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惡毒虛偽的小秦氏,不過是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

2020-10-09 愈姑娘

關注我,為你解決情感難題

作者:愈姑娘


明蘭開解張大娘子的時候說,一個女人想要改變人生,一命二運三本事,三個中能佔兩個就能實現。

盛老太太身邊的房媽媽,進了盛家是運氣,自己努力有本事,從而告別了窮酸出身,做了盛老太太身邊的一等女使。

張大娘子嫁給國舅爺,本來是一副爛牌,但是她是國公爺這樣的家境,這是命,加上自己的不放棄,這是本事,從而也拿回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小秦氏呢,人人都說她有好命也有好運,秦家嫡女,嫁給顧侯爺,怎麼看都是一副好牌,為什麼她偏偏打爛了這副牌?有人會說是她自己作死的,惡毒虛偽,不安好心。

我查過一些資料才發現,其實小秦氏的一生很心酸,風光的背後,都在被命運捉弄



秦家本是個殷實的家族,奈何秦父不擅積蓄和節制,揮金如土,再厚的家底也會有見底的時候。而秦母又是個軟弱的性子,管制不了丈夫,又沒有理家的本事。

漸漸的,秦家也有了沒落了趨勢。那幾年,大秦氏嫁到了顧家,風頭無兩,於秦家滿門皆是榮耀。大秦氏的確是個尤物,才讓顧侯爺非她不娶。

原著中是這麼描寫大秦氏的:

「美若秋荷,靜極生妍,善詩詞,工曲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東昌侯府千嬌萬寵的嫡長女。體弱多病,滿京皆知。」

奈何大秦氏並不是個賢德之人,結婚沒幾年,就傳出許多不好的事情,給秦家招致罵名。

大秦氏仗著顧侯爺對自己的偏愛,恃寵而驕,毫無敬畏之心。

家中事務一概不理,沒有主母風範。兒媳對婆母孝順本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是她嫁到侯府第一天就給了婆母一個下馬威。若是婆母斥責她,她就裝暈倒。

這一點頗像林小娘,利用丈夫的憐憫之心,拎不清是非曲直。即便如此,顧侯爺依舊對她百依百順。因為身體不好,婚後10年都沒有子嗣。

顧家讓顧侯爺親近妾室,生個一兒半女,都被大秦氏攔著。久而久之,大秦氏就落下不賢不孝不好生養的名聲。

那個年代,姐妹都是榮辱與共的,大秦氏如此,大家也聯想小秦氏該也是這樣,所以遲遲沒人願給小秦氏說親。

後來,大秦氏因為顧侯爺要娶白氏一病不起,與世長辭。接著,秦父秦母雙雙去世,小秦氏為父母守孝6年,活生生把自己拖成了一個老姑娘。

彼時,家族的掌管大權就落到了小秦氏嫂嫂手裡。那時候,秦家早已不如從前富足。

加上嫂嫂又是個刻薄之人,她不願意給小秦氏置辦嫁妝,於是就唆使小秦氏給顧侯爺當填房:

「妹子啊,不是嫂嫂刻薄,讓你去做填房,實在是你年歲大了,好人家不容易找。你大姐夫是怎麼待你姐姐的,咱們全家都清楚。別提那個卑賤的鹽商之女,遲早被休。再說了,你大姐姐留下的人能叫她舒服?嫂嫂也是為你好,這樁婚事雖眼前瞧著不美,可好處在後頭呢。煜哥那身體,實在不是個長壽的。只要你生下哥兒,以後襲爵的不是你兒子。白氏生的那個顧廷燁,你還收拾不了?」

小秦氏沒有好命,出生在秦家,看似風光,她卻是犧牲品。父母一直偏愛大秦氏,對她百依百順,才養成了她任性妄為的性格。

大秦氏是幸運的,被父母寵愛,又嫁得一個人人稱羨的夫君,對方不嫌棄她體弱多病,不好生養,反而處處由著她。

可是小秦氏呢,不是爹娘最疼愛的,因為大秦氏敗壞了秦家女子的名聲,讓自己錯過了最佳的結婚年齡。

家族不斷沒落,被兄嫂苛待,只能嫁給姐夫當續弦。我相信小秦氏並不是生來就惡毒的,只是命運的不公,讓她被困在其中,無法翻身。

她嫁給顧侯爺前,兄嫂就在她心裡種下了兩顆種子:一顆是顧侯爺會像對待大秦氏一樣對待你,另一顆是你的兒子未來可以襲爵。

要完成這兩個夢想,就要除掉白氏和顧廷燁。

所以我們看到小秦氏未過門的時候,就和顧大郎說是白氏害死了大秦氏,處處散播白氏的謠言,讓她被氣到難產而死,最終她順利嫁入侯府。

說到底,小秦氏不過是秦家的一枚棋子,沒人為她打算,她只能為自己打算。



小秦氏從嫁入顧家開始,就開始盤算著自己的目的。

原著中對她有這樣一段描寫:

「繼妻會起奪嫡的念頭,大多是後來老夫慣的;可她不一樣,從嫁入顧府那日起,她就咬牙牢記著,她不能白白委屈做了填房,將來的顧侯必得是她兒子。」

從這足以看出,小秦氏對顧侯爺並沒有情,比起顧侯爺的恩愛,她更看重自己兒子是否能襲爵。

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一個是要得到顧侯爺的心,另一個是要清除顧廷燁這個障礙。那個時代,女人普遍的認知是,想要守住丈夫,就要賢良淑德。

小秦氏和大秦氏完全不同,她掌管家事,上上下下管理得井井有條,哪怕是四房五房這樣的無賴親戚,她都能處置妥帖。

所以小秦氏的名聲一直很好,大家都覺得她心善有本事。奈何,小秦氏所有付出,顧侯爺都不看在眼裡。

比起大秦氏,小秦氏根本不值一提。想要取代大秦氏,那更是天方夜譚。於是,小秦氏只能日夜看著自己的丈夫思念大秦氏,又無可奈何。當一個人的付出和回報失衡的時候,內心難免會憤恨。

她曾哭著說:

「旁的人再好再賢惠也是無用的,老侯爺是真喜歡大姐姐啊。彌勒佛是未來佛,他是在求來世可以和大姐姐再續前緣。大姐姐死了,他呢,只剩下一副空殼。」

這種情緒若有宣洩的出口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小秦氏沒有,她依然要把所有的苦楚打碎牙往肚子裡咽,才能保住自己的名聲。

顧侯爺的冷漠,讓小秦氏的內心逐漸扭曲。不得不說,顧侯爺才是造就顧家所有悲劇的源頭。既然靠不了丈夫,那只能靠自己。

小秦氏在算計明蘭的時候,說過這麼一句話:

「天下的夫妻,就沒有一體的。郎君們自以為掌控一切,就可以忘恩負義,別有心腸,也別怪婦人們自謀生路,挖夫家的牆角。」

這就是小秦氏算計顧侯的真實內心活動,既然你不愛我,我只能靠自己得到想要的。一個從沒有被丈夫愛過的女人,內心是孤苦的。

可想而知,這麼多年,小秦氏和顧侯爺同床異夢,她有多煎熬。有人百忍成鋼,有人忍出了憤恨和嫉妒

因此,小秦氏看到明蘭和顧廷燁恩恩愛愛的時候,機關算盡也要拆散他們。人性就是如此,我得不到的,憑什麼你能得到,最好大家都過得差不多才好。

小秦氏可恨,我更覺得她可憐。其實她所有的算計,不過是追求愛與自由罷了。

倘若顧侯爺對小秦氏有多一點溫情,哪怕做不到深愛,就盡到丈夫的責任,也不至於讓毀掉小秦氏的一生。

顧侯爺太狠了,他對大秦氏是情深,但是他用冷漠害死了自己的兩任妻子。



小秦氏捂不熱顧侯爺的心,要除掉顧廷燁卻有方法:捧殺。

不得不說,小秦氏很聰明,這一招不僅能讓別人歌頌她的賢德,又能不經意間毀掉顧廷燁的一生。

小秦氏對顧廷燁的捧殺有多可怕?

顧廷燁的幾個堂哥和親戚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但是帳單籤的都是顧廷燁的名字,讓老侯爺生氣,家裡常常雞犬不寧。

面對這個局面,小秦氏完全站在顧廷燁這邊,幫他還清債務,為他打點一切。小時候,顧廷燁就很調皮,經常離家出走。

回來後,小秦氏還會遠遠的來接他,表面上是勸說他回家,實際上是加劇他和父親的矛盾。

顧廷燁從小頑劣,花名在外,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個逆子。

這樣的局面,小秦氏不知道在後面做了多少功課。

她試圖用縱容和溺愛,讓顧廷燁失去老侯爺的心,這樣爵位自然就落到顧三郎身上了。

奈何機關算盡,她根本不了解顧廷燁。顧廷燁就算看起來再叛逆,骨子裡都是溫柔良善且有骨氣之人。

當看到小秦氏的真面目後,他從來沒有被擊倒,而是開始闖出自己的天地,最終成功襲爵。

可以說,顧廷燁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小秦氏的掌控之外。即便顧廷燁已經混得風生水起,小秦氏依然沒有放棄讓自己兒子襲爵的事情。

她把矛頭指向明蘭,只要明蘭死了,顧廷燁或許傷心欲絕,就會和他父親一樣只剩下一具軀殼。奈何明蘭不是無用的庶女,她聰慧懂事,見招拆招,一次次躲過危機。

小秦氏還有失算的一點是,她的兒子顧廷煒是個傻白甜,她捧殺了顧廷燁,卻沒有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得有野心有計謀。

顧廷煒是真善良,全家上下都排斥顧廷燁,唯獨顧廷煒對他二哥哥是真心實意的。

小秦氏的這一生,步步為營,終究落了空。

最後,在火光中,她悲痛的吼著:

「這侯府就是吸血的魔窟,我姐姐是個多善良的人,為了自保,娶了白家的姑娘,還跟她生兒育女,把她拋諸腦後,毀了白家的,毀了我姐姐,還想毀了我,在這大宅子裡演了一輩子的戲,就像是陰溝裡的一條蛆,沒有一日活得像自己,倒不如勾欄瓦舍來得痛快,這一刻,我要活回我自己。」

小秦氏可恨,可悲,可憐,她不是不想做自己,只是拿到手中的牌都是無解的。

落敗的娘家,大秦氏的影子,顧侯爺的冷漠,一命二運都沒有,她只能靠自己爭取想要的東西。

有人說,小秦氏不這麼惡毒,也能過得很好,至少是顧家主母,還能母憑子貴。如果用我們現在的價值觀是去看小秦氏,她自然有千不該萬不該。

但是你要明白,在那個時代,女子哪有什麼選擇權,一輩子都要仰仗丈夫和兒子才能生存下去。

小秦氏仰仗不了顧侯爺,顧廷煒又不如意,她內心沒了寄託,也找不到存在的意義。

苦心經營,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小秦氏恨顧家,恨這個世界,她有痛恨的權利,只是她不該把這恨意帶給身邊每個人。

其實也不必痛罵小秦氏,她惡毒虛偽了一生,命運給了她報應,就是她從沒有得到過幸福和自由。

或許死亡,對她來說才是解脫。

那些心中的怨恨,困住別人,也會困住自己,因果循環,一報還一報,這個世界是公平的。

END.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小秦氏的一生?

歡迎留言討論。


愈姑娘:情感作者,專注新時代女性的成長和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知否》秦小娘:笑面虎小秦氏,她其實是一個可憐的女人
    文/竹英 剛看《知否》的時候覺得小秦氏是一個好女人,賢惠溫柔,作為一個繼母,對顧廷燁是那麼的關懷,讓人覺得如沐清風,顧廷燁也因此對她很敬重。但是小秦氏又是可憐的,她是顧偃開的第三任妻子。顧偃開的第一任妻子是大秦氏,她溫柔賢惠,是家中的嫡女,也是很出色的,但是身體不是很好,家裡也為她的婚事有點擔心。
  • 《知否》小秦氏狠毒下的絕望讓人無法去恨她
    《知否》中小秦氏是一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反派角色,既可悲又可恨。是劇中最大的白蓮花,表面純潔善良,內心自私惡毒。小秦氏從嫁進候府就一直隱忍,扮作白蓮花二十多年,騙過了所有人。精明如顧家大郎二郎都被她矇騙了多年,在老侯爺死後才看清她的真面目,至於候府其它人,則是在分家後才慢慢察覺,更不要說外人了。這份隱忍和智謀,不得不服氣!她成為一個面目可憎的人全然是因為婚姻,小秦氏本事東昌候府嫡女,身份尊貴,想必年少時也希望像姐姐一樣嫁個良人,夫妻琴瑟和鳴,兒孫滿堂。然而因為東昌候府逐漸沒落,兄嫂為了節省嫁妝,得到豐厚的聘禮,維繫家族的利益。
  • 知否原著:難怪小秦氏性格扭曲,恨顧家入骨,你看她姐夫做了啥?
    大家都知道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顧偃開,也就是顧廷燁的父親,一生娶了三任妻子,其中第一任妻子大秦氏是顧偃開最情深義重的,而白氏就是顧廷燁生母,顧偃開基本上就是利用,而小秦氏更是沒有真愛。首先說這個大秦氏本身就是一等一的美女,出嫁之前東昌侯府也是鼎盛時期,但由於大秦氏一直因為身體不好,十分較弱,到十八歲都還沒人願意娶她。
  • 《知否》小秦氏:每一個人的惡都不是毫無道理的
    《知否》中塑造的角色,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無奈,這部劇的精彩之處就在於,沒有一個純粹的壞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從一開始林小娘和墨蘭出場,就已經讓人覺得,栽贓陷害莫過於此了。之後曼娘登場,康姨母出現在盛家頻頻挑唆王大娘子,才讓人發現原來壞人還有這樣的,為達目的可以利用所有人。
  • 重溫《知否》,看似聰明的她,其實是劇中最可憐的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自己比較喜歡看的一部電視劇,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再次重看的時候更加體諒做女子的不易,尤其是在古代更是如此,劇中也是著重表現不同女子的不同命運,在眾多女性角色中,最讓人唏噓的是顧廷燁的繼母小秦大娘子,看似聰明,實則最可憐。
  • 《知否》原著想要奪爵的小秦氏:她的婚姻悲劇,源於無愛
    可是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中,小秦氏都是那個一心一意想要奪爵的那個人,我剛開始看《知否》電視劇的時候我那個時候只是以為她就是一個純粹的貪戀權力的人,才會是那樣的不擇手段,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未嘗沒有可憐之處呢?
  • 知否:害人又害己的小秦氏和康姨媽,被她們害慘的女兒們命運如何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兩個歹毒的女人康姨媽和小秦氏。她們一個是明目張胆的狠,一個是包藏禍心的毒,機關算盡的兩人,終落得悲慘的下場。不過也就這回,長梧兄弟已應承了伯母,說若有下次,就把媳婦趕回老家去,另抬平妻。康允兒本來已經有了和睦的家庭,有了疼愛自己的丈夫和明事理的公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些都要感謝盛老太太為她覓得良緣。
  • 知否:同為繼母,3點原因決定明蘭良善,小秦氏惡毒
    反觀小秦氏,對親姐姐的孩子顧大郎暗中下毒手,對顧廷燁更是從小捧殺。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明蘭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人,只不過這一段情節在電視劇當中已經刪減掉了。小秦氏內心充滿恨與嫉妒,明蘭內心是愛與包容在《知否
  • 《知否》:小秦氏火燒祠堂的戲有多好,所有的怨與恨找到了原因
    《知否》的人物太多,反派個性鮮明,主角通透明了,當初追劇的時候,朱曼娘、康姨媽、林小娘、小秦氏等人皆被觀眾恨得牙痒痒。有人說想把小秦氏從電視屏幕裡拉出來暴揍一番,也有人說這種高階反派還是頭回見,她不擇手段、自私自利,笑容背後全是心機。就如《甄嬛傳》裡的葉瀾依所說,溫柔刀,刀刀要人性命,小秦氏的壞非常人能想像,當她和聲細語地替顧廷燁說話時,觀眾在笑聲中感受到了一絲絲寒意。
  • 《知否》:兩人一唱一和,康姨母和小秦氏的結局,唯有一死
    正好康姨母又搭上了小秦氏這層關係,她們雖然性格不同,但都屬於一類人,她們有共同的「敵人」,兩人一致要除掉顧廷燁和盛明蘭夫婦,絞盡腦汁,一直給盛明蘭找麻煩。在《知否》中,能與康姨母比狠的人,就屬小秦氏了,最重要的是她比康姨母聰明。小秦氏看似賢惠溫和,實際上是個陰狠的女人。從她嫁進顧家開始,就沒有閒著,對顧廷煜和顧廷燁好,都是有目的的。
  • 小秦氏如此的惡毒,為何顧廷煒卻出淤泥而不染呢?
    小秦氏如此的惡毒,為何顧廷煒卻出淤泥而不染呢?小秦氏侯府嫡女,出身名門身份高貴,在外名聲非常賢德,實際上確實一個非常惡毒的人,表面上對顧廷燁護著,實際上卻是想捧殺他,讓他成為一個無用之人,在外面佔盡了名聲,在內卻是經常把身邊人當槍使,讓他們去幫自己達到目的。
  • 知否之小秦氏:老百花的一生
    近年來關心則亂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火,不僅圈書粉無數,還搬上了熒幕,由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同名電視劇也是熱播劇。劇中顧廷燁的繼母作為一個資深反派令人印象深刻,今天便來盤點一下她的原型《知否》裡的小秦氏。
  • 《知否》借刀殺人收盡名聲,小秦氏真是好手段
    《知否》借刀殺人收盡名聲,小秦氏真是好手段小秦氏是《知否》裡的一個角色,這個女人可不簡單,她慣會用心機與人勾心鬥角,她為了自己兒子能登上侯爵之位,曾偽裝了幾十年好繼母的角色,只為讓顧廷燁放鬆警惕,成為一個廢人。
  • 《花宵道中》:站街女的可憐人生,不過是命運的捉弄罷了
    他們暫時忘記了身為平民,無法擺脫命運的苦難。即使身心俱疲,受盡磨難,也要努力為愛人綻放生命中最美的時刻。不久,半次郎就被人抓走了,一個人面對了死亡。兩個都是社會底層的人,在命運的漩渦中無法抽離,遇到無法掌控的愛情,是一種美麗的殘酷。
  • 《知否》嫁給姐夫的小秦氏:她的苦楚,被歐陽修的一句玩笑話道盡
    《知否》裡的小秦氏是個表面和善、內裡狠毒的女人,她圖謀一生,用盡手段,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絕望崩潰的小秦氏,最後像瘋子一樣火燒祠堂。東昌府高門顯貴,嫡女小秦氏卻只能做姐夫的填房小秦氏出身尊貴,依她的條件,至少可以做個達官貴人家的大娘子。但她卻只能嫁給姐夫顧偃開做填房,一生都活在姐姐的陰影之下,稱呼前面永遠都冠一個「小」字。小秦氏不幸的婚姻,很大一部分是她的原生家庭造成的。秦父是個愛慕虛榮的人,喜歡排場,揮霍無度,註定會造成家門敗落。
  • 知否:顧廷燁入獄時,小秦氏最得意,而這5人快坐不住了
    :顧廷燁入獄時,小秦氏最得意,而這5人快坐不住了!」在知否中,要說誰的心腸最毒,小編不得不說這個就是小秦氏,其實說起來,顧廷燁和小秦氏也是無冤無仇,但是小秦氏卻處處要置顧廷燁於死地,本來只是要趕顧廷燁出顧家,後來就和圖謀不軌的人一起謀害顧廷燁。
  • 小秦氏為何在明蘭生產之日放天燈?心思實在歹毒
    小秦氏為何在明蘭生產之日放天燈?心思實在歹毒一個惡毒的人做什麼事都是有謀算的,壞人不會把字寫在臉上,她們很多時候表面非常的慈祥,背地裡卻經常做那些見不得人的事。影視劇《知否》中的小秦氏就是這樣一個人,她的名聲的非常好,在外人面前極善偽裝,背地裡卻心思惡毒,表面一副對顧廷燁好的樣子,背地卻時刻想著置顧廷燁於死地,對於顧廷燁的妻子明蘭也是&34;,就說她明蘭生產之日放的天燈,便是一心想要置明蘭於死地。
  • 《知否》:明蘭是怎麼處理婆媳關係的?
    明蘭更慘,她的婆婆是小秦氏。論全劇最惡毒的人,她稱第二,沒人夠格稱第一。一幅菩薩面容,臉上堆笑、嘴上抹蜜、心裡卻藏著刀。小秦氏對顧廷燁是以養廢為宗旨、自幼捧殺,她聯手顧家嫡長子挑撥老侯爺與顧廷燁的關係、敗壞他在京城的名聲、更是將他在老侯爺過世的當天趕出了侯府。
  • 小秦氏:《知否》最悲情的大娘子,愛的痴狂,恨的徹底
    小秦氏在《知否》中是個不討喜的角色,她心機深,手腕硬,出手狠。大家都認為她是壞人,有人說她恨顧家,我卻認為她是對顧偃開的愛而不得,繼而生恨,她是劇中最悲情的女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年代裡,女人是沒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命運的。小秦氏能嫁給品性優良的顧偃開,已屬難得,再加上顧偃開是行伍出身,俊朗健壯,又是小秦氏少年時崇拜偶像,愛上顧偃開,也在情理之中。劇中多次出現小秦氏看向顧偃開的鏡頭,眼神是熾熱的,還有顧偃開死時小秦氏的悲慟,都表明小秦氏深愛顧偃開。
  • 皇家對小秦氏的清算:附逆罪,褫奪誥命,逐出宗族,子孫不許入仕
    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皇家對小秦氏的清算:以附逆罪論處,小秦氏被褫奪誥命,勒令將顧廷煒一枝逐出宗族,子孫三代不許入仕。而自己的親孫子孫女——顧廷煒的一對小兒女也被餘嫣紅的母親為報復小秦氏而害死,兒媳朱氏改嫁,小秦氏在絕望忿恨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