑娃,黑娃終究是在村口的破窯洞裡和田小娥安了家。
  • 害人精田小娥,算不算白孝文墮落敗家的罪魁禍首?白嘉軒說7個字
    田小娥在白孝文的人生中,意義重大。田小娥死後,白孝文借酒消愁,更是在夜深後仍不管不顧的扒開了被土石掩蓋的窯洞,在田小娥的屍首旁痛哭一場還暈死過去。白孝文離開田小娥窯洞時,從她手裡拿下了一個石鐲,還是摸黑爬出了窯洞,揚言一定會為田小娥報仇雪恨。
  • 《白鹿原》不屈的鬥士:奮鬥一生卻為何不知所終?
    引言小說《白鹿原》裡有位信仰堅定、英勇不屈的革命鬥士鹿兆鵬,是作者陳忠實先生除了主人公白嘉軒以外,在性格刻畫上著墨較多、頗具深度的人物。考慮到其身份的特殊性和影響,電視劇《白鹿原》對鹿兆鵬角色和戲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
  • 白鹿原:白孝文從縱慾到不行,從繼承人到乞丐,他揭示了哪些人性
    女人不過是糊窗子的紙,破了爛了揭掉了再糊一層新的。死了五個我準備給你再娶五個。家產花光了值得,比沒兒沒女斷了香火給旁人」。在母親的罵罵咧咧下,白嘉軒把第七房仙草娶進了門,有意思的是,這仙草不但活了下來,把白嘉軒克妻的名聲破了,還為白家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可真是白家的大功臣。
  • 白鹿原:田小娥對白孝文最致命的誘惑:一是硬手段,二是軟身段
    田小娥稍稍用了點女人家的手段,就讓黑娃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兩個年輕人,以為暗地裡操作就可以做到人不知鬼不覺,殊不知已經禍到臨頭。 黑娃和田小娥正經過日子的時候,白鹿原上發生了大變化。朝廷沒了,新的歷史開始出現了。黑娃在發小鹿兆鵬的有意栽培下,在白鹿原上鬧起了農協。 農協最後的走向是失敗告終,黑娃不得不遠走避禍,田小娥無可避免的被留在那個破舊的窯洞裡。 田小娥一個人在破窯洞裡過日子,她想讓黑娃回來,就求到了鹿子霖鹿鄉約跟前。
  • 白鹿原:守活寡被逼瘋的冷秋月,一個女人難以啟齒的欲望抗爭
    提到《白鹿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小說中的眾多女性形象都被描繪的栩栩如生,很多人記住的是看似浪蕩實則勇敢的田小娥,然而,無論是小說《白鹿原》,還是電影版的《白鹿原》,冷秋月這個角色都不是什麼關鍵的人物可即使,陳忠實在小說中沒有對她濃墨重彩,但是我們從冷秋月的身上,卻可以看到那個社會中,千千萬萬個像她這樣悲劇女性的存在。
  • 你沒讀懂的《白鹿原》:跟田小娥談愛情,太淺薄
    但是黑娃居然激動了好一陣子,因為在開闊的白鹿原上,他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窩了。當黑娃和田小娥終於將窯洞生出嫋嫋炊煙時,兩人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場,晚上睡在溫熱的火炕上,又哭了一場。黑娃說:再瞎再爛,總是咱自個的家了。小娥嗚咽著回:我不嫌瞎也不嫌爛,只要有你,我吃糠咽菜都情願。
  • 年輕貌美的田小娥,為何會成為白鹿原上最不安分的女人?
    而後這對苦命鴛鴦,在黑娃的念念不忘下, 終於來到田秀才家,把田小娥給領回白鹿原。 在白鹿原村外的窯洞上,田小娥變成了一個本分居家的女人。可時景不長,黑娃鬧農協失敗後,就把田小娥丟下了。 無依無靠的生存環境,被迫隨波逐流 田小娥被黑娃丟下後,獨居在村外的破窯洞裡,斷了經濟來源,無依無靠的生存環境,田小娥不得不選擇隨波逐流。
  • 《白鹿原》裡白孝文的人性淺析
    《白鹿原》裡最讓人感覺有顛覆性的人就是黑娃和孝文,黑娃和孝文最終都學為好人,可是孝文的學為好人就不那麼單純了。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白鹿原上的人物——白孝文。白嘉軒眼看著一切都要朝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白孝文領著眾人讀鄉約,修祠堂,就連村口給孩子餵奶的婦女見了他都得退回家裡。白孝文給他長了臉面,也給祖宗添了榮光。當一件事情發展的越好,它就越有可能顛覆那種表面的美好。
  • 《白鹿原》:郭舉人娶田小娥的用意,這就是人性?
    電影裡好像沒有放到《白鹿原》的泡棗吧?但陳忠實的原著書中寫了,名副其實地就是有錢的郭舉人已經古來稀的年齡,男女之事早已不行了。吃這個也許到哪裡弄到的養生偏方,卻是特別噁心的。這也是陳忠實在原著中塑造的女主的意義,象徵自由。可是命運又再次不是順風如意的,特別是那個時代,女權麼有一點,那叛經離道的作風更是當時社會不容許的吧。
  • 我在看《白鹿原》,媽媽翻了前兩章,說太露骨,不讓我看怎麼辦?
    ——《白鹿原》第一章本文標題是某問答網站上的一個熱門問題,說實話,《白鹿原》裡有些內容確實很露骨,就拿開篇來說就會讓很多家長接受不了,我們先來看看《白鹿原》開篇到底怎樣露骨,再來評論家長的做法到底可不可取
  • 《白鹿原》美豔大膽的田小娥,最後被黑娃的「大」殺死,可笑可悲
    也是因為這樣,這樣一個從頭苦到尾的田小娥,才在讀者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在我看來並不算,他們更像是彼此的救贖和乾柴烈火式的男女情慾,是自我感動式的虛偽的愛情。《白鹿原》這本書中有諸多的性事描寫,而田小娥和黑娃就是其中的兩個。
  • 淪為「泡棗」工具,男人爭鬥武器的小娥,揭開《白鹿原》最偽善面
    田小娥一生的悲劇也揭露了《白鹿原》最偽善的一面。最後不得已,黑娃帶著田小娥住進了破窯洞,在這裡兩個人有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但這樣的不被肯定與受壓制,也成為了田小娥永遠都忘不了的記憶,同時也讓恨的種子在田小娥心中悄悄種下了。深受封建制度毒害,本有著淳樸,善良天性的田小娥,就這樣一點點被摧殘。白嘉軒等一群封建思想深刻的老人,他們表面善良,卻也有陰暗的一面。
  • 白鹿原:那些細思極恐的情節背後,逼瘋女人們的到底是什麼
    衣服破尚可補,可現在方鴻漸多了件貂皮大衣,損失個老婆完全不放在心」。甚至家境遠比方家優渥,並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張小姐在方鴻漸眼中,連皮外套都不值。書中的鹿冷氏沒有姓名,電視劇《白鹿原》中則為其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冷秋月。秋月是白鹿原名醫冷先生的長女,人如其名,秋月長相俊美,性溫順知書達禮,按當時標準衡妥妥的賢妻良母類型。
  • 《白鹿原》之田小娥,無盡的情慾背後,是對命運不公的抗爭
    後來,黑娃帶她回了白鹿原,兩人不被村裡人接受,無奈住進破舊窯洞時,田小娥還是激動地抱著黑娃,對他說,「我不嫌瞎也不嫌爛,只要有你……我吃糠咽菜都情願。」只是,好景不長,兩人的小日子沒有過多久,黑娃在鹿兆鵬的煽動下加入了一場政治運動,最終闖下大禍,不得不逃走。田小娥沒有辦法,她的男人出了事,她在白鹿原沒有一個親人,沒有一絲依靠,她該怎麼活?她無奈之下,只好去找鹿子霖幫忙。
  • 白鹿原:黑娃真愛田小娥嗎?小娥死後,他的行為揭露現實的一面
    《白鹿原》中冷秋月因封建禮教而死,白靈為追求信仰而死,田小娥呢?是為了抗爭,還是為了愛情。在她身上有著封建時代的悲哀,有與命相爭的無奈,有所託非人的薄涼,當陳忠實在藍田縣誌中發現那些用一輩子時間來換取貞潔牌坊的女性時,他決定要為這些女性換一個活法,於是有了田小娥。
  • 白鹿原:白孝文從一個正人君子陷入田小娥的桃色陷阱,無法自拔
    白鹿原之中,最激蕩的情感衝突並不是田小娥與黑娃的私奔,我認為應該是白孝文對于田小娥的愛情。白孝文在整本書之中是一個前後反差巨大的人物,故事剛開始,白孝文以翩翩公子哥的身份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他博學多才熟讀四書五經,是眾人眼中的天之驕子,是未來的族長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