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給老家父母打電話,一直都沒有接聽,讓我著急了很久,幸虧下午再打過去,媽媽接電話了,問她怎麼回事?
媽媽說,早上被鄰居裕伯請去參加他孫子的「成人禮」了,緊接著又被麵包車接到鎮上的飯店去吃飯了。我說,一個孩子的成人禮都到飯店去擺酒席了,他家的房子不是挺大的嗎?怎麼不在家擺呢?媽媽說,裕伯的大孫子,今年考上了北京大學,小孫子又過「成人禮」,兩家喜事一起辦,他們家的孩子都回來了,把全村的人都接到飯店裡面去吃飯。我說,裕伯家可是越來越興旺了。喜事連連啊!我媽說,是啊,人運氣好的時候,什麼好事都湊一塊了。
01/4
鄰居裕伯家一直是村裡面的貧困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都是靠著政府的救濟糧過日子的。
裕伯天生有腳疾,做不了重活。後來在村委的照顧下,負責村委會裡面的衛生和花木的護理工作,每月領一點工資補貼家用。
因為本身有缺陷,找對象也不好找,後來在親戚的介紹下,娶了一個精神有點問題的老婆。
裕嬸看上去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但是她每天總是拿著個鐮刀到處去割草,而且割到哪裡累了就在哪裡睡覺。裕伯經常要到處去把她找回來。小時候好多小孩都幫裕伯去找過裕嬸。
有人問裕嬸,你割那麼多草幹嘛呀?她說,牛要吃草,要吃好多好多的草。後面裕伯真的買了一頭牛給她養著,有了牛以後,裕嬸就不會總到處睡覺了,一整天就圍著牛轉,給牛吃的草都要像洗菜一樣,洗得乾乾淨淨的,還每天都給牛洗澡,一邊洗還一邊哼著小曲,牛棚也天天洗得乾乾淨的。還經常坐在牛對面看著牛吃草,然後很滿足地在那裡笑。
後來裕嬸給裕伯生了一個女兒,三個兒子。把裕伯的媽媽樂得夠嗆,也累得夠嗆。一個老人家,帶大了兒子,又要帶孫子,確實是累,但是她很幸福,因為裕伯的孩子個個都聰明,正常。她多年的心病終於解除了,不管多累,她都很開心。
裕伯的大女兒,阿蓮很懂事,從小就擔負起整個家的家務活,到了十歲左右,洗衣,種菜,帶弟弟,所有家務都做得井井有條,看著奶奶一天天地老了,做不動了,媽媽又指望不上,她小學還沒念完就輟學在家幫忙了。
阿蓮姐姐管自己的三個弟弟管的很嚴,特別是對他們的學習和作業,看得很緊。不允許哪一個弟弟馬虎完成作業,更不準他們不完成作業。
她常常說,我不讀書就是為了讓你們每個人都讀好書,誰沒有認真地讀書就不給飯吃?不給睡覺!弟弟們都很聽她的話。
就這樣,三個弟弟都養成了很自立,很優秀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02/4
1986年裕伯的大兒子考上了省城的師範大學,那可是當時村裡面第一個大學生呀!要是在別人家,肯定要擺上幾桌慶祝一下的。但裕伯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那時他的母親,已經很老了,經常生病 ,天天在吃藥。他的妻子也偶爾犯傻,要去看病吃藥,家裡還有一個在上初中,一個在上高中的兒子要交學費,就靠他那一點工資,女兒一整天忙裡忙外的,很多年都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了,一個20多歲的大閨女,忙成一個小媳婦,裕伯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正在裕伯一籌莫展的時候,阿蓮姐姐走過來跟裕伯說,「爸,把我嫁了吧。誰家給的彩禮多,我就嫁誰。我嫁什麼人不重要,但我的三個弟弟一定都要上大學。」
裕伯堅決不同意。
阿蓮姐姐就自己寫了一張大字,貼在祠堂門口的牆上,說她弟弟考上大學要交學費,誰家願意負責她弟弟上學的費用,她就嫁給誰,只要身體健康,年齡樣貌都不限。這件事當年在村裡傳的沸沸揚揚的。
後來在裕伯的把關下,阿蓮姐還算嫁了一個不錯的老公,雖說彩禮不是最多的,但他家也承諾要幫忙承擔阿蓮姐家弟弟的學費。
後來村裡為她們家組織了一次募捐活動,終於把裕伯家兒子上學的費用湊齊了。
03/4
1988年裕伯的第二個兒子也考上了大學,我當時還小,不知道考上的是什麼學校,但估計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學校,因為我當時正在上小學,我們這些小學生那時候還拿著紅花載歌載舞敲鑼打鼓,跟著村委的幹部去給他們家送獎學金呢,當時還分了糖果,很開心。
1990年,裕伯的小兒子考上了北京大學,那時候,全村像過年一樣熱鬧。村委把很多個路口都掛上了紅布,紅花向村民報喜「我們村的某某某考上了北京大學。」我們又一次拿著紅花載歌載舞,敲鑼打鼓的來到他家送獎學金。
後來村口經常有車停在那,聽村裡的人說,是有一些附近的老闆,聽說他們家庭困難,給他們送錢來了,也有的說是省城的幹部給他們家送獎學金來了。
裕伯家成了全村甚至全鎮的典範,家家用他家的故事來教育小孩。裕伯不管走到哪裡,所有的人都會遠遠的跟他打招呼,就連村支書見到裕伯,都熱情地給他遞上煙,還親自點上火。逢年過節,他們家都是非常熱鬧的。他們家的親戚好像突然間多了許多。
每年村裡面孩子過「成人禮」的時候,家家都搶著請裕伯去給他們家孩子插頭上的「石榴枝」。希望他家的孩子也能像裕伯家的孩子一樣有出息。
裕伯的笑容越來越燦爛,腳步也越來越穩健了,似乎腳疾也在不知不覺中好了。
04/4
後來裕伯的大兒子分配到市裡教書。
二兒子在市裡的銀行上班。
小兒子一上任就是市檢察院的副主任。
聽說整個檢察院就他一個人是名校畢業的。他本來可以在省城工作的,是他自己堅持要回本市來上班,說是方便照顧家庭。
從此裕伯是村裡面最有威望的人,每天上門巴結的人很多,幸好裕伯一直保持著原來的熱情,對所有的人都一樣好。
這個時候,有人開始關心起阿蓮姐的生活了,阿蓮姐一直都是家庭中的好把手,結婚以後,田裡的莊稼管得井井有條,每天早上還挑著凌晨兩三點就準備好的油條,豆漿,蔥油餅到菜市場門口去賣,每天下午還踩著腳踏三輪車,穿街走巷賣涼粉,涼茶和曬乾的草藥,人人都說阿蓮姐一個人能幹五個人的活。
後來阿蓮姐的大女兒也考上了省裡面的師範學校,鄰居說,阿蓮太厲害了,帶出來的三個弟弟都考上了大學,現在自己的孩子也考上大學了,阿蓮姐姐說,不是的,弟弟們考上大學是他們自己爭氣,肯努力,是他們努力得來的。我的女兒能考上大學,都是弟弟們幫忙培養的,我自己讀書不多,輔導不了孩子,每年三個弟弟都輪流著給我家的孩子上輔導課,在高中階段,每個暑假,我大弟弟總是把我女兒接到他家去住,給他輔導功課。我三個弟弟都說,最好的報答方式就是,把我的孩子培養成材,我現在只管家裡的事,孩子讀書的事有我三個弟弟給管著呢。
結語…
現在阿蓮姐的三個孩子都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她現在也不用和以前那樣忙了,每年兩夫妻都被孩子們輪流接過去住一段時間。現在的阿蓮姐好像越活越年輕了,打扮也時尚了,皮膚似乎比少女的時候還要好,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可以讓人的精神面貌和身體健康都跟著好起來。
一個家庭的成功經歷,也帶動了周邊的人的成功希望。
我常常把裕伯家的故事講給我的孩子聽,我跟他們說,一個家庭面臨什麼狀況都不用怕,只要這個家庭的每一個人都齊心協力,大人努力維持好生活,小孩努力讀書,品質端正,這個家庭一定會好起來的。
我告訴我的孩子,在普通家庭,想要改變命運,只有玩命的讀書,讀書是真的,能讓人改變命運的,讀書是給人更多發展空間和指導人通向成功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