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壞孩子」,根在原生家庭的關係裡

2020-10-04 黎庶女士

文/黎庶

《隱秘的角落》是根據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改編而成,其精彩的推理,一開始就深深的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並想要一鼓作氣從頭看到尾,並好奇結果怎麼樣了?

因為更新太慢,我一度氣極直接去讀原著,一口氣讀完原著,真是讓人酣暢淋漓。

不過朱朝陽用血書寫的悲劇,再次引發了為人父母們對家庭教育話題的激烈探討,同時也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朱朝陽為什麼這麼「壞」,他只是一個孩子啊!


是啊,一個孩子天生就懂得善良嗎?一個孩子天生就壞嗎?一個孩子天生就懂得社會規則和底線嗎?

而這一切一切的根源在於朱朝陽和原生家庭悲劇關係——他無法直面破碎家庭的陰影。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不能在陽光下呈現的心理,最後就會躲入陰影中,但它不會消失,而是會以我們不能控制的破壞性的方式出現。」

01

世界上從來沒有壞孩子,多的是缺少愛,還壓抑愛的孩子。

大家都說,朱朝陽黑化並不是因為父母離婚,而是因為缺少愛。父母離婚本身對於朱朝陽並沒有毀滅性的殺傷力,真正帶給朱朝陽巨大創傷與終身陰影的,是缺少父母的愛。

而我要說的是,缺少父母的愛,並壓抑自己內心渴望被愛的想法才是最大的創傷。

這就不得不追溯到朱朝陽的原生家庭。朱朝陽的媽媽和丈夫離異,獨自帶著孩子,生活過得難免艱辛。而正是因為艱辛,她便多了一些對前夫的抱怨。

而她從來不會把這種怨氣和不滿直接撒到前夫身上,只是在背後不停的叨叨,發洩著自己的不滿和憤恨。


她經常在朱朝陽跟前抱怨前夫,遷怒前夫離婚新娶的妻子叫「婊子」,而潛移默化的讓朱朝陽覺得,他們現在的艱辛都是「婊子」一手造成的。於是朱朝陽也跟著媽媽稱呼她為「婊子」,稱呼同父異母的妹妹為「小婊子」。

於是朱媽媽便抱著,離婚了,就老死不相往來。不但自己恨,也將兒子拉為自己的盟友,跟著自己一起恨前夫。她以恨的方式壓抑了自己內心的愛,同時也讓孩子壓抑了自己對父愛的渴望。

假如朱朝陽的媽媽對張朝陽的爸爸說:「我們的事歸我們的事,但是你多關心關心孩子,他需要父愛。」

這也足以打破兩人之間的芥蒂。

假如朱朝陽說:「爸爸,我要的不是你的錢,我只需要你多愛我一點,多關心我一點。」

這足以喚起他爸爸對他的愧疚之心。

假如朱朝陽的爸爸對王瑤說:「雖然我們已離婚,但是孩子終究是無辜的,該給的父愛我也必須給,我愛張朝陽多少,就能愛晶晶多少。」

這也足以消除他和王瑤之間的那堵心牆。

假如媽媽對朱朝陽說:「媽媽和爸爸之間的事你長大會懂的,但是這也並不影響你去愛你的爸爸,他也是愛你的。」

這也足以讓這個少年心懷暖意。

至少他可以直面內心的感受,接納自己的負情緒。

《原生家庭》的作者蘇珊·福沃德博士說:「父母在我們心裡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我們一同成長。在有些家庭裡,父母種下的是愛、尊重和獨立,而在另一些家庭裡,則是恐懼、責任或負罪感。」

朱朝陽恰恰就來自第二種家庭,而恐懼、責任和負罪感的種子在他的心中就像無形的雜草,侵入他的生活。傷害了著這個少年的自信和自尊,他覺得自己矮小,他的爸爸不愛他,內心滿是負罪感。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放眼望去,幾乎所有問題少年背後,都有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所有問題,其實都是他們用力撞向原生家庭時受傷濺出的血液。沒有孩子天生善良,也沒有孩子天生就惡。

02

他只是個孩子,他什麼都不懂,是對孩子最可怕的誤解。

還記得朱朝陽帶著普普去媽媽工作的景區時,媽媽單位的一位阿姨看了普普一眼,打趣說:「這小姑娘模樣長得真好,以後可以給你們家兒子做媳婦。」


她們也許沒有意識到,此時的普普向她們投去怎樣的眼神。顯然普普聽懂了她們的對話。

《壞小孩》中有這麼一句:「在成年人眼裡,小孩子永遠是簡單的,即便小孩會撒謊,那謊言也是能馬上戳穿的。他們根本想像不到小孩子的詭計多端,哪怕他們自己也曾當過小孩。」

朱朝陽的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是:「你小孩子懂什麼。」



朱朝陽只有無奈的沉默和壓抑。

即便是朱朝陽的爸爸在朋友的鼓動下,帶著朱朝陽去買衣服,不巧碰到現任妻子和女兒,他自作聰明,讓朱朝陽改口叫他叔叔。他以為朱朝陽還是個孩子,讓叫爸爸就叫爸爸,讓叫叔叔就叫叔叔。

他急著去撒謊,卻忽視了,維護一個孩子脆弱的尊嚴。三歲小孩都已經能分辨叔叔和爸爸的概念。何況朱朝陽是一個13歲的中學生。

而此時的朱朝陽雖然心懷不滿,但是他沒有反抗,只是低著頭,小聲應了下來。

他以討好,順從的方式,渴望著父愛的降臨。

而渴望來的,卻是父親對於晶晶的百般寵愛,對他的躲躲閃閃,一副見不得人的樣子。

更讓他憤怒的是,王瑤瞅著他受冷落時勝利的笑意,晶晶又是做鬼臉,又是呸呸呸。而父親對這一切卻都熟視無睹。


同是父親的孩子,怎麼區別就這麼大呢?

他恨父親對他的漠視。但是此刻他只是握了握拳頭,死命咬住牙關。他把憤怒壓在了心底,他越來越覺得母親說得對,他們就是「婊子」和「小婊子」,他和母親一樣,把對父親的恨遷怒到後母王瑤和同父異母的妹妹晶晶身上。

池田大作說:「儘管孩子們說不出,他們也能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生活態度。與其用嘴向他們灌輸正義良知,不如父母在自己的生活中用身體力行來示範,可以說這才是最高明的方法。」

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真正的富養,不是給最多的錢,不是給最好的食物,不是講很多大道理,而是給孩子平等的溝通和尊重,不要像俯視一個弱者一樣,在他面前無所顧忌的抱怨和撒謊。

他雖然沉默不語,但正如魯迅所說:「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03

孩子的惡往往比大人的惡更可怕。

孩子的惡為什麼往往比大人的惡更可怕?因為他們心中沒有社會規則規約,沒有道德法律的限制,他們善起來,很純粹,善得沒有邊界。所以做起惡來也更純粹、更徹底、更無底線。

嚴良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為了普普,他不惜任何代價。不問原因,不究結果,只要普普需要幫助,他便會趕到普普的身邊向普普伸出援手。


而普普呢,朝陽哥哥受了氣,他就要拉著嚴良去收拾晶晶,幫朝陽哥哥出氣,其實這也是為了朝陽哥哥好,但是結果朱朝陽在這兩個好朋友的撐腰鼓動下,將晶晶推下了窗,導致悲劇的發生。


於是為了掩蓋一個悲劇,而衍生了一個接一個的悲劇。

所以不難理解,很多校園暴力,為什麼都會演發出更大的悲劇,讓各位涉事家長都為之乍舌。

朱朝陽僅是討厭他的父親,便遷怒於他同父異母的妹妹晶晶,因為他奪走了父親更多的愛,想要教訓她一下,沒想到偏離了初衷將她從六樓的窗戶推了下去。

在《少年的你》中,魏萊僅是對陳念的嫉妒,就能一次次的發動同學孤立陳念,並扒衣、拍視頻和嘲笑。陳念忍無可忍,將魏萊無意推下了樓梯。陳念的朋友小北,為了幫陳念,意氣用事,去幫她頂罪。

在《悲傷逆流成河》中,唐小米僅是因為對一個男生心生的一絲絲悸動,便對易遙產生嫉妒,對易遙各種刁難,殘酷欺凌。意外將顧森湘推向了黑暗。

孩子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

特裡姆布雷博士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當時任加拿大總理的克雷蒂安設宴招待各個領域的科學家代表。席間,他讓科學家們講講各自領域的故事,當輪到特裡姆布雷講的時候,克雷蒂安表現得很積極,因為眾所周知,他是個出了名的壞孩子,小時動不動就向小朋友掄拳頭。幸運的是,他媽媽總是會耐心的引導他。在媽媽的潛移默化下,他走出暴力陰影,而沒有淪為一個偏激的殺人犯。

於是特裡姆布雷感慨地說:「自然之母真是太神奇了:你最壞的時候,恰恰是你最小的時候,你可以用20年來培養自己的性格,學習與社會共存的能力。」

孩子具有暴力傾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能及時的幫助矯正孩子的這種行為。

蘇珊博士在《原生家庭》一書中提到:「明智、成熟、有愛心的父母所持有的觀念會考慮到家庭中每位成員的感受和需求。他們會為一個孩子的個人發展和隨之而來的成熟獨立構建堅定的基礎。」

如,

孩子的叛逆心很正常。

● 故意傷害孩子是不對的。

● 應該多鼓勵孩子犯錯誤。

但是,有毒的父母對孩子持有的往往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觀念。他們會認為:

無論怎樣,孩子都要尊敬父母。

● 凡事必須按我說的做,否則就是錯的。

● 孩子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待在那兒。

當現實與有毒父母的觀念相悖時,孩子選擇抗拒不接受。他們不但不願做出改變,還不惜顛倒黑白來維護自己的觀點。不幸的是,他們的孩子涉世未深,還不能分辨真正的現實和父母展示給他們的扭曲現實。於是,他們便帶著父母這種無可撼動的扭曲世界觀步入了自己的生活。

當孩子小的時候,家庭就是孩子的全部。家庭教會了年幼的孩子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孩子才能夠決定自己是誰、該如何與人相處。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 世界上沒有壞孩子,多的是不完整的原生家庭
    最近一部國產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大火,豆瓣評分9.0分,各大平臺各讀者陸續出文解讀。就連章子怡也在微博鼎力推薦:「看了這麼多年的美劇英劇,終於有一部品質可與其抗衡的『中劇』了!《隱秘的角落》整體完成度非常高!……值得一看!」
  • 隱秘的角落裡,藏著從原生家庭走出來的「壞小孩」
    今年夏天,《隱秘的角落》無疑是國產懸疑劇最大的驚喜。在劇中最隱秘的角落裡,不僅藏匿著童話、真相、背叛,還揭示著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原生家庭的痛。壞孩子不是天生的,每個壞孩子的形成,都是原生家庭影響下的人格與成人世界規則的一次碰撞。
  • 《隱秘的角落》衝上熱榜:那些壞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最近國產懸疑片《隱秘的角落》獲得一片好評,但同時也讓人們再一次認識到原生家庭不幸福帶來的危害。在知乎站內評中,有超過91%的知友推薦了它!朱朝陽父母離異,爸爸有了新的家庭並且偏心於女兒;單親媽媽帶著朱朝陽一人生活,時常不在家。嚴良因父親入獄而被送往福利院,可憐的普普也是因父母雙亡而被送往福利院。同樣都是不幸的家庭,同樣都是不幸的孩子,看完劇我的心情很壓抑,我就在想這世上那有什麼壞孩子,只不過是孩子背後有一個不幸福的家庭。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原生家庭問題,給父母們帶來警示和教訓
    大家有沒有看過最近刷爆了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呢?我身邊很多人都看過,我也不例外。朱朝陽的原生家庭問題,給父母們帶來的警示和教訓有哪些呢?1.不要做控制狂父母單親家庭中出現原生家庭問題的概率極高,在《隱秘的角落
  • 《隱秘的角落》爆火引發深思,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01豆瓣8.9分神劇,沒看的快去「補課」《隱秘的角落嚴良帶著普普找到了許久不聯繫的同學朱朝陽,出於好心,朱朝陽暫時讓他兩在家裡住幾天。 今天,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原生家庭」。 《隱秘的角落》播出的同時,這個話題突然衝上熱搜,引發3億多的閱讀,到底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02「世界上從來沒有壞孩子,多的是缺少愛的孩子。」
  • 隱秘的角落---破碎的原生家庭對人性的扭曲
    最近豆瓣評分9.2分的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引起了我的關注。家庭會塑造人的個性,影響人格成長、人際關係、管理情緒的能力,以及對人與人之間情緒互動的了解,甚至談戀愛時,總是不自覺看上某種特定類型的對象,也受到原生家庭不同背景的影響。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毀掉孩子的不是貧窮,而是原生家庭的傷害
    最近爆火的《隱秘的角落》,劇情跌宕起伏,上線僅一周便達到9.0分的高評分。故事講述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朱朝陽、嚴良、普普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起謀殺。由此他們的命運跟殺人兇手張東升牽扯糾纏在一起。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人格、命運與他們背後的家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一步步邁向深淵。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無罪
    近期深受好評的影視劇,一定要數《隱秘的角落》了,從豆瓣9.0的評分就能看出,好的電視劇,一定會在背後深刻揭示一些社會現象。許多人發表看法,對於這些孩子的背後的原生家庭大肆指責,如果沒有原生家庭,他們一定不會如此,如果沒有原生家庭,他們的內心不會有黑暗,如果沒有原生家庭,這樣的事件不會上演。
  • 《隱秘的角落》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裡,藏著原生家庭的千萬種不幸
    今夏國產懸疑劇之光《隱秘的角落》,前兩天迎來了大結局。當人們驚詫於這些孩子的腹黑和可怕時,我才發現,其實每個跌入深淵的孩子,都是原生家庭的犧牲品。35歲的紫金陳,本質上仍然還是劇裡那個敏感自卑的朱朝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璜曾談起中國家庭現狀:焦慮的母親+游離的父親=失控的孩子。生活在這種家庭氛圍裡的孩子,走出來是幸運,走不出是常態。
  • 原生家庭才是最《隱秘的角落》
    最近的熱播劇《隱秘的角落》讓人又不得不開始關注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已經是快要說爛了的話題,可是在人的一生中,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由內而外的,我們怎麼都繞不開它。《隱秘的角落》是毫無疑問的懸疑片,短短的12集死了11個人,故事講述了一個少年宮的奧數老師張東升將自己的嶽父嶽母推下山正好被三個小孩拍到,三個小孩以此要挾他拿出三十萬,劇情就在張東升和朱朝陽,嚴良,普普哲三個小孩之間展開,看似是一個成年人和三個未成年人之間的較量,其實學霸朱朝陽才是最後的大boss,借張東升的手殺人,到最後自己成功洗白,成了最無辜的人。
  • 每個人心中都有「隱秘的角落」,孩子的好壞都藏在原生家庭裡
    網劇《隱秘的角落》在這個夏季快速走紅,成為眾多當季影視劇中的一匹黑馬。這部劇不僅豆瓣分高達9.0,討論度和影響力也是很大。#朱朝陽的原生家庭#,#朱朝陽張東升#,#小白船#等等圍繞這個劇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榜。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的罪與罰
    耐不住各大社交網絡的強推,終於去看了《隱秘的角落》。因為這部劇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它反映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朱朝陽和張東升無一都是不幸的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都存在著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隱秘角落。所以,看到癥結,找到解藥,才能真正讓朝陽東升,照亮那些隱秘的角落,讓悲劇不再發生。1.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的缺陷,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壞小孩
    最近大火的「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推理小說《壞小孩》,講述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了一次謀殺,將幾個家庭裹挾其中,從而透露出每個家庭的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家庭和父母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麼重要。而造成這一系列改變的原因脫離不了原生家庭之罪。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催生的惡,是光照不進的隱秘角落
    近期很火的劇《隱秘的角落》豆瓣8.9高分,提前鎖定2020年的最佳國產劇。一個健康的母親,在一個家庭裡絕不僅僅是孩子的母親,她是有獨立工作和生活的人。這意味著,一個健康的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是獨立的個體,愛著彼此的同時尊重彼此。
  • 看了《隱秘的角落》才知道,比原生家庭更傷人的是糟糕的婚姻關係
    那麼《隱秘的角落》一定要擁有它的姓名。火到什麼程度,不僅各大媒體熱搜不斷,還在朋友圈持續刷屏,豆瓣50多萬人參與的評分中,超過50%的人都給了五星好評。從劇情中不難看出,推動著「老實人」張東升和「乖孩子」朱朝陽滑向「惡」之深淵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朝夕相對的愛人親人,套用現在特別熱的一個詞就是「原生家庭」的傷害。如果順著原生家庭這條線再往上追溯,還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糟糕的原生家庭,往往都是從一段破敗的婚姻關係中演變而來。
  • 《隱秘的角落》,壞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火,三個孩子與殺人犯較量的新奇劇情讓人眼前一亮,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優等生」的朱朝陽與「殺人犯」的張東升間的聯繫。2原生家庭環境的惡劣,是TA「壞」成長的溫床每次說孩子的成長,就會牽扯父母、家庭以及婚姻,似乎已經是看膩了的話題,但每每看到觸目驚心的新聞後,又總會想孩子變成這樣是為什麼,他的原生家庭到底經歷了什麼?
  • 從《隱秘的角落》看,原生家庭的六宗罪
    最近最火的網劇莫過於《隱秘的角落》了,豆瓣目前已經有超過37萬網友評價,評分高達8.9,各大網站上的討論度也很高,這的確是值得一看的一部劇,除了令人回味的劇情之外,它還隱晦地又一次提出了關於原生家庭的許多問題。
  • 《隱秘的角落》背後,藏著多少原生家庭教育中受傷的孩子?
    這句爆火的話,也是來源於今年夏天的黑馬網劇《隱秘的角落》。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這部熱劇背後所包含的原生家庭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把握好這份愛和尺度,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庭關係。《原生家庭》曾這樣寫到:「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家庭體系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家庭成員作為個體,擁有多少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度。」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教育缺失了什麼,會養出一個殺人犯?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想和行為裡,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最近,全網幾乎都被一部高分熱劇《隱秘的角落》(豆瓣9.5分)刷屏,手沾多條人命號稱終極大boss的男主角竟然只是一個初中生,在看似最美好的年紀卻展現出了很多黑暗角落的故事和人性,也引發了很多關於原生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反思。
  • 從《以家人為名》到《隱秘的角落》:對不起,從沒有好的原生家庭
    關於原生家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於是,2020年上半年,我們有了一部壓抑的《隱秘的角落》。但在下半年,《以家人之名》卻給我們看到另一種希望:治癒不幸的童年,一個李海超,李爸爸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