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能改變命運,路遙《平凡的世界》,曾經讓我熱淚盈眶

2020-08-23 遊俠衛矛

現在很多人都不愛讀書,寧可坐在一起閒聊,或者目不轉睛玩手機,也不願意讀書。這一方面可能因為文化程度低,不識字,比如農村街頭巷尾的老頭老太太,他們本就不識字,你讓他們讀書,太為難人了。再說都七老八十了,黃土湧到下巴了,還看什麼書呢。

還有些人,不愛看書,不是打遊戲,就是玩手機。坐地鐵玩手機,等飛機玩手機,坐公交玩手機,走路看手機,吃飯看手機。當然了,也有人開計程車看手機,不是看別的,是看書。

司機有多愛看書呢?我從玉祥門坐車到西北大學,司機開車,只要有紅綠燈,就停下來看書。只要擁堵,就停下來拉了手剎看書。手機就固定在車上,白底黑字,邊看邊往上劃。我真擔心他一走神,和前後的車輛追尾或者剮蹭了。

我上小學的時候,去表哥家,夜裡睡在大土炕上面,然後中間幾次起來,都看見他坐在桌子前,聚精會神地看書。他看的什麼書呢?第二天一看封面,平凡的世界。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路遙為了寫這本書,可以說嘔心瀝血,最後英年早逝,不能不說遺憾啊。平凡的世界,可能沒有那麼華麗的詞藻,沒有那麼扣人心弦的故事,但是獲得了很多讀者的熱愛。

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考試,美麗漂亮的物理老師監考。然後老師的心思,基本都在看書上,只是偶爾站起來轉一下,或者咳嗽一聲,或者眼睛穿過書本,掃視一遍考場,然後繼續看書。看的什麼書?還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那個時代,沒有手機,沒有遊戲機,沒有那麼多玩的,人們打發時間,就是看書。當然對於教育工作者,看書是必須的功課,博覽群書,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助,也才能讓學生大開眼界。

我自己是把賈平凹的《秦腔》看了三遍多,一遍又一遍,感覺真是百看不厭。為什麼愛看這本書,書裡的人物,就像活在我身邊一樣。主人公引生,還有夏風,夏雨,夏天智,夏天義,夏天禮,還有竹青,以及慶玉,君亭,白雪,等等。大家都知道,陝西人,西北人愛聽秦腔。我們農村每當誰家過白事,都會請樂隊,演唱秦腔劇目,像周仁回府,斬黃袍,還有斬李廣,以及花亭相會等等。秦腔,是一種地方戲曲,它深入秦人肺腑,人用它來抒發感情,所以把唱叫做吼。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也愛看,曾經讓我熱淚盈眶。初中有人用一套天龍八部,換我的平凡的世界,我都沒有換。平凡的世界,裡面的人物,也是活生生的,路遙寫第一段就用了三天時間。孫少平,孫少安,還有田曉霞,田潤葉,田福軍,潤生,以及金波,還有孫玉厚,孫玉亭,田福堂,等等人物,都很鮮活。平凡的世界,我高中買了一本,大學畢業又買了一本,真是愛不釋手的書,一旦看起來,就放不下了。

當然莫言的《蛙》也寫的很好,在西安的時候,拿著書到處看,坐下來就看,最後給看完了,覺得寫的確實好,揭示了一代人的成長印記。其實我一直相信,讀書就像電動車充電一樣,是一個人必須的修行。只有讀書才能讓人開闊視野,站得高看得遠,而不是坐井觀天。現在很多人覺得讀書不能直接創造財富,所以不願意讀書。其實放眼世界,愛讀書的國家,經濟的含金量更高,高科技企業更多,文學作品想像力更豐富。

讀書能改變命運,真的是這樣,當你沒有家庭背景,沒有一座靠山,沒有經濟條件,只有看書,才能讓你站在巨人肩上,跳出命運的牢籠,獲得嶄新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有3次機會,為什麼沒有通過高考改變命運
    有人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如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還有人說它是下裡巴人,只適合底層人看,更有人質疑它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含金量。但是正是這《平凡的世界》給生活在苦難中的馬雲以鼓勵,給身處困苦中的潘石屹以信心,可見其珍貴。我覺得路遙《平凡的世界》最珍貴的在於它的真實。
  •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一生,其實就是路遙先生的「中年不惑」
    當孫少平失去村裡小學教師的體面工作時,從父親到大哥大嫂都在為他操勞,希望能改變他繼承父業繼續當農民的命運。然而,孫少平十分不甘心,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棲,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生活,儘管他那時並不清楚自己未來的命運。
  • 賞析《平凡的世界》中的中國女性命運
    特別有意義來寫讀書會《平凡的世界》最後一篇筆記。歌德曾經說過:偉大的女性引領我們上升。今天我打算從《平凡的世界》中來寫一寫中國女性的命運。作品描寫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少安少平兄弟倆為主線的雙水溝農民對於命運的抗爭與尋求美好生活的奮鬥歷程。其中穿插了那一代人的感情糾葛,反映出當時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愛情觀。此文從《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女性角色來分析中國當代女性的真實特徵及相關命運。從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和獨特的女性視角,反窺路遙曾經那段「平凡」的農村歷史歲月中所經歷過的情感,以及那些女性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 《平凡的世界》:理想愛情和現實愛情的碰撞,路遙選擇了後者
    他們顧不上高談闊論或憤世嫉俗的憂患人類的命運。他們首先要改變自己的生存條件,同時也放棄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們既不鄙視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達到更深的層次!是滿足於輝煌的一瞬間,還是以一個勞動者平靜的姿態重新踏上文學之路,在二者之間,路遙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1982年開始準備,1988年正式完稿,從大量讀書到準備作品的背景材料,路遙將自己關在陳家山煤礦醫院由小會議室改成的工作間裡埋頭創作,用七年時間寫就了被譽為「矛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桂珠」的作品——《平凡的世界》。
  • 《平凡的世界》:路遙筆下的蘭香,讓我們羨慕
    《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的小女兒孫蘭香是一個典型的靠自己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農村女孩,她雖然在書中的筆墨不多,但她可以說是《平凡的世界》裡結局最好的了,不僅考上了大學,還交上了一個「官二代」男朋友吳仲平,相比書中的其他人,她的結局是完滿,令人羨慕的。
  • 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但我們始終活在平凡世界
    《平凡世界》:文約而理深 剛出來工作,單位需要寫一些材料,來回修改許多遍,我的上司依然不滿意,猶記得他說:「你們硬加這些晦澀難懂的專有名詞並不能顯得多麼有哲理性,多讀讀路遙的作品,哲理不應硬性地加入,應做到作品與生活本質的揭示融合一起,那才是哲理性結構......」
  • 路遙《平凡的世界》:孫少平,一個社會底層人的高級生活
    如果有人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世界經典著作,除了讓你想起保爾•柯察金,你還會想起誰?我的回答是,路遙《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一部嘔心瀝血之作,它講述的是陝北高原地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批農村人在貧窮中艱難的活著,隨著改革春風的到來,人們開始為各自的生活努力拼搏,文中詮釋了每個人對生活不一樣的理解。
  • 路遙《平凡的世界》:我們到底該追求什麼?
    出場人物達之多,大小事件之繁雜,充分展示了如你如我的普通人,在歷史進程中走的艱難曲折。這本小說歷經30餘年,仍然受到無數年輕人的喜歡,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它想表達的善良、自尊、奮鬥等精神,永遠不會過時,這大概就是經典的魅力。那在這平凡世界裡平凡的我們,到底該追求什麼呢?
  • 《平凡的世界》: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是路遙精神世界的一體兩面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路遙《平凡的世界》重讀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好像在觀看路遙為我們描繪的黃土高原農村宏偉畫卷,其中主人公少安、少平的成長、奮鬥和愛情,是黃土高原上平凡人的一生,也折射出這個平凡世界裡和他們相似的芸芸眾生,你我他的一生。
  •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為什麼把田曉霞寫死了
    想必很多人讀到這裡時,都已經熱淚盈眶,這位機靈聰穎、善良美麗的少女,像一顆璀璨的流星一樣,划過這個「平凡的世界」的上空,划過每一位讀者的心中。她滿身陽光地向我們走來,終也滿身陽光地離去。她打破了這個背負著貧窮和疲憊的黃土高原的沉重,為這個滿目瘡痍、放眼皆是漫天黃與黑的世界帶來了我們不曾在這裡見過的五彩斑斕。
  • 路遙手握如椽巨筆,為什麼要把《平凡的世界》寫成悲劇?
    這兩天在老家,父親除了吃飯,其它時間都在追劇,看的是《平凡的世界》,那個片頭片尾曲我太熟悉了,因為前幾年經常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書,尤其在校大學生愛看。我小時候表哥徹夜看《平凡的世界》,上初中物理老師監考,都手不釋卷看路遙的大作。
  • 路遙在寫完《平凡的世界》後,為何年紀輕輕,就不幸去世了
    路遙在寫完《平凡的世界》後,為何年紀輕輕,就不幸去世了?說到路遙就會想到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影響幾代人的百萬字小說。在路遙上大學期間,她在經濟上資助了路遙不少。用路遙養母的話來說,就是連被子和墊的褥子都是林達給他準備好,並扛到學校去的。有了林達的資助,路遙在大學時的生活得到了保障,這不僅能讓他安心讀書,還能潛下心來進行文學創作。無疑這段時間對路遙來說,是寶貴的。路遙大學畢業後,先後被安排到《陝西文藝》和《延河》做編輯。在那裡,他遇到了柳青等很有名氣和才情的大作家。
  • 《平凡的世界》:揭示平凡人的苦難世界和逆襲人生
    喜歡讀書的路遙在艱難的歲月裡忍飢挨餓,堅持讀完了小學和初中。"飢餓經常使我一陣又一陣的眩暈,走路時都東倒西歪。"初中畢業後,路遙以優異的成績考西安石油化工學校,卻因文革開始而取消招生,再次回到家鄉。"——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路遙多次表達了為完成這一文學過程而願&34;,其實是一次命運的&34;,而賭注則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他從文壇上整整消失了6年。寫作整個地進入狂熱狀態,身體幾乎不存在,同時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
  • 《平凡的世界》:甘於自己的平凡,但不甘於命運的平凡
    「只有一個人對世界了解得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那麼,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高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靜地對待歡樂和幸福。」這是我第三次寫關於《平凡的世界》的書評了,對於這本書,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嘆,每一次看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感覺,看到不一樣的人生。
  • 《平凡的世界》:讀懂王滿銀,也就讀懂了路遙的半生
    在這一點上,路遙完全是王滿銀的對立面——他清楚自己追求的是政治成就,後來得加上文學上的成就。路遙的人生可以這樣描述:他家貧,六歲便被父親送到大伯家養育。他認真讀書,見識不凡,表現出眾。儘管經歷過一些挫折,但憑著卓越的才華和頗有魅力的人格,路遙始終能得到他人的看重和幫助。自小到大,他都目標明確,意志如鋼鐵般堅定。他堅定地想要走出農村,掌握自己的命運。
  • 《平凡的世界》:接受了田曉霞之死,也就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
    同時捲走的,還有無數喜歡《平凡的世界》的讀者流下的真摯的眼淚。路遙為何將田曉霞寫死?讓後來無數喜愛《平凡的世界》的讀者百思不得其解。在進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創作的時候,路遙已經身患肝病,這部書寫得很吃力,可謂路遙嘔心瀝血之作。有一天,正在洛川縣採訪的王天樂突然接到兄長路遙的電話,讓他趕緊去榆林一趟。
  • 路遙這部暢銷34年的《平凡的世界》,為何讓馬雲、潘石屹愛不釋手
    當很多人勸他找個本地的姑娘就好時,他這樣回覆:哪一個本地的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學,不上大學怎麼出去?就這樣一輩子在農村漚著嗎?1978年,也就是路遙29歲的時,他和林達的馬拉松愛情修成了正果。雖然林達沒能像李安的妻子一樣支持他,但至少也沒給他掉鏈子,也正是因為他什麼都不用管,才成就了他那幾部偉大的作品,特別是《平凡的世界》。
  • 苦難中成長,磨鍊中奮鬥 ——《平凡的世界》帶給我的影響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獲得第三屆&34;。該書描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從&34;到改革開放後大概十多年間普通人在時代變革中的艱難曲折的人生經歷,展現了當時社會形態下普通人的挫折與理想、痛苦與快樂、勞動與愛情、巨大社會變革與社會生活的衝突。
  • 論路遙《平凡的世界》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寫的太真實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寫不出那麼盪氣迴腸的作品,如果觀眾不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根本體會不到當時那種情境是如此的真實。說到孫少平,這個人物有點讓人心痛痛的,我覺著他的經歷就是我的經歷
  • 《平凡的世界》郝紅梅命運輾轉了前半生,最終嫁給愛情?
    郝紅梅,在路遙《平凡的世界》中,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路遙在書中對她的著墨並不多;但她那不幸的、輾轉的遭逢與命運,卻是深深留在我們的腦海。我想,這與路遙的敘事風格有關。在不動聲色的平鋪直敘中將人物和故事向讀者完美展現,是路遙含蓄中的大手筆。