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故事:秀才夢中見于謙,十六個字預言未來,遇頑石老翁

2020-10-03 忞白


話說,海昌有一陳姓秀才,在肅愍廟祈禱後做了一個夢。在夢中,肅愍打開正門讓他進來,陳秀才猶豫不決。肅愍說:「以後你就是我的門生了,從正門進來是理所當然的。」進屋後還沒入座,僕人過來對肅愍說:「湯溪縣城隍求見。」隨後,見有一神仙頭戴峨冠走了進來,肅愍命陳秀才不必施禮,說:「他是我部下,你是我門生,你應該在上座。」陳秀才這才在惶恐中坐下。

隨後,他聽城隍神與肅愍輕言細語在說些什麼,雖然無法分辨,但是隱約聽到「死在廣西,中在湯溪,南山頑石,一活萬年」十六個字。不久,城隍神告退,肅愍命陳秀才送客,行至門口後,城隍神說:「剛才我與於公的話,你都聽見了嗎?」陳秀才回:「只聽見那十六個字。」城隍神叮囑:「記住,日後必會應驗。」陳秀才回到屋中,肅愍也是那樣告訴他。他從夢中驚醒後,夢中的話語同別人講述,眾人都無法解釋。

陳秀才的家中貧苦,他有一個表弟姓李,被選去廣西某府當通判,想要帶陳秀才一起。陳秀才拒絕。

他說:「夢中神說『死在廣西』,若是與你同行至廣西,恐怕會有災禍。」

通判解釋說:「神說的是『始在廣西』,是始終的『始』,而不是生死的『死』。若是死在廣西,又怎能在湯溪中舉呢?」

陳秀才心想好像有些道理,便一同前往廣西。在通判的府中,中間西側的廂房房門緊鎖,沒有人敢打開。有一天,陳秀才將門打開,見裡面有園子、有涼亭、有花草假山,於是他搬到那裡居住,數月過去安然無恙。

到了八月中秋,他在園中酒醉後吟詩:「月明如水照樓臺。」

只聽,空中有人拍手大笑說:「月明如水浸樓臺,用『照』字實為不佳。」陳秀才大驚失色,抬頭一看。只見,有一老翁,白色藤帽,葛布衣服,坐在梧桐樹的樹枝上。陳秀才害怕,想跑回屋內,老翁落地後攔住他說:「不要害怕,世上哪有我這樣風雅的鬼怪呢?」陳秀才問老翁是哪路神仙。

老翁說:「別問,我先與你論詩。」

陳秀才見老翁面容古樸和善,與常人一樣,漸漸卸下了防備,進入室內相互唱和。老翁寫的字像是蝌蚪的形狀,不能看懂。陳秀才問老翁這是為何。

老翁說:「我在少年時,世俗都流行這種筆畫,今天想用楷書來寫,但習慣已經養成,一時間無法更改過來。」老翁所說的少年時期,還要在女媧之前。自此以後,老翁每晚都來找陳秀才,親近中又有些戲弄的樣子。

通判的僕人見到陳秀才舉杯向無人的地方對飲,急忙告知通判。通判也認為陳秀才精神恍惚,責備的說:「你沾染了邪氣,恐怕『死在廣西』要應驗了。」陳秀才恍然大悟,與通判計劃著回家避禍。正準備上船離開,見老翁已經先在船上等待,但是旁人看不見老翁。

路過江西,老翁說:「明日進入浙江,我與你緣分已盡,必要告訴你一件事。我修仙一萬年未成正果,只因少了檀香三千斤來刻一尊玄女象。今日我向你求助,否則就要借你心肺。」陳秀才大驚失色,問老翁修煉的什麼道法?

老翁回:「斤車大道。」陳秀才明白了,「斤車」二字合在一起便是「斬」字,惶恐的對老翁說:「先讓我回家商量一下。」

回到海昌,告訴親友此事。都說:「這不就是肅愍所說的『南山頑石』那個鬼怪嗎?」

次日老翁來此,陳秀才問:「老翁的家可是住在南山?」

老翁大驚失色,罵道:「此話不能是你說的,一定是有惡人教你。」

陳秀才又將這些話告訴朋友,朋友說:「你可以拉著此怪人,去到肅愍廟。」

將老翁帶去肅愍廟後,老翁大驚失色轉身要走,陳秀才兩手將其抓住,強行拽入廟中,老翁長嘯一聲,沖天而去。自此以後,此鬼怪再沒有出現。後來陳秀才冒用浙江湯溪戶籍,考中了進士,會試的考官,便是于振。

  • 故事解讀:

此故事出自清代袁枚的《子不語》中。故事中所提到的「肅愍」,是明朝時期的忠臣于謙。明憲宗時期,弘治二年(1489年)于謙被追諡「肅愍」,他與嶽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他還有一句詩我們非常熟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南山頑石」我認為是在《子不語》這本書中很有深度的一篇故事,讀完故事後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種「文字遊戲」。

故事通篇,都圍繞著一句話「死在廣西,中在湯溪,南山頑石,一活萬年」來作為故事的主線,引導著故事的情節。這句話也許連陳秀才自己都沒有聽清楚,他認為是「死在廣西」,可是李通判將「死」字理解為「始」字,導致本就模稜兩可的陳秀才去到了廣西,遇見老翁(萬年頑石)。

來到廣西通判府後,陳秀才醉酒吟詩「月明如水照樓臺」,又被老翁改了一字。他將「照」字改為「浸」字。這是因為,詩句中已經將月光的清澈比作了水,用「浸」字要比「照」字更有意境。這與「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道理相同,可以說匠心獨運,更高一籌。在《人間詞話》中也有說「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所以,能看出老翁真的是風流雅趣,僅僅一個字便指點了陳秀才一番。在那句話中的「南山頑石,一活萬年」就是預示這位老翁的出現。

後來,在船上老翁所說的「斤車大道」,被秀才理解為「斬」字,這也讓陳秀才生疑,逐漸疏遠老翁。也許,這也是救了他一命。誰知道這老翁看上去雖然不壞,到底有沒有害人之心呢。

故事中關乎性命的「死」與「始」字,僅一字之差都不可忽視,更何況那句「善惡只在一念間」的人性呢?一字也好,一念也罷,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啊!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看似一個字的變動,結果可是相差甚遠。

而最後,也應了那句話中的「中在湯溪」,陳秀才在湯溪中舉,真的是用一句話來貫通全文,又用一句話預言陳秀才的未來。大家如何看今天的故事呢?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 故事原文:

海昌陳秀才某,禱夢於肅愍廟。夢肅愍開正門延之,秀才逡巡。肅愍曰:「汝異日我門生也,禮應正門入。」坐未定,侍者啟:「湯溪縣城隍稟見。」隨見一神峨冠來。肅愍命陳與抗禮,曰:「渠屬吏,汝門生,汝宜上坐。」秀才惶恐而坐。聞城隍神與肅愍語甚細,不可辨,但聞「死在廣西,中在湯溪,南山頑石,一活萬年」十六字。城隍告退,肅愍命陳送之。至門,城隍曰:「向與於公之言,君頗聞乎?」曰:「但聞十六字。」神曰:「志之,異日當有驗也。」入見肅愍,言亦如之。驚而醒,以夢語人,莫解其故。

陳家貧,有表弟李姓者,選廣西某府通判,欲與同行。陳不可,曰:「夢中神言『死在廣西』,若同行,恐不祥。」通判解之曰:「神言『始在廣西』,乃始終之『始』,非死生之『死』也。若既死在廣西矣,又安得『中在湯溪』乎?」陳以為然,偕至廣西。

通判署中西廂房,封鎖甚秘,人莫敢開。陳開之,中有園亭花石,遂移榻焉。月餘無恙。八月中秋,在園醉歌曰:「月明如水照樓臺。」聞空中有人拊掌笑曰:「『月明如水浸樓臺』,易『照』字便不佳。」陳大駭,仰視之,有一老翁,白藤帽,葛衣,坐梧桐枝上。陳悸,急趨臥內。老翁落地,以手持之曰:「無怖。世有風雅之鬼如我者乎?」問:「翁何神?」曰:「勿言。吾且與汝論詩。」陳見其鬚眉古樸,不異常人,意漸解。入室內,互相唱和。老翁所作字,皆蝌蚪形,不能盡識。問之,曰:「吾少年時,俗尚此種筆畫,今頗欲以楷法易之,緣手熟,一時未能驟改。」所云少年時,乃媧皇前也。自此每夜輒來,情甚狎。

通判家僮常見陳持杯向空處對飲,急白通判。通判亦覺陳神氣恍惚,責曰:「汝染邪氣,恐『死在廣西』之言驗矣。」陳大悟,與通判謀歸家避之。甫登舟,老翁先在,旁人俱莫見也。路過江西,老翁謂曰:「明日將入浙境,吾與汝緣盡矣,不得不傾吐一言:吾修道一萬年,未成正果,為少檀香三千斤,刻一玄女像耳。今向汝乞之,否則將借汝之心肺。」陳大驚,問:「翁修何道?」曰:「斤車大道。」陳悟「斤」、「車」二字,合成一「斬」字,愈駭,曰:「俟歸家商之。」

同至海昌,告其親友,皆曰:「肅慰所謂『南山頑石』者,得毋此怪耶?」次日,老翁至。陳曰:「翁家可住南山乎?」翁變色,罵曰:「此非汝所能言,必有惡人教汝。」陳以其語語友。友曰:「然則拉此怪入肅愍廟可也。」如其言,將至廟,老翁失色反走。陳兩手挾持之,強掖以入。老翁長嘯一聲,沖天去。自此,怪遂絕。

後陳生冒籍湯溪,竟成進士。會試房師,乃狀元于振也。

【完】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分享古代志怪故事,唐詩宋詞,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故事:《子不語》之南山頑石,秀才夢中見于謙,十六個字預言未來
    ,一活萬年」十六個字。陳秀才回:「只聽見那十六個字。」城隍神叮囑:「記住,日後必會應驗。」陳秀才回到屋中,肅愍也是那樣告訴他。他從夢中驚醒後,夢中的話語同別人講述,眾人都無法解釋。陳秀才的家中貧苦,他有一個表弟姓李,被選去廣西某府當通判,想要帶陳秀才一起。陳秀才拒絕。
  • 聊齋故事:南山頑石
    於公趕緊站起來迎接,只見這城隍戴著高高深紫色的帽子走了過來,於公向陳秀才介紹說道:這是城隍神,陳秀才趕緊站起來行了大禮,待禮儀行之完畢後,於公又向城隍神說:這位將來是我的門生,城隍就對陳秀才和善地笑了笑。接著於公和城隍便親熱地交談了起來,陳秀才也聽不清他倆在說什麼,到最後才清晰的聽見他們說:(死)始在廣西,中在湯溪,南山頑石,一活萬年。
  • 聊齋:每次科考夢見老翁給他葫蘆就名落孫山,發誓不再考後中舉人
    文/慕容梓君清朝年間,有一個秀才叫尹廷一,家境優渥,妻子郭氏賢惠善良。這年他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臨考試前夜夢見一神仙似的老翁,這老翁往他的懷裡塞一小葫蘆。當時他有些莫名其妙,就推脫不要,但那老翁硬是讓他收下,好像很威嚴似的,無奈就收下了小葫蘆。考試完以後,他便有些忐忑不安,心裡總是在想夢中的葫蘆,結果等到發榜時便名落孫山。第三年他又去京城參加科考,臨考試前夜又夢見那老翁,而且那老翁見他二話不說就又塞給他一葫蘆,不同的是這次的葫蘆比上次稍微大一些。
  • 聊齋故事:多事的秀才
    柳氏勸丈夫去廟裡感謝土地公公,但裘秀才不僅不去還對妻子發起了脾氣。柳氏感覺丈夫不可理喻,就不再搭理他,然後又拿著貢品再去代替丈夫感謝土地公公。裘秀才攔住妻子並且把貢品奪了過來,妻子也知道他的秉性,所以也沒有再敢招惹他,轉身出去幹活了。
  • 故事:民間故事:嗜酒如命,卻千杯不醉,老翁說:你肚子裡有東西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秀才貪酒》,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5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宋朝時期,汴梁有個吳姓大戶人家,家裡有幾個學齡兒童,吳官人事務繁忙,無暇教育,就想請人到家裡來教小孩子讀書,便使人尋來了於秀才做教書先生,於秀才雖屢試不第,但學問也算不錯,教幾個懵懂小孩子學個啟蒙知識那是綽綽有餘了。
  • 窮秀才醉酒賞月,巧得黃金杯,新婚夜腿軟下跪
    鬼宅中荒草叢生,路都見不到,殷秀才穿過前院,走到後花園,見後花園有一賞月閣。老翁似乎會看相,他細細打量殷秀才長相,發覺殷秀才此時雖然貧困潦倒,但日後必定高中,仕途坦蕩,位高權重。老翁領著丫鬟走了,不打擾貴人休息。宅中眾人開始張燈結彩,來來回回的人都忙碌著。殷秀才聽到的動靜,佯裝剛睡醒的樣子,起身詢問老翁為何宅中張燈結彩的。老翁:今天晚上我女兒成親,貴人可願前去觀禮?
  • 袁玫講鬼故事:惡鬼冒名頂替敲詐勒索,墜井老翁原來毫髮無損!
    今天這個故事說的是惡鬼冒名頂替,敲詐勒索貢品的故事,故事來自清代袁玫的《子不語》。距離越來越近,林侍衛張弓搭箭,只聽「嗖」的一聲,射出一隻鵰翎箭,眼看就要射中,但見那隻兔子咕嚕打個滾,滾下山坡,繼續逃竄。林侍衛見狀,好奇心大起,催馬緊緊追趕。兔子疾馳而走,奔向小河邊。林侍衛抽出第二隻箭,正要發射,忽見不遠處井臺上有一個老翁在汲水。林侍衛連忙收弓勒馬,怎奈馬跑得太快,沒有收住,老者躲避不及,一失足掉進井中。
  • 美麗的預言
    說的是在讀大學的主人公平平,在失去雙親成為孤兒後,她的男朋友也離她而去,在她的世界裡只有姑母一個親人了,姑母眼看著平平一天比一天消沉,於是決定帶上平平去見一位預言家於夫人,於夫人說十年後平平會嫁給一戶賣米的人家少年,家就住在油麻地,名字就叫梁建國,而且,一定要等到十年之後。重新振作起來的平平,把耽擱的功課從頭拾起,可這時姑母因病離開了她,平平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兒了。
  • 「故事傳奇」中國第一女相士曠世預言無不靈驗
    襁褓中的小莫負見到人或大哭不止,或笑容滿面。開始人們不以為意,然而經過一些時日,人們發現,凡是莫負對之大哭的人,不久必會厄運降臨,或陡生疾病,或屢遇禍端,或家庭變故,或觸犯律條被判罪。而莫負對之笑之人,則會喜事連連,或招財進寶,或官階頻升。人們這才明白,原來小莫負天賦異稟,生來就會看相。凡對之哭者,必然是招災罹禍之人;而對之笑者,則為吉星高照之人。
  • 未來已來,預言成真——《智能的覺醒:驚天預言》出版,顯示驚人的前瞻性
    而用這句話來概括蔣純的科幻小說《智能的覺醒:驚天預言》的創作過程再貼切不過。小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未來世界,人工智慧技術深入到人類社會現實生活和虛擬世界的各個角落,提供了無數便利。然而,忽然有一天,虛擬世界秩序失控,人工智慧機器人開始攻擊人類。
  • 故事:張天師點化泰山頑石 貪戀人間無法修成正果 三世歷練醒悟
    那仙師聞言落下雲頭,一人一虎踱步到頑石旁,只見那仙師長鬚黑眉腰懸長劍,身旁的黑虎斑紋利爪威武不凡。仙師道:「是你這個頑石在叫我?」頑石趕緊回道:「是我是我,請問仙師是何方神聖呀?」仙師撫須道:「吾是正一真人張天師,你叫住我有什麼話說?」頑石道:「小石見禮了,小石想討教仙師,我何時才能修成人形得道成仙呀?」
  • 鬼故事中的清流——《子不語》
    《子不語》是老早就知道的書,在這之前稍微讀過一點《聊齋志異》,無奈青春期的時候看到《聊齋志異》的電視劇,完全是卿卿我我你儂我儂的愛情故事,真是令人扼腕,可惜了那麼多的故事。這是第一次嚇著我的故事。後來想想,嚇人的人不是什么子不語亂離亂神,而是人心被勾起來的一股子惡。《子不語》倒是沒有什麼令人覺得可怕的「惡意」,就真的像幾個喝高了的大爺露天坐著擼串胡侃的段子。=志怪小說自上古就有,魯迅愛的《山海經》,只是那時還談不上「小說」。到魏晉,人們信奉道家佛家,以奇聞異事鬼怪為真,無意編纂;唐傳奇開始就是有意為之了。
  • 孟鶴堂因于謙結識現任妻子
    于謙老師除了抽菸、喝酒、燙頭,還兼職紅娘?11月12號晚,《幸福三重奏》最新一期裡,德雲社弟子孟鶴堂自曝和現任妻子認識是因為于謙,事情是怎麼一回事呢?據孟鶴堂透露,2016年底,他的婚姻出現狀況,于謙得知後邀請他出門散心,將他視作自己的親兒子。而他和現任妻子相識也是因為于謙,兩人因買馬產生交集,最終走到一起。對于謙夫婦,孟鶴堂滿滿都是感激,而于謙也表示對方從小在他那裡長大,彼此很親近。
  • 《怪誕故事集》:讀得毛骨悚然,是因為她預言的未來太真實
    《怪誕故事集》,只有《綠孩子》帶領我們回撤到了過去、1656年的春夏之際,其餘9個,哪怕用一個個標註在罐頭上的具體時間告訴讀者《罐頭》的故事就發生在當下,由於奧爾加·託卡爾丘克那匪夷所思的想像力和異常犀利的洞察力,《罐頭》中標註在罐頭上的時間清晰得有些模糊了。
  • 韓松「軌道三部曲」首次合集出版,他對未來的預言來自現實
    事實上,韓松寫的地鐵故事起初並不被出版商認可,「他們覺得那部《地鐵》市場不好,而且說我寫的寫作比較曖昧、晦澀。」後來韓松是在在科幻界朋友姬十三、姬少亭、楊越江等的幫助下,《地鐵》才得以出版。對未來的感受來自於現實在1990年代中期創作的長篇小說《火星照耀美國》裡,韓松預言了美國世貿大廈將被恐怖分子炸掉,他寫道,「人群中開始流傳關於大樓就要塌掉的消息。世貿中心建於上個世紀,遭到過三次炸彈襲擊和一次飛機撞擊,早已搖搖欲墜。」
  • 鬼吹燈中《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為什麼只剩半本?
    ,分金用到的知識就是風水,而另半本的陰陽秘術,太過於逆天,直接可以推算出世間的過去和未來,貌似被張老先生毀去了。小說原文:當著四個弟子的面,張三爺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扯去一半,只留下風水秘術半冊,而將陰陽秘術的半冊在火盆中焚化為灰燼。眾人大惑不解,向師傅詢問究竟,這天書何等奧妙,為何竟要燒毀了?從此世上豈不再沒有周天古卦?張三爺笑道:「旱地裡種田,水路上跑船,人頭頂不長果子,這都是天理天道,世間興衰造化向來有些定數,可誰能窺破其中之謎?
  • 故事:秀才娶了一位悍妻痛苦不堪,老和尚噴了一口清水,她醒悟過來
    從此後,江城看見高蕃,就像見了仇人一樣,總是折磨他,跪下討饒也不行。高蕃的父母看不下去了,勸說江城,卻被她頂撞起來。公公婆婆一怒之下,把她休了。樊老翁來說情,高仲鴻堅決不答應。 轉眼一年多過去。這一天,高蕃外出碰見嶽父樊老翁,被他拉到家裡規勸,又讓江城盛裝打扮出來相見,兩人都感到酸楚。晚上,樊老翁勸說兩人住在了一起。從此後,高蕃隔三差五地去嶽父家裡歇宿。
  • 故事:少年行俠仗義,卻遭女子誣陷,老翁出手相救後得了善報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開場白: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老慣例,閒言少敘,各位看官緩緩心情,咱今兒個這則民間小故事就開講了:正如定場詩所言,如此豪情的開場白當然要與俠客、英雄有關。沒錯,今天這篇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一位風度翩翩、玉樹臨風的俠士。
  • 對聯故事(十六)
    對聯故事(十六) 從前,有個秀才善知詩書,能出口成章,為人剛正,平生喜交結勞苦貧民。一般百姓請他寫文辦事,都有求必應,對達官貴人則拒之千裡,很有幾分傲骨。這一年,縣城新到了一個縣令,聽說傲秀才看不起富戶豪門,便罵道:「一個窮酸秀才竟敢放肆,待本官羞辱他一番。」新縣令遍請城中鄉紳文士,並傲秀才一起叫來赴宴。酒過三巡,菜上六味,縣令開言道:「本官雖初來乍到,卻聞傲秀才才思敏捷,深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