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這篇小說用十二萬字的篇幅介紹了主人公福貴灰暗而慘澹的一生,他曾是一個衣食無憂,終日只知道吃喝嫖賭的富家子弟,但是出生即是巔峰,福貴的一生都在失去中度過:他先是失去全部的家產,隨後失去所有的親人,他的一生都是在無盡的黑夜中沉淪,而這黑暗中唯一一縷陽光就是女婿二喜和女兒鳳霞的婚姻,雖然短暫,但卻是一家人最歡樂的時光。
萬二喜是縣城裡的人、搬運工,掙錢很多,當福貴聽到隊長介紹時都覺得難以置信,直到隊長解釋說二喜是個偏頭時,福貴才相信這一切是真的,全家人最幸福的時刻也是從二喜踏進家門這一刻開始。
電影《活著》中的二喜
二喜是不善於表達的體貼人。第一次到福貴家的二喜除了「恩」,一個多餘的字都沒有,他只是到處打量福貴家的茅草屋子,搞的福貴都以為二喜會嫌棄他家太窮而拒絕這門親身。不曾想二喜是個細心的行動派,第二天就帶著,拉了一車石灰來修整房子,並貼心的連夜給未來丈母娘家珍做了一張小方桌,只為讓臥床不起的家珍以後的起居方便一些。
二喜為鳳霞傾注所有。鳳霞是個苦命的孩子,因為生病成了一個聾啞人,父親福貴想給女兒辦一場隆重的婚禮,從而讓女兒在以後的日子裡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二喜非常理解福貴的這番苦心,他為此花光自己所有的積蓄、甚至在外面借了一些錢,給鳳霞辦了一場當地許多年內都是最氣派的婚禮。
二喜一切只為鳳霞能夠開心。按照當地的規矩,新婚女兒必須要一個月以後才能回娘家,可是二喜知道鳳霞對於父母的依賴,不到十天就陪著鳳霞回家來探望福貴夫妻。從此以後,二喜全力幫助鳳霞分擔幫助父母的重任,給福貴夫妻以最大的幫助。
電影《活著》
可惜幸福的時光總是非常短暫,在醫院鳳霞難產,醫生問:「要大的,還是要小的?」二喜直接跪在地上祈求醫生:「醫生,救救鳳霞,我要鳳霞。」不久醫生出來之後卻告訴他:「生啦,是兒子。」二喜一聽就急了,大聲叫道:「我沒要小的。」直到醫生說大的沒事時,二喜才開心的大笑起來,可惜不久後鳳霞就因為大出血而失去了生命。
面對保大保小這一世界難題時,二喜的表現讓人感動,他沒有絲毫的猶豫就選擇了自己摯愛的妻子,雖然他的內心非常捨不得未出世的孩子,但是他堅信妻子鳳霞才是他的一切,只有鳳霞活下來,他的生命才會更有意義。
活著最大的煩惱
鳳霞之於二喜,既讓我們領略到婚姻最美好的樣子:兩個人從陌生走到相知,從此人生路上相互扶持,成為彼此活著的全部。同時也讓我們明白活著從來不會以個人的選擇而轉變,唯有忍受才是支撐活著的唯一力量。
《活著》的作者餘華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激勵,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埋怨對方。」我認為餘華的這番話對,也不對。因為命運太過無情,他不會理解人類的友情、愛情和親情,自然也不會和任何人產生任何感情,他只會按照他的意志去撥弄每個人的人生,而不接受任何個人的埋怨和抗爭,每個人活著意義僅僅就是接受命運的安排而單純的活著。
活著只是活著
每當人生迷茫的時候,不妨讀一讀《活著》,這本書會讓你明白活著真的就只是活著,與任何選擇與努力抗爭都沒有關係,學會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堅忍的活著才是對命運最無言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