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餘華的小說《活著》,是一年之前,感嘆作者的筆調,平靜而冷峻,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相繼失去,是何等的殘忍,心裡破碎地不忍再讀。
於是,我把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版《活著》反覆看了幾遍,幾乎每次,眼淚還是止不住的流。
時代有些偏遠,但生命中的牽掛,放到現在,有何區別?
人活一世的價值和意義,不就是因為身邊那些最親的人構成了精神支柱麼?倘若上天都毫不留情地將這些生生奪走,是不是,存在的意義也變得毫無價值?
如何討論福貴的人生,在那樣極端的環境中還要講生活而不是倖存?生活和倖存之間的界限到底在哪裡?
作者在日文版自序中寫道:在中國,對於生活在社會低層的人來說,生活和倖存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之間輕微的界限在於方向的不同。對活著而言,生活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倖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
簡直是一個智者的大徹大悟。
可是生活有那麼殘忍,竟能讓人世間所有的苦痛都能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最後這個人的內心,是千瘡百孔還是空無一物?
小說裡的福貴,身邊所有親人都死了,只剩下他和他的老黃牛,相依為命。
而電影裡的福貴,對小說稍作了更改,結局是妻子家珍還在,女婿和外孫也在。
總還是給人留了點念想,總還不至於看到最深刻的絕望。
分析福貴的一生,大致有三個階段。
徐家本是個有錢人家,祖上留下來的那處房產不知道讓多少人羨慕,尤其是賭館裡的龍二。
福貴每晚去和他賭錢,輸了就在帳本上記帳,當然是把自己的房產做了抵押。
妻子家珍是個賢惠善良的好女人,只是看到福貴一直都改不了好賭的秉性後,帶著女兒鳳霞,回了娘家。
當然是輸的個精光,福貴家的房子也被抵押給了龍二,老父親更是被氣得一腳登了天。
由原來人前人後被人簇擁的少爺,一下子變成了身無分文的流浪漢。
生活的巨大變故一下子把這個敗家子打蒙了,他給母親租了個破舊的小房子,開始靠著自己的雙手掙錢。
這個時候家珍帶著兩個孩子回來了,還有他們的兒子有慶。
福貴滿心歡喜,人吶,只有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才能看清生活的真相。
福貴本以唱皮影戲為生,和搭檔春生一起。直到有一天被國軍抓去,在戰場上看到了無數的傷兵一夜間全被凍死,他害怕打仗,想回家,就在共軍的幫助下回了家。
冬去春來,希望的曙光總讓人感到莫名的期待。
鳳霞成了啞巴,家珍說得了一次高燒,也算是撿回了一條命,但嗓子徹底壞了,福貴的母親也走了。
再那個黑暗的弄堂裡,家珍抱著福貴痛哭的那一幕,大概是所有的承擔的痛苦再那一刻都發洩了出來。
總算一家人齊整,總算要把眼前得當下得過下去,要不然呢?生活永遠都在繼續。
大躍進,誰家都不想落後,誰都想當個積極分子,兒子有慶因為被拽到學校煉鋼,不小心在牆角裡睡覺被區長倒車的時候撞翻了牆,有慶被壓死了。
看著那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倒在了血泊之中,那個為了幫姐姐不被其他小孩子欺負愣是把一碗帶辣椒的棉頭往別人頭上倒的小男孩,沒了。
從這裡開始,心酸和心疼,四面八方湧過來。
看著前面由一幕那麼多傷兵被凍死在冰天雪地裡,我沒哭。
而這個小男孩,卻賺足了我的眼淚,我想,人們的情感,多以故事的方式連結,我們看到了有慶鮮活的個體展現在我們面前,有歡笑有眼淚,這就間接地讓觀眾的情感嫁接到這個人物中,所以導致我們的情緒崩潰。
生活依舊要繼續,就算是熬,也要熬下去。
就像家珍勸告害死有慶的春生,人,總要好好活著。
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看到鳳霞結婚那段,算是最開心隆重的了,總感覺日子應該會往好的方向發展,鳳霞嫁給了一個誠實可靠的工人,就在鳳霞生孩子的時候,大出血。
有時候真是造化弄人,偏偏那時候文化大革命,真正好的醫生教授都被關進了牛棚,被批判,而一批經驗淺薄的小護士卻當起了大夫,當我看到她們手忙腳亂的時候,我知道,又一個生命慘死。
福貴的中年,就是伴著兒子女兒的先後離世,艱難而又傷感的活著。
鳳霞生的兒子,叫饅頭。
每年,福貴、家珍和二喜都會帶著饅頭給鳳霞有慶上墳,這個憨厚可愛的孩子,像極了小時候的有慶。
有時候感嘆,命運的輪迴,上天讓你失去的,會以另一種形式還給你。
這就是我認為電影改編之後的高明之處,它讓家珍還活著,二喜也活著,饅頭也在,在這樣一個亂世,又一個簡單的家,就有幸福的期望。
魯迅先生曾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
但電影之於小說,更像是一種苦難重生。
就像饅頭抱著的那些小雞,是新的希望,也是新的開始。
福貴給這些小雞找了他原本裝皮影戲的箱子,皮影戲的道具沒了,過去的人和事,在時代面前,就像皮影戲裡的輾轉騰挪,燈光一散,什麼也看不見。
有些東西,就只能是回憶了。
而那些嘰嘰喳喳的小雞,是新的生命,象徵新的開始。
就像小說裡最後的結尾: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苦難,有時候是時代的產物,有時候是命運的捉弄,假如福貴不是因為好賭把家產都輸光,估計他的人生,又會是另一番模樣。
至少它讓他懂得,這輩子最珍惜的,是摯愛親人。
他的賭癮,也就在那一夜之間徹底改掉了。
經歷過變故,才知道生活不易;經歷過死亡,才懂得生命的珍貴;經歷過兩個孩子的去世,才讓他回到了最本真的自己,他也有無能無助的時候。
用盡一生,不過就是一句最簡單的兩個字:活著。
本文系原創首發。
寫盡婚姻情感,道盡人生百態。但它卻是人生的維繫。
歡迎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