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凝煙(二)

2020-05-29 方外靜軒

第二章

祖父、伯父和姑姑都沒上過學。祖父和伯父能寫字算帳,都是靠自學。做生意不得不學。祖父卻不甘心,非常希望家裡能出個真正的文化人。

祖上曾傳下一個家譜。祖父反覆給子女念叨,希望他們能記住。其中兩句是:從善垂世遠,詩書濟慶堂。到祖父這輩,恰好輪到「詩」字,取名詠詩,可是他自己一生都和詠詩無緣。父親這輩是「書」字,所以伯父和父親分別取名書聲和書雲。從伯父那裡聽到寒門書聲沒有指望。詩書之家的全部希望都寄託於父親一人。

1927年秋,父親七歲時被送入縣立第一高級小學讀書。父親懂得家裡送他上學不易,拼命一般發奮努力。每天除了上課,有早自習和晚自習各一小時。下晚自習回家後,還要幫祖母幹兩三個小時的手工,做煙盒、點心盒那些東西,一直做到半夜,因此天天睡不夠覺。星期天學校沒課,父親要去郊區拾柴草。每年麥收和秋收時,跟祖母去鄉下拾莊稼。父親說,幹這些活幫爹媽減輕負擔,他不覺得多麼苦,每天興致勃勃去上學,一心想的全是祖父的囑託:學好本事,光宗耀祖。


歲月凝煙(二)

民國時期的小學課堂

皇權體制下,社會是靠武力來維繫,一旦皇權衰弱勢必導致軍事割據。清王朝覆滅後,中國又一次陷入軍事割據。其中勢力最大的是北洋軍閥分出的三支:張作霖的奉系、吳佩孚的直系和孫傳芳的皖系。


歲月凝煙(二)

馮玉祥、蔣介石和閻錫山

歲月凝煙(二)

褚玉璞、張宗昌和張學良

1927年父親入學後,正值北伐軍和奉系軍閥在魯豫一帶大戰。北伐軍消滅孫傳芳和吳佩孚後,南方基本平定。張作霖的奉軍從東北出兵佔據了京津冀一帶。山東被奉系張宗昌佔據。駐紮河南的馮玉祥國民軍則站在北伐軍一邊。張馮之間劍拔弩張,終於導致1927年底的豫東大戰。雙方各出動二十多萬軍隊 ,激戰兩個多月。當時馮玉祥的53師駐軍虞城,張宗昌手下的潘鴻軍率部來圍攻。雙方打了七晝夜,槍聲不斷,炮火連天。第一高小部分校舍被炸毀,不得不停課修復,一年多後才重新開課。

所有這些都沒影響父親刻苦學習,加上天資聰穎,他竟成了第一高小的尖子生。小學畢業時,他獲得一張「全校冠」獎狀,外加縣教育局和學校發的獎品:魯迅和郭沫若著作各一冊,筆記本一個,蘸水鋼筆一支。多少年後,父親談到此事還難掩少見的春風笑顏。

小學畢業後,父親本可以考取商丘市的中學,但家裡供不起,只好考入縣裡辦的鄉村簡易師範。簡易師範不收學費,但要交講義費、制服費和住校膳食費。那時,祖父已被德聚昌漆莊解僱,正艱難經營著自己開的油漆店。父親在簡易師範讀了半年,祖父身心俱疲,再也無法支撐,只好讓父親退學。

那時父親剛15歲,還是個半大孩子,上不了學,就只能像祖父和伯父那樣去做學徒。父親去學手藝一定不會差,但詩書濟慶堂的希望就此破滅,祖父和父親都心有不甘。

轉機來自當時的新生活運動。1934年,國民政府發起一場公民教育運動,意在提高國民素質,改善生活品質,由此得名新生活運動。運動曠日持久,抗戰期間也未中止,一直持續到國民黨被趕出大陸。史學界對這場運動褒貶不一,整體上還是肯定其正面意義。運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掃盲。各地普遍辦起識字班,目標是學會規定的一千個漢字。於是需要大批基層教員。


歲月凝煙(二)

新生活運動宣傳資料

父親考入了縣裡辦的師資訓練班,三個月後結業,被分去鄉村義務小學當教員,每月有5元4角薪水。這種義務小學就是上面說的識字班,只有一個教員帶著一個班,一年後結業。教室和桌凳都要教員自己想法解決。鄉下親戚幫忙找到教室。然後自己動手用土坯壘起幾十個桌凳。義務小學可以開課了。一切順利,竟有四、五十個學生報名上課,最小的七、八歲,最大的二十幾歲。

這是父親的第一份工作。他終於可以養活自己,還能幫爹媽掙錢,期待滿懷。當時的教材只有縣教育局統一發的千字識字課本。父親想,算數對學生也很重要啊,自家長輩就是自學了算數才得以做生意。於是,他自己編了一本簡易算數教材,希望一年內能教會學生基本的加減乘除。每周他還拿出一天帶學生參加勞動,或外出遊玩。按現在說法,這叫德智體全面發展,也符合當時新生活運動的精神。父親那時不過是15歲少年,竟有這片苦心。


歲月凝煙(二)

民國時的國民識字課本

可是好景不長。只過了半年,父親突然被縣教育局解職,位子被鄉長兒子取代。鄉長兒子從未參加過師資培訓,按說沒資格做這個教員。父親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錯。後來聽一個本家侄子說,他做教員的5元4角月薪要在保長身上花掉一半。父親這才恍然大悟:幹這行要交買路錢。

總說禍不單行,說的就是父親一家。他丟掉教職不久,又趕上祖父病故。伯父從東北軍趕回虞城,料理完祖父的後事,盤清了油漆店,不想再回去當大兵了。但虞城找不到活幹,就去了山東曹縣一家雜貨店做夥計。家裡剩下祖母,伯母和父親三人,只能寄居伯母在鄉下的娘家暫棲身。

那是1937年初,父親17歲。伯父掙的錢養活不了一家人,父親得想法幹點什麼。很多鄉下人自家有地,掙得不多,總能混口吃的。自家沒地的莊稼把式還能當佃戶。這些父親都幹不了。從小讀書也沒學會什麼手藝。唯一能做的就是像祖輩那樣做生意。

他和本家親戚湊了十元錢開了個小雜貨店。起初還好,不到一年便撐不下去。當地人有個殺熟的壞習慣,在熟人家買東西總想賒帳,賒來賒去把賣家賒垮。父親的小雜貨店就是這樣被搞垮。他不甘心,和祖母兩人遷居到祖母一個外甥家,用剩下的五元錢又開了個雜貨店。沒成想地方換了,賒帳風氣依舊,很快雜貨店又關門了。這回是真的山窮水盡,只剩一條路:跟著表兄去鄉下大戶人家做長工。父親在城裡長大,不會做農活,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軍隊開始全面侵華。7月末,北京淪陷;11月初,太原淪陷;幾日後上海淪陷;到12月,南京和濟南相繼淪陷。日本兵打著太陽旗,端著帶血的刺刀,在中華大地橫衝直撞。中國面臨民族存亡的危局。

1938年春節過後,父親滿18歲。在西方,這時候大概要過成人節。父親也成人了。春節的鞭炮聲還在耳邊迴響,他卻一點感覺不到有什麼喜慶。城裡已成立了維持會,到處掛著太陽旗。那裡不能再去。待在鄉下日復一日勞作,看不到明天,更不知後天會怎樣。


歲月凝煙(二)

1938年日偽軍佔領商丘市

鄉下時常有帶槍的中國人出沒。說是遊擊隊,其實就是被打散的雜牌軍,還有趁亂而起的土匪。父親對那些人沒有好感,但被他們手裡的槍所吸引。他越來越想扛槍去打日本。聽說黃河北來了一支八路軍,是正規抗日武裝,曾在山西和日本人打過仗。他立時有了個念頭:要找到這些人,參加八路軍!


歲月凝煙(一)

相關焦點

  • 歲月凝煙(十一)
    1949年5月,解放軍開進上海母親才28歲,好不容易熬過了戰爭的艱難歲月(上部完)
  • 歲月凝煙(三)
    他記得在一個寒冷的日子,老師帶著近二百名學生去教育局請願,擁護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當時國民黨軍正在南方圍剿紅軍,這種請願顯然與政府相悖。師生在教育局門前靜坐示威,要求教育局長出面。直到下午三點多,局長才出面講了一通。父親不記得講了什麼,只記得自己很不喜歡局長大人的動作和表情。
  • 歲月凝煙(八)
  • 知青歲月(之二)夜獵
    再後來,我們知道南屋的四哥(就是剛來時吆喝狗的那青年,我們隨著莊裡的稱呼喊他四哥)經常夜裡帶著狗「出坡」,就是上山行獵,逮兔子、逮獾。這引起了我們極大的興趣,於是,都和四哥套近乎,以爭取跟著四哥去出一趟坡。四哥怕我們白天幹活太累,如果晚上「出坡」影響我們第二天幹活,那隊裡肯定要找他,所以,有些不太情願。但後來禁不住我們再三纏磨,也就答應了。
  • 桃之夭夭(二)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兒孫滿地。」 她的聲音悠悠飄過小窗,傳至窗外,我雖不懂,卻覺得我所見的這一日,勝過我於山中空度的無數歲月。 (完) 文|萬葉知秋圖|源自網絡(原創不易,請勿轉載。)圖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 苦難歲月(小說連載二)原創
    苦難歲月(二)(原創)題記:這是一部以我的同學其兵教授的父親和母親的苦難歷程為主線,反映了在那個特殊年代老一代知識分子純真的愛情故事和在逆境中不屈不撓不向命運低頭有次他二兒子起俊在旁邊聽到這句話時,扔過來一句:「這是屁話,路是死的,人是活的,改開放前,這話是對的,改開放後,再一直堅持這句話,就是屁話。」敬陽是那個紅彤彤的蘋果害了他,就是那麼一次小小的感動下做出來的事改變了自己一生的軌跡。那天,當地有點水平的讀書人都被召集起來開動員座談會,會議的主題就叫「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 小小說 | 記憶中的歲月(曹石峻)
    白鹿塬上的故事 《記憶中的歲月》文/曹石峻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全世界人民團結緊,把帝國主義連根拔,那個連根拔……每當這熟悉的旋律和歌詞在耳邊響起,便將我帶回到抗美援朝的那個歲月。 全村的男女老少,在小廟門前的石槽房邊集合,歡送拴牢和二喜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拴牢和二喜,倆人佩戴著用紅綢子挽成的大紅花,大叔大嬸,大哥大嫂們都圍上來,拉著他倆的手,好久好久不願意鬆開。老太是村裡的孤寡老人,她輩份最高,全村的小夥子,娃們的都是她接生的。大人們都叫她大(duo)婆,娃們的叫她老太。
  • 「一夫二妻」(一)
    剛剛看到@蜻蜓立早的美文「一妻多夫」,不由想到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夫二妻」。其實「一夫多妻」在中國的封建社會還是很常見的!不過在現代社會早已經不提倡,也不受法律保護的「一夫多妻」。依然「公然」存在著。為人妻,為人母的安妮(化名)是個七零後,相貌身材瘦瘦小小,皮膚很黑,算不上漂亮,但也說得過去。孩子已經六歲了,是個男孩,非常可愛。她的老公任扉(化名)比她小三歲,與妻子在同一家國企上班。他長相膚色白嫩,水汪汪的大眼睛,濃眉,中等身材,可以說非常英俊瀟灑。
  • 小故事,大道理(二)
    (9)話不應有人到神廟求籤,問道士詳斷。道士曰:「先送下香錢,說的話才靈;若是沒有錢,就有說話,一些也不應驗。」(10)臭得更狠有錢富翁於客座中偶放一屁。適有二客在旁,一客曰:「屁雖響,不聞有一毫臭氣。」一客曰:「不獨不臭,還有一種異樣香味。」富翁愁眉曰:「我聞得屁不臭,則五臟內損,死期將近,吾其死乎?」一客用手空招,用鼻連嗅曰:「才臭將來了。」一客以鼻皺起,連連大吸,又以手掩鼻蹙額曰:「我這裡臭得更狠。」
  • 一切都隨風而去(二)
    (一)敢不敢說說你的初戀初戀都是美好的,我的也是。我們實習了一年半,然後畢業設計,然後就要畢業了。興奮、惶恐、茫然不知所措,畢業前各種症候群。不過給我感覺就是二個字,靠譜。我就喜歡這種,我不是沒心眼,我就是懶得用,不屑。所以我很愛他,很迷戀他,我們一起渡過了今生最開心最甜蜜的歲月。一天早晨我還睡的迷迷瞪瞪,子楓發簡訊說: 「分手吧,對不起,慕慕。」我:「什麼?發什麼神經啊?家裡出什麼事了嗎?」我一骨碌爬起來,心裡咯噔一下,會不會他家鄉地震了啊?大清早說什麼夢話呢?
  • 流淌在心中的河流(二)
    流淌在心中的河流(二) 文/木依岸 第二章 別離 坐在自行車後架上,柳燁看著爸爸賣力登車的後背,忽而向前彎成一張弓,忽而挺直成一堵牆。爸爸麻利地在人群中穿梭著,慈愛和幸福在他白淨的大臉龐上流淌。被太陽曬軟的柏油路在爸爸的車子底下畫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灰色車轍。
  • 那年花開月正圓——(上篇)青蔥的歲月
    那年花開月正圓——(上篇)青蔥的歲月靜站在粉紅的桃花樹下
  • 豆瓣高分文二推!強推《歲月兩心知》《第一次》《與往日重逢》
    吃瓜看文兩不誤「豆瓣高分文二推」註:本期推薦無資源!《歲月兩心知》尼卡;《裝腔啟示錄》柳翠虎;《越位進球》小格;《女神蒙上眼》金牙太太;《與往日重逢》福寶;《第一次》陳之遙;《伊甸園外》神聖午睡;《野火劇團》油奈;《北京晚安》扣子;尼卡的《歲月兩心知》慢熱,男主暗戀女主十年,卻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可以水到渠成的機會表白
  • 與死神擦肩而過(二)
    與死神擦肩而過(二) 死神在獰笑 爆炸終發生 當時370採煤工作面有一個班開二部「電溜子」的工人被強大的爆炸氣浪衝倒,頭摔在「電溜子」刮板上腦漿溢出,當場死亡。此人死亡有些必然。當時煤礦工人戴安全帽從來不紥帶子,就那麼浮扣著,這麼戴,有時也有一定的救命情況發生,可這次是強大的衝擊波,就無力回天了。這就是震驚全省乃至全國煤炭行業的「三、一九」瓦斯大爆炸! 究其原因,皆因採煤方法落後,炮採被認為是野蠻採煤。
  • 二、再訪文家橋(文家橋故事之二)
    補脩(補修)出銀信士唐昌仁率子 先 庚 哲 烈 脩(修)經(經)理信士張(張)星華(華)匠師(師)唐永裕大清宣統二年歲(歲)次庚戌(xū)仲夏月 立 經過幾天的走訪調查,我們尋訪到對文家橋情況比較了解的老人,同時請教了文史方面的專家。
  • 記憶裡的老家(二)
    (二) 1956年我在村裡報名上小學,那年七歲。那時一年級只收八歲及以上的孩子,記得媽媽讓我跟老師說是八歲,老師信了。那時的前屯小學校,只有一到四年級,雖然是磚瓦房,但是學生沒有課桌椅,兩邊壘二尺左右的磚中間搭塊木板算課桌,學生從家裡帶上自家的小板凳去上課。 天有不測風雲。
  • 傳奇獅王諾遲(二)長兄如父
    )來說,也許最讓他難忘的便是當他還只是一隻少年雄獅時,在哥哥的帶領下從無名小卒成為馬沙獅王的激情歲月。,當時年齡大約4歲半,右上唇的一個傷口是他的主要特徵之一)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卡裡(諾遲)終於在哥哥的帶領下入侵了馬沙獅群,馬沙獅群也因為他們的入侵分裂成了兩個不同群體,而卡裡(諾遲)和哥哥控制了規模較大的一個,但卻始終沒能控制整個獅群。
  • 難忘的青春歲月(2)
    最有意思的是,每年的冬天,在開水房與宿舍中間的路上(剛好哪裡有一個大斜坡)都會上演各種精彩的舞蹈。因為天冷路滑,每年在那裡摔倒的學生都有很多。各種POSS,各種歡笑聲,以及摔壞的各種各樣的暖瓶都有。當然,也有膽大的男生,滑著冰吹著口哨嗖的一聲,就消失在人群中了。而我們女孩則像小腳老太太一樣沿著路邊慢慢的走著。就害怕萬一滑倒了,引來周圍男孩的口哨聲與笑聲。
  • 近在眼前的當年事(二)
    二池 (網絡圖片)基本上在二池練上四五年,認真並且刻苦,只要堅持下來,能拿到勞衛制三級不是太難的事,再往上求就不容易了,因為那個時代的人普遍體能不行。可是一中自身還有一個小遊泳池,教體育的孫大頭知道我是二池業校的,就讓我在一中的遊泳池裡當水上救護。為了當的像那麼回事,我還特意去二池業校找穆教練要了一頂水上救護的紅色遊泳帽。記得那是上初二的暑假,每天我都和上班一樣,盡職盡責的在一中遊泳池值班,那也是我最威風的一個暑假了。
  • 宋文斌 年關夜話(歲月回眸)
    年關夜話 (歲月回眸) 宋文斌2013年農曆臘月27日,我家女兒瀟瀟從北京回邯鄲過年。她乘高鐵到邯鄲是晚上九點半。並且是在與我家遙距30華裡的東郊車站。我當晚臥於床第,回想二零一三年過來的歲月,卻使我有好長時間不能入睡。這一年裡,我們家發生了巨大進步,我個人工作收入,首創十四萬元人民幣的破紀錄,九月份,我們買上邯鄲市一套九十多平方的新住房,到年底,我們家僅我們老夫妻結餘儲款,仍然進帳十八萬元。我們女兒從工作單位,又向我們上繳五萬元。這是我們家史無前例的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