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之中充滿正能量,讓我收穫良多

2020-10-31 我是川公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才剛有電視機,而且還是黑白電視。電視一放映,大家被裡面精彩的節目迷得神魂顛倒。即使是播放新聞聯播,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更不要說精彩的電視劇了。

那時候,我才上小學,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雪山飛狐》正在熱播。我們家居住的是木屋,精彩的打鬥聲,根本藏不住,穿過牆壁傳出去很遠很遠。我在家裡的任何角落,都能聽到電視發出的聲音,讓我無心寫作業。每次放學,父母都要求我先寫完作業,才能看電視。我卻完全忍不住了,經常從門縫裡偷偷地觀看。《雪山飛狐》讓我第一次認識飛來飛去的大俠,第一次知道到武俠小說,也認識了金庸,深深地愛上了他的小說。

電視劇總是播放得太慢,我只能四處找小說看。從父親的舊書中,我仔細尋找。無論是沒有封皮的小說,還是雜誌上小說選節,我都愛不釋手,拿起了仔細地觀看。在放牛的時候,我都是手上拿著一本書,邊走邊看。牛經常跑到別人地裡吃莊稼,我也沒有發現,被父母罵了很多次,卻還是不願意放下手中的書。


與小夥伴玩耍的時候,我經常把衣服披著,舉起木棍,嘴巴裡叫著鏗鏗鏘鏘的節奏,從山坡衝上衝下,仿佛自己變成了大俠。有時候,還學著武俠小說中的大俠行俠仗義,在村裡轉悠,看到不平事,就要插手管一管。

當我上初中後,在租書店看到全部的金庸小說,仿佛找到了絕世寶物,一頭鑽了進去。從《射鵰英雄傳》到《神鵰俠侶》再到《倚天屠龍記》,一直看到《鹿鼎記》,十五部小說一字也不放過。每一部精彩的故事,讓我連吃飯都忘記了。

在升入高中後,學業加重,只能把金庸小說暫時放在一邊,攻讀書本知識。在進入大學後,寬廣的圖書館,收藏了各種各樣的書籍,金庸小說當然也不例外。我再次從頭開始,一本一本讀過去。金庸的武俠小說太經典了,太精彩了,值得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讀。當然金庸小說改編成為電視劇,我也不會放過。有時候,為了追劇,甚至看到深夜,特別是《笑傲江湖》,至少看了十遍。


金庸小說是武俠小說,裡面都是打打殺殺,但是每一部都充滿了真能量,並沒有讓我變得暴力,反而讓我懂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道理。從我第一次與金庸小說結緣,就一直深愛著它們。在今後的人生路上,我依然會愛著它們。

相關焦點

  • 《我有一座冒險屋》鬼屋老闆+午夜神探+不死傳說=陳歌
    炎炎夏日與讓人脊背發涼的恐怖小說最配?秋風凜冽自然要看充滿正能量的靈異故事!最初把我會修空調的《我有一座冒險屋》(原名:我有一座恐怖屋)加入書單是出於獵奇心理,恐怖靈異小說講述的是另一個世界的故事,誕生於黑暗之中,纏繞於心頭之上,大部分看不見也摸不著,所以令人格外好奇。
  • 《射鵰的秘密》:怎樣創造出一個充滿魅力的武俠世界
    《射鵰》三部曲代表著金庸成功創造出一個充滿魅力了武俠世界武俠小說是產生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一個獨特的文學品種,源遠流長。追根溯源,武俠小說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大約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裡的華夏神話傳說。
  • 做正能量的姑娘,遇見未知的自己
    沉寂後的張德芬女士以四年北京郊區的家庭主婦生活為基點,發力反思,追求內心,於2007年創作了自己人生第一本身心靈成長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該書以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通過一位都會白領階級女性與老人以及其他配角(老人的學生)間的對話,將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各種事情進行探討,明確內心,巧用方法,逐漸轉變眼界觀點,形成自我主宰,操控身心的人生,從而解脫思想、完控情緒、釋放身心。
  • 金庸的小說裡,老實人大多沒什麼好下場
    在金庸的小說裡還因射殺敵軍首領而成了萬人敬仰的「神鵰大俠」 鹿鼎記裡韋小寶就更加不學無術 靠著一張嘴皮子遊走於各家之間 最後妻妾成群 還成了康熙身邊的小紅人 實在是羨煞旁人 這樣的例子在金庸小說中可謂不勝枚舉 我不否認金庸小說想像力之豐富 故事情節之跌宕起伏 確實是難得的佳作 他也提倡「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樣的正能量 但金庸的小說總在有意無意的 讓很多走捷徑的人成為傳奇 卻讓老實人吃虧甚至得不到好下場 雖然有些走捷徑的人也沒有好下場 比如
  • 後金庸時代,有人曾用「金庸新」的筆名,兩部書蹭出了百萬銷量
    以至於後來,當我在書攤上無意間看到標有金庸新著的小說之時,便毫不猶豫地捧起了那本叫做《九陰九陽》的小說,想要趕緊一睹為快,雖然當時讀時的感覺有些奇怪,這本書和以前那種寫法好像有些不一樣,但在當時那種飢不擇食的時期,只要是金庸寫的就成呀。
  • 金庸小說告訴你:你想要的東西都在書裡
    金庸十五部小說讀下來,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人世間渴望的東西,都被一些人通過書籍遇見了。這是不是也在暗示著人們:「欲遂平生志,可向書中讀」呢?人的一生之中許多想要的東西,都被金庸先生「藏」在了書中。讀書有益,書籍給書中的人們帶來了驚喜。
  • 《笑傲江湖》林平之——「正能量男孩」的消亡史
    他曾堅信不疑的「正能量」,最後親手毀了他的信仰。他就是林平之,一個「正能量男孩」,最終毀於惡毒和瘋狂,「屠龍少年」最終卻變的比「惡龍」更加瘋狂。不但讀者們以為他是小說的主角,就連他自己,也以為自己是整個世界的主角。如同千千萬萬「接班人」必須接受「社會的毒打」一樣,林平之也很快遭受了「江湖的追殺」。青城派餘滄海,為了謀奪他林家的「闢邪劍譜」,搞的的他家破人亡,還將他祖傳三代的福威鏢局連根拔起。
  • 金庸三改倚天屠龍記結局的背後:皮格馬利翁情懷與現實婚姻的折射
    於是在新修版的《倚天屠龍記》之中,金庸更進一步,讓周芷若多了更多繼續和張無忌在一起的可能:【張無忌道:「不拜堂成親,自然不違背俠義之道。我跟你本來有婚姻之約,後來可也沒拜堂成親。好!我答允你。到了蒙古之後,我不和趙敏拜堂成親,但我們卻要一樣做夫妻、一樣生娃娃!」周芷若微笑道:「那就好。」張無忌奇道:「你這樣跟我們為難,有什麼用意?」
  • 金庸小說中的一個細節:弱肉強食的真實世界
    金庸小說中的武俠世界是一個講究叢林法則的世界。全真派是射鵰與神鵰二書中名門正派的代表,他們的價值觀應該能代表當時武林中最正能量的價值觀。請看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的精彩表演。書中原文是:「過了半晌,小龍女才皺眉說道:怎麼,你不自刎相謝,竟要我動手麼?」
  • 2019年收穫文學排行榜
    他的長篇小說《我是太陽》榮獲第五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長篇小說《我是我的神》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3《大地雙心》徐皓峰(《收穫》2019.3)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翌年清帝遜位。1917年,一位守墓少年受託來到皇帝身邊,以秘法護其十年。權臣、伶人、軍閥、老學究、革命黨輪番上場,一段關於末代皇帝的別樣敘事就此展開。
  • 網絡小說和金庸小說比,差距真有那麼大?更多是人們的情懷罷了
    長期以來,說到金庸小說和網絡小說的對比,很多熟讀金庸小說的書迷們,對網文讀者往往都有一種「迷之優越感 」,並視網絡小說為毫無文學價值的小白爽文。然而,這些金庸讀者未必願意承認的是,金庸小說之所以如此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如此大受歡迎,恰恰是因為存在很多爽文甚至小白文喜聞樂見的橋段,什麼跳崖得寶,神功白送,美女倒貼,多女追一男,裝叉打臉等等,都可以說是當今網絡小說的鼻祖了。
  • 金庸小說裡的愛情,我最喜歡這一種,這樣的女子,讓我心馳神往
    我從十幾歲就開始讀金庸的小說,幾十年過去了,仍然愛不釋手。也許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大俠的夢想;也許每個男人,心裡都藏著這樣一位姑娘。詩經·國風·鄭風·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看了這首詩,也許你應該能猜到她的名字了。
  • 聽完《首席醫官》講當下官場之事,知正能量戰勝一切需要時間。
    首席醫官這部時代小說充滿了滿滿的正能量,全都似乎是寫真的故事情節。所有人應該都聽過。所以說首席醫官是一部紀實小說。小說裡面介紹了各色人等,官場軍界商界都用了大量筆墨,把每個人的靈魂塑造得寫實逼真,如臨其境那特立獨行為民辦事的一代才俊為官之人,那醫術和武功堪稱大內高手的曾毅,從一個小科員直到升為海警總隊副總隊長的為官曆程,為民請命,與邪惡勢力做你死我活的鬥爭,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
  • 金庸武俠十八題,答對一半以上,才算資深金庸迷
    序言:金庸筆下的小說共有十五部,人物8901人,關於原著中的細節和文化,還是讓人回味無窮的。每當翻閱的時候,總是會有新奇的發現,以下十八題分為簡、難、偏難三個等級,能答出一半以上,才算資深金庸迷,你準備好了嗎?1、《天龍八部》中的鳩摩智是一個武痴,精修火焰刀和小無相功,對於少林七十二絕技,也所知甚詳。
  • "金庸武俠"這塊金字招牌,還夠吃幾年?
    金庸群俠傳這部遊戲講述的是一個現代人小蝦米,意外穿越到了金庸的武俠世界中,結識了各路英雄好漢,也參與到了很多的經典橋段之中遊戲擁有金庸十四部經典作品中的人物,也有符合這些人物的超大地圖,還有十四部小說中的經典情節。玩家在各種情節中遊歷,但是玩家可以改變小說的進程,自由度非常的高,這個小編回頭會單寫幾篇文章,講講這款經典遊戲。總的來說,這款遊戲給日後非常多的金庸小說衍生遊戲,做了一個非常優秀的模板,開創了一種中國武俠遊戲的風格。
  • 將小說敘事置於歷史邏輯之中
    從「歷史文」的脈絡上看,《燕雲臺》一反穿越、架空的「金手指」,於正史之外尋找歷史發展的多元可能,將小說敘事放置於歷史邏輯基礎之中,把小說細節深植於遼代的社會現實之中;從「言情文」的脈絡上來看,《燕雲臺》一洗《甄嬛傳》《羋月傳》所形成的「宮鬥文」模式,轉變為「種田文」模式,將宮闈廟堂之上的勾心鬥角敘述為個人成長的社會生活背景,借歌舞宴遊來鋪展時局變動,於平湖秋波中暗藏刀光劍影,個人成長的創傷伴隨著家國情懷的張揚
  • 金庸小說和《水滸傳》的最大差別是什麼?
    讀金庸小說,腦海中經常會出現兩個問題:第一,大俠闖蕩江湖,錢是從哪裡來的?第二,大俠殺了人,為什麼官府從來不管?而《水滸傳》的世界觀,更加現實,也更加殘酷。1.林衝一身武功,見到高衙內居然就慫了,連個獄卒都可以欺負林衝,如果讀過金庸再來看《水滸傳》,就會覺得不可思議,你直接一刀砍死高衙內又能怎樣?楊志這樣的高手,居然會為錢所困,靠賣刀才能生活,你能想像謝遜賣屠龍刀嗎?後來楊志押運生辰綱,一路上連梁中書府上的一個奶公都管不了,要這武功有何用?
  • 金庸小說就是爽文?這個時代始終低估了它
    / 2003版《射鵰英雄傳》金庸去世後,中文網際網路又掀起了一次大討論:金庸小說具有多大的文學價值?有人覺得金庸的小說缺乏文學性,比如李海鵬就認為金庸小說&34;;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卻認為,金庸小說恰恰是最純粹的文學,因為文學是人學,而金庸真正地把人寫好、把人寫活了。
  • 靜夜寄思6大小說:警察三部曲獨樹一幟,獲稱「年度正能量作家」
    2017年2月,靜夜寄思第二屆網文之王評選中位列百強大神並獲得最具正能量作家稱號。2017年11月,靜夜寄思獲得第二屆「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文學新人獎「中的「網絡文學新人獎」提名2018年5月,第三屆「橙瓜網絡文學獎」評選中位列百強大神。2018年5月,第三屆「橙瓜網絡文學獎」評選中,榮獲「年度最受歡迎作家」之「年度正能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