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不止藏著壞小孩!更有讓許多父母反思的現實…

2020-08-22 優長

6月還沒過完,已經有人預言《隱秘的角落》將成為2020年最成功的懸疑劇。這部改編自小說《壞小孩》的網劇,以三個「壞孩子」、殺人犯為主角,因為詭秘的情節,細思恐極的細節,引發熱議。

《隱秘的角落》是否也刷滿了你的朋友圈?如果爸媽們正打算在端午小長假追劇,別忘了,為人父母在《隱秘的角落》裡看到「壞小孩」,更該看到壞小孩走過的那條路。


目前《隱秘的角落》公開播放到第8集。為了防止劇透,逗號老師對主要情節的講述以原著小說《壞小孩》為依託。

相較於原著,網劇有不少改動的,主要角色的人設有所不同。但是,二者都關注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和家庭所應負的責任,對這個話題的探討一脈相承,也是家長值得一看的教育片。

主角朱朝陽在學校是學霸,但是性格內向沒有朋友。父母離異,爸爸疼愛同父異母的妹妹,對他這個兒子卻不管不問。

嚴良(小說中名為「丁浩」,下文稱「嚴良」)大塊頭兒,跟普普在福利院相識,一起逃出來,要給普普的弟弟籌錢治病。

普普在三人中年紀最小,父母雙亡,有個弟弟被人收養。

這三個孩子都來自支離破碎的家庭,各自度過陰暗不完滿的童年,在一個暑假陰差陽錯的走到一起了。

他們在遊玩時,意外拍攝下數學教師張東升蓄意把嶽父嶽母推下山崖謀殺的一幕。一念之差,三個孩子手握罪證,卻沒有去報警,而是選擇勒索張東升。

再加上他們自己也無意間犯下人命案,不得不拼命隱瞞掩飾,於是,謊言、敲詐、威脅交織成漩渦,漸漸地把所有人卷進去。孩子跟孩子、大人跟大人、警察與罪犯、殺人犯與殺人犯,明與暗混亂地較量。

最終,位於漩渦中心的朱朝陽全身而退。

但此時,他身邊已經沒有了父親,也失去了僅有的兩個好朋友,只剩下一本精心布置偽造的日記,把整個過程中,屬於自己的罪惡完美地推給無法再說話的同伴和仇敵……

三個「壞小孩」的不幸,根源無疑是有問題的家庭。

對比小說,劇版對普普、嚴良的家庭問題做了弱化處理,保留了些許溫情。但把朝陽的家庭問題改變得更複雜了。

網劇和小說裡,朝陽的媽媽周春紅的人設有一點兒差別。

原著《壞小孩》中的周春紅同樣是在景區工作,收入低微,一連幾天不能回家。但她對兒子更加溫和縱容,也不反對兒子交朋友,整體來說,更像個甩手媽媽。

而在網劇《隱秘的角落》則給周春紅這個角色添加了大量的生活細節和跟兒子的對手戲,又豐富了社會關係,同時也表現出人物極強的控制欲,和對兒子教育理念上存在的問題。

朱朝陽孤僻無友的性格,除了跟幼年被父親遺棄有關,也跟周春紅的教育脫不了關係。她很看重朝陽的學習成績,應該說,唯獨看重成績。

當班主任老師善意地提醒她,朝陽在學校沒有朋友、不合群時。周春紅卻反唇相譏:「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與單位馬主任的感情關係意外公開,被兒子知道。回到家,她沒有創造機會坦誠地跟兒子談這件事,而是用強迫朱朝陽喝牛奶的方式,跟他交流。

朝陽說,她其實可以早點兒告訴自己的。周春紅卻狠狠捏著朝陽的臉,崩潰大叫:大人的事兒你懂什麼?等你長大就什麼事兒都沒有了。

其實,她一度很擔心兒子不接受自己的戀愛關係。可惜,在這次失敗的溝通中,她沒能表達出自己真實的顧慮和想法,而是選擇了用吼叫宣洩的方式,粗暴地排斥了孩子的關心和感受。把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寄託於「長大」了自然消失,其實是心理上的逃避。

在周春紅的教育裡,容不下一絲反抗和讓步。又是喝牛奶,朝陽說喝不下了,正常的媽媽通常會說:「媽媽把牛奶放在這,等喝得下了記得喝。」但是說周春紅不,她對兒子說:「喝不下就倒了。」總之,沒照我的意思做,那就決裂,沒得商量。

兩個版本的周春紅在處理母子關係上一個進一個退,一個松一個緊,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都有不正常的一面。

小說版的周春紅,對兒子極度信任縱容,欣然同意普普和嚴良來家裡住,沒去了解兩個孩子的來歷和家庭情況,更沒質疑為什麼兩個這麼小的孩子會獨自在朋友家留宿數天。這無疑給朝陽接觸問題少年留下了足夠的時間和機會。

網劇中,隨著人物間矛盾的加劇,周春紅的母愛也變得越來越令人窒息。朝陽經歷了被拋棄的童年,在身體的成長和意識的獨立都開始勃發的青少年期來到時,這樣以愛為名的「鎮壓」,勢必遭到逆反。

以至於,後來朝陽跟指責周春紅:「當初是你堅持跟爸爸離婚的,我都記得,你們只想著自己。」

本來,夫妻感情破裂而離婚大有人在,朝陽最想控訴的其實是這句「你們只想著自己。」

是的,爸爸全心全意維繫新組建的家庭,媽媽則只顧著他的成績和吃喝,沒人關心過孩子的真實感受。

離婚本來是大人之間的感情出了問題,可是朱永平偏偏離了婚還拋家棄子,對兒子不管不問。

無論在網劇還是小說中,朱永平套兒子的話並偷偷錄音這件事,都徹底斬斷了朱家父子間最後一絲溫情。

網劇中,朝陽發現了爸爸包裡的錄音筆,於是故意說出希望死的是自己這樣的話,令朱永平愧疚不已。

在此之前,不管是王瑤冷嘲熱諷,還是朱晶晶踩髒他的新鞋子,朝陽的反應都是忍氣吞聲。

可是這一次,他選擇了表達,而且是表達偽裝的情緒,對爸爸積攢了足夠多的失望之後,他開始主動進攻了。

所以,即便後來朱永平教兒子遊泳,給兒子量個子,一起回憶童年,都為時已晚。因為在孩子最需要關愛和引導的時候,爸爸並不在。


那麼,有看起來合格的爸爸嗎?

有。

警察葉軍的女兒葉馳敏,是年級考試的千年老二,第一永遠是朝陽。但是葉軍再忙也會飛奔著去給女兒開家長會,不停地因為遲到向班主任道歉。這時,跟他並肩站著的朝陽媽媽,剛剛反擊了老師的善意提醒。

第一第二在伯仲之間,但父母的教育差距之大,是朝陽怎麼努力都追不上的。

家長會上,葉軍真誠地為女兒的成績鼓掌,還不斷開導悶悶不樂的女兒,第二名已經很好了,爸爸很滿意。暑假裡,更是勸女兒別一天到晚只知道學習。

在葉家,媽媽的角色是缺位的,但是葉軍這個「女兒奴」雖然工作很忙,還是會在暑假陪女兒去拜訪老師、逛書店,圍前圍後,柔聲細語。

葉馳敏也有容易嫉妒、輸不起的陰暗面,但相比之下,她擁有葉軍這樣陽光、負責的爸爸,所以她總有足夠的安全感。想必「小情緒」終究會被留在不成熟的青少年,僅僅成為成長中的小煩惱。

還有一個人物,沒有父親的身份,卻想盡辦法要把嚴良拉回到普通小孩的生活,這個人就是民警老陳。

當年正是老陳辦理了嚴良父親的吸毒案,並把嚴良送給了福利院。

退休之後,老陳甚至向福利院申請了嚴良的監護權,文件批下來了,他連夜歡歡喜喜地抱著資料去海邊找嚴良,還三番四次地救下嚴良,不惜受傷。

老陳是網劇裡新增的角色,他給原著中全員惡人的故事設定添加了最大的暖色。

可是,他最終也沒能救得了嚴良。

老陳為什麼執著於申請監護權?

因為嚴良曾經在沙灘上對他大吼:「你是什麼人?你有什麼資格管我?」

所以,老陳只有抱著文件時,才能理直氣壯地說,我有你的監護權,你說我為什麼管你?

而此時,嚴良的生父因為戒毒變得痴痴呆呆,只能關在戒毒所。

這個最該給孩子庇護和教育的人,這個唯一有希望把嚴良帶回正途的人,現在只傻傻地記得摘一個青梨留給兒子,卻根本認不出面前髒兮兮的少年,就是兒子。

老陳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在孩子的教育裡,家長應該承擔的責任是任何人都沒辦法取代的。

這份責任沉重、排他,而且有保質期。一旦過期,無可挽回。

在原著小說中,朱朝陽用一本日記為自己脫罪,幾乎騙過了所有人。唯一戳穿了朱朝陽罪惡偽裝的是一位大學教授。

他站在學校操場外,看著朱朝陽開始全新的生活,猶豫著該不該把一個殘忍的真相告訴警察葉軍。

他手指停留在「通話」和「取消」之間,兩個選項只差一釐米——

「這一釐米,向右,也許是一個孩子從此過上全新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左,也許他的所有虛偽被揭穿赤裸裸地展現在周圍人面前,心理受眾創,改變他接下來的整個人生。這一釐米,通向兩個截然不同的未來。

故事在此戛然而止,沒人知道,教授做出怎樣的選擇。

所有知情者的生命都走向了同樣的終結,唯獨朱朝陽迎來了一個開放的結局。

生活中,多少家庭裡有意與無意的冷漠、忽視,過度的管教、失控的情緒、濫用的暴力,讓孩子一步一步走到了這一釐米陽光,一釐米牢房的瞬間。

當輪到法律和正義的維護者,來面對這一釐米向左向右的選擇難題時,就說明這條路上有很多人已經失職了。

在孩子悄然變質成「壞孩子」之前,是不是如果爸媽們溫暖地前進一釐米,就能把關愛呵護給到孩子?

是不是如果爸媽們理智地退後一釐米,就能讓近乎窒息的孩子重新呼吸?

是不是如果大人們在被欺凌的孩子面前擋上一釐米,就能少一個在欺辱中或凋零或扭曲的心靈?

是不是如果大人們狠下心把「熊孩子」做小小錯事的手,向後拉一釐米,就能杜絕一個大惡魔的誕生?

《隱秘的角落》火爆在這個夏天,它講了一個關於壞小孩的故事,故事同樣發生在夏天。

暑假就要到了,如果把《隱秘的角落》當成一部教育片,我們看到的就不只是細思恐極的故事,而是很多沉重的現實。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改編:凝視著深淵的眼睛,也許從來不分年齡
    最近看了被譽為「國劇之光」的《隱秘的角落一、壓抑、陰暗、缺愛的家庭環境家庭本來是應該由互相愛著的人們組成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常常有許多不盡人意的組合。朱朝陽的單親家庭張東升的無尊嚴家庭朝陽,東升,就像互為前世今生。他倆一個殺人於角落,另一個殺人於無形,手段不同,內心一樣。朱朝陽長大後,也許就成了張東升。
  • 《壞小孩》:比網劇藏著更多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為啥這麼壞?
    《壞小孩》——比劇版藏著更多隱秘的角落,為什麼三個小孩會這麼壞?6月底火爆全網的網劇——《隱秘的角落》,相信大家都已經清楚完整的劇情。當初很多觀眾都從原著的角度來推測網劇的真實劇情。其實,原著《壞小孩》比網劇更黑暗,也更直擊人心。在封閉的甲板上,誰都插翅難逃。
  • 《隱秘的角落》:讀了原著才知道,壞小孩有多壞
    《隱秘的角落》大熱,我沒有認真看這部劇,反而看了原著。印象中,電視劇的結局是完美的。壞人張東升得到應有的懲罰,三個小孩雖然歷經坎坷,但是守住了內心的堅持,向陽而生,童話般的結局。但是讀完原著,內心是複雜而糾結的。當十幾歲的小孩子遇到兇殺案,激發起內心隱秘的角落中的暗黑面,竟一發不可收拾。
  • 《隱秘的角落》:孩子隱秘的角落裡藏著父母的感受
    剛剛過去的國內懸疑熱劇《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8.9分,編劇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發人深思。這部小說是在為自己這群人發聲,同時喚醒中國沉睡的父母,確實很震撼,關於這部電視劇,關於家庭教育,關於原生家庭的討論,聲聲不絕。朱朝陽隱秘的角落裡藏著父母的感受,他會一直隱忍嗎?他會成為下一個張東升嗎?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個朱朝陽,就有可能會有多少個張東升,到底該如何避免一個個的悲劇發生?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是如何形成的?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小說《壞小孩》,豆瓣評分9分以上。除了劇情扣人心弦之外,令許多家長和教育者反思的是:真的存在「壞小孩」嗎?這樣的「壞小孩」是怎麼形成的?是什麼逼著他們「黑化」?是什麼致使了這三個孩子的悲劇結局?
  • 《隱秘的角落》:他殺了人,但他不是壞小孩
    可《隱秘的角落》確實是出圈了。每天都在熱搜榜上掛著好幾條熱搜,全網熱度第一。這部劇火成這樣,估計劇組也沒有想到。《隱秘的角落》用克制、老道的筆調,講述了一個驚悚、縝密的故事。>1聊人性就離不開劇中的主角之一,那個所謂「最壞的小孩
  • 隱秘的角落:不要再譴責朱朝陽之惡,壞小孩都是父母的忽視造成的
    然而實際上原著的真相比電視劇更加黑暗,三個小孩的人性比電視劇透露的人性更加扭曲。②朱朝陽出生於離異家庭,雖然有父母,但父母為了個人利益,常年對他冷暴力。母親為了臉面,嚴格要求朱朝陽,他的優秀只是作為母親虛榮心的炫耀品,父親自組建新的家庭後,對於和前妻所生的這個兒子,也沒有盡到實際上的撫養義務。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的故事,惡不是起點
    「殺人犯,你好」《隱秘的角落》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不是涇渭分明的善與惡,沒有試圖用單一易懂的詞彙來狹隘地定義明暗交織的人性,在隱秘的角落裡,生活的真相晦澀複雜,甚至還帶著些殘酷。悲劇或許無可避免,但《隱秘的角落》在懸疑刺激的最裡層,仍然可以看到屬於愛的溫和底色。
  • 《隱秘的角落》:從學霸到壞小孩,暴露3個家庭問題值得父母深思
    ----薩提亞文/如穎隨行育兒經這個夏天,《隱秘的角落》大火。上線才幾周,就獲得豆瓣8.9的高分。這部劇改編自作家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成為今年口碑最高的良心國產劇,值得父母們去追。一個「聽話」的孩子怎麼就變成了壞小孩?從劇中暴露的教育問題值得父母深思。人們常說: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實這些悲劇的家庭也有共同的模式,都為了愛一個人,而失去了自我,也成為悲劇的開始。一個孩子怎麼從學霸變成了壞小孩,這其中的成長軌跡值得思考,本文從三個方面入手分析,希望能有更多父母醒悟,別再讓家成為最傷人的地方。
  • 比《隱秘的角落》更黑暗,《壞小孩》裡的三個小孩究竟有多壞?
    爬山梗」就是出自前段時間大熱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由秦昊主演,開播即達9.0分,整個劇情緊湊,高能,人物刻畫鮮明,各種暗喻。《隱秘的角落》爆火,也讓更多人了解到了其原著《壞小孩》這部小說。小說可比劇版黑暗得多了去了,看得我頭皮發麻。
  • 《隱秘的角落》:「乖」小孩的隱秘,藏著父母教育的3個真相
    《隱秘的角落》可是最近爆紅的一部電視劇了,在豆瓣上的評分竟然高達8.9分。我們作為普通人看影視作品,更多的是在觀察體味別人的人生,從而引發思考,影視作品能夠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現象,《隱秘的角落》裡這部劇裡,反應的更多是家庭教育問題,拋出一個思考點:「乖」孩子的隱秘角落裡藏著什麼?
  • 《隱秘的角落》,每個人渣都曾是壞小孩
    帶你父母爬山,換你藥的那種!看了秦昊的《隱秘的角落》後,我果斷地拒絕了所有爬山請求。1.迷霧中,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 故事發生在沿海地區,三個孩子在山上玩耍時目睹了一場看似天衣無縫的謀殺局。一件白襯衫,戴著斯斯文文的眼鏡,全身上下一股知識分子的做派。
  • 與原著壞小孩相比,《隱秘的角落》才是真正的童話
    作者將童年的不幸寫實在小說中,再加上人性中的善與惡,這兩點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壞小孩》的成功,也成就了《隱秘角落》的成功。我們每個人都在生活經歷的影響下,一步步做著童話與現實的選擇,善良與邪惡的選擇。其實,每一個紫金陳都有可能是朱朝陽,每一個朱朝陽都會變成成年以後的張東升,壞小孩就藏在每個人隱秘的內心深處,一念之間便可成佛可成魔。02童年的經歷會伴隨一生,無論是朱朝陽也好,普普和嚴良也好,甚至是張東升也好,他們的身上都刻有這些經歷的烙印。
  • 隱秘的角落:原以為最像壞小孩的嚴良,才是最單純的人
    《隱秘的角落》已經大結局,看到最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嚴良是最單純的人,而朱朝陽才是真正的大boss,他的心思深不可測,令人細思極恐。&朱朝陽《隱秘的角落&普普《隱秘的角落在電視劇的開頭,他在超市裡偷東西,就像一個小混混,讓我們以為他其實是一個壞小孩。
  • 《隱秘的角落》之「我」就是個「壞」小孩
    熱播《隱秘的角落》由三個孩子撐起了一部劇。三個未成年的孩子,一個人面獸心的殺人犯看上去是狼和羊的鬥爭。誰勝誰負,一眼明了。可是,最終的結局真的如你所想嗎?在我看來,這部劇大部分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壞。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大人有大人的惡;在孩童的世界裡,小孩有小孩的壞;不同的只是年齡大小,壞的程度罷了。朱晶晶朱晶晶更像是一個小公主,無憂無慮的享受著父母給予的疼愛。富足的生活讓她有了一些嬌縱,一個被寵壞的孩子,放縱地行使著自己的權利。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被稱最壞小孩,其原生家庭早就洩露了秘密
    《隱秘的角落》近期熱播,在全網引發熱議,豆瓣評分和知乎評分更是超過9分,被稱為國產劇中的又一部良心好劇。 《隱秘的角落》故事情節非常簡單,時間線也很短:一個暑假,三個小孩,一個殺人犯,經歷了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是如何形成的?這個錯誤很多家長都犯了
    6月25日,根據原著小說《壞小孩》改編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迎來大結局,微博熱搜、豆瓣高分、雙結局熱議…… 看完這部劇我一直在想,朱朝陽在眾人眼裡那麼「好」的一個孩子,最後怎麼就變成壞小孩了呢劇情一開始,成績優異、乖順懂事的朱朝陽可以說是許多人心中標準的「好孩子」,就連他的孤僻也被看作拒絕參與作弊的正直清高所帶來的後果,因而更能使之契合於「好孩子」的形象。但在他的家庭時光中,觀眾卻能時時察覺到表面的溫馨與湊合下聳動著朱朝陽對每一個人的情緒暗流,這個看似乖巧的男孩隨時可能走向極端,而他的冷靜與高智商或許會助他釀成更可怕的慘劇。那麼壞小孩是如何形成的呢?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朱朝陽面對著隱秘角落其實有更好的選擇
    這是6月熱播劇《隱秘的角落》的「隱秘梗」,估計現在有人叫你爬山,你或許還會機警地問下對方是不是數學老師。《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推理之王」紫金陳《壞小孩》,書中講述了上門女婿張東升隱忍數年,精心謀劃,將出軌妻子全家連環殺害。可是卻被三個小孩發現了,最後反而被一個十四歲的小孩朱朝陽所設計殺害,「朝陽」最後升華為「東升」的故事。
  • 《隱秘的角落》:惡的不是孩子,是壞透了的父母
    要說今年最牛的國產劇,當屬《隱秘的角落》了。口碑和實力不用多說。那一瞬間,讓我覺得——這不是懸疑片,更像是一部《原生家庭教育片》一張白紙,三個小孩,幾對混蛋父母,N種原生家庭傷害。看似不經意,卻處處是惡意,一步步把匕首塞進孩子手中。
  • 隱秘的角落丨少年的惡,都該怪父母嗎?
    最近有一部網劇大爆,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罕見的9分,可見其品質。這部劇就是改編自懸疑小說《壞小孩》,由秦昊、王景春、張頌文等實力派演員出演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慶幸的是,近幾年「青少年犯罪」題材的影片越來越多,從《過青春》到《少年的你》,再到《隱秘的角落》,這些劇的大爆開始讓「青少年犯罪」作為不太願意被人們提起和承認的隱秘角落,逐步開始獲得了社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