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雪
《不要用愛控制我》這是一個標題,也是一本書名,是作者帕翠絲.埃文斯寫的。買這本書是源於武志紅推薦,他的推薦介紹是,如果你受制於被男人控制的話可以看看。
咳咳…
介於再家地位還是可以,買這本書的初衷,是為了買他買推薦的另一本拼單包郵。
買回來擱置了好久,認為「小溫柔」的我根本不需要。
昨晚,睡前讀物完結,便隨手拿來瞅一哈子。
在我看完簡介和讀者推薦後,越發覺得這本書不適合我,本想棄之,結果看到目錄第一章,就被深深地吸引。
:暴力、和衝突是從控制開始的。
立馬想到了我的原生家庭,家人之間那麼的相愛,卻不融洽的關係,起因就是長期的控制導致。
但這控制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的。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任何一點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於關係的破壞性。
作者說:當你遇到這些試圖想控制你的人時,你的個性就被「抹殺」了。
看到這裡時,有一點後怕,也有一點釋然:
很感謝當年那個倔強不聽話的小丫頭,沒有讓「控制」抹殺掉全部的個性,才有了今天的自己,反抗是正確的。
非常贊同作者觀點,許多家長,用控制的大刀砍掉了孩子的翅膀,還責怪他為何不飛翔。
記得多年前,一個鄰居,妻子嫌棄先生,沒有想法,但我看到的是她不停地對先生每一個言行想法加以打壓控制。
個人感覺,這本書不光適用於被男人所控制的群體,應該適用於所有人,因為控制不一定以堅硬暴力的樣子出現,溫柔、軟控制也很多見。更不是只有你會受制於別人,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控制了別人,只是無意識而已。
書中有一段寫:一男子在公共場合隨意辱罵自己的妻子不算,還動手打她,男子的理由是,「別人怎麼對待我,我就怎麼對待你」。
這句話真的是讓人後背發涼,放在家庭教育上,真是一個失敗的例子。一定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教育啊,否則就是害人害己。
然,就算意識到自己的控制行為,卻欲罷不能。有些人因為難以接受自己控制的行為而變得十分痛苦,覺得自己是個可怕的人,像書中一位案例主人公,覺得這自己是「發神經」。
她常常,不和妻子說話,讓她感到孤單和被拒絕,妻子問有什麼問題時,他會說沒什麼;出去玩,故意不告訴她,讓妻子忐忑的等他一夜;不讓妻子和原來的朋友來往等等一切可笑行為;他說每次「發神經」結束後又非常地自責。
天吶!我以上都中,哈哈哈,控制狂魔——不過那都是過去的我了。
生活中我們無意識的控制了別人,像書中所說,是可以原諒和寬恕的。但那些打著為別人好的旗幟,去控制的人,真的是想咬碎他們。
如前幾天人設崩塌的郭濤,他的控制源於為了給妻子一個底線,讓妻子明白什麼叫溫良恭儉讓。
還有被老公家暴的好友,每次家暴過後,還被說,這都是她自找的…。
每次我都聽得牙痒痒。
還有許多家長面對孩子時,都是一切為孩子好的名義,控制著孩子不讓做孩子想做的事,活生生把孩子教育成一具提線的木偶。
關係中我們都渴望親密,往往是事與願違的。
——你所做的一切,會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
有一位丈夫,每天會發火,非常暴躁,羞辱脅迫妻子,為了就是讓妻子覺得,他發火都是因為妻子,妻子會因為愧疚不會離開她。
但結果卻是,妻子再也後不了他的行為,離開了他。
妻子離開他的原因,正是他覺得自己做的這一切就為了不讓妻子離開。
當愛成了控制的理由時,即使目的是好的,結果卻不好。
所以啊,很多時候你認為,不一定是別人認為的。在關係裡,還是要多溝通多交流,詢問你愛的人,她想要你以什麼樣的方式愛他/她,會讓人家覺得是舒服和自在的。
不要像黃曉明表情包,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
一味地以自己方式去愛對方,在深厚的愛,不合時宜,也是冬天的小黑裙,夏天的軍大衣。
今天就先這樣啦!讓我們保持清醒去愛。
書還沒有看完,如果有機會的話,在做分享。
你也可以買來看,留言給我你的心得。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做放過別人,放過自己的優秀的人,自在安逸地活著。
餘生很貴,無論何種境遇,一定要讓自己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