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精田小娥,算不算白孝文墮落敗家的罪魁禍首?白嘉軒說7個字

2020-10-13 陶淘說

田小娥在白孝文的人生中,意義重大。

田小娥死後,白孝文借酒消愁,更是在夜深後仍不管不顧的扒開了被土石掩蓋的窯洞,在田小娥的屍首旁痛哭一場還暈死過去。

白孝文離開田小娥窯洞時,從她手裡拿下了一個石鐲,還是摸黑爬出了窯洞,揚言一定會為田小娥報仇雪恨。

田小娥和白孝文的恩怨情仇的開始,鹿子霖是隱藏得最深的策劃人之一。

白鹿兩家表面的友好平和,讓白鹿村被風評為仁義村貢獻了不少的力量。可背後白鹿兩家祖祖輩輩遺傳下來的明爭暗鬥,此消彼長,層出不窮。

到了鹿子霖這一輩,和他抗衡的也就是白嘉軒這個族長了。鹿子霖不稀罕族長的位置,可他對權這塊很有想法。

這不,他得到田福賢的舉薦,成了鹿鄉約。鹿子霖做鄉約,暗地裡做了多少見不得光的事,是沒辦法一件件拿出來掰扯清楚的。

鹿子霖和白家的明爭暗鬥,鹿子霖一心想佔據上風,他為自己謀劃了一個好幫手,就是田小娥。

田小娥因為黑娃出逃一事求到鹿子霖跟前。鹿子霖心動田小娥的楚楚動人,在夜深人靜後,走進了田小娥的窯洞,半逼迫的讓田小娥就範。

鹿子霖在田小娥的窯洞裡享受歡欣,那些窺覷田小娥美好的男子也出現在她的窯洞前。鹿子霖幫著田小娥把那些男子趕走,卻不曾想消息被傳到村裡去。

田小娥和那個窺覷她的男人一同被綁到祠堂,都挨了一頓刺刑。窺覷她的男人被打得厲害,沒幾天就熬不住,沒了。

田小娥則是拿著鹿子霖給的銀錢,大方展樣的去了冷醫生的醫館裡,買了藥,過了十來天,又恢復白嫩水靈的模樣。

田小娥從破窯洞到祠堂被打之後,心裡一直憤憤不平。鹿子霖便火上澆油的給她出謀劃策,敗壞白孝文,就是敗壞白嘉軒。

田小娥依計行事,也是選擇了一個破舊廢棄的磚瓦窯,一把拿下了白孝文。從此以後,白孝文經常暗地裡偷偷來到田小娥的窯洞。

白孝文和田小娥兩人的不正當關係,是鹿子霖捅到冷醫生面前,冷醫生再把這個閒話傳到白嘉軒的耳中。

白嘉軒為了這句殺人的閒話,他第一次來到了田小娥的窯洞前,沒曾想卻一下子歪倒在窯洞的門前,把屋裡頭興趣正濃的白孝文嚇得魂飛魄散,趕緊一路奔回家。

鹿子霖在趕到後,最終決定由自己把白嘉軒背回白家,天寒地凍的,不把白嘉軒妥善安置後,白嘉軒也沒多少活頭了。

鹿子霖把白嘉軒背回家後,白孝文的好日子就徹底到頭了。

白孝文被分家後,就開始光明正大的出入田小娥的窯洞,兩個人倒有一幅恩愛夫妻的模樣,卻苦了白孝文的屋裡人。

饑荒的年景,白孝文把賣房賣地的錢都用在了田小娥的身上,家裡兩個孩子被太奶奶白趙氏接過去,自己靠著偶爾婆婆偷偷的接濟一頓,飽餐一頓的願望致死都沒實現。

白孝文的屋裡人,被活活餓死了!

當口袋裡再也尋摸不出一個銀錢時,白孝文開始乞討,離開田小娥,背井離鄉的乞討。直到他再也討不來任何吃食的時候,他憑著一股氣連爬帶滾的回到了白鹿原上。

瀕臨死亡的白孝文,苦苦掙扎,連野狗都來湊趣,想分屍了這個倒在土壕裡的男子。

落魄到這個境地的白孝文,從一開始的墮落到最後的徹底敗家,田小娥算不算是罪魁禍首呢?

白嘉軒說了,田小娥不算。

白嘉軒對著家裡頭的兩個兒子和鹿三說了:「她害誰不害誰,得看誰本人咋樣,打鐵需得自身硬;凡是被她害了的都是自身不硬氣的人。」

一句「打鐵需得自身硬」,就把白孝文墮落敗家的根源給點了出來。田小娥的出現,只是加快了白孝文墮落敗家,沒有了田小娥,可能在遇到其他的女人,或者其他的事件,白孝文隱藏在骨子裡,一心想要墮落的本態還是會暴露出來。

畢竟,在嚴身自律一事上,白孝文本就有前科。

婚前對女子一無所知的白孝文,在新婚的頭幾天裡,儼然還是一副單身的生活狀態,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屋裡添了一個女人。

直到他剛娶回來的嬌豔可人的媳婦委屈的,小聲的說出不滿之後,並引導他如何向成年男人靠攏時,白孝文才徹底明白了,如何做一個成年的男人。

從無知沒有需求到後來沒有節制,這些不同的表現都在白孝文身上一一體現。而後,開始眼窩深陷,精氣神明顯不足,父親白嘉軒就琢磨出味來,白孝文在房事上貪了。

奶奶白趙氏出面給孫媳婦上課,讓督促白孝文學會節制。白孝文表面附和,背地裡小動作不斷,深陷的眼窩還是如舊,精氣神一如既往的萎靡。

白嘉軒不得不把白孝文叫到跟前,親自教導。他質問白孝文為何對奶奶的勸誡明聽暗做,還指明他是這屋裡頭的長子。

白孝文對父親的教導,沒有繼續敷衍,而是認真執行。很快,他的眼窩不再深陷,精氣神也足足的。

從不節制到被迫逼著節制,白孝文是依靠父親白嘉軒才做到的。他並不是本身的自律督促他完成思想轉變,而是被動的。

且他對奶奶明著附和暗地操作的行為,就讓人看出端倪,白孝文的自律是個紙幌子,不堪一擊。

正是因為白孝文的自律不達標,才會促使他在處理田小娥一事,一腳就被帶進溝裡,從而走上墮落敗家的道路。

面對田小娥,白孝文不是一塊合格的鐵,一點也不適合敲打。

《白鹿原》裡,除了田小娥這樣個性鮮明的女子外,還有其他的女子,她們的人生就和白鹿村刻印在一起,在這一個以白和鹿兩大姓的白鹿村裡開始,結束。有的讓人眼前一亮,有的讓人頻頻私語。

《白鹿原》濃縮著深沉的民族歷史內涵,主人公白嘉軒一生娶了六房女人,一個比一個俊秀嬌媚,但一個個又詭異的死去,神秘的序曲預示著後續的不祥。作者陳忠實用獨特的文字,給我呈現了陝西關中地區的文化,風俗,禮儀,把那個時代的趣事,悲傷事都描繪了出來,震撼的真實感,仿若讓讀者置身其中。

陳忠實歷時六年才完成《白鹿原》,出版後既廣受好評,又因尺度太大飽受爭議,但這部巨作出版量如今已達上百萬冊。1998年,該小說還獲得了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後來又改編成同名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2019年9月23日,《白鹿原》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如此一部巨作,怎能不去研讀一番呢?

而且現在這部書做活動,特價29.8元,無刪減版《白鹿原》,有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橫條購買。

相關焦點

  • 愛上田小娥,愛上了白孝文
    讀到現在,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是田小娥,一個是白孝文。她本希望和黑娃共度一生,哪怕住在郊外破陋的窯洞也心滿意足,但是黑娃為了所謂的革命拋棄了她;她為救黑娃委身與鹿子霖,沒想到鹿子霖只是把她當做發洩的工具;她本意是想噁心報復白嘉軒,沒想到最後卻深深的愛上了白孝文!
  • 田小娥:擁有4個男人,卻沒1個安穩家的女人
    田小娥和白孝文2個人躺在床上,餓的奄奄一息。田小娥說:「你把我吃了吧,我肚子裡的娃就差不多大了,你還能再吃一回。你就活了,我兩也算沒白死。」原來「弄不起事」的白孝文得知自己當爹了,感嘆到:「我該把你娶回家。」
  • 《白鹿原》之田小娥:本想做個好女子,卻活成了眾人眼中的婊子
    他們這對稚嫩的「姦夫淫婦」被陰險狡詐的郭舉人發現了,一個被打個半死扔下山,一個被披著姦夫淫婦的外衣,敲鑼打鼓的送回娘家。從此,田小娥成了世人唾棄的蕩婦。當黑娃死裡逃生,找到田小娥娘家,想盡一切辦法,把田小娥從她父親手裡騙走的那一刻,我真心替他們高興。我以為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從此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
  • 讀懂《白鹿原》:田小娥的兩個男人,黑娃和白孝文的比較閱讀
    黑娃是被白嘉軒帶到學堂裡來的。他不喜歡讀書,很快在學堂裡成為「孩子王」,他也並不稀罕孩子們的擁戴,他此時崇拜的對象是隨和親切、讀書很好的鹿兆鵬。在他眼中,孝文孝武總是和嘉軒叔一樣,太過嚴肅,鼓出的眼泡皮兒讓人聯想到廟裡的神像,他總是又怯又懼。童年乃至少年,黑娃始終是個不服管束、又藏著自卑的性子,白孝文則一板一眼、正經八百。
  • 白鹿原:田小娥讓男人,個個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是為誰喪鐘?
    02田小娥一生有四個男人,每個男人都在她身上得到極大的滿足。從一開始對黑娃熱烈的愛,到為了保黑娃而失去理性,她聽從本能的驅動走上不歸路,最終害人害己。黑娃徹底放下介懷,光明正大地把小娥帶回白鹿原。黑娃的父親鹿三容不下田小娥,也不準她進祠堂,兩人就盤了一家破窯洞,過起小日子。雖然窮,但小娥說了,只要跟黑娃在一起,吃糠咽菜都情願。
  • 「婊子」田小娥悲慘短暫一生的剖析(三)小娥和白孝文
    讓小娥引誘白孝文是鹿子霖的主意,用他的話說:你能把孝文拉進懷裡,就是尿到他爸臉上了。不久,原上的閒話就傳到了白嘉軒的耳朵裡。白嘉軒起初以為是有人誣陷孝文,是給他自己身上潑髒水。可是當白嘉軒在一個夜晚親耳聽到在那孔他認為齷齪不堪的窯洞裡發出的聲音時,他怒氣攻心,暈倒在小娥的窯洞前。
  • 《白鹿原》上田小娥:"性"是她與命運抗爭的唯一武器
    小說塑造了白嘉軒、鹿子霖、白孝文、白靈、田小娥等,一個又一個有著鮮明個性和時代烙印的人物形象。其中讀者和觀眾印象最深刻的女性形象當屬田小娥。有人說她是白鹿原上與男人發生關係最多的&34;,但作為一個被賣身為妾的弱女子,她用來抗爭命運、保護自己和怒而復仇的唯一武器,就是她的肉體——性。在封建禮教宗法統治下的白鹿原,她的命運註定以悲劇收場。田小娥的悲劇,也是整個時代的悲劇。
  • 白鹿原:孝文媳婦死前,為何提勁找白嘉軒說:獨獨沒想到我會餓死
    她見到公公白嘉軒說:「爸,我到咱屋多年了,勤咧懶咧瞎咧好咧你都看得見,我想過這想過那,獨獨沒想過我會餓死。」白嘉軒想讓白孝文獨擋一面,成為他的族長接班人,但白孝文中了鹿子霖奸計,拜倒在田小娥的裙下。盛怒之下的白嘉軒,讓孝武取代孝文,並以族規重罰了孝文,然後就是和白孝文分家。
  • 田小娥,多少女孩子的遇人不淑都是因為「作」
    有人說,她是生長在爛泥中的花,免不了沾惹一身骯髒;有人說,她是被命運詛咒的人,窮極一生也擺脫不了纏繞於身的噩夢;有人說,她是被封建迫害的代表,是窮盡一生也沒有看見光明的花蕾。1、父親田秀才田小娥的父親田秀才,是個窮酸且極要面子的人,將年輕貌美、知書達理且什麼活都能幹的女兒嫁給年過花甲的郭舉人為妾。若是將田小娥嫁給郭舉人續弦,似乎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卻是做妾,似乎對於其女兒來說,這就很不公平了。
  • 讀《白鹿原》引起的思考,白孝文和黑娃的結局給讀者帶來了什麼?
    一直難以理解的是白孝文這個人物的墮落與陰險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會墮落成如此不堪?最後瀕臨死亡。書中對白孝文貪色開始做了鋪墊,剛結婚時,原來對女人一無所知的白孝文嘗到了男女之事的甜頭,所以婚後房事過勤,每天臉色很不好看。被白嘉軒發現後,及時讓仙草和白趙氏制止了。在他身上沒有更多的墮落的原因。但最終還是墮落了,因此,讀此書有以下幾點體會:1.
  • 《白鹿原》:田小娥為何委身於鹿子霖,陳忠實:因為黑娃
    文中她三次對黑娃說:「我看咱倆偷空跑了,跑到遠遠的地方,哪怕討吃要喝我都不嫌,只要有你兄弟日夜跟我在一起……」「我不嫌瞎也不嫌爛,只要有你……我吃糠咽菜都情願。」「黑娃哥呀,要是不鬧農協,咱們像先前那樣安安寧寧過日子,吃糠咽菜我都高興。」這體現了她淳樸善良,強烈想與心愛之人廝守終身、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 白鹿原:白孝文從縱慾到不行,從繼承人到乞丐,他揭示了哪些人性
    死了五個我準備給你再娶五個。家產花光了值得,比沒兒沒女斷了香火給旁人」。在母親的罵罵咧咧下,白嘉軒把第七房仙草娶進了門,有意思的是,這仙草不但活了下來,把白嘉軒克妻的名聲破了,還為白家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可真是白家的大功臣。
  • 白鹿原:田小娥對白孝文的「美人計」,為何一次就成功?
    田小娥對白孝文用「美人計」,是鹿子霖的主意。白鹿村被評為「仁義村」,村裡有白姓和鹿姓兩大姓氏,白姓穩坐族長之位。白鹿兩姓的友好只是僅僅維持在表面上。鹿子霖看不上白嘉軒,總是想方設法的想把那個高度自律的族長白嘉軒的形象給破壞一番。於是,在田小娥求到他跟前,想讓他幫著在田福賢面前通通氣,給黑娃留個活路時,他乘人之危佔了田小娥。
  • 白鹿原:田小娥對白孝文最致命的誘惑:一是硬手段,二是軟身段
    對田小娥有乘人之危的不僅有鹿子霖,村裡的單身漢也是如此。鹿子霖幫田小娥教訓那些個不要臉的男人,事情最後被村裡人知曉。 白嘉軒作為族長,認定田小娥引起的事端有傷風化,敗壞綱常,就把那個單身漢和田小娥都綁到祠堂,都挨了一頓刺刑。 田小娥在祠堂挨打後,開始不要臉了,並且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敗壞了白孝文。田小娥選擇的地點是在戲臺底下。
  •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真的是個「水性楊花」的壞女人嗎?
    而就在田小娥孤獨無依的時候,好色的『保長』鹿子霖便乘人之危,以保護田小娥為名,強行與她私通。當然,鹿子霖並非是想讓田小娥當自己的小妾,更不是出自關心或愛,只不過是將她當做洩慾的工具而已。此外,他還讓田小娥去引誘他的仇人,即白嘉軒的長子、新任族長——白孝文。
  • 《白鹿原》的一場瘟疫中,鹿三被小娥冤魂附身的真相
    鹿子霖這兩年洋了,說洋話辦洋事出洋黨!」白嘉軒忍不住也湊上一句:「要是石灰能治病,冷大哥你乾脆甭開藥鋪,開個石灰窯好了!」兩人暢快的笑了起來。滿以為從此脫離苦海,和黑娃過一個平安生活,卻又被白嘉軒和她公婆以來路不明傷風敗俗禁入祠堂趕出家門,這還也罷了,後來為救黑娃又被鹿子霖所騙,委身於鹿子霖,因此受到棘刺之辱,開始憎恨族長白嘉軒,在鹿子霖的授意下,自甘墮落,再次引誘白嘉軒的大兒子白孝文,最終導致堂堂未來的族長大人白孝文淪為乞丐,三番五次的害人,讓耿直的
  • 讀《白鹿原》有感:現實中有多少個道貌岸然,卑鄙無恥的白孝文
    眾多人物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鹿子霖,白嘉軒,也不是黑娃,田小娥,朱先生,而是讓那個讓人沒有想到的人渣白孝文。有人為白孝文洗白,說他這是愛情,我感覺這種辯解很無恥,能故意把自己的結髮妻子活活餓死的人,還談什麼愛情呢?這種人就是一隻廁所裡的蒼蠅,不停地尋找著有縫的蛋。我認為假設有了利益之爭,白孝文照樣可以把他心愛的田小娥一槍給崩了,然後隨便再找個漂亮的女人花天酒地。
  • 《白鹿原》:鹿三殺了田小娥,可為什麼白鹿村上下沒個報官的?
    饑荒之年,家裡沒吃沒喝,又被白孝文丟棄在破窯洞裡,即便是這樣田小娥也沒有餓死,但是最終卻死在了黑娃的父親鹿三手裡。當時戰亂恰逢饑荒,人人都自身難保,餓死人是常有的事,死一個田小娥也不算是什麼大事,即便她不是被餓死的...
  • 談《白鹿原》中的田小娥
    相比之下,田小娥最後的結局更為不幸:在族長白嘉軒「族規哪一條哪一款就要給婊子塑像修廟……對神要敬,對鬼只有打」的正義凜然下,小娥被「燒成灰,壓在六稜塔下,永世不得翻身」。《金瓶梅》中,潘金蓮是母親謀生的手段;《白鹿原》裡,田小娥也是父親田秀才巴結權貴的手段。青春年少的田小娥與其說是郭舉人的小妾,不如說是其性奴和奴隸。她是郭舉人發洩慾望的對象,還像畜生一樣每晚被要求在下體塞三個棗,以實現郭舉人「延年益壽」的幻想。
  • 《白鹿原》:白嘉軒家風清正,他卻是一個悲劇的父親
    ,白嘉軒恪守儒家道德規範,對白孝文和田小娥毫不留情的執行了」刷刺」的懲罰斌;分家後,白孝文向白嘉軒借糧,他也拒絕了。白孝文骨子裡並非想做一個恪守本分的族長接班人,否則他不會輕易被田小娥誘惑;他的墮落,其實就是與白嘉軒的暗地較勁,他以不忠不孝挑戰白嘉軒的家風,他的思想長期被壓抑得不到釋放和施展,最後採用了極端的方式進行報復。白靈並不想像母親那樣做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傳宗接代。而白嘉軒缺乏對社會弊端和未來前景的分析,他只是堅守著儒家思想的傳統道德觀,既不理解女兒、也不在乎女兒真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