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三天的世界只為追尋……?

2020-08-29 動畫映象


「重啟」——光是這樣一句話,三天的世界就此死了。


很少有故事的簡介如此別致。


《重啟咲良田》小說的序幕始於一個超能力者聚集的普通小鎮——咲良田。主人公淺井惠和春埼美空擁有讓世界回溯三天的超能力,她們以此來幫助鎮上的居民解決各式各樣的麻煩。


這說不上是設定新穎的故事。


起初的委託也不過是讓死去的貓復活,只是意外捲入了關乎咲良田存亡的陰謀;又或是幫助其他超能力者找回失去的超能力,諸如此類看似沒什麼爆點的情節。


比起驚心動魄的戰鬥、刺痛人心的戀愛來說,它好像真沒那麼吸引眼球。

因為這些瑣碎又看似無釐頭的事情,惠和美空一次又一次發動「重啟」能力。


不停地「殺死」三天的世界。


但是隨意越過時間,改變已經確定的事情,三天的時光就此毫無意義,真的是正確的嗎?這是一個引人思考的點,故事的主人公們也在反思。


可是事件在持續,一個一個接連不斷。


每一個糾結深重的故事,被作者河野裕寫得古井無波。好比夏日黃昏,聽著蟬鳴,看著月光,樹影斑駁下,影子隨著夕陽落下而漸漸變短,鳥兒鳴叫著給你講述一個平凡的故事。


平靜夾雜起伏、溫暖裹挾冰冷、夢幻卻又現實的略帶殘酷的故事。

《重啟咲良田》的男女主角某些程度上是相對的。春埼美空能夠讓世界「重啟」到事先存檔的時間,可是事後同樣會和別人一樣失去這段記憶。男主恰好擁有的超能力就是無與倫比的超強記憶,並且在「重啟」後仍能保持。


這究竟是幸運呢?還是不幸?


兩人無法離開彼此,或者說兩人在一起才有意義。所以他(她)們組成服務社,為了實現他人的願望,追尋自己的意義。


作品中的惠和美空互相依賴,不僅依賴對方的能力。美空一次次改寫時間剩下的無非只有純粹解決問題的理智,惠卻時常掙扎於無法忘卻的記憶。他們依賴彼此,更是因為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能被對方補足吧。

除了惠和美空之外的其他超能力者,也有各自的故事。超能力的本質原本就是使用者心意的體現,不同的能力就代表著他們不同的追求。作者便憑藉這一點描繪出他們的愛、欲、罪。


「重啟」說起來簡單,但真的很難。兩人總免不了摔跤、磕碰,無論如何,只能在荊棘路上負重前行,盼望能夠撥開重重迷霧,找尋到未知的光亮。這些細節排布不刻意,卻精妙;不做作,卻唯美。


《重啟咲良田》也算一部老作品了,它也許有沒跟上時代的地方,但這也正是它具有的獨特風味。這鍋熬煮了青春、懸疑、超能力的大雜燴,應該能帶給你別樣的體驗。

相關焦點

  • 《追風箏的人》:在這個複雜的世界,我們到底追尋什麼?
    《追風箏的人》:在這個複雜的世界,我們到底追尋什麼? 你或許會說,只有心甘情願默默付出的愛,才算是完美的愛。但我想說,只有當愛得到回報,它才算是完美的。「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哈桑對阿米爾永遠的愛。然而在人生追求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犯錯,容易走錯路,最終使我們的內心不得安寧,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 信佛的母親竟然親手殺死了一隻白鷺,只為給他一絲生的希望
    父親說,那是只凍得快要死了的白鷺,在雪地裡幾乎不能行走,一伸手就逮住了它。父親把白鷺放到地上,它渾身顫抖,連站都站不穩。小小的陳所巨蹲下來輕輕地撫摸著它的羽毛,那隻白鷺並不害怕,估計它是連害怕的力氣也沒有了。她的眼睛水汪汪的,似是泛著淚光,她真是太可憐了。
  • 紫荊說第八期|別殺死那隻知更鳥!
    它們不吃人家院子裡種的花果蔬菜,也不在穀倉裡築巢做窩,只是為我們盡情地唱歌。所以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犯罪。」莫迪小姐如是說。真正走出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是一個極大的課程。正如本期《紫荊說》將要分享的《殺死一隻知更鳥》裡所說:「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除非你鑽進他的鞋子裡,像他一樣走來走去。」
  • 《在路上》:無叛逆不青春,無追尋不人生
    世界突然充滿了可能性。無叛逆不青春,無追尋不人生。不辜負青春,追尋個性和自我,探尋生命的意義……最好的方式是什麼呢?《在路上》 是美國「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傑克·凱魯亞克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57年。
  • 閉門不出蓬頭垢面整三天,而且三天沒吃晚飯,只為了幹這件事
    整整三天,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頭不梳臉不洗,吃完早飯就開始撰稿做視頻。時間過得嗖嗖快,就像閃電。想起該喝點水了,一看時間已經過去2個小時了;想起該吃點獼猴桃了,一看時間已經過了中午了。手裡正做的視頻放不下,等一會再做午飯吧,這一等一看時間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趕緊做午飯。吃完午飯繼續開工,於是這三天就免去了晚飯,一是晚飯可吃可不吃,二是為了節省時間。
  • 殺死一隻蒼蠅
    一開始沒想殺死這隻蒼蠅。因為怕髒。關上房間門,打開窗,左手滑著手機,右手捏著扇子,漫不經心,只想把它從窗口趕出去。同樣作為夏天惹人厭的飛蟲,蒼蠅比蚊子蠢笨得多,要是撲殺,一撲一個準。可每到要趕它的時候,又不同,它仿佛一下子變得特別聰明。窗口像是一個它能夠感知的結界,每到了那附近,一個俯身盤旋,就逃離了扇子的風力範圍,並且不知道停到了哪裡。
  • 甄嬛傳玉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
    其實無論是普通臣民,抑或是後宮嬪妃,甚至是至尊無上的皇帝,但凡生在這紅塵之中,都免不了為情所困。但只聽長姐黯然對母親道:外人看我是風光無限,可是,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那時我便暗暗下定決心:我這一生,不求榮華富貴,只嫁一心一意對我之人。
  • 書評《殺死一隻知更鳥》,從一個八歲女孩的視角看世界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以一個八歲小女孩的視角,描寫了1935年前後美國南方小村鎮發生的故事。這是一本美國中小學必讀書。全書在用一種小女孩懵懵懂懂的目光看著世界,她看到了真實的世界,但理解的是自己的意思。那許多疑惑,有時候大她四歲的哥哥會告訴他,但也總有告訴她錯誤答案的時候(因為許多事他哥哥自己也不明不白),好在他們有一個淵博並且耐心的紳士父親。全書處處洋溢著溫暖的父愛和孩子們對他無限的信任和依賴,很有作為父親參考和學習的價值。
  • 《環球挖土黨》:遊蕩在世界戰場,追尋歷史真相與戰爭寶藏的天才
    二戰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曾經的戰場上仍活躍著一批追尋歷史真相與戰爭寶藏的挖土黨。【黃金五章】第一章,挖土黨的一天。斯摩稜斯克市郊外,專業挖土黨石泉正蹲在坑裡忙活著,這是他近期最大的發現,決定他之後的收入。不負所望,他挖到了寶箱、遺骸,還有神奇的玉鐲。玉鐲突現紅光,他覺醒了地圖導航能力。第二章,地圖上的箭頭。
  • 《局外人》的荒誕-一個只願意為真實赴死的男人
    文|書生這是一個只願意為真實赴死的男人的故事。他游離在社會的邊緣,卻發現跳出局外,生命只剩下一片空洞與虛無。大家想讓他承認為自己的罪行悔恨,他卻覺得與其說是真的感到悔恨,不如說是覺得厭煩,就因為這一點他被處以死刑。表面看似是因為殺人而被治罪,實則罪行卻是他的格格不入,他的冷漠和空虛。跳出局外,終究為「真實」的社會所不容,遭到了社會的拋棄。
  • 《平行世界愛情故事》:在平行世界裡,我想我們終將會相遇
    我在《平行世界愛情故事》中實現了我的想法,這是我的自信之作。——東野圭吾崇史和他的女友麻由子相識是通過好友智彥給他們介紹的,隨後兩人一直正常地交往著。但他偶爾也會夢見與他腦海中的記憶相反的事情,如麻由子最開始是智彥的女朋友;崇史與麻由子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一年前的京濱東北線的列車上,當時他對她一見鍾情等等。
  • 《鷹與雞》#到底是誰殺死了那隻老鷹#一個既可笑又可悲的故事
    就在此時,樹枝上還有一隻老鷹,這隻老鷹正在被一隻松鼠戲弄著。老鷹嘲笑這那隻老鷹,它開始為它的聰明才智感到驕傲。就這樣它很榮幸的被那隻老鷹以雞的身份帶走了。即使沒有後來那隻被它嘲笑過的老鷹出現,它也會像它夢裡所見到的一樣。有句古語還是挺有道理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老鷹則是被安樂殺死了。人生一定要勇於挑戰,不要被眼前安逸的生活所迷惑。只有一直在逆境中成長才是才能更好的把握這個世界,才能更好的活著。
  • 從鳳九與白淺說起,紅狐殺死白狐,和諧不存在,繁衍只在想像中
    赤狐遍及整個斯堪地那維亞,而北極狐只在挪威、瑞典、芬蘭少量地區繁殖。赤狐為與北極狐唯一同域的狐亞種,重疊區域相對狹窄。2000年在芬諾斯堪地那維亞(挪威、瑞典、芬蘭)主要大陸的數量為120隻成年北極狐,50隻在瑞典。種群由於20世紀初過度捕殺,數量急劇下降。儘管超過70年的保護,種群並未恢復。此外,最為重要的食物資源近二十年來明顯下降,挪威旅鼠的種群高峰並未出現。
  • 《殺死一隻知更鳥》1:遠離閒言碎語,只需要一個「理由」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1961年獲得普利茲文學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於1961年改編成電影。小說講述了三個孩子因為小鎮上的幾樁「冤案」,經歷了猝不及防的成長——痛苦與迷惑、悲傷和憤怒,也有溫情與感動。
  • 假如世界上沒有謊言,人類居然連三天都無法生存?
    魔幻小說計劃第 0 篇假如世界上沒有謊言,人類居然連三天都無法生存?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又一個的謊言支撐的,謊言是人類生長在基因裡的病毒。人類的本質是什麼?不,不是複讀機!是謊言!如果你生活在一個說謊就會死的世界,你能生存多久呢?
  • 孕婦臨產三天生不下孩子,竟是因為一條狗?
    沒想到這隻狗居然不走了,留在了寺廟裡,老和尚見此便收養了這隻狗。每當老和尚誦經的時候,這隻狗便一定會跑過去聽。木魚一響,狗就搖著尾巴過來聽經了,大家都這個事情都感嘆到很奇怪。過了三天,徒弟沒有看住,讓狗跑了出去。這狗又跑去聽經,被老和尚看見了,吃驚的問到:「你們沒有殺它嗎?
  • 沉默的真相:死在追尋正義的長夜裡
    1光明是微弱的,前路是坎坷的,為了公平正義,為了司法尊嚴,我們將在長夜裡追尋沉默的真相黑暗編織起了一張巨大的網,他們無力撕破,在追尋正義的長夜裡,他們死去了,但是不能白白死去。父親不能永遠被埋屍操場,鄧世平之子,為父伸冤17年。雲南男子輟學為父追兇17年,湖南姐妹為父追兇25年。
  • 《在劫難逃》:趙彬彬恐怕會再一次殺死張海峰
    自從看多了穿越網文之後,總是幻想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幸運兒,帶著記憶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為未來做些積極的改變。比如在最早的風口上去賺些錢,或者傾家蕩產買那年世界盃的德國打巴西7:1等等。可惜這種事情落不到我等小民的身上,也只能去到網文的世界裡YY一番了。近日,又一部懸疑網劇就摻入了這樣的穿越元素,就是由王千源和鹿晗主演的《在劫難逃》。
  • 放過那些「殺死自己」的人
    這個現象在西方世界有一個特定的概念,叫「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準確翻譯成中文,即為「自殺模仿現象」。1774年,歌德的名作《少年維特之煩惱》問世,書中的結局同樣是一起自殺。而在當時的歐洲社會,這本小說也曾引發過一陣模仿自殺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